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之小寒养生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小寒正处三九前后, 俗话说:“冷在三九”, 其严寒程度可想而知, 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也能佐证, 如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 冷成冰团”的说法, 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 滴水成冰”的说法。广西则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说法, 也就是说, 每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 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 这往往预示着大寒要冷。但是, 总的来说, 小寒节气的到来, 说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来了, 所以, 这时候, 从生活到养生, 都有许多需要讲究的地方。
生活上, 小寒之前要做好防寒抗寒准备, 储存食物, 准备衣物, 小寒一到, 要做好日常保暖。饮食上, 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话说“三九补一冬, 来年无病痛”, 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日常饮食中国, 小寒时节的到来, 人们饮食以食用羊肉、狗肉等暖性食物常见。
古时候, 如皋人对小寒颇重视, 但随着时代变迁, 已渐渐淡化, 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而随着养生文化的不断的传播, 人们对于节气养生又多了一份兴致, 各种养生方法也层出不穷。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 冷成冰团”的说法, 也是说, 这个节气, 年轻人注意不要食用过多肥甘厚味, 辛辣之品, 以免长出痤疮之类。在饮食上, 南京和广东在饮食上颇有自己的特色。
到了小寒, 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 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 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 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 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 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 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 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 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 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 吃到春节前后。
俗话说, “小寒大寒, 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 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 挤油渣渣 (靠着墙壁相互挤) 、斗鸡 (盘起一脚, 一脚独立, 相互对斗) 等。如果遇到下雪, 则更是欢呼雀跃, 打雪仗、堆雪人, 很快就会全身暖和, 血脉通畅。
而广州不同, 传统上, 小寒早上吃糯米饭, 为避免太糯, 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 把腊肉和腊肠切碎, 炒熟, 花生米炒熟, 加一些碎葱白, 拌在饭里面吃。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因处隆冬, 土气旺, 肾气弱, 因此, 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 补心助肺, 调理肾脏。池晓玲说, 所谓“三九补一冬”, 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 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如山药羊肉汤, 太子参炖鹌鹑, 远志枣仁粥, 山药枸杞蒸鸡, 首乌煲鸡蛋等。
养生中, 小寒时节以进补为主, 也是进补的最佳时节, 但进补并非一味地大量食用滋补品, 而需要针对性, 并且要有一定的节制性。按照传统中医理论, 滋补分为四类, 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 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 妇人子宫脱垂等体, 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 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补阴针对阴虚体质, 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 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补阳针对阳虚体质, 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 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 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小寒正处三九前后, 俗话说:“冷在三九”, 其严寒程度可想而知, 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也能佐证, 如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 冷成冰团”的说法, 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 滴水成冰”的说法。广西则有“小寒不寒寒大寒”的说法, 也就是说, 每年的大寒小寒虽说寒冷, 但寒冷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年份小寒不是很冷, 这往往预示着大寒要冷。但是, 总的来说, 小寒节气的到来, 说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来了, 所以, 这时候, 从生活到养生, 都有许多需要讲究的地方。
生活上, 小寒之前要做好防寒抗寒准备, 储存食物, 准备衣物, 小寒一到, 要做好日常保暖。饮食上, 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话说“三九补一冬, 来年无病痛”, 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日常饮食中国, 小寒时节的到来, 人们饮食以食用羊肉、狗肉等暖性食物常见。
古时候, 如皋人对小寒颇重视, 但随着时代变迁, 已渐渐淡化, 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而随着养生文化的不断的传播, 人们对于节气养生又多了一份兴致, 各种养生方法也层出不穷。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 冷成冰团”的说法, 也是说, 这个节气, 年轻人注意不要食用过多肥甘厚味, 辛辣之品, 以免长出痤疮之类。在饮食上, 南京和广东在饮食上颇有自己的特色。
到了小寒, 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 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 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 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 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 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 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到了小寒时节, 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 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 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 吃到春节前后。
俗话说, “小寒大寒, 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 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 挤油渣渣 (靠着墙壁相互挤) 、斗鸡 (盘起一脚, 一脚独立, 相互对斗) 等。如果遇到下雪, 则更是欢呼雀跃, 打雪仗、堆雪人, 很快就会全身暖和, 血脉通畅。
而广州不同, 传统上, 小寒早上吃糯米饭, 为避免太糯, 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 把腊肉和腊肠切碎, 炒熟, 花生米炒熟, 加一些碎葱白, 拌在饭里面吃。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因处隆冬, 土气旺, 肾气弱, 因此, 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 补心助肺, 调理肾脏。池晓玲说, 所谓“三九补一冬”, 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 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如山药羊肉汤, 太子参炖鹌鹑, 远志枣仁粥, 山药枸杞蒸鸡, 首乌煲鸡蛋等。
养生中, 小寒时节以进补为主, 也是进补的最佳时节, 但进补并非一味地大量食用滋补品, 而需要针对性, 并且要有一定的节制性。按照传统中医理论, 滋补分为四类, 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补气主要针对气虚体质, 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 妇人子宫脱垂等体, 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补血主要针对血虚体质,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 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补阴针对阴虚体质, 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 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补阳针对阳虚体质, 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 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 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