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初中历史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构建知识结构,明确要点非常关键。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学生们应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口答、等形式,检查学习效果,将自己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以确定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些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十八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
(1)成就:①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②认识到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A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C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2)意义:①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3)认识:①民主与法制的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完善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石,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法制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其核心是以人为本②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要不断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4)今天我们应该这样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影响(推动)民主法治进步的因素是: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程度;国际环境的影响;民众的民主法治意识;民主法治制度的不断完善等
1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四次调整:①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②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③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它们的相同点:都是对农业政策、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都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启示: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利益。
11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
12共产党开辟的两条道路
革命道路:毛泽东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农村革命道路
建设道路:邓小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共同点: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道路。
12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的原因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对外通商口岸的日益增多;洋务运动的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
近代城市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或通商口岸。
现代我国城市发展迅速的原因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吸纳外来人员就业等。
对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认识:不同时期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不同;生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加速城市化进程等;但同时带来环境污染、人口拥挤、交通堵塞、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城乡人口比重,经济机构变化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要合理规划城市建设,解约利用资源,使城市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人类遇到的问题:就业问题、交通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 解决问题的对策:①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②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
13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做的三件大事: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14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和外来技术。
对开放的看法: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加强制度创新、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关注民生、坚持依法治。
14在“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过程中,新中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特色杜会主义道路。
展望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还将开创这样的历史新篇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
15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中华民旅复兴道路曲折;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保证等。
16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看法: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民主与法制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等。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含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进程: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①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革命、建设的理论)②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世纪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①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②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18法律(制)与文明发展的关系:法律体现了文明发展程度,文明发展促进法律的进步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吸引外资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市场潜力大;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在初中历史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构建知识结构,明确要点非常关键。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学生们应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口答、等形式,检查学习效果,将自己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以确定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些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十八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
(1)成就:①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②认识到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A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C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2)意义:①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3)认识:①民主与法制的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完善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石,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法制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其核心是以人为本②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要不断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4)今天我们应该这样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影响(推动)民主法治进步的因素是: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程度;国际环境的影响;民众的民主法治意识;民主法治制度的不断完善等
1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四次调整:①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②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③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它们的相同点:都是对农业政策、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都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启示: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利益。
11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
12共产党开辟的两条道路
革命道路:毛泽东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农村革命道路
建设道路:邓小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共同点: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道路。
12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的原因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对外通商口岸的日益增多;洋务运动的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
近代城市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或通商口岸。
现代我国城市发展迅速的原因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吸纳外来人员就业等。
对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认识:不同时期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不同;生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加速城市化进程等;但同时带来环境污染、人口拥挤、交通堵塞、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城乡人口比重,经济机构变化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要合理规划城市建设,解约利用资源,使城市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人类遇到的问题:就业问题、交通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 解决问题的对策:①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②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
13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做的三件大事: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14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和外来技术。
对开放的看法: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加强制度创新、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关注民生、坚持依法治。
14在“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过程中,新中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特色杜会主义道路。
展望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还将开创这样的历史新篇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
15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中华民旅复兴道路曲折;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保证等。
16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看法: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民主与法制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等。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含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进程: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①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革命、建设的理论)②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世纪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①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②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18法律(制)与文明发展的关系:法律体现了文明发展程度,文明发展促进法律的进步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吸引外资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市场潜力大;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延伸阅读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在初中历史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构建知识结构,明确要点非常关键。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学生们应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口答、等形式,检查学习效果,将自己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以确定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些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与总结,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十八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
(1)成就:①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980年,为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②认识到了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的立法工作:A197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C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D又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
(2)意义:①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初步实现了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法可依的局面③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3)认识:①民主与法制的进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完善的;民主是法制的基石,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法制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其核心是以人为本②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要不断健全我国的法律体系,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4)今天我们应该这样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影响(推动)民主法治进步的因素是:历史传统;经济发展程度;国际环境的影响;民众的民主法治意识;民主法治制度的不断完善等
1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四次调整:①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②1953—1956年的农业合作化③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它们的相同点:都是对农业政策、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都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启示: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利益。
11二十世纪中国三次历史巨变: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
12共产党开辟的两条道路
革命道路:毛泽东1927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农村革命道路
建设道路:邓小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共同点: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道路。
12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封建城市开始向近代资本主义城市方向发展的原因是: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对外通商口岸的日益增多;洋务运动的推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等。
近代城市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区或通商口岸。
现代我国城市发展迅速的原因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吸纳外来人员就业等。
对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认识:不同时期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不同;生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加速城市化进程等;但同时带来环境污染、人口拥挤、交通堵塞、能源短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城乡人口比重,经济机构变化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特征;要合理规划城市建设,解约利用资源,使城市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深入,人类遇到的问题:就业问题、交通问题、资源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 解决问题的对策:①坚持可持续发展,这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加强环保投资,保护有限资源②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
13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所做的三件大事:
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
14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是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和外来技术。
对开放的看法: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加强制度创新、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关注民生、坚持依法治。
14在“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过程中,新中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是中国特色杜会主义道路。
展望未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还将开创这样的历史新篇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
15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中华民旅复兴道路曲折;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要从中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保证等。
16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看法: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民主与法制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等。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含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进程:在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①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革命、建设的理论)②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历程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世纪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①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②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柱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18法律(制)与文明发展的关系:法律体现了文明发展程度,文明发展促进法律的进步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吸引外资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市场潜力大;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