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纵向联系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瞻前顾后,一线贯穿。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2018长沙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15课 钢铁长城
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一)陆军: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二)海军
1.部队建设:
①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②三大舰队: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装备建设: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后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3.兵种建设
①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②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三)空军:
1.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空军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
2.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1.组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2.任务: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3.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三、新时代强军之路
1.政治保障: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强军改革:调整组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成立了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3.指挥体系: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一)外交政策
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推广: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一)万隆会议的召开
1.召开: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方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影响: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史实: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二)影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建交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2.建交过程:
①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二)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全方位外交。
三、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四、外交策略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外交成果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多次举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延伸阅读
2018长沙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第六单元)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纵向联系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瞻前顾后,一线贯穿。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2018长沙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15课 钢铁长城
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一)陆军: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二)海军
1.部队建设:
①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②三大舰队: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装备建设: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后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3.兵种建设
①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②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三)空军:
1.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空军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
2.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1.组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2.任务: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3.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三、新时代强军之路
1.政治保障: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强军改革:调整组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成立了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3.指挥体系: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一)外交政策
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推广: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一)万隆会议的召开
1.召开: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方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影响: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史实: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二)影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建交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2.建交过程:
①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二)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全方位外交。
三、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四、外交策略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外交成果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多次举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延伸阅读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纵向联系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瞻前顾后,一线贯穿。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2018长沙初二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15课 钢铁长城
一、陆、海、空军的建设
(一)陆军:陆军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二)海军
1.部队建设:
①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②三大舰队: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装备建设: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后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
3.兵种建设
①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②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三)空军:
1.空军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空军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
2.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1.组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2.任务: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
3.组成: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
三、新时代强军之路
1.政治保障: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强军改革:调整组建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成立了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3.指挥体系: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一)外交政策
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2)推广: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一)万隆会议的召开
1.召开:1955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方针: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影响: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一)史实: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二)影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中美建交
1.背景
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2.建交过程:
①1971年7月,基辛格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二)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三)影响: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全方位外交。
三、外交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四、外交策略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外交成果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多次举办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