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

2018-11-22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视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苦口婆心地规劝一个人,说的道理简直不能再正确了,但他就是不做。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这种情况更多。这种时候该怎么办?继续讲道理碎碎念,还是直接来硬的逼迫就范?其实,这两种方式都忽略了这个问题的本质:道理明明是对的,他为什么不肯听呢?在此,小编与您分享的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思路:当把孩子置于“好角色”的位置,他的表现也会令您惊喜不已。

  01

  孩子真的是在拒绝请求吗?

  其实有一个人与人交往的最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你把对方置于什么样的位置上。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注意过这样的细节:

  有时候你想要提醒小朋友一件事,例如应该把手里的东西放在这边,结果小朋友不仅没有听,反而“啊——”一声爆发强烈的情绪,把手里的东西扔下,不肯合作。

  当你仔细分辨他的情绪,会发现他不是对抗,更多是委屈,他会大声说“我本来就是这么想的”,或者“我是没来及——”,大人往往不理解孩子的委屈,而是说:“我不就是提醒你吗?”“脾气这么大跟谁学的。”结果孩子更哭闹了。

  在这样的场景中,驱动孩子的内在情绪是什么呢?

  其实,孩子的心理语言是:“我本来就能做好的,不用你说我也能做好。”他的内在情绪是:你说这些提醒的话,就好像我自己做不好似的,你不相信我。而他之所以不合作,是因为他的潜意识觉得,如果听话了,就是承认了自己做不好。

  这里面涉及到孩子的自我感知:如果是自己本来就想做的,那么是对自我的自豪感;如果是自己没想到,而要父母提醒的,那则是对自我的羞愧感。

  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注意到,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是把对方置于好角色上,还是坏角色上——指责的表达方式,让对方成为“坏角色”,说的是对方哪里不好,如何没达到要求;需求的表达方式,是让对方成为“好角色”,成为能帮助自己的英雄。

  让对方成为“坏角色”,潜意识是唤醒对方的内疚感,想提醒对方他有多么不理解自己。这种表达是我们经常不自觉采用的方式,很多时候,唤醒他人的内疚感,是让我们感觉到痛快的方法。

  没有人愿意感觉自己是“坏角色”,一旦意识到自己被指责,一个人的下意识反应是“防御”,否认这种指责,要么是冷冷不予回应,要么是情绪爆发,把小事变成争吵。

  而让对方成为“好角色”,是想唤醒对方的“自我感觉良好”。让对方看到,他做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到自己。这是不把自己的困扰归咎于对方,而直接对未来提出期望。

  有的人或许会觉得,“不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怎么会改好呢”。事实恰好相反,不让对方承认错误,往往才能让对方做得更好。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讲的道理都对,但对方却不听?其实就在我们把对方置于哪个角色上。因此,当孩子拒绝父母的要求时,也许拒绝的并不是要求本身,而是父母对自己的指责。“我不是这样的。我本来也可以是对的。”这也许是他大哭的背后原因。

  02

  为什么不能好好沟通?

  明白了心理机制,如何和孩子沟通的策略也就很清晰了:尽量以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式提出建议,他人也就愿意接受你的建议,这样互惠共赢,皆大欢喜。

  但生活中,这一点却相当难以做到,这是为什么?

  第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执着于“应该”。

  这种情形对应于心中抱着固定“理想型”的人。这样的人对于人和关系“应该如此”有强烈的预期假定。一个男人就应该“沉稳坚毅、大气开朗、勤劳顾家、温柔呵护”,做到这些都是“应该的”,做不到就是“毛病”。

  类似的,一个小孩就应该“干净整洁、落落大方、勤奋上进、知书达理”,做到了是“应该的”,做不到就是“毛病”。“怎么这么不听话!”“怎么这么爱哭!”“怎么这么不自觉。”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与人对话的时候,都隐含着对对方的评价,正分,零分,负分。而我们表达出来的对他人的评分,是正分还是负分,取决于我们的零分线设在哪里。

  零分线就是我们心中的“应该线”。当我们心中的“应该线”画在一个封死的位置上,那么任何现实中达不到这条线都是负分。

  在这种情况下,让一个人口头上“不要指责别人,要鼓励赞赏别人”是做不到的,因为在心里就已经给对方打了负分,即使口头上不指责,也能让对方感觉出心里的负分,最后交流的效果还是一样的。

  真正让生活轻松的方法,是在心里画一条零分的零分线,也就是对他人没有预期,这样有一点点好的地方都是正分。例如认为“人与人相互不问候”是正常的,这样,如果有个朋友给自己送份祝福,立刻觉得惊喜备至,而不会因为“朋友怎么都想不起来给我电话”而气恼。

  例如认为“人下班回家懒得做家务”是正常的,这样,看到家里另一半下班还忙碌收拾,立刻会觉得“对方好好啊,我好幸运”,对方某天懒得做也会觉得理解。例如认为“小孩子贪玩懒惰”是正常的,这样,如果小孩能自觉勤奋一次,立刻会由衷赞叹“哇,你好棒”,即使有时懒惰也能理解。

  如何让生活看起来处处美丽?相信不美丽是“正常态”就可以了。语言方式并不是我们随意选择的,它反映出我们内在的世界观念。

  第二种常见的情况是:执着于“我好”。

  前面说到,当我们想要规劝一个人,太彰显自己有道理而对方不对,有可能让对方产生情绪抵触,反而起不到规劝效果。那么推论也很简单,不要处处彰显自己,多理解鼓励对方不就能达到效果了吗?

  没有那么简单。很多时候,规劝他人的人,并不是想达到规劝的效果,而恰恰想达到的是彰显自己的效果。

  只要想一句话,就能明白这里面的差异在哪里。“你看,我早说了吧。”这就是一句想要彰显自己的话。

  举一个例子。当你和孩子产生意见分歧,而他没有采纳自己的建议,结果遭遇到了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期望对方能够采纳好的建议,得到好的结果,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刻意忘记自己曾经的意见,而尽可能鼓励他再去尝试。

  当小孩子没有听父母劝,非要拿着一个重的东西走,结果摔倒了,父母最好的应对方法是赶紧拥抱一下,说没关系没关系。而当小孩子把东西放下,爬起来再走,只为他喝彩“你好坚强”,绝口不提“看,我当初说什么来着”。

  老子讲“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就是指不彰显自己,才能很多时候化育万物。

  03

  让孩子成为那个“好角色”

  很多情况下,与人相处的本质是相通的。让孩子处在“好角色”的位置上,就是简简单单的关键一步。

  让孩子处在“好角色“的位置上,让他的自我获得鼓励,让他觉得自己是人生的英雄,才会产生对未来不间断的内驱力。心理学研究发现,稳定的高自尊者会把好结果归因于自我,把坏结果归因于偶然,这样能在顺境中更容易持续,逆境中更容易走出。

  带孩子的本质,也就是让小孩子认为自己很好,并且能做得更好。所有的哭闹不乖懒散都是正常,偶尔迸发出的礼貌勤勉是“哇真好”,小孩子会感觉“我这么好吗,我真的这么好,那我还可以更好”,而这种自我感觉会让他自己想要做好。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是不争功的,越不去争夺“你看我对你教育得多好”的功劳,孩子成长的内驱力越强。

  其实就是简单的交流方式,把对方长期置于“零分-负分”的区间,还是“零分-正分”的区间,会决定对方长期的自我感知,进而影响他的行为。很多时候,让我们成长的那么一点点动力,就是心底的一丝“我是这么好的吗”。

  有时候,让我们不敢接受的是所谓的负面情境,很多父母为了避免负面情境,甚至用尽一切严厉措施阻碍孩子的探索,但实际上,坦然接受负面情境的正常,反而能发现生活里处处是惊喜。

  延伸阅读

  2019年择校必看:长郡郡维招生+入学方式盘点

  2019中考:长沙四大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特点

  2019长沙中考:每科最多允许失误多少分?

  雅礼老师:给所有想要竞赛孩子的一点忠告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将孩子当植物养

  2019中考:关于择校,名校不是最终出路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被打,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中考>学习资讯>小道消息>正文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
    2018-11-22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视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苦口婆心地规劝一个人,说的道理简直不能再正确了,但他就是不做。在面对孩子的时候,这种情况更多。这种时候该怎么办?继续讲道理碎碎念,还是直接来硬的逼迫就范?其实,这两种方式都忽略了这个问题的本质:道理明明是对的,他为什么不肯听呢?在此,小编与您分享的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思路:当把孩子置于“好角色”的位置,他的表现也会令您惊喜不已。

      01

      孩子真的是在拒绝请求吗?

      其实有一个人与人交往的最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你把对方置于什么样的位置上。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注意过这样的细节:

      有时候你想要提醒小朋友一件事,例如应该把手里的东西放在这边,结果小朋友不仅没有听,反而“啊——”一声爆发强烈的情绪,把手里的东西扔下,不肯合作。

      当你仔细分辨他的情绪,会发现他不是对抗,更多是委屈,他会大声说“我本来就是这么想的”,或者“我是没来及——”,大人往往不理解孩子的委屈,而是说:“我不就是提醒你吗?”“脾气这么大跟谁学的。”结果孩子更哭闹了。

      在这样的场景中,驱动孩子的内在情绪是什么呢?

      其实,孩子的心理语言是:“我本来就能做好的,不用你说我也能做好。”他的内在情绪是:你说这些提醒的话,就好像我自己做不好似的,你不相信我。而他之所以不合作,是因为他的潜意识觉得,如果听话了,就是承认了自己做不好。

      这里面涉及到孩子的自我感知:如果是自己本来就想做的,那么是对自我的自豪感;如果是自己没想到,而要父母提醒的,那则是对自我的羞愧感。

      我们很多时候都没有注意到,当我们说话的时候,是把对方置于好角色上,还是坏角色上——指责的表达方式,让对方成为“坏角色”,说的是对方哪里不好,如何没达到要求;需求的表达方式,是让对方成为“好角色”,成为能帮助自己的英雄。

      让对方成为“坏角色”,潜意识是唤醒对方的内疚感,想提醒对方他有多么不理解自己。这种表达是我们经常不自觉采用的方式,很多时候,唤醒他人的内疚感,是让我们感觉到痛快的方法。

      没有人愿意感觉自己是“坏角色”,一旦意识到自己被指责,一个人的下意识反应是“防御”,否认这种指责,要么是冷冷不予回应,要么是情绪爆发,把小事变成争吵。

      而让对方成为“好角色”,是想唤醒对方的“自我感觉良好”。让对方看到,他做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到自己。这是不把自己的困扰归咎于对方,而直接对未来提出期望。

      有的人或许会觉得,“不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怎么会改好呢”。事实恰好相反,不让对方承认错误,往往才能让对方做得更好。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讲的道理都对,但对方却不听?其实就在我们把对方置于哪个角色上。因此,当孩子拒绝父母的要求时,也许拒绝的并不是要求本身,而是父母对自己的指责。“我不是这样的。我本来也可以是对的。”这也许是他大哭的背后原因。

      02

      为什么不能好好沟通?

      明白了心理机制,如何和孩子沟通的策略也就很清晰了:尽量以让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式提出建议,他人也就愿意接受你的建议,这样互惠共赢,皆大欢喜。

      但生活中,这一点却相当难以做到,这是为什么?

      第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执着于“应该”。

      这种情形对应于心中抱着固定“理想型”的人。这样的人对于人和关系“应该如此”有强烈的预期假定。一个男人就应该“沉稳坚毅、大气开朗、勤劳顾家、温柔呵护”,做到这些都是“应该的”,做不到就是“毛病”。

      类似的,一个小孩就应该“干净整洁、落落大方、勤奋上进、知书达理”,做到了是“应该的”,做不到就是“毛病”。“怎么这么不听话!”“怎么这么爱哭!”“怎么这么不自觉。”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与人对话的时候,都隐含着对对方的评价,正分,零分,负分。而我们表达出来的对他人的评分,是正分还是负分,取决于我们的零分线设在哪里。

      零分线就是我们心中的“应该线”。当我们心中的“应该线”画在一个封死的位置上,那么任何现实中达不到这条线都是负分。

      在这种情况下,让一个人口头上“不要指责别人,要鼓励赞赏别人”是做不到的,因为在心里就已经给对方打了负分,即使口头上不指责,也能让对方感觉出心里的负分,最后交流的效果还是一样的。

      真正让生活轻松的方法,是在心里画一条零分的零分线,也就是对他人没有预期,这样有一点点好的地方都是正分。例如认为“人与人相互不问候”是正常的,这样,如果有个朋友给自己送份祝福,立刻觉得惊喜备至,而不会因为“朋友怎么都想不起来给我电话”而气恼。

      例如认为“人下班回家懒得做家务”是正常的,这样,看到家里另一半下班还忙碌收拾,立刻会觉得“对方好好啊,我好幸运”,对方某天懒得做也会觉得理解。例如认为“小孩子贪玩懒惰”是正常的,这样,如果小孩能自觉勤奋一次,立刻会由衷赞叹“哇,你好棒”,即使有时懒惰也能理解。

      如何让生活看起来处处美丽?相信不美丽是“正常态”就可以了。语言方式并不是我们随意选择的,它反映出我们内在的世界观念。

      第二种常见的情况是:执着于“我好”。

      前面说到,当我们想要规劝一个人,太彰显自己有道理而对方不对,有可能让对方产生情绪抵触,反而起不到规劝效果。那么推论也很简单,不要处处彰显自己,多理解鼓励对方不就能达到效果了吗?

      没有那么简单。很多时候,规劝他人的人,并不是想达到规劝的效果,而恰恰想达到的是彰显自己的效果。

      只要想一句话,就能明白这里面的差异在哪里。“你看,我早说了吧。”这就是一句想要彰显自己的话。

      举一个例子。当你和孩子产生意见分歧,而他没有采纳自己的建议,结果遭遇到了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期望对方能够采纳好的建议,得到好的结果,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刻意忘记自己曾经的意见,而尽可能鼓励他再去尝试。

      当小孩子没有听父母劝,非要拿着一个重的东西走,结果摔倒了,父母最好的应对方法是赶紧拥抱一下,说没关系没关系。而当小孩子把东西放下,爬起来再走,只为他喝彩“你好坚强”,绝口不提“看,我当初说什么来着”。

      老子讲“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就是指不彰显自己,才能很多时候化育万物。

      03

      让孩子成为那个“好角色”

      很多情况下,与人相处的本质是相通的。让孩子处在“好角色”的位置上,就是简简单单的关键一步。

      让孩子处在“好角色“的位置上,让他的自我获得鼓励,让他觉得自己是人生的英雄,才会产生对未来不间断的内驱力。心理学研究发现,稳定的高自尊者会把好结果归因于自我,把坏结果归因于偶然,这样能在顺境中更容易持续,逆境中更容易走出。

      带孩子的本质,也就是让小孩子认为自己很好,并且能做得更好。所有的哭闹不乖懒散都是正常,偶尔迸发出的礼貌勤勉是“哇真好”,小孩子会感觉“我这么好吗,我真的这么好,那我还可以更好”,而这种自我感觉会让他自己想要做好。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是不争功的,越不去争夺“你看我对你教育得多好”的功劳,孩子成长的内驱力越强。

      其实就是简单的交流方式,把对方长期置于“零分-负分”的区间,还是“零分-正分”的区间,会决定对方长期的自我感知,进而影响他的行为。很多时候,让我们成长的那么一点点动力,就是心底的一丝“我是这么好的吗”。

      有时候,让我们不敢接受的是所谓的负面情境,很多父母为了避免负面情境,甚至用尽一切严厉措施阻碍孩子的探索,但实际上,坦然接受负面情境的正常,反而能发现生活里处处是惊喜。

      延伸阅读

      2019年择校必看:长郡郡维招生+入学方式盘点

      2019中考:长沙四大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特点

      2019长沙中考:每科最多允许失误多少分?

      雅礼老师:给所有想要竞赛孩子的一点忠告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将孩子当植物养

      2019中考:关于择校,名校不是最终出路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孩子被打,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