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经济社会创新型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历史科学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简单来说,学生学习历史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是部编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汇总,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十五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二战前的欧亚战争策源地
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3年,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使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
1936—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政治军事集团——轴心国集团,也叫“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使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
2绥靖政策及慕尼黑会议
(1)绥靖政策
①含义: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对法西斯的侵略不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
②目的:维护自身利益,避免战争;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③实质:英法美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不干涉和纵容,以换取自身的和平与安全的政策。
④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它不仅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而且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的顶峰)
1938年9月,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强行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影响:慕尼黑阴谋把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3)开始破产的标志: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张伯伦下台。
(4)全面破产的标志: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3二战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③间接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①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②扩大: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③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后,在这个阶段呈现的主要态势是国际力量逐步走向联合,共同抗击法西斯)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
(2)标志:1942年元旦,美、苏、英、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3)作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持,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的合作表现
①政治上召开雅尔塔等一系列国际会议
1945年2月,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A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B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会议秘密协定侵犯了中国等国的国家利益)
C作用: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行动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②军事上
1944年6月,美英联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针对苏德战场),诺曼底登陆使德国在欧洲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加速了德国的投降。
(4)启示
团结就是力量;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也可以联合起来。
6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争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1945年4月开始,苏军发动的的柏林战役给德国法西斯以致命一击,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7性质
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8影响
(1)消极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2)对世界面貌: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3)(对世界格局:改变了世界格局,使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9二战对中国的影响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②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③战后台湾回归祖国,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④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10胜利的原因
①战争的正义性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根本保证)③反法西斯阵营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④轴心国集团内部缺乏紧密合作和战略协同
11启示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②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④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12雅尔塔会议与巴黎和会共同点
①都带有大国强权的色彩②都重新确立战后亚欧政治版图③都有关于处理德国的内容④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条款。
13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1)相同点:①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②结果: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③影响:都打破了原来的世界格局,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都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2)不同点:①时间不同:一战是1914—1918年;二战是1939—1945年②爆发标志不同:一战是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二战是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③作战双方不同:一战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二战是轴心国与反法西斯联盟④主要战场不同:一战主战场是欧洲;二战主战场是欧洲、亚洲、非洲⑤重要战役:一战是凡尔登战役;二战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等⑥战争性质: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⑦战后格局:一战后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是美苏两极格局。
14理解“日本要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二战后,德国认真反思战争罪行,清除纳粹残余势力,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积极的言行真诚忏悔,赢得邻国和世界的谅解;日本美化侵略,掩盖战争罪行,挑战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践踏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伤害邻国和世界人民的感情。
15拿破仑、希特勒都曾想武力统一欧洲,都以失败告终,评价他们:拿破仑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维护了革命成果,扩大了革命影响;后期战争具有侵略性,损害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利益,激起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希特勒发动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经济社会创新型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历史科学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简单来说,学生学习历史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是部编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汇总,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十五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二战前的欧亚战争策源地
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3年,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使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
1936—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政治军事集团——轴心国集团,也叫“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使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
2绥靖政策及慕尼黑会议
(1)绥靖政策
①含义: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对法西斯的侵略不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
②目的:维护自身利益,避免战争;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③实质:英法美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不干涉和纵容,以换取自身的和平与安全的政策。
④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它不仅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而且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的顶峰)
1938年9月,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强行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影响:慕尼黑阴谋把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3)开始破产的标志: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张伯伦下台。
(4)全面破产的标志: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3二战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③间接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①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②扩大: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③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后,在这个阶段呈现的主要态势是国际力量逐步走向联合,共同抗击法西斯)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
(2)标志:1942年元旦,美、苏、英、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3)作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持,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的合作表现
①政治上召开雅尔塔等一系列国际会议
1945年2月,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A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B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会议秘密协定侵犯了中国等国的国家利益)
C作用: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行动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②军事上
1944年6月,美英联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针对苏德战场),诺曼底登陆使德国在欧洲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加速了德国的投降。
(4)启示
团结就是力量;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也可以联合起来。
6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争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1945年4月开始,苏军发动的的柏林战役给德国法西斯以致命一击,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7性质
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8影响
(1)消极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2)对世界面貌: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3)(对世界格局:改变了世界格局,使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9二战对中国的影响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②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③战后台湾回归祖国,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④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10胜利的原因
①战争的正义性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根本保证)③反法西斯阵营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④轴心国集团内部缺乏紧密合作和战略协同
11启示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②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④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12雅尔塔会议与巴黎和会共同点
①都带有大国强权的色彩②都重新确立战后亚欧政治版图③都有关于处理德国的内容④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条款。
13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1)相同点:①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②结果: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③影响:都打破了原来的世界格局,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都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2)不同点:①时间不同:一战是1914—1918年;二战是1939—1945年②爆发标志不同:一战是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二战是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③作战双方不同:一战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二战是轴心国与反法西斯联盟④主要战场不同:一战主战场是欧洲;二战主战场是欧洲、亚洲、非洲⑤重要战役:一战是凡尔登战役;二战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等⑥战争性质: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⑦战后格局:一战后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是美苏两极格局。
14理解“日本要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二战后,德国认真反思战争罪行,清除纳粹残余势力,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积极的言行真诚忏悔,赢得邻国和世界的谅解;日本美化侵略,掩盖战争罪行,挑战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践踏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伤害邻国和世界人民的感情。
15拿破仑、希特勒都曾想武力统一欧洲,都以失败告终,评价他们:拿破仑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维护了革命成果,扩大了革命影响;后期战争具有侵略性,损害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利益,激起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希特勒发动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
延伸阅读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经济社会创新型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历史科学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简单来说,学生学习历史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是部编版初中历史核心知识点汇总,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十五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二战前的欧亚战争策源地
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3年,希特勒上台,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6年,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使日本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
1936—1937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政治军事集团——轴心国集团,也叫“柏林—罗马—东京轴心”,使世界和平面临严重威胁。
2绥靖政策及慕尼黑会议
(1)绥靖政策
①含义:20世纪30年代西方大国对法西斯的侵略不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
②目的:维护自身利益,避免战争;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③实质:英法美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不干涉和纵容,以换取自身的和平与安全的政策。
④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它不仅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而且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的顶峰)
1938年9月,德(希特勒)、意(墨索里尼)、英(张伯伦)、法(达拉第)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举行会议,强行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区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影响:慕尼黑阴谋把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3)开始破产的标志:1940年德国进攻西欧,张伯伦下台。
(4)全面破产的标志: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3二战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③间接原因: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①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②扩大: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③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后,在这个阶段呈现的主要态势是国际力量逐步走向联合,共同抗击法西斯)
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美国英国苏联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
(2)标志:1942年元旦,美、苏、英、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3)作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持,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的合作表现
①政治上召开雅尔塔等一系列国际会议
1945年2月,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A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B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会议秘密协定侵犯了中国等国的国家利益)
C作用: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行动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②军事上
1944年6月,美英联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针对苏德战场),诺曼底登陆使德国在欧洲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加速了德国的投降。
(4)启示
团结就是力量;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也可以联合起来。
6斯大林格勒战役、柏林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战争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1945年4月开始,苏军发动的的柏林战役给德国法西斯以致命一击,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7性质
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8影响
(1)消极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2)对世界面貌: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3)(对世界格局:改变了世界格局,使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9二战对中国的影响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贡献,也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②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③战后台湾回归祖国,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④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升,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10胜利的原因
①战争的正义性②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根本保证)③反法西斯阵营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物质基础)④轴心国集团内部缺乏紧密合作和战略协同
11启示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②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③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④人类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12雅尔塔会议与巴黎和会共同点
①都带有大国强权的色彩②都重新确立战后亚欧政治版图③都有关于处理德国的内容④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条款。
13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1)相同点:①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②结果: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③影响:都打破了原来的世界格局,战后都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都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2)不同点:①时间不同:一战是1914—1918年;二战是1939—1945年②爆发标志不同:一战是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二战是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③作战双方不同:一战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二战是轴心国与反法西斯联盟④主要战场不同:一战主战场是欧洲;二战主战场是欧洲、亚洲、非洲⑤重要战役:一战是凡尔登战役;二战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等⑥战争性质:一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二战是世界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⑦战后格局:一战后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是美苏两极格局。
14理解“日本要以二战后的德国作榜样”:二战后,德国认真反思战争罪行,清除纳粹残余势力,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以积极的言行真诚忏悔,赢得邻国和世界的谅解;日本美化侵略,掩盖战争罪行,挑战二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践踏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底线,伤害邻国和世界人民的感情。
15拿破仑、希特勒都曾想武力统一欧洲,都以失败告终,评价他们:拿破仑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维护了革命成果,扩大了革命影响;后期战争具有侵略性,损害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利益,激起各国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灭亡。希特勒发动的战争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