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改革已在路上,高考语文有这些巨大变化

  对于高考改革,有些误区,如果不能及时廓清,还在抱着以前的旧思路、旧方法进行备考,今后的高考只会越考越差。

  误区一: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就是说教

  今年的高考有一个特别的变化,就是把“立德树人”的考查重点讲得更直接了、更明显了。比如被很多专家提起的全国Ⅰ卷的作文题“中国关键词”,就意在引导考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比如,全国Ⅱ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从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等六句名言中选择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很多人认为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是文科的事,其实理科也同样能弘扬中华文化。今年高考数学全国Ⅱ卷第3题考查等比数列,试题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引入,然后通过诗歌提出数学问题,“在阐明试题的数学史背景的同时,激发考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命题专家说。

  可见,无论文科理科,今年的高考试题都很重视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高中教师有意无意地这样做:把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日常的教学完全割裂开来,好像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是单纯的说教。

  当然,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践行,因此最重要的是润物细无声。这就需要教师把这些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然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如果教师把这些仅当做一门学科来教,学生把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仅当成一个个的知识点来死记硬背,而不能转化为内在素质,在今后的高考中,是不可能答出“需要”的答案的。

  误区二:过于注重思辨会忽视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

  有关高考,这些年我们经常能听到 思辨 这个词。

  近年来不少高考作文题目或多或少涉及人、事、物之间的思辨关系,又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分析,既关注思维广度,又关注思维深度。考查逻辑思辨能力确实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现在很多人讲话根本没有逻辑!

  不过,也有人担心“过于注重思辨,忽视了生活”。当思辨和生活不能平衡时,会造成一个可怕的后果:“套题”。通过十几年的学习,高中学生掌握了十八般武艺,形成了各种套路,如果给学生呈现太多抽象的东西,学生们很容易就会套用到某一个“套路”上,这个时候学生运用的是知识的简单转移的能力,而不是真正的思辨能力。

  今年高考上海的作文题目就不错。“思辨的同时聚焦现实生活,学生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道题的优点在于能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

  今年上海的作文题是这样的: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命题专家指出,这个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即使当考生在某一观点上立足站定,对他所选定观点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题目能很好完成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另外,本题贴近考情,与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较强的契合性。

  其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这些年高考命题中比较明显的趋势。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编制正是从化学科学学科的特点出发,联系实际创设化学应用情景,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例如今年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中,选择题型的试题共有33个,具有应用情景的占8个;非选择题型的试题共有22个,设置实际应用情景的17个。分别占到总试题数的24%和77%。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说,所运用的实际情景主要有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性能源等。这些试题均要求学生将基础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解决工业生产的问题。

  误区三:古诗文背诵默写太简单粗暴

  这些年,教育界还出现了一个观念上的误区:似乎谈到了改革,那么过去的一些做法就一定是落后的。前些年有些地方将古诗文从课本里撤下,有的地方让孩子只背诵不默写,都是误区。这种对诵读价值的误解对语文教育是有破坏性的。

  “默写”在实际教学和考试中被很多人误解了。不少人认为默写就是死记硬背,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落后的、浅层次的教育。

  其实, 让学生背诵默写一些适合的、优秀的材料不仅是让学生们记住知识,这只是背诵和默写的第一个成果。

  第二个成果是,当过了很长时间之后,学生可能忘掉了具体的语句,但是却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语言模型。

  第三个成果是,帮学生塑造了很好的语言机制。而这个语言机制可以影响大脑,继而影响语言器官,最后传达到手。

  第四个功能是这种背诵可以让人体验优秀的文化,成为情感的教育,诗文的教育。

  一个能背诵大量经典的孩子,自然就具备了书香门第的风度。如果整个社会的孩子都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整个国家的文化审美水平就能提升起来。所以,对古诗文背诵默写的考查,今后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误区四:重视创新就会忽略基础知识

  其实,这些年的高考都非常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今年也不例外。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以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为例,全国II卷第14题:通过设计小环在光滑大圆环上下落的情境,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做功概念的理解;还有“北京卷”第19题:是以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为素材的,这些都是在引导学生重视基本实验的学习。

  高考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思想方法的考查,这样的信号传达到教学一线有时就会变形,以为教学生基础了就不用再重视创新了。

  命题专家以高考数学试卷为例,高考数学一道试题往往考查多种能力、多种思想方法,对考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高考试题在命制时充分考虑到考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而是多种多样。例如全国Ⅱ卷第16题,可以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入手,还可以应用解析几何的解析法通过计算切入,一题多解,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而且,创新也不仅是理科的事。 今年的9道高考作文题中,全国Ⅰ卷、Ⅱ卷作文题的创意最值得倡导和推广。

  一是题型设计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前者围绕12个关键词设题,后者围绕6句古代名言设题,这种手法都是前所未有的,彰显出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二是命题思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所选择的关键词、古诗句,其内涵都是多元的——前者既有国家战略,也有社会时尚,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明,既有正面成就,也有负面现象;后者既有人格修养教育,也有家国情怀教育,既有文学家感悟,也有政治家抒怀,既有豪放宏词,也有婉约丽句——这就在限定写作任务的同时,又给考生的立意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十分有利于他们充分释放个人的才华和思想

  2018高考大纲还未公布,每年大纲虽有增改,但主要的复习方向仍可以参考2017年的高考大纲。

  2017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阅卷心得

  下面这篇来自阅卷老师的对高考语文卷变化所谈的心得,希望同学们认真看一看,会获得不错的复习思路。

  阅卷者谈

  2017高考虽已落下帷幕,语文作为今年试题结构调整最大的学科,也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下面笔者就针对今年的新课标I卷,谈谈自己当时的阅卷心得体会。

  落实课内知识,关注课外热点

  段丽萍|文

  看点

  01试题结构变化

  1.题量增大:在 语文考试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由之前的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任选其一调整为二者均为必做题。

  2.题型变化 :文学类文本由原先的一道多选题加三道主观题调整为一道单选题加两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由原先的一道多选题加三道主观题调整为一单选、一多选加一道主观题;诗歌由原先的两道主观题调整为一多选加一道主观题;名篇名句默写分值减少一分。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将原先的考查词语的前后衔接题,调整为考查不同语境下用语的得体与否;将原先的图文转换题,调整为考查考生逻辑思维的推断题。

  2试题内容特点

  1.彰显对逻辑思维的考查。 第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第2题,对原文的论证进行分析,如“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第3题,是对原文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以及推断的能力,但是四个选项的表述都具有绝对化的特点,有两个选项用到“如果……就”这种表述,所以迷惑性极强,要求考生必须反复揣摩文本,细心比对,才能选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语言运用的第20题补写题和21题的推断题也都需要进行逻辑推断。作文部分给出了十二个关键词,要求选出两三个关键词,使之有机关联,有些词是有着天然而明显的关联,比如: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空气污染与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与移动支付;美丽乡村与广场舞。有些词的关联则需要提炼概括,比如:京剧、长城、大熊猫代表了文化中国、传统中国;高铁、一带一路、移动支付代表着科技中国、现代中国。这些都是需要考生很强的逻辑性,认真思考,周密安排。

  2.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 2016年的全国卷一的小说为李锐的《锄》,着眼于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中,农业文明在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下,作者对于土地日益减少的伤感与思考;人物传记部分,传主为在2016年春天刚刚离世的陕西作家陈忠实;作文以漫画的形式,批判了当下教育界唯分数论的评价方法与机制,都着眼于社会热点。

  在今年的语文试题中,这一特点继续凸显。由论述文本的“气候正义”可以想到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社会话题以及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意识;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插入图表,使材料之间形式组合更加灵活,体现了大数据时代的阅读特征;作文材料中的外国青年关注的中国十二个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这些词也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时代性强,选择空间大;同时,让学生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体现了中国的开放意识,让学生有话可说。

  3.涉及面广,考查点多。 既有开放度大、灵活性强的题型(作文),也有中规中矩的题型(诗歌、文言文翻译);既关注学生平时的语文素养积淀,也需要应试的答题技巧积累。考查面涉及广泛,可以拉开区分度。

  3学生答卷中存在问题

  1.练习与总结思考二者之间没有很好结合。平时讲过的同类型的知识点,或者同类型的题型,在多次反复的联系之后,仍有同学在考场上不能迅速地唤起记忆,并联系相关答题角度,完整地构思答案。以诗歌考查中的15题为例,考查诗歌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这个句子与之前练习的2013年天津卷中《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第二句“春蚕食叶响回廊” 相比,非常相似。甚至两首诗歌整体的情感指向也有相似之处,都包含着对于应试者的祝福和期待之情。所以,如果能将平时练习题型经常进行整理思考,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是不会有问题的。同时,结合题干,考虑从表现手法、内容以及情感三方面来答题,应该可以得5-6分。很多考生丢分点在于修辞手法比喻的效果以及情感的概括上拿捏不准或者对于手法没有概括完整。

  2.理解能力需要加强。比如对小说的主题理解,对诗歌的情感概括,这些在卷面中反映出来的是理解的问题。

  3.答题思路过于拘泥生硬。以文言文翻译和作文为例。翻译句子一中的“党”,应译为“亲族”“亲属”,学生依照文言文拆字组词法,将其译为“党人”、“同党”或者“党羽”,以至褒贬色彩失当,遗憾失分。在作文题干中,明确要求选出的关键词之间要有有机关联,但在阅卷过程中,仍能注意到一部分学生的行文过程中,对于两个词之间的关联只是在生拉硬扯,比如将“广场舞”和“食品安全”联系在“美丽中国”这个泛泛的概念之下,表现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或是将“京剧”与“移动支付”二者组合在一起,以观赏京剧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的手段,来表现中国的快速发展。这样的作文,即使不是偏题,但在高手林立的赛场上,也是得不了高分的。

  4.审题不清而失分。以客观选择题为例,之前在论述文本的选择题上,题干设置以选择不正确的或是不符合题意的一项为主,今年的第一题为选出正确的选项,后两题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学生在面对高考的这第一大题论述文本时,会由于紧张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审题错误而遗憾失分。同样的情况在成语考查题中也是如此。之前的多次练习中或是高考题中,为选择正确的一项,今年改为不正确的一项,这些都是学生在考场上要认真注意的地方。

  5.语言组织没有条理,没有分点答题。有些虽然分了要点答题,但是要点和要点之间还有交叉,导致表达啰嗦,卷面混乱。在小说的第5题“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的好处”,第6题“分析结尾的艺术效果”和诗歌的第15题“赏析第四句的妙处”这几个题中,这个问题比较明显。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学生自身对于此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总结不够,答题要点没做归纳概括,这个需要结合错题本,加大监督力度。第二是态度问题。考场时间有限,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来不及整合答案要点,答题潦草。需要调整心理,合理安排每种题型的做题时间。

  4教学反思

  以今年高考作文为例,四川卷:“我与高考”,内容与高考恢复40年有关;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浙江卷:“怎样理解‘人要读三本大书’”;海南卷: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课上学习、课外大量的阅读、社会实践活动三种学习方式,谈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等等,可以看出,语文学习课内固然是根本,但课外知识的关注和大量涉及也是非常关键的。

  1.鼓励学生关注课本之外的世界。生活处处是学问,课堂之外的社会也需要学生们热切关注,尤其是社会热点话题,在近几年的试题中都有体现。在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帮助学生成长为综合素质强的人才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2.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中外名著,现当代名家散文,人物传记,都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帮助学生积累更具时代特色,更新颖的作文素材,锻炼写作能力。

  3.基础知识要打好,答题技巧要记牢。从今年的文言文翻译、诗歌以及成语考查来看,这一点显得很重要。如:文言翻译的得分点:“党、循、事、过常、臧否、乱、言论”这几个词难度适中,结合平时的课内外积累和上下文语境推断,是可以得高分的。诗歌考查对于句子“下笔春蚕食叶声”的妙处赏析,这一题型是学生平时常见常考题型,结合答题要素和上下文语境,拿高分应该不是难事。所以,语文学习不能脱离课本,识记课内基础知识,再结合必要的答题技巧,这也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更多高考资讯内容请关注:教育资讯

2018高考改革已在路上,高考语文有这些巨大变化

  对于高考改革,有些误区,如果不能及时廓清,还在抱着以前的旧思路、旧方法进行备考,今后的高考只会越考越差。

  误区一: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就是说教

  今年的高考有一个特别的变化,就是把“立德树人”的考查重点讲得更直接了、更明显了。比如被很多专家提起的全国Ⅰ卷的作文题“中国关键词”,就意在引导考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比如,全国Ⅱ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从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等六句名言中选择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很多人认为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是文科的事,其实理科也同样能弘扬中华文化。今年高考数学全国Ⅱ卷第3题考查等比数列,试题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引入,然后通过诗歌提出数学问题,“在阐明试题的数学史背景的同时,激发考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命题专家说。

  可见,无论文科理科,今年的高考试题都很重视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高中教师有意无意地这样做:把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日常的教学完全割裂开来,好像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是单纯的说教。

  当然,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践行,因此最重要的是润物细无声。这就需要教师把这些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然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如果教师把这些仅当做一门学科来教,学生把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仅当成一个个的知识点来死记硬背,而不能转化为内在素质,在今后的高考中,是不可能答出“需要”的答案的。

  误区二:过于注重思辨会忽视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

  有关高考,这些年我们经常能听到 思辨 这个词。

  近年来不少高考作文题目或多或少涉及人、事、物之间的思辨关系,又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分析,既关注思维广度,又关注思维深度。考查逻辑思辨能力确实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现在很多人讲话根本没有逻辑!

  不过,也有人担心“过于注重思辨,忽视了生活”。当思辨和生活不能平衡时,会造成一个可怕的后果:“套题”。通过十几年的学习,高中学生掌握了十八般武艺,形成了各种套路,如果给学生呈现太多抽象的东西,学生们很容易就会套用到某一个“套路”上,这个时候学生运用的是知识的简单转移的能力,而不是真正的思辨能力。

  今年高考上海的作文题目就不错。“思辨的同时聚焦现实生活,学生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道题的优点在于能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

  今年上海的作文题是这样的: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命题专家指出,这个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即使当考生在某一观点上立足站定,对他所选定观点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题目能很好完成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另外,本题贴近考情,与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较强的契合性。

  其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这些年高考命题中比较明显的趋势。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编制正是从化学科学学科的特点出发,联系实际创设化学应用情景,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例如今年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中,选择题型的试题共有33个,具有应用情景的占8个;非选择题型的试题共有22个,设置实际应用情景的17个。分别占到总试题数的24%和77%。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说,所运用的实际情景主要有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性能源等。这些试题均要求学生将基础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解决工业生产的问题。

  误区三:古诗文背诵默写太简单粗暴

  这些年,教育界还出现了一个观念上的误区:似乎谈到了改革,那么过去的一些做法就一定是落后的。前些年有些地方将古诗文从课本里撤下,有的地方让孩子只背诵不默写,都是误区。这种对诵读价值的误解对语文教育是有破坏性的。

  “默写”在实际教学和考试中被很多人误解了。不少人认为默写就是死记硬背,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落后的、浅层次的教育。

  其实, 让学生背诵默写一些适合的、优秀的材料不仅是让学生们记住知识,这只是背诵和默写的第一个成果。

  第二个成果是,当过了很长时间之后,学生可能忘掉了具体的语句,但是却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语言模型。

  第三个成果是,帮学生塑造了很好的语言机制。而这个语言机制可以影响大脑,继而影响语言器官,最后传达到手。

  第四个功能是这种背诵可以让人体验优秀的文化,成为情感的教育,诗文的教育。

  一个能背诵大量经典的孩子,自然就具备了书香门第的风度。如果整个社会的孩子都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整个国家的文化审美水平就能提升起来。所以,对古诗文背诵默写的考查,今后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误区四:重视创新就会忽略基础知识

  其实,这些年的高考都非常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今年也不例外。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以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为例,全国II卷第14题:通过设计小环在光滑大圆环上下落的情境,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做功概念的理解;还有“北京卷”第19题:是以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为素材的,这些都是在引导学生重视基本实验的学习。

  高考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思想方法的考查,这样的信号传达到教学一线有时就会变形,以为教学生基础了就不用再重视创新了。

  命题专家以高考数学试卷为例,高考数学一道试题往往考查多种能力、多种思想方法,对考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高考试题在命制时充分考虑到考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而是多种多样。例如全国Ⅱ卷第16题,可以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入手,还可以应用解析几何的解析法通过计算切入,一题多解,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而且,创新也不仅是理科的事。 今年的9道高考作文题中,全国Ⅰ卷、Ⅱ卷作文题的创意最值得倡导和推广。

  一是题型设计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前者围绕12个关键词设题,后者围绕6句古代名言设题,这种手法都是前所未有的,彰显出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二是命题思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所选择的关键词、古诗句,其内涵都是多元的——前者既有国家战略,也有社会时尚,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明,既有正面成就,也有负面现象;后者既有人格修养教育,也有家国情怀教育,既有文学家感悟,也有政治家抒怀,既有豪放宏词,也有婉约丽句——这就在限定写作任务的同时,又给考生的立意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十分有利于他们充分释放个人的才华和思想

  2018高考大纲还未公布,每年大纲虽有增改,但主要的复习方向仍可以参考2017年的高考大纲。

  2017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阅卷心得

  下面这篇来自阅卷老师的对高考语文卷变化所谈的心得,希望同学们认真看一看,会获得不错的复习思路。

  阅卷者谈

  2017高考虽已落下帷幕,语文作为今年试题结构调整最大的学科,也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下面笔者就针对今年的新课标I卷,谈谈自己当时的阅卷心得体会。

  落实课内知识,关注课外热点

  段丽萍|文

  看点

  01试题结构变化

  1.题量增大:在 语文考试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由之前的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任选其一调整为二者均为必做题。

  2.题型变化 :文学类文本由原先的一道多选题加三道主观题调整为一道单选题加两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由原先的一道多选题加三道主观题调整为一单选、一多选加一道主观题;诗歌由原先的两道主观题调整为一多选加一道主观题;名篇名句默写分值减少一分。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将原先的考查词语的前后衔接题,调整为考查不同语境下用语的得体与否;将原先的图文转换题,调整为考查考生逻辑思维的推断题。

  2试题内容特点

  1.彰显对逻辑思维的考查。 第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第2题,对原文的论证进行分析,如“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第3题,是对原文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以及推断的能力,但是四个选项的表述都具有绝对化的特点,有两个选项用到“如果……就”这种表述,所以迷惑性极强,要求考生必须反复揣摩文本,细心比对,才能选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语言运用的第20题补写题和21题的推断题也都需要进行逻辑推断。作文部分给出了十二个关键词,要求选出两三个关键词,使之有机关联,有些词是有着天然而明显的关联,比如: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空气污染与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与移动支付;美丽乡村与广场舞。有些词的关联则需要提炼概括,比如:京剧、长城、大熊猫代表了文化中国、传统中国;高铁、一带一路、移动支付代表着科技中国、现代中国。这些都是需要考生很强的逻辑性,认真思考,周密安排。

  2.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 2016年的全国卷一的小说为李锐的《锄》,着眼于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中,农业文明在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下,作者对于土地日益减少的伤感与思考;人物传记部分,传主为在2016年春天刚刚离世的陕西作家陈忠实;作文以漫画的形式,批判了当下教育界唯分数论的评价方法与机制,都着眼于社会热点。

  在今年的语文试题中,这一特点继续凸显。由论述文本的“气候正义”可以想到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社会话题以及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意识;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插入图表,使材料之间形式组合更加灵活,体现了大数据时代的阅读特征;作文材料中的外国青年关注的中国十二个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这些词也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时代性强,选择空间大;同时,让学生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体现了中国的开放意识,让学生有话可说。

  3.涉及面广,考查点多。 既有开放度大、灵活性强的题型(作文),也有中规中矩的题型(诗歌、文言文翻译);既关注学生平时的语文素养积淀,也需要应试的答题技巧积累。考查面涉及广泛,可以拉开区分度。

  3学生答卷中存在问题

  1.练习与总结思考二者之间没有很好结合。平时讲过的同类型的知识点,或者同类型的题型,在多次反复的联系之后,仍有同学在考场上不能迅速地唤起记忆,并联系相关答题角度,完整地构思答案。以诗歌考查中的15题为例,考查诗歌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这个句子与之前练习的2013年天津卷中《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第二句“春蚕食叶响回廊” 相比,非常相似。甚至两首诗歌整体的情感指向也有相似之处,都包含着对于应试者的祝福和期待之情。所以,如果能将平时练习题型经常进行整理思考,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是不会有问题的。同时,结合题干,考虑从表现手法、内容以及情感三方面来答题,应该可以得5-6分。很多考生丢分点在于修辞手法比喻的效果以及情感的概括上拿捏不准或者对于手法没有概括完整。

  2.理解能力需要加强。比如对小说的主题理解,对诗歌的情感概括,这些在卷面中反映出来的是理解的问题。

  3.答题思路过于拘泥生硬。以文言文翻译和作文为例。翻译句子一中的“党”,应译为“亲族”“亲属”,学生依照文言文拆字组词法,将其译为“党人”、“同党”或者“党羽”,以至褒贬色彩失当,遗憾失分。在作文题干中,明确要求选出的关键词之间要有有机关联,但在阅卷过程中,仍能注意到一部分学生的行文过程中,对于两个词之间的关联只是在生拉硬扯,比如将“广场舞”和“食品安全”联系在“美丽中国”这个泛泛的概念之下,表现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或是将“京剧”与“移动支付”二者组合在一起,以观赏京剧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的手段,来表现中国的快速发展。这样的作文,即使不是偏题,但在高手林立的赛场上,也是得不了高分的。

  4.审题不清而失分。以客观选择题为例,之前在论述文本的选择题上,题干设置以选择不正确的或是不符合题意的一项为主,今年的第一题为选出正确的选项,后两题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学生在面对高考的这第一大题论述文本时,会由于紧张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审题错误而遗憾失分。同样的情况在成语考查题中也是如此。之前的多次练习中或是高考题中,为选择正确的一项,今年改为不正确的一项,这些都是学生在考场上要认真注意的地方。

  5.语言组织没有条理,没有分点答题。有些虽然分了要点答题,但是要点和要点之间还有交叉,导致表达啰嗦,卷面混乱。在小说的第5题“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的好处”,第6题“分析结尾的艺术效果”和诗歌的第15题“赏析第四句的妙处”这几个题中,这个问题比较明显。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学生自身对于此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总结不够,答题要点没做归纳概括,这个需要结合错题本,加大监督力度。第二是态度问题。考场时间有限,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来不及整合答案要点,答题潦草。需要调整心理,合理安排每种题型的做题时间。

  4教学反思

  以今年高考作文为例,四川卷:“我与高考”,内容与高考恢复40年有关;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浙江卷:“怎样理解‘人要读三本大书’”;海南卷: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课上学习、课外大量的阅读、社会实践活动三种学习方式,谈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等等,可以看出,语文学习课内固然是根本,但课外知识的关注和大量涉及也是非常关键的。

  1.鼓励学生关注课本之外的世界。生活处处是学问,课堂之外的社会也需要学生们热切关注,尤其是社会热点话题,在近几年的试题中都有体现。在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帮助学生成长为综合素质强的人才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2.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中外名著,现当代名家散文,人物传记,都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帮助学生积累更具时代特色,更新颖的作文素材,锻炼写作能力。

  3.基础知识要打好,答题技巧要记牢。从今年的文言文翻译、诗歌以及成语考查来看,这一点显得很重要。如:文言翻译的得分点:“党、循、事、过常、臧否、乱、言论”这几个词难度适中,结合平时的课内外积累和上下文语境推断,是可以得高分的。诗歌考查对于句子“下笔春蚕食叶声”的妙处赏析,这一题型是学生平时常见常考题型,结合答题要素和上下文语境,拿高分应该不是难事。所以,语文学习不能脱离课本,识记课内基础知识,再结合必要的答题技巧,这也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更多高考资讯内容请关注:教育资讯

2018高考改革已在路上,高考语文有这些巨大变化

  对于高考改革,有些误区,如果不能及时廓清,还在抱着以前的旧思路、旧方法进行备考,今后的高考只会越考越差。

  误区一: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就是说教

  今年的高考有一个特别的变化,就是把“立德树人”的考查重点讲得更直接了、更明显了。比如被很多专家提起的全国Ⅰ卷的作文题“中国关键词”,就意在引导考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比如,全国Ⅱ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从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等六句名言中选择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很多人认为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是文科的事,其实理科也同样能弘扬中华文化。今年高考数学全国Ⅱ卷第3题考查等比数列,试题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引入,然后通过诗歌提出数学问题,“在阐明试题的数学史背景的同时,激发考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命题专家说。

  可见,无论文科理科,今年的高考试题都很重视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高中教师有意无意地这样做:把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日常的教学完全割裂开来,好像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是单纯的说教。

  当然,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践行,因此最重要的是润物细无声。这就需要教师把这些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然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如果教师把这些仅当做一门学科来教,学生把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仅当成一个个的知识点来死记硬背,而不能转化为内在素质,在今后的高考中,是不可能答出“需要”的答案的。

  误区二:过于注重思辨会忽视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

  有关高考,这些年我们经常能听到 思辨 这个词。

  近年来不少高考作文题目或多或少涉及人、事、物之间的思辨关系,又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分析,既关注思维广度,又关注思维深度。考查逻辑思辨能力确实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现在很多人讲话根本没有逻辑!

  不过,也有人担心“过于注重思辨,忽视了生活”。当思辨和生活不能平衡时,会造成一个可怕的后果:“套题”。通过十几年的学习,高中学生掌握了十八般武艺,形成了各种套路,如果给学生呈现太多抽象的东西,学生们很容易就会套用到某一个“套路”上,这个时候学生运用的是知识的简单转移的能力,而不是真正的思辨能力。

  今年高考上海的作文题目就不错。“思辨的同时聚焦现实生活,学生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道题的优点在于能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

  今年上海的作文题是这样的: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命题专家指出,这个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即使当考生在某一观点上立足站定,对他所选定观点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题目能很好完成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另外,本题贴近考情,与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较强的契合性。

  其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这些年高考命题中比较明显的趋势。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编制正是从化学科学学科的特点出发,联系实际创设化学应用情景,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例如今年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中,选择题型的试题共有33个,具有应用情景的占8个;非选择题型的试题共有22个,设置实际应用情景的17个。分别占到总试题数的24%和77%。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说,所运用的实际情景主要有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性能源等。这些试题均要求学生将基础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解决工业生产的问题。

  误区三:古诗文背诵默写太简单粗暴

  这些年,教育界还出现了一个观念上的误区:似乎谈到了改革,那么过去的一些做法就一定是落后的。前些年有些地方将古诗文从课本里撤下,有的地方让孩子只背诵不默写,都是误区。这种对诵读价值的误解对语文教育是有破坏性的。

  “默写”在实际教学和考试中被很多人误解了。不少人认为默写就是死记硬背,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落后的、浅层次的教育。

  其实, 让学生背诵默写一些适合的、优秀的材料不仅是让学生们记住知识,这只是背诵和默写的第一个成果。

  第二个成果是,当过了很长时间之后,学生可能忘掉了具体的语句,但是却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语言模型。

  第三个成果是,帮学生塑造了很好的语言机制。而这个语言机制可以影响大脑,继而影响语言器官,最后传达到手。

  第四个功能是这种背诵可以让人体验优秀的文化,成为情感的教育,诗文的教育。

  一个能背诵大量经典的孩子,自然就具备了书香门第的风度。如果整个社会的孩子都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整个国家的文化审美水平就能提升起来。所以,对古诗文背诵默写的考查,今后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误区四:重视创新就会忽略基础知识

  其实,这些年的高考都非常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今年也不例外。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以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为例,全国II卷第14题:通过设计小环在光滑大圆环上下落的情境,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做功概念的理解;还有“北京卷”第19题:是以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为素材的,这些都是在引导学生重视基本实验的学习。

  高考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思想方法的考查,这样的信号传达到教学一线有时就会变形,以为教学生基础了就不用再重视创新了。

  命题专家以高考数学试卷为例,高考数学一道试题往往考查多种能力、多种思想方法,对考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高考试题在命制时充分考虑到考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而是多种多样。例如全国Ⅱ卷第16题,可以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入手,还可以应用解析几何的解析法通过计算切入,一题多解,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而且,创新也不仅是理科的事。 今年的9道高考作文题中,全国Ⅰ卷、Ⅱ卷作文题的创意最值得倡导和推广。

  一是题型设计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前者围绕12个关键词设题,后者围绕6句古代名言设题,这种手法都是前所未有的,彰显出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二是命题思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所选择的关键词、古诗句,其内涵都是多元的——前者既有国家战略,也有社会时尚,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明,既有正面成就,也有负面现象;后者既有人格修养教育,也有家国情怀教育,既有文学家感悟,也有政治家抒怀,既有豪放宏词,也有婉约丽句——这就在限定写作任务的同时,又给考生的立意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十分有利于他们充分释放个人的才华和思想

  2018高考大纲还未公布,每年大纲虽有增改,但主要的复习方向仍可以参考2017年的高考大纲。

  2017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阅卷心得

  下面这篇来自阅卷老师的对高考语文卷变化所谈的心得,希望同学们认真看一看,会获得不错的复习思路。

  阅卷者谈

  2017高考虽已落下帷幕,语文作为今年试题结构调整最大的学科,也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下面笔者就针对今年的新课标I卷,谈谈自己当时的阅卷心得体会。

  落实课内知识,关注课外热点

  段丽萍|文

  看点

  01试题结构变化

  1.题量增大:在 语文考试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由之前的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任选其一调整为二者均为必做题。

  2.题型变化 :文学类文本由原先的一道多选题加三道主观题调整为一道单选题加两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由原先的一道多选题加三道主观题调整为一单选、一多选加一道主观题;诗歌由原先的两道主观题调整为一多选加一道主观题;名篇名句默写分值减少一分。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将原先的考查词语的前后衔接题,调整为考查不同语境下用语的得体与否;将原先的图文转换题,调整为考查考生逻辑思维的推断题。

  2试题内容特点

  1.彰显对逻辑思维的考查。 第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第2题,对原文的论证进行分析,如“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第3题,是对原文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以及推断的能力,但是四个选项的表述都具有绝对化的特点,有两个选项用到“如果……就”这种表述,所以迷惑性极强,要求考生必须反复揣摩文本,细心比对,才能选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语言运用的第20题补写题和21题的推断题也都需要进行逻辑推断。作文部分给出了十二个关键词,要求选出两三个关键词,使之有机关联,有些词是有着天然而明显的关联,比如: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空气污染与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与移动支付;美丽乡村与广场舞。有些词的关联则需要提炼概括,比如:京剧、长城、大熊猫代表了文化中国、传统中国;高铁、一带一路、移动支付代表着科技中国、现代中国。这些都是需要考生很强的逻辑性,认真思考,周密安排。

  2.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 2016年的全国卷一的小说为李锐的《锄》,着眼于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中,农业文明在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下,作者对于土地日益减少的伤感与思考;人物传记部分,传主为在2016年春天刚刚离世的陕西作家陈忠实;作文以漫画的形式,批判了当下教育界唯分数论的评价方法与机制,都着眼于社会热点。

  在今年的语文试题中,这一特点继续凸显。由论述文本的“气候正义”可以想到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社会话题以及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意识;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插入图表,使材料之间形式组合更加灵活,体现了大数据时代的阅读特征;作文材料中的外国青年关注的中国十二个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这些词也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时代性强,选择空间大;同时,让学生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体现了中国的开放意识,让学生有话可说。

  3.涉及面广,考查点多。 既有开放度大、灵活性强的题型(作文),也有中规中矩的题型(诗歌、文言文翻译);既关注学生平时的语文素养积淀,也需要应试的答题技巧积累。考查面涉及广泛,可以拉开区分度。

  3学生答卷中存在问题

  1.练习与总结思考二者之间没有很好结合。平时讲过的同类型的知识点,或者同类型的题型,在多次反复的联系之后,仍有同学在考场上不能迅速地唤起记忆,并联系相关答题角度,完整地构思答案。以诗歌考查中的15题为例,考查诗歌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这个句子与之前练习的2013年天津卷中《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第二句“春蚕食叶响回廊” 相比,非常相似。甚至两首诗歌整体的情感指向也有相似之处,都包含着对于应试者的祝福和期待之情。所以,如果能将平时练习题型经常进行整理思考,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是不会有问题的。同时,结合题干,考虑从表现手法、内容以及情感三方面来答题,应该可以得5-6分。很多考生丢分点在于修辞手法比喻的效果以及情感的概括上拿捏不准或者对于手法没有概括完整。

  2.理解能力需要加强。比如对小说的主题理解,对诗歌的情感概括,这些在卷面中反映出来的是理解的问题。

  3.答题思路过于拘泥生硬。以文言文翻译和作文为例。翻译句子一中的“党”,应译为“亲族”“亲属”,学生依照文言文拆字组词法,将其译为“党人”、“同党”或者“党羽”,以至褒贬色彩失当,遗憾失分。在作文题干中,明确要求选出的关键词之间要有有机关联,但在阅卷过程中,仍能注意到一部分学生的行文过程中,对于两个词之间的关联只是在生拉硬扯,比如将“广场舞”和“食品安全”联系在“美丽中国”这个泛泛的概念之下,表现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或是将“京剧”与“移动支付”二者组合在一起,以观赏京剧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的手段,来表现中国的快速发展。这样的作文,即使不是偏题,但在高手林立的赛场上,也是得不了高分的。

  4.审题不清而失分。以客观选择题为例,之前在论述文本的选择题上,题干设置以选择不正确的或是不符合题意的一项为主,今年的第一题为选出正确的选项,后两题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学生在面对高考的这第一大题论述文本时,会由于紧张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审题错误而遗憾失分。同样的情况在成语考查题中也是如此。之前的多次练习中或是高考题中,为选择正确的一项,今年改为不正确的一项,这些都是学生在考场上要认真注意的地方。

  5.语言组织没有条理,没有分点答题。有些虽然分了要点答题,但是要点和要点之间还有交叉,导致表达啰嗦,卷面混乱。在小说的第5题“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的好处”,第6题“分析结尾的艺术效果”和诗歌的第15题“赏析第四句的妙处”这几个题中,这个问题比较明显。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学生自身对于此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总结不够,答题要点没做归纳概括,这个需要结合错题本,加大监督力度。第二是态度问题。考场时间有限,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来不及整合答案要点,答题潦草。需要调整心理,合理安排每种题型的做题时间。

  4教学反思

  以今年高考作文为例,四川卷:“我与高考”,内容与高考恢复40年有关;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浙江卷:“怎样理解‘人要读三本大书’”;海南卷: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课上学习、课外大量的阅读、社会实践活动三种学习方式,谈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等等,可以看出,语文学习课内固然是根本,但课外知识的关注和大量涉及也是非常关键的。

  1.鼓励学生关注课本之外的世界。生活处处是学问,课堂之外的社会也需要学生们热切关注,尤其是社会热点话题,在近几年的试题中都有体现。在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帮助学生成长为综合素质强的人才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2.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中外名著,现当代名家散文,人物传记,都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帮助学生积累更具时代特色,更新颖的作文素材,锻炼写作能力。

  3.基础知识要打好,答题技巧要记牢。从今年的文言文翻译、诗歌以及成语考查来看,这一点显得很重要。如:文言翻译的得分点:“党、循、事、过常、臧否、乱、言论”这几个词难度适中,结合平时的课内外积累和上下文语境推断,是可以得高分的。诗歌考查对于句子“下笔春蚕食叶声”的妙处赏析,这一题型是学生平时常见常考题型,结合答题要素和上下文语境,拿高分应该不是难事。所以,语文学习不能脱离课本,识记课内基础知识,再结合必要的答题技巧,这也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更多高考资讯内容请关注:教育资讯

新东方网 > 长沙新东方学校 > 教育资讯 > 正文

0731-84885588

2018高考改革已在路上,高考语文有这些巨大变化

长沙

2017-11-10

来源:长沙新东方

作者:长沙新东方

  对于高考改革,有些误区,如果不能及时廓清,还在抱着以前的旧思路、旧方法进行备考,今后的高考只会越考越差。

  误区一: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就是说教

  今年的高考有一个特别的变化,就是把“立德树人”的考查重点讲得更直接了、更明显了。比如被很多专家提起的全国Ⅰ卷的作文题“中国关键词”,就意在引导考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比如,全国Ⅱ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从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等六句名言中选择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很多人认为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是文科的事,其实理科也同样能弘扬中华文化。今年高考数学全国Ⅱ卷第3题考查等比数列,试题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引入,然后通过诗歌提出数学问题,“在阐明试题的数学史背景的同时,激发考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命题专家说。

  可见,无论文科理科,今年的高考试题都很重视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高中教师有意无意地这样做:把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日常的教学完全割裂开来,好像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是单纯的说教。

  当然,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践行,因此最重要的是润物细无声。这就需要教师把这些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然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如果教师把这些仅当做一门学科来教,学生把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仅当成一个个的知识点来死记硬背,而不能转化为内在素质,在今后的高考中,是不可能答出“需要”的答案的。

  误区二:过于注重思辨会忽视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

  有关高考,这些年我们经常能听到 思辨 这个词。

  近年来不少高考作文题目或多或少涉及人、事、物之间的思辨关系,又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分析,既关注思维广度,又关注思维深度。考查逻辑思辨能力确实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现在很多人讲话根本没有逻辑!

  不过,也有人担心“过于注重思辨,忽视了生活”。当思辨和生活不能平衡时,会造成一个可怕的后果:“套题”。通过十几年的学习,高中学生掌握了十八般武艺,形成了各种套路,如果给学生呈现太多抽象的东西,学生们很容易就会套用到某一个“套路”上,这个时候学生运用的是知识的简单转移的能力,而不是真正的思辨能力。

  今年高考上海的作文题目就不错。“思辨的同时聚焦现实生活,学生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道题的优点在于能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

  今年上海的作文题是这样的: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命题专家指出,这个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即使当考生在某一观点上立足站定,对他所选定观点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题目能很好完成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另外,本题贴近考情,与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较强的契合性。

  其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这些年高考命题中比较明显的趋势。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编制正是从化学科学学科的特点出发,联系实际创设化学应用情景,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例如今年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中,选择题型的试题共有33个,具有应用情景的占8个;非选择题型的试题共有22个,设置实际应用情景的17个。分别占到总试题数的24%和77%。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说,所运用的实际情景主要有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性能源等。这些试题均要求学生将基础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解决工业生产的问题。

  误区三:古诗文背诵默写太简单粗暴

  这些年,教育界还出现了一个观念上的误区:似乎谈到了改革,那么过去的一些做法就一定是落后的。前些年有些地方将古诗文从课本里撤下,有的地方让孩子只背诵不默写,都是误区。这种对诵读价值的误解对语文教育是有破坏性的。

  “默写”在实际教学和考试中被很多人误解了。不少人认为默写就是死记硬背,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落后的、浅层次的教育。

  其实, 让学生背诵默写一些适合的、优秀的材料不仅是让学生们记住知识,这只是背诵和默写的第一个成果。

  第二个成果是,当过了很长时间之后,学生可能忘掉了具体的语句,但是却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语言模型。

  第三个成果是,帮学生塑造了很好的语言机制。而这个语言机制可以影响大脑,继而影响语言器官,最后传达到手。

  第四个功能是这种背诵可以让人体验优秀的文化,成为情感的教育,诗文的教育。

  一个能背诵大量经典的孩子,自然就具备了书香门第的风度。如果整个社会的孩子都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整个国家的文化审美水平就能提升起来。所以,对古诗文背诵默写的考查,今后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误区四:重视创新就会忽略基础知识

  其实,这些年的高考都非常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今年也不例外。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以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为例,全国II卷第14题:通过设计小环在光滑大圆环上下落的情境,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做功概念的理解;还有“北京卷”第19题:是以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为素材的,这些都是在引导学生重视基本实验的学习。

  高考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思想方法的考查,这样的信号传达到教学一线有时就会变形,以为教学生基础了就不用再重视创新了。

  命题专家以高考数学试卷为例,高考数学一道试题往往考查多种能力、多种思想方法,对考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高考试题在命制时充分考虑到考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而是多种多样。例如全国Ⅱ卷第16题,可以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入手,还可以应用解析几何的解析法通过计算切入,一题多解,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而且,创新也不仅是理科的事。 今年的9道高考作文题中,全国Ⅰ卷、Ⅱ卷作文题的创意最值得倡导和推广。

  一是题型设计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前者围绕12个关键词设题,后者围绕6句古代名言设题,这种手法都是前所未有的,彰显出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二是命题思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所选择的关键词、古诗句,其内涵都是多元的——前者既有国家战略,也有社会时尚,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明,既有正面成就,也有负面现象;后者既有人格修养教育,也有家国情怀教育,既有文学家感悟,也有政治家抒怀,既有豪放宏词,也有婉约丽句——这就在限定写作任务的同时,又给考生的立意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十分有利于他们充分释放个人的才华和思想

  2018高考大纲还未公布,每年大纲虽有增改,但主要的复习方向仍可以参考2017年的高考大纲。

  2017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阅卷心得

  下面这篇来自阅卷老师的对高考语文卷变化所谈的心得,希望同学们认真看一看,会获得不错的复习思路。

  阅卷者谈

  2017高考虽已落下帷幕,语文作为今年试题结构调整最大的学科,也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下面笔者就针对今年的新课标I卷,谈谈自己当时的阅卷心得体会。

  落实课内知识,关注课外热点

  段丽萍|文

  看点

  01试题结构变化

  1.题量增大:在 语文考试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由之前的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任选其一调整为二者均为必做题。

  2.题型变化 :文学类文本由原先的一道多选题加三道主观题调整为一道单选题加两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由原先的一道多选题加三道主观题调整为一单选、一多选加一道主观题;诗歌由原先的两道主观题调整为一多选加一道主观题;名篇名句默写分值减少一分。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将原先的考查词语的前后衔接题,调整为考查不同语境下用语的得体与否;将原先的图文转换题,调整为考查考生逻辑思维的推断题。

  2试题内容特点

  1.彰显对逻辑思维的考查。 第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第2题,对原文的论证进行分析,如“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第3题,是对原文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以及推断的能力,但是四个选项的表述都具有绝对化的特点,有两个选项用到“如果……就”这种表述,所以迷惑性极强,要求考生必须反复揣摩文本,细心比对,才能选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语言运用的第20题补写题和21题的推断题也都需要进行逻辑推断。作文部分给出了十二个关键词,要求选出两三个关键词,使之有机关联,有些词是有着天然而明显的关联,比如: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空气污染与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与移动支付;美丽乡村与广场舞。有些词的关联则需要提炼概括,比如:京剧、长城、大熊猫代表了文化中国、传统中国;高铁、一带一路、移动支付代表着科技中国、现代中国。这些都是需要考生很强的逻辑性,认真思考,周密安排。

  2.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 2016年的全国卷一的小说为李锐的《锄》,着眼于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中,农业文明在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下,作者对于土地日益减少的伤感与思考;人物传记部分,传主为在2016年春天刚刚离世的陕西作家陈忠实;作文以漫画的形式,批判了当下教育界唯分数论的评价方法与机制,都着眼于社会热点。

  在今年的语文试题中,这一特点继续凸显。由论述文本的“气候正义”可以想到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社会话题以及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意识;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插入图表,使材料之间形式组合更加灵活,体现了大数据时代的阅读特征;作文材料中的外国青年关注的中国十二个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这些词也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时代性强,选择空间大;同时,让学生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体现了中国的开放意识,让学生有话可说。

  3.涉及面广,考查点多。 既有开放度大、灵活性强的题型(作文),也有中规中矩的题型(诗歌、文言文翻译);既关注学生平时的语文素养积淀,也需要应试的答题技巧积累。考查面涉及广泛,可以拉开区分度。

  3学生答卷中存在问题

  1.练习与总结思考二者之间没有很好结合。平时讲过的同类型的知识点,或者同类型的题型,在多次反复的联系之后,仍有同学在考场上不能迅速地唤起记忆,并联系相关答题角度,完整地构思答案。以诗歌考查中的15题为例,考查诗歌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这个句子与之前练习的2013年天津卷中《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第二句“春蚕食叶响回廊” 相比,非常相似。甚至两首诗歌整体的情感指向也有相似之处,都包含着对于应试者的祝福和期待之情。所以,如果能将平时练习题型经常进行整理思考,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是不会有问题的。同时,结合题干,考虑从表现手法、内容以及情感三方面来答题,应该可以得5-6分。很多考生丢分点在于修辞手法比喻的效果以及情感的概括上拿捏不准或者对于手法没有概括完整。

  2.理解能力需要加强。比如对小说的主题理解,对诗歌的情感概括,这些在卷面中反映出来的是理解的问题。

  3.答题思路过于拘泥生硬。以文言文翻译和作文为例。翻译句子一中的“党”,应译为“亲族”“亲属”,学生依照文言文拆字组词法,将其译为“党人”、“同党”或者“党羽”,以至褒贬色彩失当,遗憾失分。在作文题干中,明确要求选出的关键词之间要有有机关联,但在阅卷过程中,仍能注意到一部分学生的行文过程中,对于两个词之间的关联只是在生拉硬扯,比如将“广场舞”和“食品安全”联系在“美丽中国”这个泛泛的概念之下,表现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或是将“京剧”与“移动支付”二者组合在一起,以观赏京剧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的手段,来表现中国的快速发展。这样的作文,即使不是偏题,但在高手林立的赛场上,也是得不了高分的。

  4.审题不清而失分。以客观选择题为例,之前在论述文本的选择题上,题干设置以选择不正确的或是不符合题意的一项为主,今年的第一题为选出正确的选项,后两题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学生在面对高考的这第一大题论述文本时,会由于紧张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审题错误而遗憾失分。同样的情况在成语考查题中也是如此。之前的多次练习中或是高考题中,为选择正确的一项,今年改为不正确的一项,这些都是学生在考场上要认真注意的地方。

  5.语言组织没有条理,没有分点答题。有些虽然分了要点答题,但是要点和要点之间还有交叉,导致表达啰嗦,卷面混乱。在小说的第5题“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的好处”,第6题“分析结尾的艺术效果”和诗歌的第15题“赏析第四句的妙处”这几个题中,这个问题比较明显。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学生自身对于此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总结不够,答题要点没做归纳概括,这个需要结合错题本,加大监督力度。第二是态度问题。考场时间有限,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来不及整合答案要点,答题潦草。需要调整心理,合理安排每种题型的做题时间。

  4教学反思

  以今年高考作文为例,四川卷:“我与高考”,内容与高考恢复40年有关;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浙江卷:“怎样理解‘人要读三本大书’”;海南卷: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课上学习、课外大量的阅读、社会实践活动三种学习方式,谈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等等,可以看出,语文学习课内固然是根本,但课外知识的关注和大量涉及也是非常关键的。

  1.鼓励学生关注课本之外的世界。生活处处是学问,课堂之外的社会也需要学生们热切关注,尤其是社会热点话题,在近几年的试题中都有体现。在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帮助学生成长为综合素质强的人才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2.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中外名著,现当代名家散文,人物传记,都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帮助学生积累更具时代特色,更新颖的作文素材,锻炼写作能力。

  3.基础知识要打好,答题技巧要记牢。从今年的文言文翻译、诗歌以及成语考查来看,这一点显得很重要。如:文言翻译的得分点:“党、循、事、过常、臧否、乱、言论”这几个词难度适中,结合平时的课内外积累和上下文语境推断,是可以得高分的。诗歌考查对于句子“下笔春蚕食叶声”的妙处赏析,这一题型是学生平时常见常考题型,结合答题要素和上下文语境,拿高分应该不是难事。所以,语文学习不能脱离课本,识记课内基础知识,再结合必要的答题技巧,这也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更多高考资讯内容请关注:教育资讯

社群小助手与百万家长、专家、老师畅聊教育赶紧扫码加入吧!

升学那些事一手教育资源、学习资料、升学信息赶紧扫码关注吧!

2018高考改革已在路上,高考语文有这些巨大变化

  对于高考改革,有些误区,如果不能及时廓清,还在抱着以前的旧思路、旧方法进行备考,今后的高考只会越考越差。

  误区一: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就是说教

  今年的高考有一个特别的变化,就是把“立德树人”的考查重点讲得更直接了、更明显了。比如被很多专家提起的全国Ⅰ卷的作文题“中国关键词”,就意在引导考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比如,全国Ⅱ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从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等六句名言中选择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很多人认为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是文科的事,其实理科也同样能弘扬中华文化。今年高考数学全国Ⅱ卷第3题考查等比数列,试题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引入,然后通过诗歌提出数学问题,“在阐明试题的数学史背景的同时,激发考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命题专家说。

  可见,无论文科理科,今年的高考试题都很重视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入。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高中教师有意无意地这样做:把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日常的教学完全割裂开来,好像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就是单纯的说教。

  当然,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践行,因此最重要的是润物细无声。这就需要教师把这些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然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如果教师把这些仅当做一门学科来教,学生把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仅当成一个个的知识点来死记硬背,而不能转化为内在素质,在今后的高考中,是不可能答出“需要”的答案的。

  误区二:过于注重思辨会忽视教材知识和现实生活

  有关高考,这些年我们经常能听到 思辨 这个词。

  近年来不少高考作文题目或多或少涉及人、事、物之间的思辨关系,又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开放性分析,既关注思维广度,又关注思维深度。考查逻辑思辨能力确实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现在很多人讲话根本没有逻辑!

  不过,也有人担心“过于注重思辨,忽视了生活”。当思辨和生活不能平衡时,会造成一个可怕的后果:“套题”。通过十几年的学习,高中学生掌握了十八般武艺,形成了各种套路,如果给学生呈现太多抽象的东西,学生们很容易就会套用到某一个“套路”上,这个时候学生运用的是知识的简单转移的能力,而不是真正的思辨能力。

  今年高考上海的作文题目就不错。“思辨的同时聚焦现实生活,学生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道题的优点在于能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并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

  今年上海的作文题是这样的: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命题专家指出,这个题目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即使当考生在某一观点上立足站定,对他所选定观点的思考仍有纵向深入的可能空间,这使得本题目能很好完成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另外,本题贴近考情,与考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较强的契合性。

  其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这些年高考命题中比较明显的趋势。

  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编制正是从化学科学学科的特点出发,联系实际创设化学应用情景,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例如今年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中,选择题型的试题共有33个,具有应用情景的占8个;非选择题型的试题共有22个,设置实际应用情景的17个。分别占到总试题数的24%和77%。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说,所运用的实际情景主要有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性能源等。这些试题均要求学生将基础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解决工业生产的问题。

  误区三:古诗文背诵默写太简单粗暴

  这些年,教育界还出现了一个观念上的误区:似乎谈到了改革,那么过去的一些做法就一定是落后的。前些年有些地方将古诗文从课本里撤下,有的地方让孩子只背诵不默写,都是误区。这种对诵读价值的误解对语文教育是有破坏性的。

  “默写”在实际教学和考试中被很多人误解了。不少人认为默写就是死记硬背,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落后的、浅层次的教育。

  其实, 让学生背诵默写一些适合的、优秀的材料不仅是让学生们记住知识,这只是背诵和默写的第一个成果。

  第二个成果是,当过了很长时间之后,学生可能忘掉了具体的语句,但是却可以在头脑中形成了一种语言模型。

  第三个成果是,帮学生塑造了很好的语言机制。而这个语言机制可以影响大脑,继而影响语言器官,最后传达到手。

  第四个功能是这种背诵可以让人体验优秀的文化,成为情感的教育,诗文的教育。

  一个能背诵大量经典的孩子,自然就具备了书香门第的风度。如果整个社会的孩子都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整个国家的文化审美水平就能提升起来。所以,对古诗文背诵默写的考查,今后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误区四:重视创新就会忽略基础知识

  其实,这些年的高考都非常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

  今年也不例外。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以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为例,全国II卷第14题:通过设计小环在光滑大圆环上下落的情境,考查的就是学生对做功概念的理解;还有“北京卷”第19题:是以教材中演示自感现象的两个电路图为素材的,这些都是在引导学生重视基本实验的学习。

  高考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思想方法的考查,这样的信号传达到教学一线有时就会变形,以为教学生基础了就不用再重视创新了。

  命题专家以高考数学试卷为例,高考数学一道试题往往考查多种能力、多种思想方法,对考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要求。所以,高考试题在命制时充分考虑到考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而是多种多样。例如全国Ⅱ卷第16题,可以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入手,还可以应用解析几何的解析法通过计算切入,一题多解,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而且,创新也不仅是理科的事。 今年的9道高考作文题中,全国Ⅰ卷、Ⅱ卷作文题的创意最值得倡导和推广。

  一是题型设计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前者围绕12个关键词设题,后者围绕6句古代名言设题,这种手法都是前所未有的,彰显出难能可贵的创新精神。

  二是命题思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所选择的关键词、古诗句,其内涵都是多元的——前者既有国家战略,也有社会时尚,既有传统文化,也有现代文明,既有正面成就,也有负面现象;后者既有人格修养教育,也有家国情怀教育,既有文学家感悟,也有政治家抒怀,既有豪放宏词,也有婉约丽句——这就在限定写作任务的同时,又给考生的立意提供了足够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十分有利于他们充分释放个人的才华和思想

  2018高考大纲还未公布,每年大纲虽有增改,但主要的复习方向仍可以参考2017年的高考大纲。

  2017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阅卷心得

  下面这篇来自阅卷老师的对高考语文卷变化所谈的心得,希望同学们认真看一看,会获得不错的复习思路。

  阅卷者谈

  2017高考虽已落下帷幕,语文作为今年试题结构调整最大的学科,也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下面笔者就针对今年的新课标I卷,谈谈自己当时的阅卷心得体会。

  落实课内知识,关注课外热点

  段丽萍|文

  看点

  01试题结构变化

  1.题量增大:在 语文考试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由之前的文学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任选其一调整为二者均为必做题。

  2.题型变化 :文学类文本由原先的一道多选题加三道主观题调整为一道单选题加两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由原先的一道多选题加三道主观题调整为一单选、一多选加一道主观题;诗歌由原先的两道主观题调整为一多选加一道主观题;名篇名句默写分值减少一分。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将原先的考查词语的前后衔接题,调整为考查不同语境下用语的得体与否;将原先的图文转换题,调整为考查考生逻辑思维的推断题。

  2试题内容特点

  1.彰显对逻辑思维的考查。 第一篇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第2题,对原文的论证进行分析,如“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第3题,是对原文内容的把握,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以及推断的能力,但是四个选项的表述都具有绝对化的特点,有两个选项用到“如果……就”这种表述,所以迷惑性极强,要求考生必须反复揣摩文本,细心比对,才能选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语言运用的第20题补写题和21题的推断题也都需要进行逻辑推断。作文部分给出了十二个关键词,要求选出两三个关键词,使之有机关联,有些词是有着天然而明显的关联,比如: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空气污染与共享单车;共享单车与移动支付;美丽乡村与广场舞。有些词的关联则需要提炼概括,比如:京剧、长城、大熊猫代表了文化中国、传统中国;高铁、一带一路、移动支付代表着科技中国、现代中国。这些都是需要考生很强的逻辑性,认真思考,周密安排。

  2.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热点。 2016年的全国卷一的小说为李锐的《锄》,着眼于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中,农业文明在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下,作者对于土地日益减少的伤感与思考;人物传记部分,传主为在2016年春天刚刚离世的陕西作家陈忠实;作文以漫画的形式,批判了当下教育界唯分数论的评价方法与机制,都着眼于社会热点。

  在今年的语文试题中,这一特点继续凸显。由论述文本的“气候正义”可以想到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社会话题以及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意识;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插入图表,使材料之间形式组合更加灵活,体现了大数据时代的阅读特征;作文材料中的外国青年关注的中国十二个关键词: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这些词也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时代性强,选择空间大;同时,让学生向外国青年介绍中国,体现了中国的开放意识,让学生有话可说。

  3.涉及面广,考查点多。 既有开放度大、灵活性强的题型(作文),也有中规中矩的题型(诗歌、文言文翻译);既关注学生平时的语文素养积淀,也需要应试的答题技巧积累。考查面涉及广泛,可以拉开区分度。

  3学生答卷中存在问题

  1.练习与总结思考二者之间没有很好结合。平时讲过的同类型的知识点,或者同类型的题型,在多次反复的联系之后,仍有同学在考场上不能迅速地唤起记忆,并联系相关答题角度,完整地构思答案。以诗歌考查中的15题为例,考查诗歌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的精妙之处。这个句子与之前练习的2013年天津卷中《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第二句“春蚕食叶响回廊” 相比,非常相似。甚至两首诗歌整体的情感指向也有相似之处,都包含着对于应试者的祝福和期待之情。所以,如果能将平时练习题型经常进行整理思考,对这个句子的理解是不会有问题的。同时,结合题干,考虑从表现手法、内容以及情感三方面来答题,应该可以得5-6分。很多考生丢分点在于修辞手法比喻的效果以及情感的概括上拿捏不准或者对于手法没有概括完整。

  2.理解能力需要加强。比如对小说的主题理解,对诗歌的情感概括,这些在卷面中反映出来的是理解的问题。

  3.答题思路过于拘泥生硬。以文言文翻译和作文为例。翻译句子一中的“党”,应译为“亲族”“亲属”,学生依照文言文拆字组词法,将其译为“党人”、“同党”或者“党羽”,以至褒贬色彩失当,遗憾失分。在作文题干中,明确要求选出的关键词之间要有有机关联,但在阅卷过程中,仍能注意到一部分学生的行文过程中,对于两个词之间的关联只是在生拉硬扯,比如将“广场舞”和“食品安全”联系在“美丽中国”这个泛泛的概念之下,表现中国人对于美的追求。或是将“京剧”与“移动支付”二者组合在一起,以观赏京剧可以通过移动支付的手段,来表现中国的快速发展。这样的作文,即使不是偏题,但在高手林立的赛场上,也是得不了高分的。

  4.审题不清而失分。以客观选择题为例,之前在论述文本的选择题上,题干设置以选择不正确的或是不符合题意的一项为主,今年的第一题为选出正确的选项,后两题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学生在面对高考的这第一大题论述文本时,会由于紧张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审题错误而遗憾失分。同样的情况在成语考查题中也是如此。之前的多次练习中或是高考题中,为选择正确的一项,今年改为不正确的一项,这些都是学生在考场上要认真注意的地方。

  5.语言组织没有条理,没有分点答题。有些虽然分了要点答题,但是要点和要点之间还有交叉,导致表达啰嗦,卷面混乱。在小说的第5题“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的好处”,第6题“分析结尾的艺术效果”和诗歌的第15题“赏析第四句的妙处”这几个题中,这个问题比较明显。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学生自身对于此类题型的答题思路总结不够,答题要点没做归纳概括,这个需要结合错题本,加大监督力度。第二是态度问题。考场时间有限,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来不及整合答案要点,答题潦草。需要调整心理,合理安排每种题型的做题时间。

  4教学反思

  以今年高考作文为例,四川卷:“我与高考”,内容与高考恢复40年有关;北京卷“共和国,我为你拍照”;浙江卷:“怎样理解‘人要读三本大书’”;海南卷:从自己的角度分析课上学习、课外大量的阅读、社会实践活动三种学习方式,谈如何提高学习语文素养;天津卷:我的青春阅读等等,可以看出,语文学习课内固然是根本,但课外知识的关注和大量涉及也是非常关键的。

  1.鼓励学生关注课本之外的世界。生活处处是学问,课堂之外的社会也需要学生们热切关注,尤其是社会热点话题,在近几年的试题中都有体现。在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理性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帮助学生成长为综合素质强的人才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2.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中外名著,现当代名家散文,人物传记,都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帮助学生积累更具时代特色,更新颖的作文素材,锻炼写作能力。

  3.基础知识要打好,答题技巧要记牢。从今年的文言文翻译、诗歌以及成语考查来看,这一点显得很重要。如:文言翻译的得分点:“党、循、事、过常、臧否、乱、言论”这几个词难度适中,结合平时的课内外积累和上下文语境推断,是可以得高分的。诗歌考查对于句子“下笔春蚕食叶声”的妙处赏析,这一题型是学生平时常见常考题型,结合答题要素和上下文语境,拿高分应该不是难事。所以,语文学习不能脱离课本,识记课内基础知识,再结合必要的答题技巧,这也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更多高考资讯内容请关注:教育资讯

相关推荐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已为1023154位学员提供学习规划

校区分布

校区分布

活动信息

优秀学员

    2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网微信

    小初高全学科
    暑秋寒春学习规划
    扫描查看

栏目推荐
学习卡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顶部
×

学习规划

免费为您定制学习规划

姓名: 手机: 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