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湖南师大附中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13.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
政策 |
名称 |
1947年5月 |
设立民族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1980年3月 |
设立经济特区 |
深圳特区 |
1997年7月 |
设立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答案】B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解析】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仅符合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设立民族区域自治区从实际出发处理民族关系,设立经济特区是为了推动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的改革,设立特别行政区是为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三者均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的政治理念,故B项正确;“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仅与设立特别行政区相关,故C项错误;“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仅与设立民族自治区相关,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高考年级秋季教材中第61页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该考点在月考中较为常见,因为其脉络清晰。
14.刘少奇的宪法草案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里的制度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A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故A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高考年级秋季教材中第61页梳理了人大代表制度的发展脉络,鉴于今年是人大代表的选举年,故而该考点的考频会较高。
15.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胡志明所说的这次会议( )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D.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答案】C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解析】根据材料“越南胡志明主席”“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等可知,这次会议室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了这次会议,故C项正确。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万隆会议也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故A、D两项错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C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高考年级秋季教材中第六章,第二关详细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对外关系演变,其中重点在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三大会议以及加入联合国。
16.“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这段文字应出自( )
A.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92年“九二共识”
【答案】C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解析】 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后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故C项正确;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高考年级秋季教材中第62页讲述了祖国统一大业,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即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和完善。
17.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的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执政官统统隶属于它,对它负责。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这最能反映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主权在民 B.直接民主 C.民主监督 D.依法执政
【答案】A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公民大会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且其决议具有最高的权威,体现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故A项正确;直接民主仅体现公民大会的组成方式,未体现其决议的权威,故B项错误;民主监督仅体现材料中“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执政官统统隶属于它,对它负责”,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公民大会依法执政,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新东方寒假历史尖子班教材第1页讲述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其中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民主权利。
18.罗马人认为,生活于罗马法之下是罗马公民的一个重要特权,所以帝国对属民的公民权授予是很缓慢的,直到公元212年“卡拉卡拉诏令”公布时才告完成。诏令的公布意味着( )
A.罗马公民受法律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B.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区别不复存在
C.罗马法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帝国的统治
D.罗马法最终形成系统化和法典化的完整体系
【答案】B
【考点】罗马法
【解析】A选项非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在公元212年前仅罗马原公民和授予公民权的属民才受法律的保护,在公元212年“卡拉卡拉诏令”公布后属民完全授予公民权,即罗马自由民内部不存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故B项正确;C选项为罗马法的作用,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D选项为罗马法体系的完成,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新东方寒假历史尖子班教材第2页讲述了罗马法,其中最关键的是公民法与万民法,习惯法与成文法,罗马法律的演变等。
19.英国著名歌剧《劳兰斯》中的一段唱词流传很广:我时常感到可爱滑稽,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要么是一个小自由党人,要么是一名“小托利”。这段唱词反映了英国政治生活中( )
A.责任内阁制影响大 B.两院制影响很大
C.英国政党制影响大 D.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C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的政党政治
【解析】 材料中未体现责任内阁制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两院制的影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英国人“要么是自由党人,要么是托利党人”,说明自由党和托利党对社会影响大,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新东方寒假历史尖子班教材第5页讲述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构成,英国政党政治演变十分复杂,这是课程中的重难点。
20.“玛丽安”(Marianne)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最可能是( )
A.法国时代女性的代表 B.法国民族的象征
C.法国自由民主的象征 D.法国贵族的代表
【答案】C
【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玛丽安形象的变化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和第三共和国时期(1880年)玛丽安受欢迎,而第二帝国时期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可知“玛丽安”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符合资产阶级的诉求。时代女性不能突出体现资产阶级诉求,故A项错误;民族象征在这三个时期不应该有明显变化,故B项错误;自由民主正是资产阶级的诉求,故C项正确;若“玛丽安”代表贵族,则其地位在第二帝国时期应受欢迎,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新东方寒假历史尖子班教材第10页专题讲述了美国和法国的民主政治。其中最关键的是法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曲折演变。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13.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
时间 |
政策 |
名称 |
1947年5月 |
设立民族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1980年3月 |
设立经济特区 |
深圳特区 |
1997年7月 |
设立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答案】B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解析】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仅符合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设立民族区域自治区从实际出发处理民族关系,设立经济特区是为了推动对外开放与经济体制的改革,设立特别行政区是为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三者均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的政治理念,故B项正确;“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仅与设立特别行政区相关,故C项错误;“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仅与设立民族自治区相关,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高考年级秋季教材中第61页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该考点在月考中较为常见,因为其脉络清晰。
14.刘少奇的宪法草案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里的制度是指(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A
【考点】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故A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高考年级秋季教材中第61页梳理了人大代表制度的发展脉络,鉴于今年是人大代表的选举年,故而该考点的考频会较高。
15.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胡志明所说的这次会议( )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D.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答案】C
【考点】新中国的外交。
【解析】根据材料“越南胡志明主席”“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等可知,这次会议室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了这次会议,故C项正确。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万隆会议也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故A、D两项错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C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高考年级秋季教材中第六章,第二关详细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对外关系演变,其中重点在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三大会议以及加入联合国。
16.“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这段文字应出自( )
A.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D.1992年“九二共识”
【答案】C
【考点】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解析】 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后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建议举行国共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故C项正确;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与题意无关,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高考年级秋季教材中第62页讲述了祖国统一大业,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即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和完善。
17.公民大会是全体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出席参加的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执政官统统隶属于它,对它负责。公民大会的决议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这最能反映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主权在民 B.直接民主 C.民主监督 D.依法执政
【答案】A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公民大会成年男性公民均可参加,且其决议具有最高的权威,体现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故A项正确;直接民主仅体现公民大会的组成方式,未体现其决议的权威,故B项错误;民主监督仅体现材料中“五百人议事会、十将军委员会、陪审法庭、执政官统统隶属于它,对它负责”,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公民大会依法执政,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新东方寒假历史尖子班教材第1页讲述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其中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公民的民主权利。
18.罗马人认为,生活于罗马法之下是罗马公民的一个重要特权,所以帝国对属民的公民权授予是很缓慢的,直到公元212年“卡拉卡拉诏令”公布时才告完成。诏令的公布意味着( )
A.罗马公民受法律保护并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
B.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区别不复存在
C.罗马法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稳固帝国的统治
D.罗马法最终形成系统化和法典化的完整体系
【答案】B
【考点】罗马法
【解析】A选项非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在公元212年前仅罗马原公民和授予公民权的属民才受法律的保护,在公元212年“卡拉卡拉诏令”公布后属民完全授予公民权,即罗马自由民内部不存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故B项正确;C选项为罗马法的作用,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D选项为罗马法体系的完成,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新东方寒假历史尖子班教材第2页讲述了罗马法,其中最关键的是公民法与万民法,习惯法与成文法,罗马法律的演变等。
19.英国著名歌剧《劳兰斯》中的一段唱词流传很广:我时常感到可爱滑稽,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要么是一个小自由党人,要么是一名“小托利”。这段唱词反映了英国政治生活中( )
A.责任内阁制影响大 B.两院制影响很大
C.英国政党制影响大 D.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C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的政党政治
【解析】 材料中未体现责任内阁制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两院制的影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英国人“要么是自由党人,要么是托利党人”,说明自由党和托利党对社会影响大,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新东方寒假历史尖子班教材第5页讲述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构成,英国政党政治演变十分复杂,这是课程中的重难点。
20.“玛丽安”(Marianne)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最可能是( )
A.法国时代女性的代表 B.法国民族的象征
C.法国自由民主的象征 D.法国贵族的代表
【答案】C
【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玛丽安形象的变化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和第三共和国时期(1880年)玛丽安受欢迎,而第二帝国时期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可知“玛丽安”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符合资产阶级的诉求。时代女性不能突出体现资产阶级诉求,故A项错误;民族象征在这三个时期不应该有明显变化,故B项错误;自由民主正是资产阶级的诉求,故C项正确;若“玛丽安”代表贵族,则其地位在第二帝国时期应受欢迎,故D项错误。
【新东方课程链接】新东方寒假历史尖子班教材第10页专题讲述了美国和法国的民主政治。其中最关键的是法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曲折演变。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