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常常有学生感叹,政治历史这种文科科目,平时没放在心上,觉得开卷考必然容易。可一到考场却怎么也找不到答案,复习之时也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在历史学科的复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对照复习提纲边看书边找答案,看教材对本章一些过去圈过的重点内容,边看书边熟记,不会的地方做记号,有难点的地方可以和同学互相讨论等。以下是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十八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①“文革”后,诸多问题亟待解决②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不满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2)时间、地点:1978年底 、北京
(3)主要内容:(拨乱反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路线和党的组织路线)
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4)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③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我国的对内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内改革全面展开,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1)农村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起)
①背景:以前实行计划经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经营自主权,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
②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③试点: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
④内容A经营管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即“大包干”B分配方式:按劳分配,自负盈亏
⑤性质:不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⑥意义:A(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B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C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⑦启示: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B要调动农民积极性C改革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①开始: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②背景:A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B经营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C分配制度: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职工积极性不高
③内容:A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共同发展B改革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C改革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深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中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⑤作用: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3)对改革的看法:改革是人类社会克服困难,走向光明的重要途径;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改革要从国情出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等。改革是强国兴邦之路等。
3对外开放
(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2)原因:①历史教训:闭关自守导致落后②现实原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③根本原因(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3)内容:1980年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劳务交流,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等。
(4)扩大: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是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与标志。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特点)。2001年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经济特区的作用: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②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扩大出口,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作用③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化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起到了窗口、示范作用。
(经济特区的“特”含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与管理政策)
4改革开放的作用:①使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格局中迅速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使中国实现了三个伟大转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人民的生活从温饱向基本小康转变;中国的对外经济地位从低到高的转变③使中国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③根据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6改革开放的启示:①改革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改革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7近代对外开放与现代对外开放的比较
(1)不同点:①背景:前者是西方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战败;后者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独立自主,主动开放②本质:前者是被迫的,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后者是主动的,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③特点:前者是在列强控制下进行的,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后者是在国家主权独立的基础上进行的,坚持平等互利原则,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④影响:前者使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成为列强宰割国家的对象;后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2)认识:①对外开放改变了我国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缩短了在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②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8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体系和地位)
(1)形成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提出改革开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②十二大(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十三大(1987年):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④南方谈话(1992年):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确立: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规定以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最终形成)。
(3)核心(思想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地位: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5)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6)意义:①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②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7)启示:①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常常有学生感叹,政治历史这种文科科目,平时没放在心上,觉得开卷考必然容易。可一到考场却怎么也找不到答案,复习之时也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在历史学科的复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对照复习提纲边看书边找答案,看教材对本章一些过去圈过的重点内容,边看书边熟记,不会的地方做记号,有难点的地方可以和同学互相讨论等。以下是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十八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①“文革”后,诸多问题亟待解决②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不满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2)时间、地点:1978年底 、北京
(3)主要内容:(拨乱反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路线和党的组织路线)
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4)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③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我国的对内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内改革全面展开,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1)农村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起)
①背景:以前实行计划经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经营自主权,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
②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③试点: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
④内容A经营管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即“大包干”B分配方式:按劳分配,自负盈亏
⑤性质:不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⑥意义:A(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B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C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⑦启示: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B要调动农民积极性C改革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①开始: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②背景:A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B经营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C分配制度: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职工积极性不高
③内容:A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共同发展B改革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C改革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深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中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⑤作用: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3)对改革的看法:改革是人类社会克服困难,走向光明的重要途径;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改革要从国情出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等。改革是强国兴邦之路等。
3对外开放
(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2)原因:①历史教训:闭关自守导致落后②现实原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③根本原因(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3)内容:1980年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劳务交流,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等。
(4)扩大: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是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与标志。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特点)。2001年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经济特区的作用: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②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扩大出口,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作用③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化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起到了窗口、示范作用。
(经济特区的“特”含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与管理政策)
4改革开放的作用:①使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格局中迅速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使中国实现了三个伟大转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人民的生活从温饱向基本小康转变;中国的对外经济地位从低到高的转变③使中国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③根据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6改革开放的启示:①改革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改革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7近代对外开放与现代对外开放的比较
(1)不同点:①背景:前者是西方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战败;后者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独立自主,主动开放②本质:前者是被迫的,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后者是主动的,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③特点:前者是在列强控制下进行的,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后者是在国家主权独立的基础上进行的,坚持平等互利原则,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④影响:前者使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成为列强宰割国家的对象;后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2)认识:①对外开放改变了我国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缩短了在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②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8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体系和地位)
(1)形成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提出改革开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②十二大(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十三大(1987年):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④南方谈话(1992年):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确立: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规定以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最终形成)。
(3)核心(思想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地位: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5)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6)意义:①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②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7)启示:①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延伸阅读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常常有学生感叹,政治历史这种文科科目,平时没放在心上,觉得开卷考必然容易。可一到考场却怎么也找不到答案,复习之时也不知从何下手。其实,在历史学科的复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对照复习提纲边看书边找答案,看教材对本章一些过去圈过的重点内容,边看书边熟记,不会的地方做记号,有难点的地方可以和同学互相讨论等。以下是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十八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①“文革”后,诸多问题亟待解决②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全国不满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2)时间、地点:1978年底 、北京
(3)主要内容:(拨乱反正,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路线和党的组织路线)
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4)意义:①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②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③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我国的对内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内改革全面展开,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1)农村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起)
①背景:以前实行计划经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经营自主权,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
②目的: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③试点: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实行
④内容A经营管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即“大包干”B分配方式:按劳分配,自负盈亏
⑤性质:不改变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⑥意义:A(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B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C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⑦启示: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B要调动农民积极性C改革一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①开始: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
②背景:A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B经营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各方面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C分配制度: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职工积极性不高
③内容:A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共同发展B改革管理体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C改革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④深化: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中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⑤作用: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3)对改革的看法:改革是人类社会克服困难,走向光明的重要途径;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改革要从国情出发,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与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等。改革是强国兴邦之路等。
3对外开放
(1)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2)原因:①历史教训:闭关自守导致落后②现实原因: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③根本原因(目的):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3)内容:1980年确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其中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劳务交流,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等。
(4)扩大: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是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与标志。现在对外开放区已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特点)。2001年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经济特区的作用:①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②有利于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扩大出口,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重大作用③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化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对外开放的格局中起到了窗口、示范作用。
(经济特区的“特”含义: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与管理政策)
4改革开放的作用:①使中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格局中迅速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使中国实现了三个伟大转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人民的生活从温饱向基本小康转变;中国的对外经济地位从低到高的转变③使中国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转变,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原因: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②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是③根据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6改革开放的启示:①改革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实事求②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改革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7近代对外开放与现代对外开放的比较
(1)不同点:①背景:前者是西方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战败;后者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独立自主,主动开放②本质:前者是被迫的,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后者是主动的,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③特点:前者是在列强控制下进行的,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后者是在国家主权独立的基础上进行的,坚持平等互利原则,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④影响:前者使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成为列强宰割国家的对象;后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2)认识:①对外开放改变了我国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缩短了在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②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8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体系和地位)
(1)形成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底):提出改革开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②十二大(1982年):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十三大(1987年):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④南方谈话(1992年):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加快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确立: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②十五大(1997年):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规定以邓小平理论作为行动指南(最终形成)。
(3)核心(思想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地位: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5)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6)意义:①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②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7)启示:①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