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长沙初一语文中比喻和通感的区别

  导读:步入初中后,修辞手法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写作当中,都被频繁地使用,然而很多学生却不理解比喻和通感之间的区别。利用有相似之处的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喻的事物,即喻体)来比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北比喻的事物,即本体)的修辞手法,就叫比喻。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叫做通感。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初一语文复习资料——比喻和通感的区别,以供参考和学习。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通感可分为两种:①比喻的通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②形容的通感。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通感与比喻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通感”与“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是利用感觉相互沟通,使无以名状、难以言传的感受变得具体可感。是由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一种心理现象。如例①:“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再如例②:“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刘鹗《老残游记》)把视觉与听觉相沟通,极力表现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运用通感时要注意:要抓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感觉器官得到“沟通”,又能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悟”,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其修辞效果是: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如:①“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鲁迅《社戏》明喻,“航船”与“大白鱼”外形相似且生动形象。)②“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暗喻,“画”与“自然”本质不同但有相似点。)

  从上述实例可看出: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其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而通感主要是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凭借已有的审美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将接纳感官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请看下列实例,注意比较:

  例①:“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比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例②:“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通感: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例③:“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比喻:“池塘”像“明镜”。

  例④:“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臧克家《春鸟》)通感:“星星”是视觉,“歌声”是听觉,“听”出“灿烂”来,二者相互沟通。

  例⑤:“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比喻:

  “叶子”像“裙”。

  例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的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通感:“梦幻一般”,属于内心感受,是心理感受,“淡淡的芳香”(嗅觉)与“梦幻”的迷蒙轻灵相似,互为沟通。

  例⑦:“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朱自清《绿》)比喻:“平铺着、厚积着的绿”“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例⑧:“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齐作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通感:巧用听觉器官的感觉沟通了皮肉剧痛的触觉。

  例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比喻:“细叶”是“剪刀”所“裁”,神奇的想象!“春风”就像一把大“剪刀”,把柳叶剪裁得如此可爱!

  例⑩:“……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刘鹗(《明湖居听书》)通感:听觉移到非听觉——味觉器官。

  例⑾:“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注:①梅花,这里指《梅花落》的曲子。)(高适《塞上听吹笛》)通感:诗人把听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相通的视觉美的特征,将听觉形象的笛声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梅花。由梅花飘洒似的笛声的听觉之美引出梅花的视觉之美。读者眼前似乎展现出笛声吹开朵朵梅花的边塞月夜的奇丽景色,使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创造的意象美。

  例⑿:“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比喻:本体是“我的思想感情”,喻体是“潮水”。

  例⒀:“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李瑛《谒托马斯·曼墓》)通感:“钟声”被“打湿”,从听觉对象上产生了触觉感受,听觉与触觉相沟通。

  例⒁:“歌声象一片音乐的湖”(晓雪《歌声》)通感:听觉(“歌声”)与视觉(“湖”)相沟通。

  例⒂:“蓝水兵,你的嗓音纯得发蓝,你的呐喊,带有好多小锯齿,你要把什么锯下来带走?你深深地呼吸,吸进那么多透明的空气,莫非要去冲淡蓝蓝的咸咸的海风?”(李钢在《蓝水兵》)通感:将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加以沟通,使无形的海风化作了蓝色而带有咸味的多感性形象。

  延伸阅读

  2018长沙初一语文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

  2018长沙初一语文常见标点符号误用

  2018长沙初一语文复习之对比手法

  2018长沙初一语文复习之比拟句

  2018长沙初一语文写作中如何运用排比

2018长沙初一语文中比喻和通感的区别

2018-09-04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视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步入初中后,修辞手法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写作当中,都被频繁地使用,然而很多学生却不理解比喻和通感之间的区别。利用有相似之处的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喻的事物,即喻体)来比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北比喻的事物,即本体)的修辞手法,就叫比喻。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叫做通感。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初一语文复习资料——比喻和通感的区别,以供参考和学习。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通感可分为两种:①比喻的通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②形容的通感。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通感与比喻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通感”与“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是利用感觉相互沟通,使无以名状、难以言传的感受变得具体可感。是由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一种心理现象。如例①:“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再如例②:“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刘鹗《老残游记》)把视觉与听觉相沟通,极力表现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运用通感时要注意:要抓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感觉器官得到“沟通”,又能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悟”,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其修辞效果是: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如:①“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鲁迅《社戏》明喻,“航船”与“大白鱼”外形相似且生动形象。)②“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暗喻,“画”与“自然”本质不同但有相似点。)

  从上述实例可看出: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其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而通感主要是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凭借已有的审美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将接纳感官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请看下列实例,注意比较:

  例①:“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比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例②:“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通感: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例③:“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比喻:“池塘”像“明镜”。

  例④:“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臧克家《春鸟》)通感:“星星”是视觉,“歌声”是听觉,“听”出“灿烂”来,二者相互沟通。

  例⑤:“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比喻:

  “叶子”像“裙”。

  例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的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通感:“梦幻一般”,属于内心感受,是心理感受,“淡淡的芳香”(嗅觉)与“梦幻”的迷蒙轻灵相似,互为沟通。

  例⑦:“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朱自清《绿》)比喻:“平铺着、厚积着的绿”“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例⑧:“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齐作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通感:巧用听觉器官的感觉沟通了皮肉剧痛的触觉。

  例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比喻:“细叶”是“剪刀”所“裁”,神奇的想象!“春风”就像一把大“剪刀”,把柳叶剪裁得如此可爱!

  例⑩:“……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刘鹗(《明湖居听书》)通感:听觉移到非听觉——味觉器官。

  例⑾:“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注:①梅花,这里指《梅花落》的曲子。)(高适《塞上听吹笛》)通感:诗人把听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相通的视觉美的特征,将听觉形象的笛声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梅花。由梅花飘洒似的笛声的听觉之美引出梅花的视觉之美。读者眼前似乎展现出笛声吹开朵朵梅花的边塞月夜的奇丽景色,使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创造的意象美。

  例⑿:“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比喻:本体是“我的思想感情”,喻体是“潮水”。

  例⒀:“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李瑛《谒托马斯·曼墓》)通感:“钟声”被“打湿”,从听觉对象上产生了触觉感受,听觉与触觉相沟通。

  例⒁:“歌声象一片音乐的湖”(晓雪《歌声》)通感:听觉(“歌声”)与视觉(“湖”)相沟通。

  例⒂:“蓝水兵,你的嗓音纯得发蓝,你的呐喊,带有好多小锯齿,你要把什么锯下来带走?你深深地呼吸,吸进那么多透明的空气,莫非要去冲淡蓝蓝的咸咸的海风?”(李钢在《蓝水兵》)通感:将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加以沟通,使无形的海风化作了蓝色而带有咸味的多感性形象。

  延伸阅读

  2018长沙初一语文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

  2018长沙初一语文常见标点符号误用

  2018长沙初一语文复习之对比手法

  2018长沙初一语文复习之比拟句

  2018长沙初一语文写作中如何运用排比

精品课程

初一

初二

初三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适合学员 课程详细
初一英语 初一培优型课程,选择经典的新概念一册作为初一年级培优型课程教材,期间结合大量的听力口语能力练习,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 1、英语成绩优秀的初一学员
2、想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初一数学 该课程主要为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前半部分的同步训练加难度提升,适合基础比较好的初一学生。在课程的设计上,分层次地讲述基础知识点及其综合应用,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加强难度的训练。 1、数学成绩优秀的初一学员
2、想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初一语文 以初一上学期的语文重点、难点知识为载体,利用优能独特的教学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员在初中开始阶段继续保持并提升优秀的学习成绩。 1、想学习初一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2、需要查缺补漏、复习初一知识的初二学生。
查看
初二英语 初二尖子培优型课程,对于新概念二册1-12课进行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巩固和加深,拓展高级写作句型给出真实语言情景,帮助学生全方位拓展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1、英语成绩优秀的的新初二学员
2、想学习初二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查看
初二数学 在教材知识的学习之上,对于重难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加入名校考题以及竞赛试题,让学员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拓展思维,强化数学解题的思维与方法。 1、数学成绩优秀的的新初二学员
2、想学习初二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查看
初二语文 总结复习初一语文在中考考纲中的知识点,预热初二语文所占中考的考点,以及对文言文阅读基本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同时着力于加深学生对社科、人文的兴趣与了解。 1、语文成绩优秀的的新初二学员
2、想学习初二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查看
初二物理 本课程针对刚刚初一升初二的学生,讲授初二物理预科内容;课程主要分为运动,声,光,物态变化等版块。通过学习本册的知识模块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式。 1、想学习初二上学期重点难点的知识学生
2、需要查缺补漏、复习初二知识的初三学生
查看
中考英语 中考培优型课程,配给语法、完型、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各个板块的综合练习,各个击破学员的考试障碍;配合以中考中高难度习题,通过解析四大名校月考,期中,期末试卷以及中考真题阶梯式的学习题型帮助学员提升成绩。 1、英语成绩优秀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中考数学 一部分为压轴题目的训练,帮助学员解决压轴题,拿高分;另一部分为初三的重难点知识的预科学习,让学员在中考中拿下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1、数学成绩优秀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中考语文 总结复习初中语文在中考考纲中的知识点,并结合课内外例题巩固复习;侧重阅读题型识别与概括,并结合课内外名著,引导作文高效写法。 1、语文成绩优秀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中考物理 课程内容主要是力学和热学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巩固中考中的重要模块—力学。力学题目的设置贴近中考难度;后半部分课程会预习初三的热学知识,提前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热学概 1、物理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巩固中学课程知识,有计划开始中考一轮复习的学员
查看
中考化学 巩固并扎实掌握九年级上册重难点:化学反应原理、计算及化学实验等部分内容,达到高级理解与运用的等级。帮助学员提高化学学习兴趣,掌握正确学习化学的方法。 1、学成绩优秀的初二升初三学员
2、想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拓展训练的学员
查看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顶部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中考>初一>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正文
2018长沙初一语文中比喻和通感的区别
2018-09-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长晓视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步入初中后,修辞手法无论是在阅读还是写作当中,都被频繁地使用,然而很多学生却不理解比喻和通感之间的区别。利用有相似之处的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喻的事物,即喻体)来比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北比喻的事物,即本体)的修辞手法,就叫比喻。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叫做通感。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初一语文复习资料——比喻和通感的区别,以供参考和学习。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通感可分为两种:①比喻的通感。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②形容的通感。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通感与比喻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通感”与“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不同点在于:通感,即感觉的转移,是利用感觉相互沟通,使无以名状、难以言传的感受变得具体可感。是由感觉引发,并超越了这种感觉的局限,从而领会到另一种感觉的一种心理现象。如例①:“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此处将嗅觉移植为听觉,“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再如例②:“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丝钢线抛入天际……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绕穿插……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于白道五色火花,纵横散乱。”(刘鹗《老残游记》)把视觉与听觉相沟通,极力表现了王小玉的高超技艺。运用通感时要注意:要抓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既使感觉器官得到“沟通”,又能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悟”,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来。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其修辞效果是: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如:①“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鲁迅《社戏》明喻,“航船”与“大白鱼”外形相似且生动形象。)②“无需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暗喻,“画”与“自然”本质不同但有相似点。)

  从上述实例可看出:比喻的特点主要在于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其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而通感主要是在感觉器官的转移上,凭借已有的审美经验,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有意地将接纳感官错综地挪移转换,从而创造出具有多感性的新奇意象。请看下列实例,注意比较:

  例①:“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比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例②:“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通感: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例③:“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比喻:“池塘”像“明镜”。

  例④:“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臧克家《春鸟》)通感:“星星”是视觉,“歌声”是听觉,“听”出“灿烂”来,二者相互沟通。

  例⑤:“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比喻:

  “叶子”像“裙”。

  例⑥:“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的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通感:“梦幻一般”,属于内心感受,是心理感受,“淡淡的芳香”(嗅觉)与“梦幻”的迷蒙轻灵相似,互为沟通。

  例⑦:“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朱自清《绿》)比喻:“平铺着、厚积着的绿”“松松地绉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例⑧:“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钵儿、铙儿,一齐作响。”(《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通感:巧用听觉器官的感觉沟通了皮肉剧痛的触觉。

  例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比喻:“细叶”是“剪刀”所“裁”,神奇的想象!“春风”就像一把大“剪刀”,把柳叶剪裁得如此可爱!

  例⑩:“……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生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刘鹗(《明湖居听书》)通感:听觉移到非听觉——味觉器官。

  例⑾:“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山关!”(注:①梅花,这里指《梅花落》的曲子。)(高适《塞上听吹笛》)通感:诗人把听觉美的特征表现为与之相通的视觉美的特征,将听觉形象的笛声转化为视觉形象的梅花。由梅花飘洒似的笛声的听觉之美引出梅花的视觉之美。读者眼前似乎展现出笛声吹开朵朵梅花的边塞月夜的奇丽景色,使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创造的意象美。

  例⑿:“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比喻:本体是“我的思想感情”,喻体是“潮水”。

  例⒀:“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李瑛《谒托马斯·曼墓》)通感:“钟声”被“打湿”,从听觉对象上产生了触觉感受,听觉与触觉相沟通。

  例⒁:“歌声象一片音乐的湖”(晓雪《歌声》)通感:听觉(“歌声”)与视觉(“湖”)相沟通。

  例⒂:“蓝水兵,你的嗓音纯得发蓝,你的呐喊,带有好多小锯齿,你要把什么锯下来带走?你深深地呼吸,吸进那么多透明的空气,莫非要去冲淡蓝蓝的咸咸的海风?”(李钢在《蓝水兵》)通感:将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加以沟通,使无形的海风化作了蓝色而带有咸味的多感性形象。

  延伸阅读

  2018长沙初一语文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

  2018长沙初一语文常见标点符号误用

  2018长沙初一语文复习之对比手法

  2018长沙初一语文复习之比拟句

  2018长沙初一语文写作中如何运用排比

展开本页剩余
新东方课程优惠申请
姓名:
电话:
所属学段:
立即申请

中学工具箱

学校资讯
初一 初二 初三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初一语文 以初一语文重点、难点知识为载体,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学员在初中开始阶段打好基础。
初一数学 分层次地讲述初一数学基础知识点及其综合应用,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加强训练难度。
初一英语 初一培优型课程,课程结合大量的听力口语能力练习,培养孩子的听说能力。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初二语文 总结复习初一语文知识点,预热初二语文所占中考的考点,加深学生对社科、人文的了解。
初二数学 在教材知识的学习之上,对于重难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强化数学解题的思维与方法。
初二英语 在英语知识基础上进行巩固和加深,拓展高级写作句型,帮助学生全方位拓展英语综合能力。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初三语文 立足于长沙中考,学习掌握初中语文答题技巧,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
初三数学 对标长沙中考能力要求,强化计算能力,锻炼数学思维以及解题技巧。
初三英语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中考核心词汇量、阅读能力与听力水平。
附近校区展示
咸嘉新村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西路与谷丰路交汇处润泽园安置小区C区2楼
0731-84885588
井湾子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友谊路56号2楼
0731-84885588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新东方培训学校4楼
0731-84885588
梅溪湖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沐风路弘德西街2楼
0731-84885588
中信教学区
中意二路111号中信城市广场第1-4号栋203号房
0731-84885588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御溪国际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迎新路499号御溪国际1栋二楼(德思勤城市广场对面)
0731-8488733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