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教育部中高考改革方案透露了什么初中阶段最重要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随着新高考改革大体方案的尘埃落定,家长老师学生都在思考未来的中国教育会走向何处?高考改革表现出充分给予学生个体发展选择空间的态势。截止到2017年,近几年高考考生都有900多万,高校录取总人数高达700多万,本科平均录取率已经超过了50%,高校每年录取的本科生超过了400万。
这些数据放在高考改革的大方向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教育升学问题的主要矛盾已经开始转移,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前一年,教育部公布了新中考改革细节,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一个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这个时间点正好对应了新高考改革。原来聚集在高中三年的负担部分分散到了初中三年这个阶段,考虑到大学和高中招生因素差别,可以说上大学越来越容易,最重要最难的是初中了。
可以从下面的三个点来看中高考改革政策陆续实施后,初中的重要性。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推广。
语文、数学、外语为基础学科,统一作为录取计分科目。将体育也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同时,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由试点地区确定其他纳入“录取计分科目”,防止群体性偏科。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但并不要求将所有科目纳入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以免增加学生负担。
中考改革也提出,在每门课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选择权,发展学生优势特长。所以,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将可以选择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之外的其它“录取计分科目”。但是,不能只选文科类科目,也不能只选理科类科目,要文理兼顾。没有选择的科目,不仅“要学”、“要考”,还要达到“合格”。
对照中高考改革的内容,中考改革的选考模式契合了高考改革的3+3模式。文理兼顾也是保证学生在后续的高中阶段更好的选择。以往的高中文理分科制度对于初中生学习某些课程时会造成某种困扰,容易形成偏科现象。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也不利。相较于之前的制度,改革方案下初中阶段对学生接下来的高中阶段影响更加深刻。
招生录取办法的改革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招生录取时作为参考。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鼓励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考试更加公平,考分变得更重要。这是对之前各种兴趣班和特长班乱象的矫正,去除升学带来的功利化影响,让学生的爱好特长回归初心。家长也因此减轻不少负担,此举对学生,家长,招生学校各方都有益。加分和特长这一类项目的减少,提升了学生未来考大学在初中打好基础的重要性。
小升初教育资源的差别
教育资源的公平,是许多学生和家长所关心的问题。现阶段国情,绝对的教育资源均衡是不可能的。近些年学区房的火爆也反映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虽然各个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但普遍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都很激烈。相较于初中高中的升学模式有中高考这样的成套标准存在,小升初这个过程教育资源的分配矛盾尤为突出。小升初更多存在当地政策的影响,有些地区一年一个政策,目的是防止各种方式的运作。
从教育规律来说,中学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学习阶段,小学偏重基础知识,大致差不多。一般学生会在初中阶段发生学习差异,初中生正值青春期,而且初中开始接触物理、化学等后面高考考试科目的基础。由于小升初教育资源的差别,学生在初中的起步教育可能就存在很大差异。不同中学的初一学生本身成绩存在差别,加之后续三年的教育差异。这就导致高考成绩和中考成绩在未来就呈现出一定的逻辑关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随着新高考改革大体方案的尘埃落定,家长老师学生都在思考未来的中国教育会走向何处?高考改革表现出充分给予学生个体发展选择空间的态势。截止到2017年,近几年高考考生都有900多万,高校录取总人数高达700多万,本科平均录取率已经超过了50%,高校每年录取的本科生超过了400万。
这些数据放在高考改革的大方向上,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教育升学问题的主要矛盾已经开始转移,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了。值得一提的是在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前一年,教育部公布了新中考改革细节,综合改革试点从2017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一个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这个时间点正好对应了新高考改革。原来聚集在高中三年的负担部分分散到了初中三年这个阶段,考虑到大学和高中招生因素差别,可以说上大学越来越容易,最重要最难的是初中了。
可以从下面的三个点来看中高考改革政策陆续实施后,初中的重要性。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推广。
语文、数学、外语为基础学科,统一作为录取计分科目。将体育也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同时,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由试点地区确定其他纳入“录取计分科目”,防止群体性偏科。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但并不要求将所有科目纳入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以免增加学生负担。
中考改革也提出,在每门课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选择权,发展学生优势特长。所以,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将可以选择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之外的其它“录取计分科目”。但是,不能只选文科类科目,也不能只选理科类科目,要文理兼顾。没有选择的科目,不仅“要学”、“要考”,还要达到“合格”。
对照中高考改革的内容,中考改革的选考模式契合了高考改革的3+3模式。文理兼顾也是保证学生在后续的高中阶段更好的选择。以往的高中文理分科制度对于初中生学习某些课程时会造成某种困扰,容易形成偏科现象。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也不利。相较于之前的制度,改革方案下初中阶段对学生接下来的高中阶段影响更加深刻。
招生录取办法的改革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招生录取时作为参考。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鼓励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考试更加公平,考分变得更重要。这是对之前各种兴趣班和特长班乱象的矫正,去除升学带来的功利化影响,让学生的爱好特长回归初心。家长也因此减轻不少负担,此举对学生,家长,招生学校各方都有益。加分和特长这一类项目的减少,提升了学生未来考大学在初中打好基础的重要性。
小升初教育资源的差别
教育资源的公平,是许多学生和家长所关心的问题。现阶段国情,绝对的教育资源均衡是不可能的。近些年学区房的火爆也反映了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虽然各个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但普遍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都很激烈。相较于初中高中的升学模式有中高考这样的成套标准存在,小升初这个过程教育资源的分配矛盾尤为突出。小升初更多存在当地政策的影响,有些地区一年一个政策,目的是防止各种方式的运作。
从教育规律来说,中学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学习阶段,小学偏重基础知识,大致差不多。一般学生会在初中阶段发生学习差异,初中生正值青春期,而且初中开始接触物理、化学等后面高考考试科目的基础。由于小升初教育资源的差别,学生在初中的起步教育可能就存在很大差异。不同中学的初一学生本身成绩存在差别,加之后续三年的教育差异。这就导致高考成绩和中考成绩在未来就呈现出一定的逻辑关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