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长沙新东方考研政治】2020年6月考研时事政治汇总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一、国内部分
1.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
文章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各地发展水平有差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的工作也应各有侧重。要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客观真实反映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形成良好预期,坚定发展信心。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
2.2020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开始施行。该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首次用法律的形式将医疗机构定义为公共场所,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其秩序。同时规定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文件提出2025年前重点任务要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有效监管基础上,有序推进开放进程,推动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形成早期收获,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2035年前重点任务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开放政策和相关制度安排,全面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推进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4.2020年6月2日,国家主席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他强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
5.2020年6月5日,国家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8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进一步营造积极健康、正能量充沛的网络直播空间,促进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6.2020年6月8日电,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日前在在马里亚纳海沟实现4次万米下潜,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在高精度深度探测、机械手作业、近海底工作时间、声学探测与定位、声学通信作用距离及高清视频传输等方面,创造了我国潜水器领域多项第一。
7.2020年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宁夏考察。他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全国“两会”工作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8.2020年6月11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根据基本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签署经特区立法会通过的《国歌条例》,该条例将于6月12日正式刊宪实施。
9.2020年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国家主席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文章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10.2020年6月17日晚,国家主席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强调,面对疫情,中非相互声援、并肩战斗,中非更加团结,友好互信更加巩固。中方珍视中非传统友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中方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洲抗疫行动。双方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友好,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和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会议发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向国际社会发出中非团结合作的时代强音。
11.2020年6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草案)》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其中,草案对防范、制止和惩治发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四类犯罪行为的具体构成和相应的刑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
12.2020年6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调整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并对外公布,强调要围绕构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调高效,修改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13.2020年6月21日电,中央军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重点从工作指导、范围内容、方式方法、结果运用等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统筹设计,对现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行重构,对于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军要求,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坚持审计监督无禁区、无盲区、无例外,明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担任领导职务、负有经济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全部纳入审计对象范围,一年内离任或者离任不满一年的军级以上领导干部应当安排审计。
14.2020年6月22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三方面举措:一是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二是多渠道支持转内销。三是加强信贷保险和资金支持。
15.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16.2020年6月2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前,我国多地进入主汛期,一些地区汛情严峻,近期即将进入台风多发季节。国家防总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指导相关地区做好防汛、防台风等工作。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坚决落实责任制,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有力组织抢险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维护好生产生活秩序,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17.2020年6月28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调整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的决定》,明确自2020年7月1日零时起,预备役部队全面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由现行军地双重领导调整为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
18.2020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稳外贸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对稳定经济运行和就业大局至关重要,要坚定不移推出更多扩大开放的举措,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国际合作,在不断深化制造业开放的同时,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鼓励和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让中国成为更多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19.2020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关键,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制定《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是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对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确保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确保人民军队永葆性质、宗旨、本色,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要意义。
20.2020年6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举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永葆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是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为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重要保证。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21.2020年6月30日,国家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并强调,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国际部分
1.2020年6月8日,国家主席同缅甸总统温敏就中缅建交70周年互致贺电。在贺电中指出,建交70年来,中缅传统胞波情谊历经风雨、坚如磐石。两国关系提升,各领域合作深化,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双方近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相互支持、守望相助,生动诠释了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中缅命运共同体精神。强调,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缅关系处于承前启后关键时期。我高度重视中缅关系发展,愿同你一道努力,以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为遵循,密切高层往来,巩固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多边协调配合,使两国人民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胞波。
2.2020年6月8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滑5.2%,这将是全球经济自二战以来陷入的最严重衰退。
3.2020年6月9日,国家主席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互致贺电,庆祝中菲建交45周年。在贺电中指出,中国和菲律宾是友好邻邦,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建交45年来,中菲关系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两国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合作持续拓展,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福祉,为地区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2020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就中老抗疫合作向老挝人革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致口信。表示,很高兴收到总书记同志热情友好的来信。得知中国对老挝抗疫援助发挥了积极作用,深感欣慰。中方愿同老方加强抗疫合作,相信在中老双方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这场抗疫斗争的最终胜利。
5.2020年6月17日晚,国家主席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强调,面对疫情,中非相互声援、并肩战斗,中非更加团结,友好互信更加巩固。中方珍视中非传统友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中方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洲抗疫行动。双方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友好,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和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会议发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向国际社会发出中非团结合作的时代强音。
6.2020年6月17日,美方不顾中方的严正交涉,将所谓“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签署成法。此举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全国人大对此予以强烈谴责,表示坚决反对。
7.2020年6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国家主席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互利共赢。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2020年6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选举肯尼亚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至此,2021-2022年度5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墨西哥、印度、挪威、爱尔兰、肯尼亚)全部选出。
9.2020年6月19日电,主席于22日将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这是中方领导人同新一届欧盟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中方愿同欧方一道,推动本次会晤取得积极成果,推动“后疫情”时代的中欧关系再出发。
10.2020年6月22日,国家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中欧要做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两大力量、做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做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两大文明。
11.2020年6月22日,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特别会议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向会议致贺信。指出,中阿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中阿两大民族在古丝绸之路上出入相友,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携手相伴,共同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梦想。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阿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谱写了共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患难见真情。经过携手抗疫的洗礼,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基础更加牢固,人民友谊更加深厚,合作前景更加光明。
12.2020年6月22日晚,国家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欧盟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方愿同欧方携手努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
13.2020年6月24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隆重举行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仪仗方队参加阅兵活动。
14.2020年6月26日,在《联合国宪章》签署75周年之际,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呼吁国际社会,做《联合国宪章》的维护者和贡献者,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15.2020年6月26日,国家主席致电塔内希·马茂,祝贺他连任基里巴斯总统。
16.2020年6月30日,欧洲理事会经过多日磋商,欧盟27个成员国终于达成一致,将从今天起,准许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的公民进入欧盟国家。由于美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此次欧盟重开边界美国被排除在外。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一、国内部分
1.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
文章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各地发展水平有差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的工作也应各有侧重。要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客观真实反映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形成良好预期,坚定发展信心。我们既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跑好“最后一公里”,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
2.2020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开始施行。该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首次用法律的形式将医疗机构定义为公共场所,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其秩序。同时规定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文件提出2025年前重点任务要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有效监管基础上,有序推进开放进程,推动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形成早期收获,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2035年前重点任务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开放政策和相关制度安排,全面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推进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4.2020年6月2日,国家主席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他强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
5.2020年6月5日,国家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8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进一步营造积极健康、正能量充沛的网络直播空间,促进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6.2020年6月8日电,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日前在在马里亚纳海沟实现4次万米下潜,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在高精度深度探测、机械手作业、近海底工作时间、声学探测与定位、声学通信作用距离及高清视频传输等方面,创造了我国潜水器领域多项第一。
7.2020年6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宁夏考察。他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全国“两会”工作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8.2020年6月11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根据基本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签署经特区立法会通过的《国歌条例》,该条例将于6月12日正式刊宪实施。
9.2020年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国家主席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文章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10.2020年6月17日晚,国家主席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强调,面对疫情,中非相互声援、并肩战斗,中非更加团结,友好互信更加巩固。中方珍视中非传统友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中方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洲抗疫行动。双方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友好,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和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会议发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向国际社会发出中非团结合作的时代强音。
11.2020年6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草案)》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其中,草案对防范、制止和惩治发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四类犯罪行为的具体构成和相应的刑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
12.2020年6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调整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并对外公布,强调要围绕构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调高效,修改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13.2020年6月21日电,中央军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重点从工作指导、范围内容、方式方法、结果运用等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统筹设计,对现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行重构,对于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军要求,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坚持审计监督无禁区、无盲区、无例外,明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担任领导职务、负有经济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全部纳入审计对象范围,一年内离任或者离任不满一年的军级以上领导干部应当安排审计。
14.2020年6月22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三方面举措:一是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二是多渠道支持转内销。三是加强信贷保险和资金支持。
15.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16.2020年6月2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前,我国多地进入主汛期,一些地区汛情严峻,近期即将进入台风多发季节。国家防总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指导相关地区做好防汛、防台风等工作。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坚决落实责任制,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有力组织抢险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维护好生产生活秩序,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
17.2020年6月28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调整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的决定》,明确自2020年7月1日零时起,预备役部队全面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由现行军地双重领导调整为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
18.2020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稳外贸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对稳定经济运行和就业大局至关重要,要坚定不移推出更多扩大开放的举措,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国际合作,在不断深化制造业开放的同时,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鼓励和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让中国成为更多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19.2020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关键,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制定《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是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对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确保有效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确保人民军队永葆性质、宗旨、本色,对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具有重要意义。
20.2020年6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举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永葆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重要的是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为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供了重要保证。我们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21.2020年6月30日,国家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并强调,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国际部分
1.2020年6月8日,国家主席同缅甸总统温敏就中缅建交70周年互致贺电。在贺电中指出,建交70年来,中缅传统胞波情谊历经风雨、坚如磐石。两国关系提升,各领域合作深化,给两国人民带来福祉。双方近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相互支持、守望相助,生动诠释了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中缅命运共同体精神。强调,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缅关系处于承前启后关键时期。我高度重视中缅关系发展,愿同你一道努力,以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为遵循,密切高层往来,巩固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多边协调配合,使两国人民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胞波。
2.2020年6月8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滑5.2%,这将是全球经济自二战以来陷入的最严重衰退。
3.2020年6月9日,国家主席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互致贺电,庆祝中菲建交45周年。在贺电中指出,中国和菲律宾是友好邻邦,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建交45年来,中菲关系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两国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合作持续拓展,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福祉,为地区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4.2020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就中老抗疫合作向老挝人革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致口信。表示,很高兴收到总书记同志热情友好的来信。得知中国对老挝抗疫援助发挥了积极作用,深感欣慰。中方愿同老方加强抗疫合作,相信在中老双方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这场抗疫斗争的最终胜利。
5.2020年6月17日晚,国家主席在北京主持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讲话。强调,面对疫情,中非相互声援、并肩战斗,中非更加团结,友好互信更加巩固。中方珍视中非传统友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中方将继续全力支持非洲抗疫行动。双方应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定不移携手抗击疫情,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坚定不移践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友好,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和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会议发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向国际社会发出中非团结合作的时代强音。
6.2020年6月17日,美方不顾中方的严正交涉,将所谓“2020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签署成法。此举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全国人大对此予以强烈谴责,表示坚决反对。
7.2020年6月18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国家主席向会议发表书面致辞。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互利共赢。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通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2020年6月18日,联合国大会选举肯尼亚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至此,2021-2022年度5个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墨西哥、印度、挪威、爱尔兰、肯尼亚)全部选出。
9.2020年6月19日电,主席于22日将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这是中方领导人同新一届欧盟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中方愿同欧方一道,推动本次会晤取得积极成果,推动“后疫情”时代的中欧关系再出发。
10.2020年6月22日,国家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强调,中欧要做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两大力量、做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做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两大文明。
11.2020年6月22日,中国—阿拉伯国家政党对话会特别会议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向会议致贺信。指出,中阿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中阿两大民族在古丝绸之路上出入相友,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携手相伴,共同致力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梦想。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阿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谱写了共建中阿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患难见真情。经过携手抗疫的洗礼,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基础更加牢固,人民友谊更加深厚,合作前景更加光明。
12.2020年6月22日晚,国家主席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欧盟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方愿同欧方携手努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
13.2020年6月24日,俄罗斯在首都莫斯科隆重举行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仪仗方队参加阅兵活动。
14.2020年6月26日,在《联合国宪章》签署75周年之际,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呼吁国际社会,做《联合国宪章》的维护者和贡献者,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15.2020年6月26日,国家主席致电塔内希·马茂,祝贺他连任基里巴斯总统。
16.2020年6月30日,欧洲理事会经过多日磋商,欧盟27个成员国终于达成一致,将从今天起,准许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的公民进入欧盟国家。由于美国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此次欧盟重开边界美国被排除在外。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