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被打,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近日,一条视频引发网友热议,俩孩子在玩耍时因互相推撞,之后引发两位妈妈激烈争吵。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两孩子在商场附近玩耍,一个打了另一个,孩子他妈就去帮着“回击”。结果,另外一娃的妈妈(长袖妈妈)不干了,并质问对方。那么,孩子被打了,作为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应不应该教孩子打回去?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和学习。
1
孩子被打,妈妈教导“打回去”
近日,一条视频引发网友热议,俩孩子在玩耍时因互相推撞,之后引发两位妈妈激烈争吵。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两孩子在商场附近玩耍,一个打了另一个,孩子他妈就去帮着“回击”。结果,另外一娃的妈妈(长袖妈妈)不干了,并质问对方。
两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嘴。最后,长袖妈妈撂了狠话,还好好教育了一番自家孩子:下次遇到这样的事,给我打回去。
看了这个视频,网友纷纷给这个长袖妈妈点赞。为什么大家都选择让孩子打回去呢?身在一个礼仪之邦的我们,当孩子受到欺负,打回去真的好吗?
2
不能欺负人,也不能被欺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李玫瑾曾在做客《开讲啦》节目时,被问及这个问题,她给出了肯定回答:“肯定会啊!”
李玫瑾教授还拿自己孙女举例:孙女在幼儿园被小男孩抱起又摔下,头部磕在了坚硬物上,导致肿胀。
她教孙女,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两只手拽对方耳朵,拽疼他之后自然放下了。
为什么被欺负了要“打”回去?
李玫瑾教授说到:被欺负的孩子如果不打回去,那些欺负别人的熊孩子就会一而再而三地欺负别人,因为好玩。
不仅是大人,小孩更是如此:一旦失去了敬畏之心,就会变得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甚至是丧失了底线。
李玫瑾教授在《开讲啦》中也给家长们支了招:
一、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负别人。家长要告诉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不能做,绝不能以大欺小。
二、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孩子一定要有体育锻炼,有运动,就有爆发力,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欺负,如果孩子从来不锻炼,没有强壮的体格,轻易能被推倒,下次别人还会推他,好玩呀。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还因为他们对作恶毫无自控能力。
你不告诉他那是恶,他能把别人逼死。你不告诉他要反抗,他能被别人逼死。
3
如何教育孩子保护自己
这些年“孩子伤害孩子”的新闻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家长们也是心中惶惶,唯恐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却又无可奈何。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殷飞认为,“打不打回去”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对立,应分清具体情况。
很多情况下,孩子被打可能只是偶然情况,因为失误或玩笑过头,殷飞认为,这种情况下应该教孩子包容。而面对有针对的、故意欺凌,殷飞认为应该反抗。而反抗形式有很多种,除了打回去,还可以寻求老师、父母帮助,甚至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其实孩子在遭人欺负时,不敢反击或者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是很常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天生的性格原因,也有后天教育不足的因素存在。
有一句话这样说:“不伤人是一种教养,但不被别人伤害是一种气场。”身为家长,我们不可能时刻守护在孩子身边,但是我们有责任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升老师收集了一些专家及心理咨询师的建议,给大家总结了5个建议,不妨来看看。
1. 强化孩子的权利意识
孩子被攻击时下意识退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权利的界限在哪里。
父母在平时的引导中,可以多传递自我权利的意识,比如告诉他:
玩具是你的,你有权利决定要不要给别人玩。
身体是你的,不要让其他人随意触摸和侵犯。
只有让孩子先懂得认知权利的界限,他才能学习如何维权。
2. 教孩子使用语言警告威慑对方
教孩子使用严肃警告的言语,也是能达到震慑的效果的,特别是对于四五岁的孩子,要让他们知道「这个孩子不好惹」。
比如:
住手!不许你这样!这是我的玩具!
你走开!你再推我我就生气了!
说不利索的时候,尖叫或吼两声也可以的。
3. 告诉孩子择情还击,逃跑也没错
如果语言威慑没用,适时出手地反击是可以被允许的,但要「打得过才行」,最推荐的反击行为,就是——推。
推打人的孩子,让他停止攻击行为。
当然,逃跑也是英雄,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4. 告诉孩子遵循自己的本能反应
当孩子还击时,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分寸,哪些地方不能打;当孩子不还手时,我们需要了解他不还手的原因。不要觉得他吃亏了没用,而是接纳他的情绪。
这个为什么很重要,因为这种共情会让孩子更有底气。而在这个基础上,孩子才会慢慢衍生出自己的气场:我不爱动手,并不代表我就会被随意欺负。就算你比我强,我也不怕你!
所以,我们需要告诉孩子:
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尊重精神和肉体的第一意愿,不害怕地反抗;
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披好你的铠甲,让他们无处可攻;
如果有人打你,你也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让人得逞,但也不让人受伤。
5. 让孩子适时求助大人
有效停止被欺负的行为除了反击外,借助外力帮忙也是很有用的。
你可以教孩子及时求助老师或父母,甚至或者对方孩子的家长,这个时候,能顺畅地表达就很重要。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近日,一条视频引发网友热议,俩孩子在玩耍时因互相推撞,之后引发两位妈妈激烈争吵。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两孩子在商场附近玩耍,一个打了另一个,孩子他妈就去帮着“回击”。结果,另外一娃的妈妈(长袖妈妈)不干了,并质问对方。那么,孩子被打了,作为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应不应该教孩子打回去?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和学习。
1
孩子被打,妈妈教导“打回去”
近日,一条视频引发网友热议,俩孩子在玩耍时因互相推撞,之后引发两位妈妈激烈争吵。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两孩子在商场附近玩耍,一个打了另一个,孩子他妈就去帮着“回击”。结果,另外一娃的妈妈(长袖妈妈)不干了,并质问对方。
两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嘴。最后,长袖妈妈撂了狠话,还好好教育了一番自家孩子:下次遇到这样的事,给我打回去。
看了这个视频,网友纷纷给这个长袖妈妈点赞。为什么大家都选择让孩子打回去呢?身在一个礼仪之邦的我们,当孩子受到欺负,打回去真的好吗?
2
不能欺负人,也不能被欺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李玫瑾曾在做客《开讲啦》节目时,被问及这个问题,她给出了肯定回答:“肯定会啊!”
李玫瑾教授还拿自己孙女举例:孙女在幼儿园被小男孩抱起又摔下,头部磕在了坚硬物上,导致肿胀。
她教孙女,如果再遇到这样的事情,就两只手拽对方耳朵,拽疼他之后自然放下了。
为什么被欺负了要“打”回去?
李玫瑾教授说到:被欺负的孩子如果不打回去,那些欺负别人的熊孩子就会一而再而三地欺负别人,因为好玩。
不仅是大人,小孩更是如此:一旦失去了敬畏之心,就会变得肆无忌惮、无法无天,甚至是丧失了底线。
李玫瑾教授在《开讲啦》中也给家长们支了招:
一、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负别人。家长要告诉孩子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不能做,绝不能以大欺小。
二、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孩子一定要有体育锻炼,有运动,就有爆发力,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欺负,如果孩子从来不锻炼,没有强壮的体格,轻易能被推倒,下次别人还会推他,好玩呀。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还因为他们对作恶毫无自控能力。
你不告诉他那是恶,他能把别人逼死。你不告诉他要反抗,他能被别人逼死。
3
如何教育孩子保护自己
这些年“孩子伤害孩子”的新闻越来越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家长们也是心中惶惶,唯恐自己的孩子受到欺负,却又无可奈何。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殷飞认为,“打不打回去”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对立,应分清具体情况。
很多情况下,孩子被打可能只是偶然情况,因为失误或玩笑过头,殷飞认为,这种情况下应该教孩子包容。而面对有针对的、故意欺凌,殷飞认为应该反抗。而反抗形式有很多种,除了打回去,还可以寻求老师、父母帮助,甚至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其实孩子在遭人欺负时,不敢反击或者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是很常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天生的性格原因,也有后天教育不足的因素存在。
有一句话这样说:“不伤人是一种教养,但不被别人伤害是一种气场。”身为家长,我们不可能时刻守护在孩子身边,但是我们有责任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升老师收集了一些专家及心理咨询师的建议,给大家总结了5个建议,不妨来看看。
1. 强化孩子的权利意识
孩子被攻击时下意识退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权利的界限在哪里。
父母在平时的引导中,可以多传递自我权利的意识,比如告诉他:
玩具是你的,你有权利决定要不要给别人玩。
身体是你的,不要让其他人随意触摸和侵犯。
只有让孩子先懂得认知权利的界限,他才能学习如何维权。
2. 教孩子使用语言警告威慑对方
教孩子使用严肃警告的言语,也是能达到震慑的效果的,特别是对于四五岁的孩子,要让他们知道「这个孩子不好惹」。
比如:
住手!不许你这样!这是我的玩具!
你走开!你再推我我就生气了!
说不利索的时候,尖叫或吼两声也可以的。
3. 告诉孩子择情还击,逃跑也没错
如果语言威慑没用,适时出手地反击是可以被允许的,但要「打得过才行」,最推荐的反击行为,就是——推。
推打人的孩子,让他停止攻击行为。
当然,逃跑也是英雄,保护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4. 告诉孩子遵循自己的本能反应
当孩子还击时,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分寸,哪些地方不能打;当孩子不还手时,我们需要了解他不还手的原因。不要觉得他吃亏了没用,而是接纳他的情绪。
这个为什么很重要,因为这种共情会让孩子更有底气。而在这个基础上,孩子才会慢慢衍生出自己的气场:我不爱动手,并不代表我就会被随意欺负。就算你比我强,我也不怕你!
所以,我们需要告诉孩子:
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尊重精神和肉体的第一意愿,不害怕地反抗;
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披好你的铠甲,让他们无处可攻;
如果有人打你,你也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让人得逞,但也不让人受伤。
5. 让孩子适时求助大人
有效停止被欺负的行为除了反击外,借助外力帮忙也是很有用的。
你可以教孩子及时求助老师或父母,甚至或者对方孩子的家长,这个时候,能顺畅地表达就很重要。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