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长沙中考: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汇总(二)

  导读:历史知识的记忆是一项浩瀚的系统工程。撑起这项记忆工程骨架的就是历史教材的大小标题。把各套教材的"编"、"单元"、"章"、"节"、"目"、"块"等大大小小的标题按教材的编排体系整理出来,编成多杈树状历史标题网。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9长沙中考: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汇总(二),以供学习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背知识点第四部分

  19.“一二三” 理解现代中国的外交

  (1)一个政策和宗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两大贡献: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三个时期:

  ①奠基时期(50年代):“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方针,步入国际舞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②拓展时期(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

  ③创新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全方位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致力于地区合作。

  20.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阶段线索

  (1)过渡时期(1949~1956)

  ①含义: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

  ②三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③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④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⑤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2)曲折前进(1956~1978)

  ①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②两方面探索:有益探索:中共八大;八字方针。探索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

  ③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错误:“左”倾错误恶性发展;一场浩劫:“文革”。

  ④四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照搬外国经验。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五个转变

  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

  ⑤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20世纪三次巨变、三大伟人、三大理论

  (1)三次巨变: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

  (2)三大伟人: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3)三大理论: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从政治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体现了人民主权这一特征。

  (2)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有执掌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

  23.罗马法的演变及影响

  (1)一个趋势:

  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

  (2)两个转变:

  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

  (3)三大核心:

  维护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4)四大影响:

  ①稳定了罗马的统治;

  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制度和原则的源头;

  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24.资产阶级代议制统一性的表现

  (1)一个核心:

  代议制的民主,都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议机构(议会)。

  (2)两种政体: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三项原则: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4)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必背知识点第五部分

  25.19世纪至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2)第二次飞跃是理论到实践到理想的实现。

  ①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②理想变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3)第三次飞跃是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②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

  (4)第四次飞跃是由传统模式改革即苏联、东欧改革到现代模式改革即中国改革的转变。

  26.近代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殖民扩张的特点

  (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扩张主要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富,积累资本。手段具体包括抢劫财富、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等。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的是为了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手段主要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

  (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目的是为了各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7.用“一、二、三、四”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一个实质:

  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2)两重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

  (3)三个动力:

  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4)四个阶段:

  ①以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阶段;

  ②以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拓展阶段;

  ③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阶段;

  ④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28.“一、二、三、四”总结文艺复兴运动

  (1)一个核心和中心:

  人文主义和意大利。

  (2)两个阶段:

  前期(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后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3)三个领域:

  文学艺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思想领域。

  (4)四方面影响:

  思想解放,挑战天主教权威;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解除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

  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29.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思想观念变化。文艺复兴——深刻的思想运动导致人们观念的根本变革和思维方式的革命,进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2)社会的进步促使人的尊严得到了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科学与科学家受到尊重。

  (3)科学技术的继承与科技的融合。科学是技术的源泉,技术是科学发展的体现。科技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4)商品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需求,是技术变革的动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是技术变革的保证。

  (5)创新文化的建立为重大技术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的特征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遵循严格的逻辑推理及缜密的数学、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

  (6)科学家的个人品质。科学家在极端专制黑暗的历史条件下的大无畏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是必要的条件。

  30.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济政策调整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经济建设经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工业化等政策,最终确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2)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必背知识点第六部分

  31.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演变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其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政策。

  (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

  其经济思想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思想。

  (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下,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

  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

  32.对“冷战”局面形成的认识

  (1)三个原因:

  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

  主要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争夺。

  (2)三个对峙: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

  军事上,北约与华约。

  (3)四个过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

  “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

  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

  (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①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分化,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

  ②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3)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苏争霸激烈。

  (4)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34.影响大国关系的三个因素

  (1)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

  (2)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在特定条件下影响大国关系。

  3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占主导地位

  (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

  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工业方面,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4)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36.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1)两个趋势: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主要表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②经济全球化。表现在1995年WTO正式运转。

  ③二者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归宿。

  (2)主要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双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风险与问题。

  (4)中国抉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但是,加入WTO对中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不加快改革力度,我国的弱势产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延伸阅读

  2019长沙中考: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汇总(一)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2019长沙中考: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汇总(二)

2019-03-12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习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历史知识的记忆是一项浩瀚的系统工程。撑起这项记忆工程骨架的就是历史教材的大小标题。把各套教材的"编"、"单元"、"章"、"节"、"目"、"块"等大大小小的标题按教材的编排体系整理出来,编成多杈树状历史标题网。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9长沙中考: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汇总(二),以供学习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背知识点第四部分

  19.“一二三” 理解现代中国的外交

  (1)一个政策和宗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两大贡献: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三个时期:

  ①奠基时期(50年代):“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方针,步入国际舞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②拓展时期(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

  ③创新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全方位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致力于地区合作。

  20.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阶段线索

  (1)过渡时期(1949~1956)

  ①含义: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

  ②三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③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④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⑤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2)曲折前进(1956~1978)

  ①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②两方面探索:有益探索:中共八大;八字方针。探索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

  ③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错误:“左”倾错误恶性发展;一场浩劫:“文革”。

  ④四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照搬外国经验。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五个转变

  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

  ⑤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20世纪三次巨变、三大伟人、三大理论

  (1)三次巨变: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

  (2)三大伟人: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3)三大理论: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从政治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体现了人民主权这一特征。

  (2)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有执掌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

  23.罗马法的演变及影响

  (1)一个趋势:

  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

  (2)两个转变:

  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

  (3)三大核心:

  维护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4)四大影响:

  ①稳定了罗马的统治;

  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制度和原则的源头;

  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24.资产阶级代议制统一性的表现

  (1)一个核心:

  代议制的民主,都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议机构(议会)。

  (2)两种政体: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三项原则: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4)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必背知识点第五部分

  25.19世纪至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2)第二次飞跃是理论到实践到理想的实现。

  ①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②理想变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3)第三次飞跃是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②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

  (4)第四次飞跃是由传统模式改革即苏联、东欧改革到现代模式改革即中国改革的转变。

  26.近代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殖民扩张的特点

  (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扩张主要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富,积累资本。手段具体包括抢劫财富、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等。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的是为了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手段主要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

  (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目的是为了各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7.用“一、二、三、四”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一个实质:

  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2)两重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

  (3)三个动力:

  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4)四个阶段:

  ①以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阶段;

  ②以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拓展阶段;

  ③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阶段;

  ④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28.“一、二、三、四”总结文艺复兴运动

  (1)一个核心和中心:

  人文主义和意大利。

  (2)两个阶段:

  前期(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后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3)三个领域:

  文学艺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思想领域。

  (4)四方面影响:

  思想解放,挑战天主教权威;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解除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

  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29.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思想观念变化。文艺复兴——深刻的思想运动导致人们观念的根本变革和思维方式的革命,进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2)社会的进步促使人的尊严得到了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科学与科学家受到尊重。

  (3)科学技术的继承与科技的融合。科学是技术的源泉,技术是科学发展的体现。科技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4)商品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需求,是技术变革的动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是技术变革的保证。

  (5)创新文化的建立为重大技术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的特征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遵循严格的逻辑推理及缜密的数学、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

  (6)科学家的个人品质。科学家在极端专制黑暗的历史条件下的大无畏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是必要的条件。

  30.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济政策调整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经济建设经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工业化等政策,最终确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2)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必背知识点第六部分

  31.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演变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其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政策。

  (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

  其经济思想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思想。

  (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下,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

  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

  32.对“冷战”局面形成的认识

  (1)三个原因:

  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

  主要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争夺。

  (2)三个对峙: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

  军事上,北约与华约。

  (3)四个过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

  “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

  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

  (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①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分化,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

  ②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3)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苏争霸激烈。

  (4)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34.影响大国关系的三个因素

  (1)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

  (2)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在特定条件下影响大国关系。

  3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占主导地位

  (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

  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工业方面,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4)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36.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1)两个趋势: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主要表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②经济全球化。表现在1995年WTO正式运转。

  ③二者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归宿。

  (2)主要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双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风险与问题。

  (4)中国抉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但是,加入WTO对中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不加快改革力度,我国的弱势产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延伸阅读

  2019长沙中考: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汇总(一)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精品课程

初一

初二

初三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适合学员 课程详细
初一英语 初一培优型课程,选择经典的新概念一册作为初一年级培优型课程教材,期间结合大量的听力口语能力练习,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 1、英语成绩优秀的初一学员
2、想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初一数学 该课程主要为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前半部分的同步训练加难度提升,适合基础比较好的初一学生。在课程的设计上,分层次地讲述基础知识点及其综合应用,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加强难度的训练。 1、数学成绩优秀的初一学员
2、想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初一语文 以初一上学期的语文重点、难点知识为载体,利用优能独特的教学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员在初中开始阶段继续保持并提升优秀的学习成绩。 1、想学习初一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2、需要查缺补漏、复习初一知识的初二学生。
查看
初二英语 初二尖子培优型课程,对于新概念二册1-12课进行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巩固和加深,拓展高级写作句型给出真实语言情景,帮助学生全方位拓展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1、英语成绩优秀的的新初二学员
2、想学习初二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查看
初二数学 在教材知识的学习之上,对于重难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加入名校考题以及竞赛试题,让学员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拓展思维,强化数学解题的思维与方法。 1、数学成绩优秀的的新初二学员
2、想学习初二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查看
初二语文 总结复习初一语文在中考考纲中的知识点,预热初二语文所占中考的考点,以及对文言文阅读基本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同时着力于加深学生对社科、人文的兴趣与了解。 1、语文成绩优秀的的新初二学员
2、想学习初二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查看
初二物理 本课程针对刚刚初一升初二的学生,讲授初二物理预科内容;课程主要分为运动,声,光,物态变化等版块。通过学习本册的知识模块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式。 1、想学习初二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2、需要查缺补漏、复习初二知识的初三学生
查看
中考英语 中考培优型课程,配给语法、完型、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各个板块的综合练习,各个击破学员的考试障碍;配合以中考中高难度习题,通过解析四大名校月考,期中,期末试卷以及中考真题阶梯式的学习题型帮助学员提升成绩。 1、英语成绩优秀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中考数学 一部分为压轴题目的训练,帮助学员解决压轴题,拿高分;另一部分为初三的重难点知识的预科学习,让学员在中考中拿下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数学成绩优秀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中考语文 总结复习初中语文在中考考纲中的知识点,并结合课内外例题巩固复习;侧重阅读题型识别与概括,并结合课内外名著,引导作文高效写法。 1、语文成绩优秀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中考物理 课程内容主要是力学和热学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巩固中考中的重要模块—力学。力学题目的设置贴近中考难度;后半部分课程会预习初三的热学知识,提前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热学概 1、物理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巩固中学课程知识,有计划开始中考一轮复习的学员
查看
中考化学 巩固并扎实掌握九年级上册重难点:化学反应原理、计算及化学实验等部分内容,达到高级理解与运用的等级。帮助学员提高化学学习兴趣,掌握正确学习化学的方法。 1、学成绩优秀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顶部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中考>初三>知识点>历史知识点>正文
2019长沙中考: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汇总(二)
2019-03-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长晓习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历史知识的记忆是一项浩瀚的系统工程。撑起这项记忆工程骨架的就是历史教材的大小标题。把各套教材的"编"、"单元"、"章"、"节"、"目"、"块"等大大小小的标题按教材的编排体系整理出来,编成多杈树状历史标题网。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2019长沙中考: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汇总(二),以供学习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必背知识点第四部分

  19.“一二三” 理解现代中国的外交

  (1)一个政策和宗旨: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两大贡献: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三个时期:

  ①奠基时期(50年代):“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方针,步入国际舞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②拓展时期(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

  ③创新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全方位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活动,致力于地区合作。

  20.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阶段线索

  (1)过渡时期(1949~1956)

  ①含义: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

  ②三项举措: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③一个创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④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生产力)和改造(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⑤三项成果: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初步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2)曲折前进(1956~1978)

  ①一条主线: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②两方面探索:有益探索:中共八大;八字方针。探索失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

  ③三个“一”:一个转变:工作重心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一个错误:“左”倾错误恶性发展;一场浩劫:“文革”。

  ④四个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照搬外国经验。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五个转变

  ①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单一公有制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

  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国民经济协调稳定的发展。

  ⑤从学习苏联模式到开辟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1.20世纪三次巨变、三大伟人、三大理论

  (1)三次巨变: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

  (2)三大伟人: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3)三大理论: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从政治机构的设置来看,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体现了人民主权这一特征。

  (2)从运作方式来看,通过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有执掌最高权力的机会,即轮番而治。

  23.罗马法的演变及影响

  (1)一个趋势:

  随着罗马国家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

  (2)两个转变:

  由习惯法到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由公民法到万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体系最终完成。

  (3)三大核心:

  维护奴隶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4)四大影响:

  ①稳定了罗马的统治;

  ②对近代欧美国家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③现代许多国家法律制度和原则的源头;

  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24.资产阶级代议制统一性的表现

  (1)一个核心:

  代议制的民主,都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议机构(议会)。

  (2)两种政体: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三项原则: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4)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

  必背知识点第五部分

  25.19世纪至今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四次飞跃

  (1)第一次飞跃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2)第二次飞跃是理论到实践到理想的实现。

  ①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

  ②理想变现实:俄国十月革命。

  (3)第三次飞跃是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②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

  (4)第四次飞跃是由传统模式改革即苏联、东欧改革到现代模式改革即中国改革的转变。

  26.近代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殖民扩张的特点

  (1)15世纪末至18世纪晚期:扩张主要是为了掠夺金银财富,积累资本。手段具体包括抢劫财富、贩卖黑奴、欺诈性贸易等。

  (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目的是为了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手段主要是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的商品。

  (3)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目的是为了各国垄断资本家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7.用“一、二、三、四”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一个实质:

  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2)两重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

  (3)三个动力:

  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

  (4)四个阶段:

  ①以新航路的开辟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阶段;

  ②以早期殖民扩张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拓展阶段;

  ③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阶段;

  ④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阶段。

  28.“一、二、三、四”总结文艺复兴运动

  (1)一个核心和中心:

  人文主义和意大利。

  (2)两个阶段:

  前期(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后期(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3)三个领域:

  文学艺术领域、自然科学领域、思想领域。

  (4)四方面影响:

  思想解放,挑战天主教权威;推动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解除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枷锁;

  容易导致个人私欲膨胀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29.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思想观念变化。文艺复兴——深刻的思想运动导致人们观念的根本变革和思维方式的革命,进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2)社会的进步促使人的尊严得到了尊重,人的价值和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科学与科学家受到尊重。

  (3)科学技术的继承与科技的融合。科学是技术的源泉,技术是科学发展的体现。科技发展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为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4)商品经济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市场需求,是技术变革的动力。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是技术变革的保证。

  (5)创新文化的建立为重大技术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新文化的特征是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遵循严格的逻辑推理及缜密的数学、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

  (6)科学家的个人品质。科学家在极端专制黑暗的历史条件下的大无畏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也是必要的条件。

  30.苏联(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经济政策调整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经济建设经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工业化等政策,最终确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

  这种模式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或弊端,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2)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必背知识点第六部分

  31.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发展、演变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其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政策。

  (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

  其经济思想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思想。

  (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下,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

  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

  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指导思想是凯恩斯主义。

  32.对“冷战”局面形成的认识

  (1)三个原因:

  直接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争霸、扩张产生矛盾;

  主要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根本原因——国家利益的争夺。

  (2)三个对峙: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与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

  军事上,北约与华约。

  (3)四个过程:

  雅尔塔体系——奠定基础;

  两大阵营出现——初步形成;

  “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正式开始;

  北约和华约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

  (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①60年代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分化,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被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

  ②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3)从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苏争霸激烈。

  (4)从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

  34.影响大国关系的三个因素

  (1)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

  (2)国际格局的变化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

  (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在特定条件下影响大国关系。

  3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美国占主导地位

  (1)金融方面,美国凭借安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之机,取代英国,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建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2)国际贸易方面,为了对外扩张和输出大量商品的需要,美国积极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迫使英国放弃大英帝国特惠制。

  美国打着相互减让关税的幌子,降低别国的关税,以扩大自己的商品输出,实际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3)工业方面,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成为世界工厂。

  (4)科技方面,战时美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强了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36.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总体特征

  (1)两个趋势: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主要表现:东盟、亚太经合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

  ②经济全球化。表现在1995年WTO正式运转。

  ③二者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重要步骤和途径;后者则是前者的最终归宿。

  (2)主要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3)双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风险与问题。

  (4)中国抉择: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外贸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但是,加入WTO对中国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不加快改革力度,我国的弱势产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延伸阅读

  2019长沙中考: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汇总(一)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展开本页剩余
新东方课程优惠申请
姓名:
电话:
所属学段:
立即申请

中学工具箱

学校资讯
初一 初二 初三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初一语文 以初一语文重点、难点知识为载体,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员在初中开始阶段打好基础。
初一数学 分层次地讲述初一数学基础知识点及其综合应用,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加强训练难度。
初一英语 初一培优型课程,课程结合大量的听力口语能力练习,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初二语文 总结复习初一语文知识点,预热初二语文所占中考的考点,加深学生对社科、人文的了解。
初二数学 在教材知识的学习之上,对于重难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强化数学解题的思维与方法。
初二英语 在英语知识基础上进行巩固和加深,拓展高级写作句型,帮助学生全方位拓展英语综合能力。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初三语文 立足于长沙中考,学习掌握初中语文答题技巧,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
初三数学 对标长沙中考能力要求,强化计算能力,锻炼数学思维以及解题技巧。
初三英语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中考核心词汇量、阅读能力与听力水平。
附近校区展示
咸嘉新村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西路与谷丰路交汇处润泽园安置小区C区2楼
0731-84885588
井湾子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友谊路56号2楼
0731-84885588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新东方培训学校4楼
0731-84885588
梅溪湖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沐风路弘德西街2楼
0731-84885588
中信教学区
中意二路111号中信城市广场第1-4号栋203号房
0731-84885588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御溪国际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迎新路499号御溪国际1栋二楼(德思勤城市广场对面)
0731-8488733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