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要将历史学好、学灵活,关键是复习中要善于归纳、总结。在学完一节后,同学要练习着总结,紧扣考点,编织知识框架。只有将历史知识纵横整理,留下知识的主干,才会获得更深刻、更有条理的理解,用时才能取之快捷,易于迁移和再创造。也就是说,单元复习过程中要紧扣考点,编织知识网络。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些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八单元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出土的商朝时期巨大的青铜器。
2东汉的《九章算术》、张衡发明地动仪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总结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测量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3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4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
(1)扁鹊:春秋战国时名医。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一直被中医所沿用。
(2)华佗:东汉名医。擅长外科手术。他创制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成一套医学体操,叫“五禽戏”,锻炼身体。
(3)张仲景:东汉医学家。他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人尊称他为“医圣”。
(4)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他的著作《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5古代农具的改进
①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农具以石、骨、蚌、木为主②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工具出现,我国进入“青铜时代”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牛耕和铁农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④西汉的耕犁已安装犁壁,便于翻土,提高了耕作效率。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新型播种工具耧车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⑤唐朝农民改进犁的结构,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6《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1)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魏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2)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7都江堰、长城、赵州桥、大运河
(1)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它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一体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2)长城
是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①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加强边防,抵御匈奴,开始修建长城。②秦朝将韩、赵、燕三国长城连接并加以延伸,筑起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约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奇迹。我们今天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3)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①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②时间、人物: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③中心、起止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④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⑤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⑥连接五条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⑦开凿条件:A社会环境:国家统一,社会秩序安定B经济基础:经济繁荣,已有一定的经济实力C自然条件: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⑧评价:A积极作用:经济上,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最大的作用);(政治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B消极作用: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
(大运河开凿主要出于政治目的——巩固统治,但所起的最大作用是经济上的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元朝大运河
为便利南粮北运,元世祖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称京杭大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3)赵州桥
由隋朝杰出工匠李春主持建造,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这座桥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美观。七百多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
8四大发明
(1)纸
①西汉前期就发明了纸。甘肃天水出土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②东汉时,湖南人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造纸,制成优质廉价的植物纤维纸。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人们为纪念他的功绩,把他发明的纸叫“蔡侯纸”。③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④影响: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
(2)印刷术
①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②北宋时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灵活、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③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了约四百年。④影响:大大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发展。
(3)指南针
①早在战国时,人们利用磁石天然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②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③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④影响: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交往,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4)火药
①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②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③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出现了火箭、突火枪、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④影响: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地主阶级起到较大作用。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四大发明中,在文学上改变世界面貌的是印刷术,在战争上改变世界面貌的是火药,在航海上改变世界面貌的是指南针。四大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其教训是:要注意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应用的环境。
9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
①国家的统一,封建经济的繁荣②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往的加速③古代科学技术经验的积累和科学家的努力创造。
10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古代科技的不同:
①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经验,西方古代科技重视实验②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科技的实用性,西方古代科技既重视科技发明的实用、又重视科技理论的发展。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要将历史学好、学灵活,关键是复习中要善于归纳、总结。在学完一节后,同学要练习着总结,紧扣考点,编织知识框架。只有将历史知识纵横整理,留下知识的主干,才会获得更深刻、更有条理的理解,用时才能取之快捷,易于迁移和再创造。也就是说,单元复习过程中要紧扣考点,编织知识网络。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些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八单元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出土的商朝时期巨大的青铜器。
2东汉的《九章算术》、张衡发明地动仪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总结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测量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3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4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
(1)扁鹊:春秋战国时名医。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一直被中医所沿用。
(2)华佗:东汉名医。擅长外科手术。他创制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成一套医学体操,叫“五禽戏”,锻炼身体。
(3)张仲景:东汉医学家。他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人尊称他为“医圣”。
(4)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他的著作《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5古代农具的改进
①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农具以石、骨、蚌、木为主②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工具出现,我国进入“青铜时代”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牛耕和铁农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④西汉的耕犁已安装犁壁,便于翻土,提高了耕作效率。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新型播种工具耧车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⑤唐朝农民改进犁的结构,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6《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1)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魏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2)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7都江堰、长城、赵州桥、大运河
(1)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它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一体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2)长城
是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①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加强边防,抵御匈奴,开始修建长城。②秦朝将韩、赵、燕三国长城连接并加以延伸,筑起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约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奇迹。我们今天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3)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①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②时间、人物: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③中心、起止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④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⑤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⑥连接五条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⑦开凿条件:A社会环境:国家统一,社会秩序安定B经济基础:经济繁荣,已有一定的经济实力C自然条件: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⑧评价:A积极作用:经济上,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最大的作用);(政治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B消极作用: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
(大运河开凿主要出于政治目的——巩固统治,但所起的最大作用是经济上的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元朝大运河
为便利南粮北运,元世祖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称京杭大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3)赵州桥
由隋朝杰出工匠李春主持建造,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这座桥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美观。七百多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
8四大发明
(1)纸
①西汉前期就发明了纸。甘肃天水出土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②东汉时,湖南人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造纸,制成优质廉价的植物纤维纸。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人们为纪念他的功绩,把他发明的纸叫“蔡侯纸”。③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④影响: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
(2)印刷术
①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②北宋时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灵活、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③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了约四百年。④影响:大大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发展。
(3)指南针
①早在战国时,人们利用磁石天然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②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③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④影响: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交往,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4)火药
①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②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③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出现了火箭、突火枪、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④影响: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地主阶级起到较大作用。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四大发明中,在文学上改变世界面貌的是印刷术,在战争上改变世界面貌的是火药,在航海上改变世界面貌的是指南针。四大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其教训是:要注意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应用的环境。
9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
①国家的统一,封建经济的繁荣②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往的加速③古代科学技术经验的积累和科学家的努力创造。
10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古代科技的不同:
①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经验,西方古代科技重视实验②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科技的实用性,西方古代科技既重视科技发明的实用、又重视科技理论的发展。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要将历史学好、学灵活,关键是复习中要善于归纳、总结。在学完一节后,同学要练习着总结,紧扣考点,编织知识框架。只有将历史知识纵横整理,留下知识的主干,才会获得更深刻、更有条理的理解,用时才能取之快捷,易于迁移和再创造。也就是说,单元复习过程中要紧扣考点,编织知识网络。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些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八单元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出土的商朝时期巨大的青铜器。
2东汉的《九章算术》、张衡发明地动仪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总结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测量地震方向的仪器——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3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4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
(1)扁鹊:春秋战国时名医。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一直被中医所沿用。
(2)华佗:东汉名医。擅长外科手术。他创制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成一套医学体操,叫“五禽戏”,锻炼身体。
(3)张仲景:东汉医学家。他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人尊称他为“医圣”。
(4)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他的著作《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后来陆续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5古代农具的改进
①在原始农业时期,农业生产粗放,农具以石、骨、蚌、木为主②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工具出现,我国进入“青铜时代”③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牛耕和铁农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④西汉的耕犁已安装犁壁,便于翻土,提高了耕作效率。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新型播种工具耧车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⑤唐朝农民改进犁的结构,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6《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1)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北魏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2)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7都江堰、长城、赵州桥、大运河
(1)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主持兴修的大型水利工程,它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一体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2)长城
是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①春秋战国时期,为了加强边防,抵御匈奴,开始修建长城。②秦朝将韩、赵、燕三国长城连接并加以延伸,筑起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约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奇迹。我们今天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3)大运河
隋朝大运河
①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统治②时间、人物: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③中心、起止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④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⑤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⑥连接五条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⑦开凿条件:A社会环境:国家统一,社会秩序安定B经济基础:经济繁荣,已有一定的经济实力C自然条件: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⑧评价:A积极作用:经济上,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最大的作用);(政治上,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B消极作用: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
(大运河开凿主要出于政治目的——巩固统治,但所起的最大作用是经济上的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元朝大运河
为便利南粮北运,元世祖令人开凿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称京杭大运河),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3)赵州桥
由隋朝杰出工匠李春主持建造,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这座桥设计科学,跨度很大,桥面平缓,便于交通,造型美观。七百多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
8四大发明
(1)纸
①西汉前期就发明了纸。甘肃天水出土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②东汉时,湖南人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做原料造纸,制成优质廉价的植物纤维纸。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宜,质量也提高了,逐渐普遍使用。人们为纪念他的功绩,把他发明的纸叫“蔡侯纸”。③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④影响: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
(2)印刷术
①隋唐时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②北宋时毕昇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灵活、经济、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③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世界各地。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了约四百年。④影响:大大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发展。
(3)指南针
①早在战国时,人们利用磁石天然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②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③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④影响: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交往,大大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4)火药
①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②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③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出现了火箭、突火枪、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④影响: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地主阶级起到较大作用。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四大发明中,在文学上改变世界面貌的是印刷术,在战争上改变世界面貌的是火药,在航海上改变世界面貌的是指南针。四大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转型,其教训是:要注意创造有利于科技发展应用的环境。
9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
①国家的统一,封建经济的繁荣②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往的加速③古代科学技术经验的积累和科学家的努力创造。
10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古代科技的不同:
①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经验,西方古代科技重视实验②中国古代科技重视科技的实用性,西方古代科技既重视科技发明的实用、又重视科技理论的发展。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