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海新高考改革首年各方情况
浙江2017年高考生张添朗,度过了一个“史上最轻松的高三”。
他选的物理、化学、历史三门考试被分摊至两年内逐门攻克,在高三最后两个月,他只剩下语数外三门功课需要复习。
由于选考科目横跨文理,在即将到来的志愿填报中,一直以“理科生”自居的他也可以填报许多文科专业。
与张添朗类似,今年6月,浙江和上海新高考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批高中生即将毕业,他们经历了“3+3”自由选择加试学科、一门科目多考、按等级赋分等新制度。
高考结束后的几周里,他们按新的“院校专业组”来填报志愿,而非像过去那样按大学来填报。
首先在浙沪实验的新高考改革,按2014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它力图去除“唯分数论”,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避开“软肋”,并打破以往文理科割裂的局面。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语、数、外)+7选3(物、化、生、政、史、地、技术),上海是3(语、数、外)+6选3(物、化、生、政、史、地)。
以“3+3”科目改革为核心的新高考改革,给学生带来了四个历史性的转变
其一,扩大了学生科目选择权
上海“6选3”模式下,学生一共有20种科目组合可以选择;浙江“7选3”模式下,可选择的科目组合更是多达35种。
相比从前“语数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二选一模式,新高考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科目选择权,鼓励了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
其二,扩大了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上海考生外语科目可以考两次,选择最好一次计入高考成绩;
浙江省更进一步,除了外语,“7选3”中的3门选考科目也可以考两次,选择更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
其三,扩大了学生学校选择权
今年,浙江省取消了所有录取批次,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事件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
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四,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
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
浙江: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总体看来,第一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但学生选择权的放大,和组织考试复杂程度的提高,也导致一些“机会主义”行为随之而来。
浙江上海新高考改革首年各方情况
浙江2017年高考生张添朗,度过了一个“史上最轻松的高三”。
他选的物理、化学、历史三门考试被分摊至两年内逐门攻克,在高三最后两个月,他只剩下语数外三门功课需要复习。
由于选考科目横跨文理,在即将到来的志愿填报中,一直以“理科生”自居的他也可以填报许多文科专业。
与张添朗类似,今年6月,浙江和上海新高考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批高中生即将毕业,他们经历了“3+3”自由选择加试学科、一门科目多考、按等级赋分等新制度。
高考结束后的几周里,他们按新的“院校专业组”来填报志愿,而非像过去那样按大学来填报。
首先在浙沪实验的新高考改革,按2014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它力图去除“唯分数论”,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避开“软肋”,并打破以往文理科割裂的局面。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语、数、外)+7选3(物、化、生、政、史、地、技术),上海是3(语、数、外)+6选3(物、化、生、政、史、地)。
以“3+3”科目改革为核心的新高考改革,给学生带来了四个历史性的转变
其一,扩大了学生科目选择权
上海“6选3”模式下,学生一共有20种科目组合可以选择;浙江“7选3”模式下,可选择的科目组合更是多达35种。
相比从前“语数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二选一模式,新高考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科目选择权,鼓励了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
其二,扩大了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上海考生外语科目可以考两次,选择最好一次计入高考成绩;
浙江省更进一步,除了外语,“7选3”中的3门选考科目也可以考两次,选择更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
其三,扩大了学生学校选择权
今年,浙江省取消了所有录取批次,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事件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
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四,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
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
浙江: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总体看来,第一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但学生选择权的放大,和组织考试复杂程度的提高,也导致一些“机会主义”行为随之而来。
浙江上海新高考改革首年各方情况
浙江2017年高考生张添朗,度过了一个“史上最轻松的高三”。
他选的物理、化学、历史三门考试被分摊至两年内逐门攻克,在高三最后两个月,他只剩下语数外三门功课需要复习。
由于选考科目横跨文理,在即将到来的志愿填报中,一直以“理科生”自居的他也可以填报许多文科专业。
与张添朗类似,今年6月,浙江和上海新高考制度改革后的第一批高中生即将毕业,他们经历了“3+3”自由选择加试学科、一门科目多考、按等级赋分等新制度。
高考结束后的几周里,他们按新的“院校专业组”来填报志愿,而非像过去那样按大学来填报。
首先在浙沪实验的新高考改革,按2014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它力图去除“唯分数论”,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避开“软肋”,并打破以往文理科割裂的局面。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语、数、外)+7选3(物、化、生、政、史、地、技术),上海是3(语、数、外)+6选3(物、化、生、政、史、地)。
以“3+3”科目改革为核心的新高考改革,给学生带来了四个历史性的转变
其一,扩大了学生科目选择权
上海“6选3”模式下,学生一共有20种科目组合可以选择;浙江“7选3”模式下,可选择的科目组合更是多达35种。
相比从前“语数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二选一模式,新高考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科目选择权,鼓励了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
其二,扩大了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上海考生外语科目可以考两次,选择最好一次计入高考成绩;
浙江省更进一步,除了外语,“7选3”中的3门选考科目也可以考两次,选择更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
其三,扩大了学生学校选择权
今年,浙江省取消了所有录取批次,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事件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
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四,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
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
浙江: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总体看来,第一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但学生选择权的放大,和组织考试复杂程度的提高,也导致一些“机会主义”行为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