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18-12-06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视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初三历史总复习就是对初中三年所学的历史知识的整理回顾,查漏补缺,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知识的过程.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初中历史内容的本质,掌握各部分知识,有效地应对中考。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些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希望广大学生注意查看。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唐科举制度

  (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2)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的合理性在于: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做官);竞争公平性、客观性;对读书人有激励作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

  (3)完善: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①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状元”。②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③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废除。

  (4)特点:①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②公平考试,公平竞争

  (5)积极影响: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①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选官权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④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科举制能在中国沿用上千年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有利于统治者选拔人才巩固统治)⑤它是世界最早的考试制度,也是世界文官考试制度的开始)

  消极影响:明清实行八股取士,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①侧重人文科学,忽视实用性的学问②考试的目的在于做官,读书人追求功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③明清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内容僵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6)启示:①完善用人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②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应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③要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

  (7)对现代我国考试制度的认识: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才范围。

  (8)对现代我国考试制度的建议:加大考试制度的改革力度,注重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读到的见解,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他的统治政策:

  (1)政治方面:①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②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2)经济方面: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3)教育方面: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完善科举制度,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4)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5)对外关系: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支持玄奘西游等,贞观年间日本遣唐使大量来华,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②唐太宗推崇儒家民本思想,勤政爱民(勤政爱民是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时年号“贞观”,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贞观之治的启示:①以民为本,关注民生②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任人唯贤③要适时调整统治政策。

  评价唐太宗与汉武帝:①都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开创了我国古代的盛世局面②都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③都重视对外交往,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

  3、女皇武则天:

  ①地位: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②措施:经济上继续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选拔贤才,教育上创立殿试和武举。③评价:她在位期间,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基础。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

  (1)出现原因:①政治上,任姚崇为相,“励精为治”。重视地方吏治,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②经济上发展生产,提倡节俭③教育上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有才华的人④生产工具的进步和农耕技术的发展⑤唐太宗武则天统治的奠基

  (2)表现:

  经济上空前繁荣:①农业方面: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蔬菜有很多新品种从西域传入。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出现了新农具――曲辕犁、筒车。人们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②手工业发达: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③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成都、扬州是商业大都市。长安城街道整齐,宏伟富丽,城内分坊和市,“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坊”是住宅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都长安的国际地位: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其发展特点是中西文明交融。其原因是①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②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③科技发达,文化昌盛;④政策开放,中外交往频繁;⑤商业发达,对外贸易兴盛)

  文化上,科举制得到完善,士人读书风气盛行。诗赋成为进士科考的主要内容,我国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4)“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①隋朝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的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政治清明③帝王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④人民安居乐业,辛苦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5)唐朝前期社会繁荣局面的形成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②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③先进的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④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有利于经济的繁荣⑤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⑥要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唐朝的对外交往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在世界各国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遣唐使:从唐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他们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2)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高僧鉴真多次东渡日本,第6次才到达。他将唐朝先进的文化传到日本。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鉴真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是鉴真不怕牺牲,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先进文化技术)

  (3)玄奘西游:唐朝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4)鉴真与玄奘的共同点:①都具有出生入死、百折不挠的精神②都以渊博的知识赢得人民的尊敬③都传播了中国先进文化,密切了中外文化交流

  (5)特点:①交流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②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③渠道众多,有官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④内容不同,中国主要传出制度文化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等⑤双向交流,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影响,频繁的对外交流也使唐朝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⑥在交流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6)对外交往活跃原因:①唐朝经济、文化先进发达(主要原因)②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③唐朝对外交通便利,海路交通发达

  (7)启示:①开放则兴,封闭则衰②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学习别人的长处,发展自己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6、唐与吐蕃的交往史实: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①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意义: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②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到吐蕃。③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使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文明进入新的发展高峰。)

  (汉朝、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件:汉朝时,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都护府;设立北庭都护府;册封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等。汉、唐时期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几种方式:友好交往;武力;和亲;册封;设立机构等。)

  7、秦朝隋朝的相同点:

  ①都结束了分裂。实现了统一②都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并被后世延用③都修建了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④都因暴政二世而亡

  8、中国封建社会盛世景象:

  ①共同表现有经济发展,社会安定。②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是重视发展农业,提倡节俭。③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的宝贵经验是: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以人为本,重视农业,关注民生。

  9、秦汉唐治国思想的演变及启示: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博大精深,经历了由法家(秦朝)至道家(西汉初年)再到儒家(汉武帝以后)的演变在之后形成了“外儒内法”、兼容趋同的趋势。我们应该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中华文明的起源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统一国家的建立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中考>初三>知识点>历史知识点>正文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2018-12-06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视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初三历史总复习就是对初中三年所学的历史知识的整理回顾,查漏补缺,加深理解,进一步巩固知识的过程.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历史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初中历史内容的本质,掌握各部分知识,有效地应对中考。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些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希望广大学生注意查看。

      第五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隋唐科举制度

      (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2)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的合理性在于: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做官);竞争公平性、客观性;对读书人有激励作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

      (3)完善: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①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状元”。②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③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废除。

      (4)特点:①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②公平考试,公平竞争

      (5)积极影响: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①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选官权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的繁荣④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科举制能在中国沿用上千年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有利于统治者选拔人才巩固统治)⑤它是世界最早的考试制度,也是世界文官考试制度的开始)

      消极影响:明清实行八股取士,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①侧重人文科学,忽视实用性的学问②考试的目的在于做官,读书人追求功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③明清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内容僵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6)启示:①完善用人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②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应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③要选拔和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

      (7)对现代我国考试制度的认识: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才范围。

      (8)对现代我国考试制度的建议:加大考试制度的改革力度,注重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读到的见解,重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他的统治政策:

      (1)政治方面:①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②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2)经济方面: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3)教育方面: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完善科举制度,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4)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5)对外关系: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支持玄奘西游等,贞观年间日本遣唐使大量来华,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②唐太宗推崇儒家民本思想,勤政爱民(勤政爱民是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时年号“贞观”,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地主阶级利益)

      贞观之治的启示:①以民为本,关注民生②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任人唯贤③要适时调整统治政策。

      评价唐太宗与汉武帝:①都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开创了我国古代的盛世局面②都重视加强各民族间的联系和友好往来,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③都重视对外交往,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

      3、女皇武则天:

      ①地位: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②措施:经济上继续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选拔贤才,教育上创立殿试和武举。③评价:她在位期间,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基础。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开元盛世”(“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

      (1)出现原因:①政治上,任姚崇为相,“励精为治”。重视地方吏治,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②经济上发展生产,提倡节俭③教育上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有才华的人④生产工具的进步和农耕技术的发展⑤唐太宗武则天统治的奠基

      (2)表现:

      经济上空前繁荣:①农业方面: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蔬菜有很多新品种从西域传入。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出现了新农具――曲辕犁、筒车。人们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②手工业发达: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③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成都、扬州是商业大都市。长安城街道整齐,宏伟富丽,城内分坊和市,“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坊”是住宅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都长安的国际地位: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最为繁华、最为富庶和文明的城市,其发展特点是中西文明交融。其原因是①经济繁荣,国力强盛;②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③科技发达,文化昌盛;④政策开放,中外交往频繁;⑤商业发达,对外贸易兴盛)

      文化上,科举制得到完善,士人读书风气盛行。诗赋成为进士科考的主要内容,我国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3)“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4)“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①隋朝政治制度的创新与经济的繁荣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②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政治清明③帝王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④人民安居乐业,辛苦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

      (5)唐朝前期社会繁荣局面的形成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②正确的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③先进的科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④处理好民族关系、开展对外交往有利于经济的繁荣⑤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⑥要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唐朝的对外交往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唐朝在世界各国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遣唐使:从唐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他们学习唐朝先进文化,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2)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高僧鉴真多次东渡日本,第6次才到达。他将唐朝先进的文化传到日本。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鉴真在日本受到尊崇的原因是鉴真不怕牺牲,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先进文化技术)

      (3)玄奘西游:唐朝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4)鉴真与玄奘的共同点:①都具有出生入死、百折不挠的精神②都以渊博的知识赢得人民的尊敬③都传播了中国先进文化,密切了中外文化交流

      (5)特点:①交流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②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③渠道众多,有官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④内容不同,中国主要传出制度文化等,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等⑤双向交流,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影响,频繁的对外交流也使唐朝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⑥在交流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6)对外交往活跃原因:①唐朝经济、文化先进发达(主要原因)②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③唐朝对外交通便利,海路交通发达

      (7)启示:①开放则兴,封闭则衰②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学习别人的长处,发展自己③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6、唐与吐蕃的交往史实: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①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意义: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②8世纪初,金城公主嫁到吐蕃。③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使各民族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文明进入新的发展高峰。)

      (汉朝、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件:汉朝时,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都护府;设立北庭都护府;册封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等。汉、唐时期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几种方式:友好交往;武力;和亲;册封;设立机构等。)

      7、秦朝隋朝的相同点:

      ①都结束了分裂。实现了统一②都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并被后世延用③都修建了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④都因暴政二世而亡

      8、中国封建社会盛世景象:

      ①共同表现有经济发展,社会安定。②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是重视发展农业,提倡节俭。③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的宝贵经验是: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以人为本,重视农业,关注民生。

      9、秦汉唐治国思想的演变及启示: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博大精深,经历了由法家(秦朝)至道家(西汉初年)再到儒家(汉武帝以后)的演变在之后形成了“外儒内法”、兼容趋同的趋势。我们应该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中华文明的起源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统一国家的建立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