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湖南师大附中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

2016-12-13 来源: 作者: 长沙新东方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50分。其中第2620分,第2718分,第2812分。

26.(20分)现实问题的讨论往往会投射到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转型成为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材料二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提出“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理由。(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8分)

3)根据材料三,“三元并存与互补”指的是“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从这三个角度展开,指出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6分)

【答案】(1)政治上:宋代科举制发展,彻底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经济上: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兴起;自晚唐两税法改革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文化上:宋代理学诞生,儒学思想进一步走进广大平民的日常生活;世俗文化流行。(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各答一点记2分,共6分)

2)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创办近代机器工业。(2分)

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2分)

思想自由化、科学化: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与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2分)

对外开放化:总理衙门(或外务部)的设立,外交大使的派出。(2分)

3)表现:从法制遭到践踏与破坏到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2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从民主制度遭到破坏到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2分)

【考点】(1)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2)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3)现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解析】(1)根据材料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可确定从政治经济、社会人生、思想文化三方面解释宋朝的“古今之变”。根据材料一“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并联系所学可知政治上宋代科举制发展,彻底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使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从而迎来真正的平民社会。经济上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人生上自晚唐两税法改革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文化上宋代理学诞生,儒学思想进一步走进广大平民的日常生活及世俗文化流行。

2)根据材料二时间“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中国的近代化表现在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思想理性化(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及对外开放化(总理衙门、外务部)四方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治国家”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市场经济”即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转轨;“公民社会”即注重公民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与文化发展等,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三方面阐述即可。

【新东方课程链接】新东方的历史是按照先中国史再世界史,从古代到现代,便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7.(18分)美国的对华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执行的是“小舢板”政策,即跟在英国军舰后面,搭英国以武力迫使中国各地赔款、开放口岸的顺风车,既占到了中国的便宜,又不成为中国应对的矛盾焦点。……1898年爆发美西战争,美国的势力一下子达到了原来西班牙在远东的殖民地——菲律宾。从当时的国际关系结构看,英法受到德国的强大威胁,减少了对东方的投入,日俄矛盾上升。从中外关系结构看,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自1840年就开始恶化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达到最低点。当时不仅国际社会瞧不起中国,中国人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对政府的信任都降到低谷,出现整体性社会危机,政治丧失合法性,经济殖民地化,社会心理衰败。在这种时期,美国成为东亚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对中国的政策意义开始上升。美国1894年成为世界GDP的首强,有资格进行国际规则游戏了。……美国开始积极介入东方事务,它占领了菲律宾以至西太平洋,并开始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但美国是个经济大国,同时又是个军事小国,所以美国进入中国的政策视野并成为可以依赖的国际力量,从国际关系政策角度来讲还是在这个之后。

——金灿荣等《中国人是怎样看美国的——一个历史的考察》

材料二  1931年)是年一秋期间,胡佛先生全神贯注于全国所依赖,筹划大规模建设计划之重任,在此情形之下,以应付世界对面新危机之时间与精力,所余自属有限,素报不受他国干涉之自由观念者,择于此时,已计划东三省事件之爆发实为适得其时。

——亨利•L•史汀生《远东之危机》

材料三 19411月,美国《租借法案》出台,这样,罗斯福在对外援助方面就拥有了广泛的权力。……根据美方统计,战时美国对华贷款为69亿美元,按《租借法》给予的军事援助为8257亿美元。美国的军事援助主要用于陈纳德指挥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和史迪威主持的培训和装备30多个中国陆军师。即为了联合作战,打击日本侵略军。

——薛磊《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材料四 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的政府不大可能对中国的行为产生多少影响,更不用说对它的思想观点了。但是,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19702月)

1)根据以上材料归纳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哪些调整?(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898年与1931年美国对华政策出台的原因。(8分)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分)

【答案】(1)材料一:从“小舢板”政策到门户开放政策。(或摆脱追随英国的策略,实行独立的对华政策,或对华政策从隐讳含糊到清晰明确。)(2分)

材料二、三:从绥靖日本到援华抗日。(或从隔岸观火到积极抗日。)(2分)

材料四:从隔绝孤立到改善关系。(2分)

21898年美国对华政策出台原因:美国经济实力增强,但还是军事小国;帝国主义国家在侵略与瓜分中国过程中矛盾重重;中国出现整体性的社会危机。(4分)

1931年美国对华政策出台原因: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自由观念的影响;美国高层对局势的错误判断;美国在东北三省的经济投资相对很少等。(4分,任答两点给满分。)

3)因素:美国自身的政治与经济地位;美国主流社会的思想认识;中国局势的变化;世界局势的影响。(4分)

【考点】近现代美国的对华政策

【解析】(1)从材料一中省略号前后两部分可以总结出材料一中美国对华政策从“小舢板”政策转移到门户开放政策;从材料二中“计划东三省事件之爆发实为适得其时”说明此时期美国对日本对华侵略采取绥靖政策,从材料三中“美国的军事援助主要用于联合作战,打击日本侵略军”可知此时期美国对日本在华侵略采取打击政策,将材料二、三综合可知美国此时期对华政策从绥靖日本到援华抗日;从材料四中“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可知美国此时期对华政策从隔绝孤立到改善关系。

2)从材料二中分析美国1898年对华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因,根据“美国1894年成为世界GDP的首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美国经济实力增强,因而推行门户开放政策,但还是军事小国所以不能对中国造成主导性影响;根据“从当时的国际关系结构看,英法受到德国的强大威胁,减少了对东方的投入,日俄矛盾上升”可知此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在侵略与瓜分中国过程中矛盾重重;根据“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自1840年就开始恶化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达到最低点。当时不仅国际社会瞧不起中国,中国人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对政府的信任都降到低谷,出现整体性社会危机,政治丧失合法性,经济殖民地化,社会心理衰败”可知此时期中国出现整体性的社会危机。从材料三中分析美国1931年对日本侵华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无力干预日本侵华;美国传统自由、中立观念的影响;美国高层对局势进行了错误判断意图祸水北引;及美国在东北三省的经济投资相对很少,九一八事件对美国经济利益损失不大等。

3)综合四则材料可知美国对华政策变化受美国自身的政治与经济地位、美国主流社会的思想认识、中国局势的变化、世界局势等因素的影响。

【新东方课程链接】从中国的外交以及美苏冷战,会穿插讲述中美的关系,从各知识点中体现。

28.(12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亚里士多德是法治思想的最早倡导者,他批评其老师柏拉图的人治思想,将法律提高到凌驾于统治者之上的地位。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的主权(无论主权者是多数、少数或一个人)必须放在法的主权之下, 统治者必须依据法律来掌握他们的权力, 并借以监察和处理一般违法失律的人们。因为,法律没有感情, 不会偏私, 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李石《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理论的区别》

结合材料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围绕“法治与人治”自行拟定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参考:第一等级:观点正确,合理引用史料,进行多角度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912分)

第二等级:观点正确,史料引用基本准确,论证角度单一,逻辑较严密,表述清楚。(58分)

第三等级:观点基本正确,理由不充分,史实不清,逻辑与表达欠准确。(14分)

第四等级:观点不正确,不符合基本事实。(0分)

【考点】“法治与人治”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用法治取代人治,人权置于法权之下,法治可以保障客观和公正。由此结合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可自拟论题,如法治推动社会进步,法律是政治民主化的保障等。若论证法治推动社会进步可用古代罗马法治、近现代资本主义法治及新中国法治建设等史实进行论证;若论证法律是政治民主化的保障,可采用近现代资本主义法治及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作为论据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从第一节课开始,就会强调,整个的政治制度史,就是一个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的过程。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优能中学>正文
    湖南师大附中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
    2016-12-13 来源: 作者: 长沙新东方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50分。其中第2620分,第2718分,第2812分。

    26.(20分)现实问题的讨论往往会投射到对于历史问题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社会转型成为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社会。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钱穆《理学与艺术》

    材料二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概述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作者提出“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理由。(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表现。(8分)

    3)根据材料三,“三元并存与互补”指的是“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从这三个角度展开,指出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6分)

    【答案】(1)政治上:宋代科举制发展,彻底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经济上: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兴起;自晚唐两税法改革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文化上:宋代理学诞生,儒学思想进一步走进广大平民的日常生活;世俗文化流行。(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各答一点记2分,共6分)

    2)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创办近代机器工业。(2分)

    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2分)

    思想自由化、科学化: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与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2分)

    对外开放化:总理衙门(或外务部)的设立,外交大使的派出。(2分)

    3)表现:从法制遭到践踏与破坏到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2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从民主制度遭到破坏到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2分)

    【考点】(1)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2)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3)现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解析】(1)根据材料一“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可确定从政治经济、社会人生、思想文化三方面解释宋朝的“古今之变”。根据材料一“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等的平民社会”并联系所学可知政治上宋代科举制发展,彻底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使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从而迎来真正的平民社会。经济上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人生上自晚唐两税法改革后,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文化上宋代理学诞生,儒学思想进一步走进广大平民的日常生活及世俗文化流行。

    2)根据材料二时间“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中国的近代化表现在经济工业化(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政治民主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思想理性化(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及对外开放化(总理衙门、外务部)四方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治国家”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市场经济”即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转轨;“公民社会”即注重公民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与文化发展等,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三方面阐述即可。

    【新东方课程链接】新东方的历史是按照先中国史再世界史,从古代到现代,便于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7.(18分)美国的对华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执行的是“小舢板”政策,即跟在英国军舰后面,搭英国以武力迫使中国各地赔款、开放口岸的顺风车,既占到了中国的便宜,又不成为中国应对的矛盾焦点。……1898年爆发美西战争,美国的势力一下子达到了原来西班牙在远东的殖民地——菲律宾。从当时的国际关系结构看,英法受到德国的强大威胁,减少了对东方的投入,日俄矛盾上升。从中外关系结构看,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自1840年就开始恶化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达到最低点。当时不仅国际社会瞧不起中国,中国人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对政府的信任都降到低谷,出现整体性社会危机,政治丧失合法性,经济殖民地化,社会心理衰败。在这种时期,美国成为东亚国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对中国的政策意义开始上升。美国1894年成为世界GDP的首强,有资格进行国际规则游戏了。……美国开始积极介入东方事务,它占领了菲律宾以至西太平洋,并开始实行门户开放政策。但美国是个经济大国,同时又是个军事小国,所以美国进入中国的政策视野并成为可以依赖的国际力量,从国际关系政策角度来讲还是在这个之后。

    ——金灿荣等《中国人是怎样看美国的——一个历史的考察》

    材料二  1931年)是年一秋期间,胡佛先生全神贯注于全国所依赖,筹划大规模建设计划之重任,在此情形之下,以应付世界对面新危机之时间与精力,所余自属有限,素报不受他国干涉之自由观念者,择于此时,已计划东三省事件之爆发实为适得其时。

    ——亨利•L•史汀生《远东之危机》

    材料三 19411月,美国《租借法案》出台,这样,罗斯福在对外援助方面就拥有了广泛的权力。……根据美方统计,战时美国对华贷款为69亿美元,按《租借法》给予的军事援助为8257亿美元。美国的军事援助主要用于陈纳德指挥的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和史迪威主持的培训和装备30多个中国陆军师。即为了联合作战,打击日本侵略军。

    ——薛磊《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

    材料四 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的政府不大可能对中国的行为产生多少影响,更不用说对它的思想观点了。但是,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美国总统尼克松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19702月)

    1)根据以上材料归纳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历了哪些调整?(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898年与1931年美国对华政策出台的原因。(8分)

    3)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分)

    【答案】(1)材料一:从“小舢板”政策到门户开放政策。(或摆脱追随英国的策略,实行独立的对华政策,或对华政策从隐讳含糊到清晰明确。)(2分)

    材料二、三:从绥靖日本到援华抗日。(或从隔岸观火到积极抗日。)(2分)

    材料四:从隔绝孤立到改善关系。(2分)

    21898年美国对华政策出台原因:美国经济实力增强,但还是军事小国;帝国主义国家在侵略与瓜分中国过程中矛盾重重;中国出现整体性的社会危机。(4分)

    1931年美国对华政策出台原因: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自由观念的影响;美国高层对局势的错误判断;美国在东北三省的经济投资相对很少等。(4分,任答两点给满分。)

    3)因素:美国自身的政治与经济地位;美国主流社会的思想认识;中国局势的变化;世界局势的影响。(4分)

    【考点】近现代美国的对华政策

    【解析】(1)从材料一中省略号前后两部分可以总结出材料一中美国对华政策从“小舢板”政策转移到门户开放政策;从材料二中“计划东三省事件之爆发实为适得其时”说明此时期美国对日本对华侵略采取绥靖政策,从材料三中“美国的军事援助主要用于联合作战,打击日本侵略军”可知此时期美国对日本在华侵略采取打击政策,将材料二、三综合可知美国此时期对华政策从绥靖日本到援华抗日;从材料四中“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骤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可知美国此时期对华政策从隔绝孤立到改善关系。

    2)从材料二中分析美国1898年对华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原因,根据“美国1894年成为世界GDP的首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8年美国经济实力增强,因而推行门户开放政策,但还是军事小国所以不能对中国造成主导性影响;根据“从当时的国际关系结构看,英法受到德国的强大威胁,减少了对东方的投入,日俄矛盾上升”可知此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在侵略与瓜分中国过程中矛盾重重;根据“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自1840年就开始恶化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达到最低点。当时不仅国际社会瞧不起中国,中国人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对政府的信任都降到低谷,出现整体性社会危机,政治丧失合法性,经济殖民地化,社会心理衰败”可知此时期中国出现整体性的社会危机。从材料三中分析美国1931年对日本侵华实行绥靖政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无力干预日本侵华;美国传统自由、中立观念的影响;美国高层对局势进行了错误判断意图祸水北引;及美国在东北三省的经济投资相对很少,九一八事件对美国经济利益损失不大等。

    3)综合四则材料可知美国对华政策变化受美国自身的政治与经济地位、美国主流社会的思想认识、中国局势的变化、世界局势等因素的影响。

    【新东方课程链接】从中国的外交以及美苏冷战,会穿插讲述中美的关系,从各知识点中体现。

    28.(12分)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亚里士多德是法治思想的最早倡导者,他批评其老师柏拉图的人治思想,将法律提高到凌驾于统治者之上的地位。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的主权(无论主权者是多数、少数或一个人)必须放在法的主权之下, 统治者必须依据法律来掌握他们的权力, 并借以监察和处理一般违法失律的人们。因为,法律没有感情, 不会偏私, 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

    ——李石《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理论的区别》

    结合材料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围绕“法治与人治”自行拟定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评分参考:第一等级:观点正确,合理引用史料,进行多角度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912分)

    第二等级:观点正确,史料引用基本准确,论证角度单一,逻辑较严密,表述清楚。(58分)

    第三等级:观点基本正确,理由不充分,史实不清,逻辑与表达欠准确。(14分)

    第四等级:观点不正确,不符合基本事实。(0分)

    【考点】“法治与人治”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用法治取代人治,人权置于法权之下,法治可以保障客观和公正。由此结合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可自拟论题,如法治推动社会进步,法律是政治民主化的保障等。若论证法治推动社会进步可用古代罗马法治、近现代资本主义法治及新中国法治建设等史实进行论证;若论证法律是政治民主化的保障,可采用近现代资本主义法治及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作为论据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从第一节课开始,就会强调,整个的政治制度史,就是一个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的过程。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