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一个国家,历史是经验、教训、明鉴、秉承,是过去的沉积,未来的导向;一个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你融会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源泉,进步的信心。许多学生大都把历史课当做一门负担课,家长们也一直视历史课为副课,可是一直以来国家都从未取消过历史课,那说明历史课自有其开设的必要性。在此,长沙新东整理了一些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梳理与总结,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十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①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②背景:A在第二次工业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B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③成员国:1882年德、奥、意组成“三国同盟”,核心是德国。1907年英、法、俄组成“三国协约”,核心是英国。
④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⑤后果: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
②原因: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是英德矛盾)B直接原因: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对抗
③目的:列强之间为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
④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概况——长期以来由于列强之间的争夺和民族矛盾复杂等因素,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1914年6月,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制造刺杀奥国王储的萨拉热窝事件。此后,德、奥匈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评价——从目的看,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从手段看,属于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引起战争,威胁世界和平)、恐怖主义行为;从后果看,点燃了世界范围的战火,造成人类历史的灾难。
⑤爆发标志: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⑥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英、法、俄),本为同盟国成员的意大利在一战中加入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后来,中国、美国、日本等国也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⑦主要战场:欧洲战场(西、东、南三条战线),西线是关键
⑧转折点:凡尔登战役:一战中西线战场的重要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法德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也是一战的转折点,标志着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法国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⑨结果: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⑩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⑪特点:范围广(人类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残酷性(交战双方争相使用各种新武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时间长(历时四年多)
⑫影响:A对人类社会: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夺去生命的超过一千万(B对世界格局:英法等国实力遭到削弱,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C对科技: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⑬启示:①战争的发生是整个人类的悲剧,一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都是对人类社会犯下的罪行②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我们要珍爱生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③警惕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④合理开发利用科技。
3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1)经济上: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的发展
(2)政治上:①一战中,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无视中国正当利益,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②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使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思想上:一战中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一战的联系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一战的爆发:在第二次工业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逐渐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形成了两大敌对军事侵略集团,它们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科技革命促进了武器(坦克、远程大炮、毒气、细菌等)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的伤亡。同时战争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需要,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不断改进,性能不断提升,战争推动了科技的深入发展。
4中国是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受欺凌的原因
①弱国无外交,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低②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战争,当时中国许多地方属于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既有纷争又有合作,都想要瓜分中国。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一个国家,历史是经验、教训、明鉴、秉承,是过去的沉积,未来的导向;一个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你融会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源泉,进步的信心。许多学生大都把历史课当做一门负担课,家长们也一直视历史课为副课,可是一直以来国家都从未取消过历史课,那说明历史课自有其开设的必要性。在此,长沙新东整理了一些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梳理与总结,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十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①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②背景:A在第二次工业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B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③成员国:1882年德、奥、意组成“三国同盟”,核心是德国。1907年英、法、俄组成“三国协约”,核心是英国。
④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⑤后果: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2第一次世界大战
①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
②原因: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是英德矛盾)B直接原因:欧洲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和对抗
③目的:列强之间为争夺殖民地,重新分割世界
④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概况——长期以来由于列强之间的争夺和民族矛盾复杂等因素,巴尔干半岛素有欧洲“火药桶”之称。1914年6月,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制造刺杀奥国王储的萨拉热窝事件。此后,德、奥匈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评价——从目的看,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从手段看,属于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引起战争,威胁世界和平)、恐怖主义行为;从后果看,点燃了世界范围的战火,造成人类历史的灾难。
⑤爆发标志: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⑥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与协约国(英、法、俄),本为同盟国成员的意大利在一战中加入协约国集团一方作战,后来,中国、美国、日本等国也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
⑦主要战场:欧洲战场(西、东、南三条战线),西线是关键
⑧转折点:凡尔登战役:一战中西线战场的重要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法德双方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也是一战的转折点,标志着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法国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⑨结果: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⑩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⑪特点:范围广(人类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残酷性(交战双方争相使用各种新武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时间长(历时四年多)
⑫影响:A对人类社会: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参战各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夺去生命的超过一千万(B对世界格局:英法等国实力遭到削弱,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C对科技: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⑬启示:①战争的发生是整个人类的悲剧,一切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都是对人类社会犯下的罪行②维护世界和平,避免战争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我们要珍爱生命,爱好和平,反对战争③警惕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④合理开发利用科技。
3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1)经济上:一战中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的发展
(2)政治上:①一战中,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无视中国正当利益,把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②华盛顿会议签署的《九国公约》使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3)思想上:一战中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一战的联系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一战的爆发:在第二次工业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逐渐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形成了两大敌对军事侵略集团,它们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使世界大战一触即发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科技革命促进了武器(坦克、远程大炮、毒气、细菌等)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的伤亡。同时战争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由于战争的需要,汽车、飞机等运输工具不断改进,性能不断提升,战争推动了科技的深入发展。
4中国是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受欺凌的原因
①弱国无外交,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际地位低②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战争,当时中国许多地方属于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既有纷争又有合作,都想要瓜分中国。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