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二)

2018-12-06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视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在中考历史学科的复习过程中,总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历史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不能丢掉教材,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简而言之,复习中我们必须立足历史基本知识。因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些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希望广大学生注意查看。

  第七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4清朝疆域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清朝前期实现了对全部领土的有效控制,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

  5“闭关锁国”

  (1)时间:清前期

  (2)原因

  ①思想上:清初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压制民间工商业发展②经济上: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稳定性,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根本原因)③政治上: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交往,会危及自身统治。

  (3)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表现: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②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③后来英商几次到宁波贸易,企图在此建立长期的商业据点。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5)影响

  ①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对沿海地区的稳定也起到一定作用

  ②消极影响:A清朝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当时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B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最大危害)(C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启示(教训):①现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与民族不可能与世隔绝②改革开放则国运盛,闭关锁国则国运衰,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③和平友好是中国古代外交的主流,我们必须继承并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④在对外交往中要注意学习他国长处来发展自己。

  (7)从唐朝的对外开放与清朝的闭关政策中得到的启示:开放带来繁荣,闭关导致落后;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国家不论先进还是落后,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会有更快的发展进步。

  6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概念:专制主义是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完全有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最早由韩非提出,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地方行政三个内容,这种制度直到1912年才被废除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或者家天下

  皇帝制度的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

  (2)形成原因

  ①经济根源:分散的自然经济提供了经济基础(根本原因)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③理论基础: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是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3)发展历程

  ①战国萌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②秦朝建立: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皇帝制度,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分管行政、军事、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丞相制度正式建立;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③西汉巩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皇权,巩固大一统

  ④隋唐完善: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同时实行科举取士,扩大了统治基础

  ⑤元朝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⑥明清顶峰: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解决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直属于中央的三司,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明朝还设立厂卫制度,加强了对百姓和官吏的监督,标志着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清朝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封建君主集权达到顶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

  (4)基本矛盾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的矛盾)

  (5)演变规律(趋势)

  ①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②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③思想专制不断加强。(人类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6)影响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如秦朝、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②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如秦朝修建万里长城,隋朝开凿大运河)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如元朝的民族融合)

  消极影响:①专制容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阻碍历史的发展(如秦朝的暴政)②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束缚了文化(如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的“文字狱”)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如明清时期)

  总之,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作用。

  (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秦、元分别开创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评价:有利于加强统治,防止分裂,发展经济,维护统一。但中央权力过大,对地方管得过多过细,不利于地方自主权的发挥)

  7明清时期阻碍科技发展的因素

  ①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②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③思想文化上:文化专制政策(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人才培养不能同社会生产相结合④外交上:(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根本原因。

  明清科技的发展趋势是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与西方差距拉大

  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是国家走向统一,经济繁荣,中外交流频繁。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侵略与反抗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近代化的探索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中考>初三>知识点>历史知识点>正文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二)
    2018-12-06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视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在中考历史学科的复习过程中,总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历史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不能丢掉教材,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简而言之,复习中我们必须立足历史基本知识。因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一些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希望广大学生注意查看。

      第七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4清朝疆域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清朝前期实现了对全部领土的有效控制,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

      5“闭关锁国”

      (1)时间:清前期

      (2)原因

      ①思想上:清初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压制民间工商业发展②经济上: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稳定性,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根本原因)③政治上: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交往,会危及自身统治。

      (3)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4)表现: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②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澳门、漳州、宁波、云台山)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③后来英商几次到宁波贸易,企图在此建立长期的商业据点。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广州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5)影响

      ①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对沿海地区的稳定也起到一定作用

      ②消极影响:A清朝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当时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B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最大危害)(C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启示(教训):①现代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与民族不可能与世隔绝②改革开放则国运盛,闭关锁国则国运衰,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③和平友好是中国古代外交的主流,我们必须继承并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④在对外交往中要注意学习他国长处来发展自己。

      (7)从唐朝的对外开放与清朝的闭关政策中得到的启示:开放带来繁荣,闭关导致落后;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国家不论先进还是落后,只有在相互交往中才会有更快的发展进步。

      6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概念:专制主义是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指地方完全有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最早由韩非提出,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括皇权专制中央集权地方行政三个内容,这种制度直到1912年才被废除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或者家天下

      皇帝制度的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尊

      (2)形成原因

      ①经济根源:分散的自然经济提供了经济基础(根本原因)②政治根源:地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③理论基础: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是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3)发展历程

      ①战国萌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②秦朝建立: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皇帝制度,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分管行政、军事、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丞相制度正式建立;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③西汉巩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皇权,巩固大一统

      ④隋唐完善: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同时实行科举取士,扩大了统治基础

      ⑤元朝发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⑥明清顶峰: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解决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直属于中央的三司,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明朝还设立厂卫制度,加强了对百姓和官吏的监督,标志着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清朝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封建君主集权达到顶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

      (4)基本矛盾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②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的矛盾)

      (5)演变规律(趋势)

      ①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②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③思想专制不断加强。(人类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趋势是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6)影响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如秦朝、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②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如秦朝修建万里长城,隋朝开凿大运河)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如元朝的民族融合)

      消极影响:①专制容易形成暴政和腐败现象,阻碍历史的发展(如秦朝的暴政)②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束缚了文化(如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的“文字狱”)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如明清时期)

      总之,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作用。

      (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西周、秦、元分别开创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评价:有利于加强统治,防止分裂,发展经济,维护统一。但中央权力过大,对地方管得过多过细,不利于地方自主权的发挥)

      7明清时期阻碍科技发展的因素

      ①经济上: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②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③思想文化上:文化专制政策(八股取士,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人才培养不能同社会生产相结合④外交上:(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文化的正常交流。总之,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根本原因。

      明清科技的发展趋势是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与西方差距拉大

      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原因是国家走向统一,经济繁荣,中外交流频繁。

      延伸阅读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侵略与反抗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近代化的探索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