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九年级历史复习课教学模式,基本分为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政史热点训练。这一模式有条理清楚、由浅入深等特点,但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忙着讲题,往往会走了传统教学的老路。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地消化吸收各个章节内容,了解哪些内容是必考知识点。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些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六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辽、宋、西夏、金
①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②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北宋只实现了局部统一,没有统一全国),定都东京(开封)。宋真宗时,宋辽发生澶州之战,出现澶渊之盟,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宋辽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③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元昊连年与宋交战,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④12世纪初期,女真首领阿骨打抗辽建立金国,定都会宁。阿骨打就是金太祖。金先灭辽, 1127年灭北宋。⑤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⑥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辽(契丹)、西夏、金、(吐蕃、大理);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西夏、金、蒙古、元;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西夏、金、蒙古、(吐蕃)、元。
(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方面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科技领先,指南针等三大发明;交子出现、城市商业繁荣等;政府鼓励对外贸易、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范围广)
2、岳飞抗金:
①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率领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岳家军”,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等胜利。②宋高宗和秦桧向金讲和,岳飞被秦桧以“谋反”罪处死。③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时间: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完成。
(2)原因:①社会环境(政治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政治相对稳定②劳动力与技术: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根本原因)③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南方更适合农业发展④统治政策:统治者兴修水利,重视发展农业⑤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
(3)过程(黄河流域——长江流域):①三国时期的吴国开始开发江南地区经济②魏晋南北朝时,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③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④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⑤两宋时南方农业生产水平超过北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4)具体表现
①农业方面: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证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B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C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园。
②手工业方面:宋代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A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很大的发展。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多来自江浙。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B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C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宋代海船上已经装有指南针。
③商业方面: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
A宋代的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临安)。开封城内有“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市民生活丰富。杭州繁荣程度远超开封,人口多达百万,有早市、夜市,市场上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商品都有,国内外客商往来不绝,非常繁忙。
B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的地位。
C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我国经济格局改变。
(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形成的原因是政治统治的需要;军事战略的需要;商业的发展;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地方形成等。)
(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是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出现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城市规模扩大或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等)
(5)影响:①交通贸易上:财政重心与军政中心分离,促进海运、河运发展②人口分布上:南方人口大大超过北方③民族关系上:促进了南北民族融合,文化习俗交融④南方环境上:南方环境逐渐遭到破坏⑤教育与人才上:文化重心南移,南方人才辈出。
(6)启示:①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用因素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④要重视引进劳力、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⑤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对外贸易。
4、蒙古和元朝: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后,于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②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③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④1276年元灭南宋,重新统一中国(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⑤元朝是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清朝是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二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
5、忽必烈的统治措施
(1)政治上:①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②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③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是今台湾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
(2)经济上:①农业方面:A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B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C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通惠河、会通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便利了南粮北运D开辟规模空前的海运(起止点:刘家港、直沽),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②商业:优待商人,商业繁荣。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大都市。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6、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④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7、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元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1)条件: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2)表现:①那时,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贡献②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与汉族等杂居相处③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契丹、女真与汉族融合)④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民族的融合。
8、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②造船业的进步和指南针的应用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③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基础。④陆上丝绸之路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九年级历史复习课教学模式,基本分为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政史热点训练。这一模式有条理清楚、由浅入深等特点,但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忙着讲题,往往会走了传统教学的老路。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地消化吸收各个章节内容,了解哪些内容是必考知识点。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些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六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辽、宋、西夏、金
①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②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北宋只实现了局部统一,没有统一全国),定都东京(开封)。宋真宗时,宋辽发生澶州之战,出现澶渊之盟,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宋辽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③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元昊连年与宋交战,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④12世纪初期,女真首领阿骨打抗辽建立金国,定都会宁。阿骨打就是金太祖。金先灭辽, 1127年灭北宋。⑤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⑥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辽(契丹)、西夏、金、(吐蕃、大理);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西夏、金、蒙古、元;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西夏、金、蒙古、(吐蕃)、元。
(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方面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科技领先,指南针等三大发明;交子出现、城市商业繁荣等;政府鼓励对外贸易、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范围广)
2、岳飞抗金:
①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率领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岳家军”,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等胜利。②宋高宗和秦桧向金讲和,岳飞被秦桧以“谋反”罪处死。③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时间: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完成。
(2)原因:①社会环境(政治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政治相对稳定②劳动力与技术: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根本原因)③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南方更适合农业发展④统治政策:统治者兴修水利,重视发展农业⑤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
(3)过程(黄河流域——长江流域):①三国时期的吴国开始开发江南地区经济②魏晋南北朝时,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③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④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⑤两宋时南方农业生产水平超过北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4)具体表现
①农业方面: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证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B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C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园。
②手工业方面:宋代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A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很大的发展。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多来自江浙。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B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C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宋代海船上已经装有指南针。
③商业方面: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
A宋代的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临安)。开封城内有“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市民生活丰富。杭州繁荣程度远超开封,人口多达百万,有早市、夜市,市场上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商品都有,国内外客商往来不绝,非常繁忙。
B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的地位。
C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我国经济格局改变。
(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形成的原因是政治统治的需要;军事战略的需要;商业的发展;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地方形成等。)
(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是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出现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城市规模扩大或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等)
(5)影响:①交通贸易上:财政重心与军政中心分离,促进海运、河运发展②人口分布上:南方人口大大超过北方③民族关系上:促进了南北民族融合,文化习俗交融④南方环境上:南方环境逐渐遭到破坏⑤教育与人才上:文化重心南移,南方人才辈出。
(6)启示:①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用因素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④要重视引进劳力、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⑤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对外贸易。
4、蒙古和元朝: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后,于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②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③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④1276年元灭南宋,重新统一中国(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⑤元朝是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清朝是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二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
5、忽必烈的统治措施
(1)政治上:①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②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③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是今台湾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
(2)经济上:①农业方面:A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B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C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通惠河、会通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便利了南粮北运D开辟规模空前的海运(起止点:刘家港、直沽),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②商业:优待商人,商业繁荣。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大都市。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6、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④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7、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元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1)条件: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2)表现:①那时,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贡献②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与汉族等杂居相处③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契丹、女真与汉族融合)④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民族的融合。
8、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②造船业的进步和指南针的应用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③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基础。④陆上丝绸之路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
延伸阅读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九年级历史复习课教学模式,基本分为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二轮专题复习;第三轮政史热点训练。这一模式有条理清楚、由浅入深等特点,但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忙着讲题,往往会走了传统教学的老路。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地消化吸收各个章节内容,了解哪些内容是必考知识点。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些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六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1、辽、宋、西夏、金
①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②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北宋只实现了局部统一,没有统一全国),定都东京(开封)。宋真宗时,宋辽发生澶州之战,出现澶渊之盟,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宋辽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③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元昊连年与宋交战,后来双方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④12世纪初期,女真首领阿骨打抗辽建立金国,定都会宁。阿骨打就是金太祖。金先灭辽, 1127年灭北宋。⑤1127年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⑥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辽(契丹)、西夏、金、(吐蕃、大理);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西夏、金、蒙古、元;与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西夏、金、蒙古、(吐蕃)、元。
(从科技发明、商业发展、海外贸易方面说明宋朝“是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国家”:科技领先,指南针等三大发明;交子出现、城市商业繁荣等;政府鼓励对外贸易、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范围广)
2、岳飞抗金:
①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他率领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岳家军”,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等胜利。②宋高宗和秦桧向金讲和,岳飞被秦桧以“谋反”罪处死。③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时间: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完成。
(2)原因:①社会环境(政治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政治相对稳定②劳动力与技术: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根本原因)③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南方更适合农业发展④统治政策:统治者兴修水利,重视发展农业⑤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
(3)过程(黄河流域——长江流域):①三国时期的吴国开始开发江南地区经济②魏晋南北朝时,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东南渐重,则西北渐轻”)③南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④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⑤两宋时南方农业生产水平超过北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4)具体表现
①农业方面: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证明太湖流域已经成为重要的粮仓)。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B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C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了许多茶园。
②手工业方面:宋代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A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很大的发展。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多来自江浙。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B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发展成著名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C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都有发达的造船业,宋代海船上已经装有指南针。
③商业方面: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
A宋代的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临安)。开封城内有“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市民生活丰富。杭州繁荣程度远超开封,人口多达百万,有早市、夜市,市场上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商品都有,国内外客商往来不绝,非常繁忙。
B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的地位。
C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我国经济格局改变。
(中国封建社会城市形成的原因是政治统治的需要;军事战略的需要;商业的发展;交通要道、人口密集地方形成等。)
(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是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其出现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商业繁荣;城市规模扩大或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等)
(5)影响:①交通贸易上:财政重心与军政中心分离,促进海运、河运发展②人口分布上:南方人口大大超过北方③民族关系上:促进了南北民族融合,文化习俗交融④南方环境上:南方环境逐渐遭到破坏⑤教育与人才上:文化重心南移,南方人才辈出。
(6)启示:①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②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用因素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④要重视引进劳力、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⑤坚持对外开放,重视对外贸易。
4、蒙古和元朝:
①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后,于1206年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②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③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④1276年元灭南宋,重新统一中国(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⑤元朝是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清朝是我国古代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二个全国统一的封建王朝)
5、忽必烈的统治措施
(1)政治上:①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②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③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是今台湾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
(2)经济上:①农业方面:A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B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C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通惠河、会通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便利了南粮北运D开辟规模空前的海运(起止点:刘家港、直沽),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②商业:优待商人,商业繁荣。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商业大都市。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
6、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
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③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④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7、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元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1)条件:国家统一,疆域辽阔。
(2)表现:①那时,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贡献②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与汉族等杂居相处③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契丹、女真与汉族融合)④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影响: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民族的融合。
8、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②造船业的进步和指南针的应用为海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③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基础。④陆上丝绸之路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占据.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