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国式生儿育女,想起来真是悲哀
中国式父母的尊严丧失,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要理解这种中国式爱孩子的方式,你首先要理解——在中国,很多时候,一个孩子是怎么诞生的?
孩子的妈妈,在25岁,就被催促,你赶紧结婚,再不结婚,在婚恋市场就掉价了。
到了30岁,如果还没有结婚,简直是犯了滔天大罪:“你再不生孩子,高龄产妇,以后的苦头有得吃!”
于是很多女生基于“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的紧迫和茫然,走进婚姻,生育是其中最大的目的。
想一下几年前张天爱给某相亲网站拍的广告:“奶奶,在您去世之前,我终于嫁出去了。”
这个爱是什么爱?不是自然流动的真挚的爱,是被迫、被扭曲、被压抑,以牺牲自我来成全的爱。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里,爱情只是开餐,再往后的生活里,是漫长的父母老年生活终于有着落的絮叨、是婴儿的啼哭、是学区房的争论。
婚姻里的亲密、承诺和激情,都被共同抚养后代的责任所替代。
这个父亲的回答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没有女儿,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中国式父母的尊严丧失,其实是从亲子关系远远大于夫妻关系开始的。
于是,我们有了很多要逃离的父亲,因为妈妈的唠叨、妻子的控制、他要去外面找温暖,找轻松。因为家里的妻子,是用来传宗接代的,不是用来获得理解、支持和爱的。
我们也有了很多守活寡的母亲。因为她传宗接代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剩下就是漫长的被漠视。
有一种填空题,只有“你都当妈了,你怎么还可以______”的,这个横线可以被填上的是旅行、化妆、一个人看电影等等,总之,成为母亲的她,周围的眼光让她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女人,成为母亲,就意味着只有牺牲。
孩子呢?孩子当然不幸福。因为他们的父母“不正常”——年轻的时候没有自我,老了控制欲强,是家庭的双重伤害。
【家庭教育】中国式生儿育女,想起来真是悲哀
中国式父母的尊严丧失,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要理解这种中国式爱孩子的方式,你首先要理解——在中国,很多时候,一个孩子是怎么诞生的?
孩子的妈妈,在25岁,就被催促,你赶紧结婚,再不结婚,在婚恋市场就掉价了。
到了30岁,如果还没有结婚,简直是犯了滔天大罪:“你再不生孩子,高龄产妇,以后的苦头有得吃!”
于是很多女生基于“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的紧迫和茫然,走进婚姻,生育是其中最大的目的。
想一下几年前张天爱给某相亲网站拍的广告:“奶奶,在您去世之前,我终于嫁出去了。”
这个爱是什么爱?不是自然流动的真挚的爱,是被迫、被扭曲、被压抑,以牺牲自我来成全的爱。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里,爱情只是开餐,再往后的生活里,是漫长的父母老年生活终于有着落的絮叨、是婴儿的啼哭、是学区房的争论。
婚姻里的亲密、承诺和激情,都被共同抚养后代的责任所替代。
这个父亲的回答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没有女儿,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中国式父母的尊严丧失,其实是从亲子关系远远大于夫妻关系开始的。
于是,我们有了很多要逃离的父亲,因为妈妈的唠叨、妻子的控制、他要去外面找温暖,找轻松。因为家里的妻子,是用来传宗接代的,不是用来获得理解、支持和爱的。
我们也有了很多守活寡的母亲。因为她传宗接代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剩下就是漫长的被漠视。
有一种填空题,只有“你都当妈了,你怎么还可以______”的,这个横线可以被填上的是旅行、化妆、一个人看电影等等,总之,成为母亲的她,周围的眼光让她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女人,成为母亲,就意味着只有牺牲。
孩子呢?孩子当然不幸福。因为他们的父母“不正常”——年轻的时候没有自我,老了控制欲强,是家庭的双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