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科目究竟要不要选

2017-11-08 来源: 长沙新东方 作者: 长沙新东方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10月19日表示,过去5年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5年,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今年上海和浙江试点已经落地,经评估取得成功,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今年,还有4个省要开始试点,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将全面建立起来。

  我国在向全国推进新高考改革时,需要对陈宝生部长所称的“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态度进行改革完善。

  目前,在浙江和上海,都出现了有关高考物理选考科目人数下降的争议,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据报道,针对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人数下降的问题,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表示,正在研究学考选考完善办法。而针对一些学生家长要求“给予物理科目等级考成绩更多赋分”的呼声,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在10月18日、19日举行的“2017考试评价国际研讨会”上回应称,这样做显然有违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改革推行过程中,更应切忌急于评价出现的情况,或者盲目打补丁,否则可能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从上述回应可见,浙江和上海两地教育考试部门都已经注意到了高考物理科目的问题,但是如何处理,目前并无明确方案。上海教育考试院的回应针对的是给物理科目等级考试更多赋分这一调整提议,以及高考改革措施本身的延续性(任何调整都会带来新的利益调整,改革应该具有稳定性)。

  对上述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的物理选考人数下降问题,需要理性评价,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改进。这不仅对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深入推进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其他省份在推进高考改革时有更完善的顶层设计。不能让上海和浙江已出现的问题在其他省市继续发生:对上海和浙江来说,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修改相关措施,确实存在着“打补丁”、引发新的不可预料的后果的问题;但是在其他省市,在刚启动改革时,就根据浙江和上海已发现的问题设计本省的高考改革方案,是对高考改革应有的负责任态度。

  选择物理科目的学生确实偏少

  从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实践看,选择物理科目在报考大学时是有选科优势的。

  根据各高校在浙江提出的选科要求,选择物理科目在浙江高考中可以报考91%的大学专业。而在上海,选择物理科目在综合评价批次(复旦、交大、同济、华师、上财、上外、华理、东华、上大)中,可报所有专业;在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同济五所大学的122个专业中,可报考120个。

  本来,按照这样的选科优势,选物理的学生会更多。但是,从浙江和上海高考学生的选考情况看,2017届学生选择物理的学生偏少。在浙江,选考物理科目的学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共29.13万考生(其中25.01万人报名普通高校招生)。在后3门(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中自主选择3门)的选择中,相关科目排位如下:1.生物12.53万(50%);2.化学12.5万(50%);3.地理11.95万(47.79%);4.历史10.88万(43%);5.政治10万(40%);6.物理8.95万(35.78%);7.技术7.2万(29.2%)。也就是说,新高考中,选考物理的仅8.9万人,比例仅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6%。

  根据上海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在2017年5万名上海高考学生中,相关科目的选考人数如下:政治14834人,历史20151人,地理29628人,物理19218人,化学22314人,生物24175人。从中可见,物理也排在第5位,低于地理、生物、化学、历史科目的选考人数。

  令人忧虑的是,下一届考生和家长的选科,正受到上届学生选科以及各种复杂的舆论情绪影响。由于担心物理选考人数下降,获得高等级学生减少(浙江和上海都是按考生的百分位给等级赋分,上海等级考分11档,各科前5%的学生为A+,赋分70分,前6%~15%为A,赋分67分;浙江等级考分21档,各科前1%为1等级,赋分100分,前2%~3%为2等级,赋分97分),加之有实力的高分学生都可能会选择物理,这样选择物理科目获得的等级就可能比选其他科目低,考生和家长就会考虑放弃物理。

  举个极端例子,假如上海4所著名高中学生全部选择物理,而其他学校学生都不选择物理,这4所高中能获得物理等级A+的学生只有5%。而如果某一科目上海所有学生都报考,4所著名高中的学生就有可能全部都获得A+的等级。虽然这是极端情况,但当一门科目的报考人数少,是会因复杂的情绪而陷入恶性循环的。

  前不久,浙江考生和家长就因为网上一份不明来历的报考数据变得十分焦虑。该网帖称:“2016级全省高二学生报名参加11月份选考共30万考生,其中选考物理的考生从以往的7到8万余人骤降至1.2万人。”虽然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随即辟谣,可是家长和考生的选科焦虑却难以消除。对那些准备报考名校理工科专业而选择物理的学生来说,他们担心因选考物理人数减少,自己获得的等级大大下降,不利于最终取得较高的总分,于是会放弃物理。这会进一步带来名校招物理科目学生困难的处境。

  从浙江高中的选科情况看,选择物理的学生正持续走低。如某重点高中,2017年选考物理的学生占比为50.8%,2018年为49.60%,2019年只有36.5%;与之对应,选考技术科目的,2017年为4.8%,2018年为10.3%,2019年达到37.2%。

  怎样评价选物理科目学生减少?

  对新高考中选考物理科目考生偏少的问题,眼下存在争议。

  首先,考生选物理科目减少,是不是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实行新高考改革后,选择物理科目的学生减少,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以前是规定学生要么选文科,要么选理科,理科必须都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生没有更多选择,现在可以自主选择,选择物理的学生少,相当于把那些没有物理兴趣、今后升学也用不到物理的学生过滤掉了。剩下的是对物理有兴趣,且在今后学业、职业发展中可用到物理的学生。另一方面,特别关注物理,是不是说明物理科目就比其他科目重要?有充分的论据证明物理比化学、生物或者历史、地理、政治重要吗?单独提高物理选科的赋分,是不是对选择其他学科的学生不公平?

  其次,如果报考人数持续下降,会不会最终导致“弃考”物理现象?对此,比较乐观者认为,那些真正喜欢物理、且物理学科有优势的学生是不可能弃考物理的,何况有的名校的理工科专业明确提出要物理学科,考生在选择科目时,既要关注高考分数,也要考虑自己的升学选择。甚至有人质疑,难道学生不考物理选其他科目,就一定能考出更高等级,从而获得更高总分吗?另外,如果考生从博弈角度考虑是否选考物理,那么,最终会实现平衡,因为物理选考人数不可能持续下降,从而造成最终没人选。

  在笔者看来,选考物理科目学生偏少,以及进一步持续减少,这一问题不可忽视。

  首先,虽然从大学提出的选科要求看,物理科目是“吃香”的;从报考大学、专业角度,物理学科已经具有优势,这也某种程度说明物理科目的重要程度。但是选考物理学生少,这是需要引起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高度重视的。

  其次,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育人实践看,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是语数外公共基础科目之外,对学生学习、成长相对更重要的科目。2008年,江苏实行“3+2”新高考改革,前面的3为语数外3门,后面的2为文科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必选一门历史,再从其他五门中选择一门;理科生为必选一门物理,再从其他五门中选一门。当时这样设计,主要是给学生科目选择权,但同时,由于物理、历史科目的相对重要性,因此专门提出了必选物理或必选历史的要求。

  有人质疑特别关注物理科目,这是对其他科目的不公平或者说歧视,那么,为何语数外是要求必须考的科目呢?外语科目不是一直有争议吗?为何外语不作为选考科目呢?既然有统一规定的必考科目,以及选考科目,那么就没有必要扯不同学科的公平问题。如果更多人认为某一门或几门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更重要,那么,就应该在制度设计时,注意到这一门学科的相关问题。

  再次,从上海和浙江高分学生的选科情况看,高分段学生选物理的比重很大,上海570分以上(满分660分)的考生有85%选了物理。但这并不能说明学生选物理“不吃亏”,恰恰相反,这会增加高分段学生的焦虑:不选物理,总分是不是会更高(总分很高的学生,物理等级可能并不高,从而比较吃亏)?如果整体选物理的学生减少,实力强的学生获得高等级是不是更难?也会让中低分段的学生选择放弃物理,因为他们无法和实力强的学生“比拼”。从选物理学科的学生总体成绩分布看,确实也如此:高分学生中选考物理的比例高,随着分数降低,选考物理的越来越少。

  因此,新高考中的物理选科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同时,要广泛听取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科专家的意见,设计更为合理的选科、选考方案。对上海和浙江来说,这可以说是“打补丁”,对其他省市来说,则是进行更科学的高考改革顶层设计。毕竟,不能在启动高考改革时,不加调整地搬用其他地方已经试点出有问题的方案,而应未雨绸缪,预判并想办法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

      更多高考资讯内容请关注:教育资讯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教育资讯>正文
    新高考改革中的物理科目究竟要不要选
    2017-11-08 来源: 长沙新东方 作者: 长沙新东方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10月19日表示,过去5年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的5年,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面,今年上海和浙江试点已经落地,经评估取得成功,尽管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今年,还有4个省要开始试点,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将全面建立起来。

      我国在向全国推进新高考改革时,需要对陈宝生部长所称的“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态度进行改革完善。

      目前,在浙江和上海,都出现了有关高考物理选考科目人数下降的争议,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据报道,针对浙江省高考物理选考人数下降的问题,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表示,正在研究学考选考完善办法。而针对一些学生家长要求“给予物理科目等级考成绩更多赋分”的呼声,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在10月18日、19日举行的“2017考试评价国际研讨会”上回应称,这样做显然有违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改革推行过程中,更应切忌急于评价出现的情况,或者盲目打补丁,否则可能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

      从上述回应可见,浙江和上海两地教育考试部门都已经注意到了高考物理科目的问题,但是如何处理,目前并无明确方案。上海教育考试院的回应针对的是给物理科目等级考试更多赋分这一调整提议,以及高考改革措施本身的延续性(任何调整都会带来新的利益调整,改革应该具有稳定性)。

      对上述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的物理选考人数下降问题,需要理性评价,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改进。这不仅对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深入推进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其他省份在推进高考改革时有更完善的顶层设计。不能让上海和浙江已出现的问题在其他省市继续发生:对上海和浙江来说,在改革推进过程中修改相关措施,确实存在着“打补丁”、引发新的不可预料的后果的问题;但是在其他省市,在刚启动改革时,就根据浙江和上海已发现的问题设计本省的高考改革方案,是对高考改革应有的负责任态度。

      选择物理科目的学生确实偏少

      从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实践看,选择物理科目在报考大学时是有选科优势的。

      根据各高校在浙江提出的选科要求,选择物理科目在浙江高考中可以报考91%的大学专业。而在上海,选择物理科目在综合评价批次(复旦、交大、同济、华师、上财、上外、华理、东华、上大)中,可报所有专业;在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同济五所大学的122个专业中,可报考120个。

      本来,按照这样的选科优势,选物理的学生会更多。但是,从浙江和上海高考学生的选考情况看,2017届学生选择物理的学生偏少。在浙江,选考物理科目的学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共29.13万考生(其中25.01万人报名普通高校招生)。在后3门(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中自主选择3门)的选择中,相关科目排位如下:1.生物12.53万(50%);2.化学12.5万(50%);3.地理11.95万(47.79%);4.历史10.88万(43%);5.政治10万(40%);6.物理8.95万(35.78%);7.技术7.2万(29.2%)。也就是说,新高考中,选考物理的仅8.9万人,比例仅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6%。

      根据上海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在2017年5万名上海高考学生中,相关科目的选考人数如下:政治14834人,历史20151人,地理29628人,物理19218人,化学22314人,生物24175人。从中可见,物理也排在第5位,低于地理、生物、化学、历史科目的选考人数。

      令人忧虑的是,下一届考生和家长的选科,正受到上届学生选科以及各种复杂的舆论情绪影响。由于担心物理选考人数下降,获得高等级学生减少(浙江和上海都是按考生的百分位给等级赋分,上海等级考分11档,各科前5%的学生为A+,赋分70分,前6%~15%为A,赋分67分;浙江等级考分21档,各科前1%为1等级,赋分100分,前2%~3%为2等级,赋分97分),加之有实力的高分学生都可能会选择物理,这样选择物理科目获得的等级就可能比选其他科目低,考生和家长就会考虑放弃物理。

      举个极端例子,假如上海4所著名高中学生全部选择物理,而其他学校学生都不选择物理,这4所高中能获得物理等级A+的学生只有5%。而如果某一科目上海所有学生都报考,4所著名高中的学生就有可能全部都获得A+的等级。虽然这是极端情况,但当一门科目的报考人数少,是会因复杂的情绪而陷入恶性循环的。

      前不久,浙江考生和家长就因为网上一份不明来历的报考数据变得十分焦虑。该网帖称:“2016级全省高二学生报名参加11月份选考共30万考生,其中选考物理的考生从以往的7到8万余人骤降至1.2万人。”虽然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随即辟谣,可是家长和考生的选科焦虑却难以消除。对那些准备报考名校理工科专业而选择物理的学生来说,他们担心因选考物理人数减少,自己获得的等级大大下降,不利于最终取得较高的总分,于是会放弃物理。这会进一步带来名校招物理科目学生困难的处境。

      从浙江高中的选科情况看,选择物理的学生正持续走低。如某重点高中,2017年选考物理的学生占比为50.8%,2018年为49.60%,2019年只有36.5%;与之对应,选考技术科目的,2017年为4.8%,2018年为10.3%,2019年达到37.2%。

      怎样评价选物理科目学生减少?

      对新高考中选考物理科目考生偏少的问题,眼下存在争议。

      首先,考生选物理科目减少,是不是一个问题?有人认为,实行新高考改革后,选择物理科目的学生减少,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一方面,以前是规定学生要么选文科,要么选理科,理科必须都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生没有更多选择,现在可以自主选择,选择物理的学生少,相当于把那些没有物理兴趣、今后升学也用不到物理的学生过滤掉了。剩下的是对物理有兴趣,且在今后学业、职业发展中可用到物理的学生。另一方面,特别关注物理,是不是说明物理科目就比其他科目重要?有充分的论据证明物理比化学、生物或者历史、地理、政治重要吗?单独提高物理选科的赋分,是不是对选择其他学科的学生不公平?

      其次,如果报考人数持续下降,会不会最终导致“弃考”物理现象?对此,比较乐观者认为,那些真正喜欢物理、且物理学科有优势的学生是不可能弃考物理的,何况有的名校的理工科专业明确提出要物理学科,考生在选择科目时,既要关注高考分数,也要考虑自己的升学选择。甚至有人质疑,难道学生不考物理选其他科目,就一定能考出更高等级,从而获得更高总分吗?另外,如果考生从博弈角度考虑是否选考物理,那么,最终会实现平衡,因为物理选考人数不可能持续下降,从而造成最终没人选。

      在笔者看来,选考物理科目学生偏少,以及进一步持续减少,这一问题不可忽视。

      首先,虽然从大学提出的选科要求看,物理科目是“吃香”的;从报考大学、专业角度,物理学科已经具有优势,这也某种程度说明物理科目的重要程度。但是选考物理学生少,这是需要引起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高度重视的。

      其次,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育人实践看,物理和历史两门科目,是语数外公共基础科目之外,对学生学习、成长相对更重要的科目。2008年,江苏实行“3+2”新高考改革,前面的3为语数外3门,后面的2为文科生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必选一门历史,再从其他五门中选择一门;理科生为必选一门物理,再从其他五门中选一门。当时这样设计,主要是给学生科目选择权,但同时,由于物理、历史科目的相对重要性,因此专门提出了必选物理或必选历史的要求。

      有人质疑特别关注物理科目,这是对其他科目的不公平或者说歧视,那么,为何语数外是要求必须考的科目呢?外语科目不是一直有争议吗?为何外语不作为选考科目呢?既然有统一规定的必考科目,以及选考科目,那么就没有必要扯不同学科的公平问题。如果更多人认为某一门或几门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更重要,那么,就应该在制度设计时,注意到这一门学科的相关问题。

      再次,从上海和浙江高分学生的选科情况看,高分段学生选物理的比重很大,上海570分以上(满分660分)的考生有85%选了物理。但这并不能说明学生选物理“不吃亏”,恰恰相反,这会增加高分段学生的焦虑:不选物理,总分是不是会更高(总分很高的学生,物理等级可能并不高,从而比较吃亏)?如果整体选物理的学生减少,实力强的学生获得高等级是不是更难?也会让中低分段的学生选择放弃物理,因为他们无法和实力强的学生“比拼”。从选物理学科的学生总体成绩分布看,确实也如此:高分学生中选考物理的比例高,随着分数降低,选考物理的越来越少。

      因此,新高考中的物理选科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同时,要广泛听取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学科专家的意见,设计更为合理的选科、选考方案。对上海和浙江来说,这可以说是“打补丁”,对其他省市来说,则是进行更科学的高考改革顶层设计。毕竟,不能在启动高考改革时,不加调整地搬用其他地方已经试点出有问题的方案,而应未雨绸缪,预判并想办法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

          更多高考资讯内容请关注:教育资讯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