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7年上海高考新政策解读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一、考试科目
改革之后的上海高考,统一考试的科目为三门:语文、数学、英语。此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中选择三门作为普通高中学业等级考试科目,俗称“小三门”。
二、考试分值
高考总分为660分,其中数学、语文、英语每门满分为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等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由五等细化为A+、A、B+、B、B-、C+、C、C-、D+、D、E共11级,分别占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为满分70分,E计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三、考试时间
语数外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份,其中英语分两次考试,另一次在1月。合格性及等级性考试时间分散在高中三年,随教随考随清。
四、英语考试改革
英语分两次考试,题目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考生可以选择考一次或两次,选取较好一次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五、高校招生
高校针对各专业招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专业)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学校,学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六、取消一本二本
取消一本二本,合并一本二本录取批次,按照学生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七、高职考试
高职只计算语文、数学、英语三门高考统一成绩。
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变化解读
和往年相比,今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将呈现三大变化:一是本科批次志愿填报及投档基本单位由“院校”改为“院校专业组”;二是志愿填报改为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三是本科普通批征求志愿次数由1次改为2次。
这三大变化意味着什么?折射出招生院校在人才选拔上的哪些新动向?沪上部分高校和中学的专家对此作了解读。
一、考生填志愿将有更多选择
对于考生来说,今年必须要适应的一个变化是,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由过去的“院校”改为了今年的“院校专业组”。不少常年从事高校招生工作的负责人直言,按“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志愿填报,将有助于增强考生的“获得感”。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教授介绍,本科批次以“院校专业组”方式开展招生,就相当于把原来的“一个学校”的选择拆分成了“几个专业组”的选择,本科普通批次可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这让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灵活填报方案。
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生办主任周鸿教授分析,在“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框架下,高校往往把选考科目要求相近或相关度比较大的专业归为一组,供考生填报。比如有的考生对信息学领域有兴趣,就可以把开设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等专业的高校,参考以往录取分数高低,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填报。同时在新的高考模式下,考生的选考科目增加,可以更全面反映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说,原来高校招收专业仅有“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及文理兼收专业”三大类,现在的方案依据学生选考的学业水平等级考科目与高校对于选考科目要求的吻合度,增加到40多个“院校专业组”大类。这样,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基础,学生拥有更多表达专业意愿的可能,这也充分体现了本次高考改革“尊重个性,鼓励选择”的精神。
二、引导考生合理定位,降低“落榜”风险
结合今年上海新高考的特点,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丁光宏教授给今年高三学生的建议是:在目前这个节点上,考生应“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轻视”。
所谓“战略上重视”,指的是考生和家长都应了解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办法究竟“新”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志愿填报的时间改成了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节奏不同,意味着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自己层次水平的把握程度不同。其次,无论是综合评价批次还是普通本科批次,志愿填报的数量都增加了,这意味着考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也有助于降低“落榜”风险。
而所谓“战术上轻视”,是特指在离高考只有两个多月时间的当下,考生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检验自身复习准备的程度和效果上。丁光宏说,根据往年经验,一般6月23日左右高考出分,到那时,包括综合评价批次在内的各批次才开始填报。也就是说,高考结束以后,考生有大约两周的时间,可通过各个高校的咨询活动了解更多信息。
在上海市嘉定二中党总支书记、校长周凤林看来,《实施办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今年,不仅本科普通批次的征求志愿从原先的1次增加到2次,而且志愿填报增加了模拟演练环节,这将帮助考生熟悉院校的专业组设置,掌握不同批次志愿填报流程与安排,引导考生合理定位、正确填报志愿。
专家怎么看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说:
本届考生,摆脱了“文科生”“理科生”的固有标签,高校将通过考量综合素质,对考生做出更为公平且富有个性的评价判断,选拔录取到适合自身特色发展的优秀学生,实现从“结果”评价到“过程+结果”评价的转变。在高校的理想选才模式当中,学生应该文理兼通,而本届考生,应该有这种底气和自信,让高校对他们充满期待。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丁光宏说:
考生可填报志愿的数量增多,不仅是“量”的变化,在“院校专业组”规则的指引下,可以预见将会给未来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发展、潜力挖掘、学习模式转变等方面带来“质”的变化。无论是考虑专业优先还是院校优先,今年不同类型考生的选择都将给未来的考生带来诸多参考价值,指引他们更早思考自己的成才之路并为之奋斗。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说:
《实施办法》充分考虑基础教育关于学生培养的规律和高校选拔人才的客观需求,尊重学生选考实际和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志愿的选择性,有利于学生充分表达专业意愿。政策的设计有利于增强考生及家长的感受度和获得感,使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学会选择,奠基发展”的过程。
更多高考资讯内容请关注:教育资讯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一、考试科目
改革之后的上海高考,统一考试的科目为三门:语文、数学、英语。此外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中选择三门作为普通高中学业等级考试科目,俗称“小三门”。
二、考试分值
高考总分为660分,其中数学、语文、英语每门满分为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等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由五等细化为A+、A、B+、B、B-、C+、C、C-、D+、D、E共11级,分别占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为满分70分,E计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三、考试时间
语数外统一考试时间为6月份,其中英语分两次考试,另一次在1月。合格性及等级性考试时间分散在高中三年,随教随考随清。
四、英语考试改革
英语分两次考试,题目包括笔试和听说测试。考生可以选择考一次或两次,选取较好一次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五、高校招生
高校针对各专业招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学科大类(或专业)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学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学校,学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六、取消一本二本
取消一本二本,合并一本二本录取批次,按照学生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七、高职考试
高职只计算语文、数学、英语三门高考统一成绩。
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变化解读
和往年相比,今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将呈现三大变化:一是本科批次志愿填报及投档基本单位由“院校”改为“院校专业组”;二是志愿填报改为高考成绩公布后进行;三是本科普通批征求志愿次数由1次改为2次。
这三大变化意味着什么?折射出招生院校在人才选拔上的哪些新动向?沪上部分高校和中学的专家对此作了解读。
一、考生填志愿将有更多选择
对于考生来说,今年必须要适应的一个变化是,志愿填报的基本单位由过去的“院校”改为了今年的“院校专业组”。不少常年从事高校招生工作的负责人直言,按“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志愿填报,将有助于增强考生的“获得感”。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傲英教授介绍,本科批次以“院校专业组”方式开展招生,就相当于把原来的“一个学校”的选择拆分成了“几个专业组”的选择,本科普通批次可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这让考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灵活填报方案。
上海纽约大学中方招生办主任周鸿教授分析,在“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框架下,高校往往把选考科目要求相近或相关度比较大的专业归为一组,供考生填报。比如有的考生对信息学领域有兴趣,就可以把开设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等专业的高校,参考以往录取分数高低,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填报。同时在新的高考模式下,考生的选考科目增加,可以更全面反映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说,原来高校招收专业仅有“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及文理兼收专业”三大类,现在的方案依据学生选考的学业水平等级考科目与高校对于选考科目要求的吻合度,增加到40多个“院校专业组”大类。这样,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基础,学生拥有更多表达专业意愿的可能,这也充分体现了本次高考改革“尊重个性,鼓励选择”的精神。
二、引导考生合理定位,降低“落榜”风险
结合今年上海新高考的特点,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丁光宏教授给今年高三学生的建议是:在目前这个节点上,考生应“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轻视”。
所谓“战略上重视”,指的是考生和家长都应了解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办法究竟“新”在哪里,做到心中有数。比如,志愿填报的时间改成了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节奏不同,意味着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自己层次水平的把握程度不同。其次,无论是综合评价批次还是普通本科批次,志愿填报的数量都增加了,这意味着考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也有助于降低“落榜”风险。
而所谓“战术上轻视”,是特指在离高考只有两个多月时间的当下,考生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检验自身复习准备的程度和效果上。丁光宏说,根据往年经验,一般6月23日左右高考出分,到那时,包括综合评价批次在内的各批次才开始填报。也就是说,高考结束以后,考生有大约两周的时间,可通过各个高校的咨询活动了解更多信息。
在上海市嘉定二中党总支书记、校长周凤林看来,《实施办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点。今年,不仅本科普通批次的征求志愿从原先的1次增加到2次,而且志愿填报增加了模拟演练环节,这将帮助考生熟悉院校的专业组设置,掌握不同批次志愿填报流程与安排,引导考生合理定位、正确填报志愿。
专家怎么看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说:
本届考生,摆脱了“文科生”“理科生”的固有标签,高校将通过考量综合素质,对考生做出更为公平且富有个性的评价判断,选拔录取到适合自身特色发展的优秀学生,实现从“结果”评价到“过程+结果”评价的转变。在高校的理想选才模式当中,学生应该文理兼通,而本届考生,应该有这种底气和自信,让高校对他们充满期待。
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丁光宏说:
考生可填报志愿的数量增多,不仅是“量”的变化,在“院校专业组”规则的指引下,可以预见将会给未来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发展、潜力挖掘、学习模式转变等方面带来“质”的变化。无论是考虑专业优先还是院校优先,今年不同类型考生的选择都将给未来的考生带来诸多参考价值,指引他们更早思考自己的成才之路并为之奋斗。
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说:
《实施办法》充分考虑基础教育关于学生培养的规律和高校选拔人才的客观需求,尊重学生选考实际和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志愿的选择性,有利于学生充分表达专业意愿。政策的设计有利于增强考生及家长的感受度和获得感,使志愿填报成为考生“学会选择,奠基发展”的过程。
更多高考资讯内容请关注:教育资讯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