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几年中考历史试题中无一例外地都有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和生活的命题,而且分值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不但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历史这门学科既源于社会、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时代主题。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同时在平时要多关注国内外和本地的热点大事,研究它是否和历史有密切的结合点,善于捕捉其中的历史知识信息。以下是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九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①甲骨文是商朝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内容主要是记事,载体为兽骨(史书内容是系统编修(记载)历史,载体为书、纸)②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晚期,演变为“大篆”。③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在竹简或丝帛上写字,字体也开始发生变化。④秦朝统一后,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又推广笔画更加简单的“隶书”。⑤魏晋时期,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2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政治主张:核心是 “仁”。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要谦虚好学。要“温故而知新”。
(3)文化上:整理《诗经》,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
(4)孔子的言行由其的弟子整理在《论语》一书中。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5)孔子治国思想的实践:①汉朝统治者减轻农民徭役和赋役负担,有利于经济恢复与发展②唐朝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社会环境安宁
(1)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际关系的改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其观点: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互相转化。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4“百家争鸣”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对社会的见解并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秩序②政治上:新旧制度交替,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同时出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整个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状态③社会因素:社会大变革时期,统治者急需人才④人才因素:私学盛行,士阶层兴起。)
(2)各家学派
①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②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的思想: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倡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战国另一位儒家代表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③道家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战国时期代表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反对孔子在鲁国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庄子的思想成为西汉初年的治国思想)
④法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法家思想最适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后成为秦朝的治国思想,导致秦朝的暴政)
⑤兵家: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孙武,其《孙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出自此书。战国时期代表孙膑,继承并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提出“战胜而强立”的观点。
(3)影响
诸子百家互相争论、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营造了民主、自由的学术研究气氛,有力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封建社会被统治者长期利用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
(4)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现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①团结友爱(仁爱、兼爱)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②保护环境(孟子自然资源持续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③辩证看待问题(老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有利于客观公正全面地看待问题④以法治国⑤尊师重教。
(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关于民生的思想: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施行“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等。
5佛教和道教
①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开始兴建佛寺。
②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张陵,道教尊称老子为“太上老君”。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
6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①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主要原因是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最著名的诗人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李白的代表作有《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杜甫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白居易的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等。
②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杰出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北宋苏轼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宋之际李清照的代表作有《如梦令》。南宋辛弃疾的代表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元曲:由元杂剧和散曲组成。关汉卿《窦娥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悲剧作品。
④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出现了四大古典名著,即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其中《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都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反映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7《史记》、《资治通鉴》
①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8古代书法、绘画、雕塑成就和京剧形成
(1)书法
①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主要原因是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得到广泛应用)。东晋的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人称之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②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隋朝书法融合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为唐代书法创新奠定基础。唐朝最著名书法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创造了雄浑敦厚的“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其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柳公权创造了方折峻丽、骨力雄健的“柳体”,其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后人把颜书和柳书并称“颜筋柳骨”。
③宋元时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宋朝著名的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书法各有新意,人称“宋四家”。元朝赵孟頫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④明朝书法较为普及,有人形容三尺童子即能挥笔作书,当时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明朝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绘画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②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宗教画富有生活气息,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大量出现。唐初画家阎立本,以人物故事画著名,其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像》、《步辇图》。盛唐画家吴道子,画技高超,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的先河,其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
③两宋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其中的代表作,它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④元朝赵孟頫的画,被后人称为“神品”,他画山水、人物、花鸟等生动传神,名作有《秋郊饮马图》。
⑤明朝绘画以山水、花鸟画为主,水墨写意,花鸟画也推陈出新。代表画家徐渭的“泼墨画”最负盛名。
⑥清朝的“扬州八怪”成就最突出的是郑板桥。
(3)雕塑
①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作品的代表,它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灿明珠。
②为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令人开凿石窟,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石窟里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优点。
③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今甘肃西部)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窟内保存的大量佛经、文书等极为珍贵。莫高窟里的壁画、佛像、佛经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发展。
(4)京剧的形成
清朝出现的新剧种——京剧。清代乾隆时期, 四大徽班进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在19世纪中期形成京剧。
9对中国文化遗产态度
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独特魅力。
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能为发展经济而破坏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 。
10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从一家学说到治国的指导思想再到受到冲击。
11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最大地影响看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指导思想,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对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12对中国古代不同的治国思想的认识:
(1)儒家德治思想:①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②有利于形成重视道德的社会风气,形成中华民族讲仁义、重气节的民族性格③过分强调道德导致明清时期对人性的禁锢
(2)法家法治思想:①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②容易导致苛政和暴政,引发社会大动荡
(3)道家无为而治思想:①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②不利于社会矛盾的解决,随着时间推移,使积累的矛盾不断尖锐③不符合统治者追求物质享受,好大喜功的欲望。统治者常在国力得到恢复之后就会放弃无为而治。
13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近几年中考历史试题中无一例外地都有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和生活的命题,而且分值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不但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历史这门学科既源于社会、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时代主题。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同时在平时要多关注国内外和本地的热点大事,研究它是否和历史有密切的结合点,善于捕捉其中的历史知识信息。以下是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九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①甲骨文是商朝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内容主要是记事,载体为兽骨(史书内容是系统编修(记载)历史,载体为书、纸)②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晚期,演变为“大篆”。③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在竹简或丝帛上写字,字体也开始发生变化。④秦朝统一后,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又推广笔画更加简单的“隶书”。⑤魏晋时期,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2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政治主张:核心是 “仁”。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要谦虚好学。要“温故而知新”。
(3)文化上:整理《诗经》,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
(4)孔子的言行由其的弟子整理在《论语》一书中。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5)孔子治国思想的实践:①汉朝统治者减轻农民徭役和赋役负担,有利于经济恢复与发展②唐朝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社会环境安宁
(1)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际关系的改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其观点: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互相转化。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4“百家争鸣”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对社会的见解并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秩序②政治上:新旧制度交替,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同时出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整个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状态③社会因素:社会大变革时期,统治者急需人才④人才因素:私学盛行,士阶层兴起。)
(2)各家学派
①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②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的思想: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倡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战国另一位儒家代表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③道家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战国时期代表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反对孔子在鲁国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庄子的思想成为西汉初年的治国思想)
④法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法家思想最适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后成为秦朝的治国思想,导致秦朝的暴政)
⑤兵家: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孙武,其《孙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出自此书。战国时期代表孙膑,继承并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提出“战胜而强立”的观点。
(3)影响
诸子百家互相争论、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营造了民主、自由的学术研究气氛,有力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封建社会被统治者长期利用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
(4)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现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①团结友爱(仁爱、兼爱)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②保护环境(孟子自然资源持续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③辩证看待问题(老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有利于客观公正全面地看待问题④以法治国⑤尊师重教。
(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关于民生的思想: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施行“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等。
5佛教和道教
①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开始兴建佛寺。
②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张陵,道教尊称老子为“太上老君”。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
6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①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主要原因是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最著名的诗人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李白的代表作有《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杜甫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白居易的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等。
②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杰出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北宋苏轼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宋之际李清照的代表作有《如梦令》。南宋辛弃疾的代表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元曲:由元杂剧和散曲组成。关汉卿《窦娥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悲剧作品。
④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出现了四大古典名著,即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其中《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都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反映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7《史记》、《资治通鉴》
①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8古代书法、绘画、雕塑成就和京剧形成
(1)书法
①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主要原因是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得到广泛应用)。东晋的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人称之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②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隋朝书法融合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为唐代书法创新奠定基础。唐朝最著名书法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创造了雄浑敦厚的“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其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柳公权创造了方折峻丽、骨力雄健的“柳体”,其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后人把颜书和柳书并称“颜筋柳骨”。
③宋元时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宋朝著名的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书法各有新意,人称“宋四家”。元朝赵孟頫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④明朝书法较为普及,有人形容三尺童子即能挥笔作书,当时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明朝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绘画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②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宗教画富有生活气息,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大量出现。唐初画家阎立本,以人物故事画著名,其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像》、《步辇图》。盛唐画家吴道子,画技高超,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的先河,其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
③两宋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其中的代表作,它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④元朝赵孟頫的画,被后人称为“神品”,他画山水、人物、花鸟等生动传神,名作有《秋郊饮马图》。
⑤明朝绘画以山水、花鸟画为主,水墨写意,花鸟画也推陈出新。代表画家徐渭的“泼墨画”最负盛名。
⑥清朝的“扬州八怪”成就最突出的是郑板桥。
(3)雕塑
①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作品的代表,它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灿明珠。
②为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令人开凿石窟,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石窟里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优点。
③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今甘肃西部)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窟内保存的大量佛经、文书等极为珍贵。莫高窟里的壁画、佛像、佛经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发展。
(4)京剧的形成
清朝出现的新剧种——京剧。清代乾隆时期, 四大徽班进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在19世纪中期形成京剧。
9对中国文化遗产态度
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独特魅力。
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能为发展经济而破坏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 。
10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从一家学说到治国的指导思想再到受到冲击。
11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最大地影响看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指导思想,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对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12对中国古代不同的治国思想的认识:
(1)儒家德治思想:①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②有利于形成重视道德的社会风气,形成中华民族讲仁义、重气节的民族性格③过分强调道德导致明清时期对人性的禁锢
(2)法家法治思想:①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②容易导致苛政和暴政,引发社会大动荡
(3)道家无为而治思想:①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②不利于社会矛盾的解决,随着时间推移,使积累的矛盾不断尖锐③不符合统治者追求物质享受,好大喜功的欲望。统治者常在国力得到恢复之后就会放弃无为而治。
13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近几年中考历史试题中无一例外地都有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和生活的命题,而且分值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不但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历史这门学科既源于社会、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时代主题。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同时在平时要多关注国内外和本地的热点大事,研究它是否和历史有密切的结合点,善于捕捉其中的历史知识信息。以下是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九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①甲骨文是商朝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内容主要是记事,载体为兽骨(史书内容是系统编修(记载)历史,载体为书、纸)②商周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也称“铭文”。西周晚期,演变为“大篆”。③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在竹简或丝帛上写字,字体也开始发生变化。④秦朝统一后,统一文字为“小篆”,后又推广笔画更加简单的“隶书”。⑤魏晋时期,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
2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山东)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政治主张:核心是 “仁”。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要谦虚好学。要“温故而知新”。
(3)文化上:整理《诗经》,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
(4)孔子的言行由其的弟子整理在《论语》一书中。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5)孔子治国思想的实践:①汉朝统治者减轻农民徭役和赋役负担,有利于经济恢复与发展②唐朝统治者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生产,社会环境安宁
(1)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际关系的改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其观点: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互相转化。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4“百家争鸣”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对社会的见解并互相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①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秩序②政治上:新旧制度交替,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同时出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整个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状态③社会因素:社会大变革时期,统治者急需人才④人才因素:私学盛行,士阶层兴起。)
(2)各家学派
①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②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孟子的思想: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倡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战国另一位儒家代表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③道家学派: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战国时期代表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是庄子。庄子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反对孔子在鲁国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庄子的思想成为西汉初年的治国思想)
④法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法家思想最适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后成为秦朝的治国思想,导致秦朝的暴政)
⑤兵家: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孙武,其《孙子兵法》是世界最早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出自此书。战国时期代表孙膑,继承并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提出“战胜而强立”的观点。
(3)影响
诸子百家互相争论、互相批判又互相吸收,营造了民主、自由的学术研究气氛,有力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封建社会被统治者长期利用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
(4)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现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诸子百家的思想)
①团结友爱(仁爱、兼爱)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②保护环境(孟子自然资源持续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③辩证看待问题(老子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有利于客观公正全面地看待问题④以法治国⑤尊师重教。
(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关于民生的思想: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施行“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等。
5佛教和道教
①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开始兴建佛寺。
②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张陵,道教尊称老子为“太上老君”。道教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
6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①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主要原因是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最著名的诗人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李白的代表作有《蜀道难》、《早发白帝城》等。杜甫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他的诗被称为“诗史”。白居易的代表作有《秦中吟》、《新乐府》等。
②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杰出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北宋苏轼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两宋之际李清照的代表作有《如梦令》。南宋辛弃疾的代表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③元曲:由元杂剧和散曲组成。关汉卿《窦娥冤》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悲剧作品。
④明清时期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出现了四大古典名著,即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其中《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它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都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反映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落。
7《史记》、《资治通鉴》
①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8古代书法、绘画、雕塑成就和京剧形成
(1)书法
①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主要原因是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得到广泛应用)。东晋的王羲之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人称之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②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隋朝书法融合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为唐代书法创新奠定基础。唐朝最著名书法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创造了雄浑敦厚的“颜体”,他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其代表作有《颜氏家庙碑》。柳公权创造了方折峻丽、骨力雄健的“柳体”,其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后人把颜书和柳书并称“颜筋柳骨”。
③宋元时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宋朝著名的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书法各有新意,人称“宋四家”。元朝赵孟頫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④明朝书法较为普及,有人形容三尺童子即能挥笔作书,当时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明朝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绘画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②隋唐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宗教画富有生活气息,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大量出现。唐初画家阎立本,以人物故事画著名,其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像》、《步辇图》。盛唐画家吴道子,画技高超,被后人尊称为“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的先河,其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
③两宋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反映人民生活的风俗画增多,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其中的代表作,它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④元朝赵孟頫的画,被后人称为“神品”,他画山水、人物、花鸟等生动传神,名作有《秋郊饮马图》。
⑤明朝绘画以山水、花鸟画为主,水墨写意,花鸟画也推陈出新。代表画家徐渭的“泼墨画”最负盛名。
⑥清朝的“扬州八怪”成就最突出的是郑板桥。
(3)雕塑
①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作品的代表,它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灿明珠。
②为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令人开凿石窟,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石窟里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优点。
③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今甘肃西部)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莫高窟里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形象生动的彩色塑像,窟内保存的大量佛经、文书等极为珍贵。莫高窟里的壁画、佛像、佛经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发展。
(4)京剧的形成
清朝出现的新剧种——京剧。清代乾隆时期, 四大徽班进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在19世纪中期形成京剧。
9对中国文化遗产态度
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独特魅力。
对中国文化遗产的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能为发展经济而破坏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 。
10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从一家学说到治国的指导思想再到受到冲击。
11对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最大地影响看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指导思想,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对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展。
12对中国古代不同的治国思想的认识:
(1)儒家德治思想:①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②有利于形成重视道德的社会风气,形成中华民族讲仁义、重气节的民族性格③过分强调道德导致明清时期对人性的禁锢
(2)法家法治思想:①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②容易导致苛政和暴政,引发社会大动荡
(3)道家无为而治思想:①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②不利于社会矛盾的解决,随着时间推移,使积累的矛盾不断尖锐③不符合统治者追求物质享受,好大喜功的欲望。统治者常在国力得到恢复之后就会放弃无为而治。
13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儒家的大一统思想、民本思想、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