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特级教师:练好“死记硬背”是学好语文最简单的方法!

2018-11-19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视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互联网时代,什么都能通过搜索引擎获得,孩子还需要死记硬背吗?国内语文界三位从教数十年的著名特级教师对此的观点惊人相似:学语文,就是要记!要背!语文学习的规律本是“死去活来”。练好“死记硬背”的童子功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当然,这里所说的“死记硬背”只是强调记忆和背诵的重要性,老师们并不是提倡毫无方法的背诵。

  学语文最简单的方法

  教育界,很多人对死记硬背学语文嗤之以鼻,认为死记硬背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必然导致食而不化,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于语文教学有百害而无一利。对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

  我认为,死记硬背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学习语文最简单的方法。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情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学习语言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语言的内化,一个是内部语言的外化。外部语言的内化主要靠背诵;内部语言的外化主要是说写。学习语言,打好人生底色,是绕不过要背要记的。设想一下,一个能背出一千首诗歌、两百篇古文,读过几十部小说的人,语文素质会不高吗?这是其一。

  其二,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0岁开始的。1~3岁即有显著的发展,3~6岁其进展更为迅速,6~12岁达到一生记忆力的最高峰。12岁以前也是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最佳期,反复诵读是他们的自然喜好,背书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一首诗,一段文章,读上几遍,他们便能倒背如流。这是因为,12岁之前的儿童对声音极为敏感,只要所听者正确,即能发出正确之音。

  其三,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特别注重记和背的。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无一例外地要求学生诵读如流。在书院和私塾里,教师有声、有色、有情、有韵的范读后,便要求学生微闭双眼,轻声吟诵,要读出文气,读出感情,并且当堂背诵,下次上新课前,还要检查学生旧课背诵情况,背得不熟不开课。

  从我个人学习语文经历来说,死记硬背也是值得肯定的。

  记得小学六年级下学期,学习毛主席诗词《浪淘沙·北戴河》,当时不懂,只是背下来而已。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不断反刍,不断融会,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恍然大悟。

  有一年暑假,我去北戴河旅游。那天中午,北戴河海滨游人如织,蓝天、碧海、红帆,美极了。我正要下水游泳,让人始料不及,突然下起雨来,沙滩上的红男绿女们纷纷找地方避雨。这时,雨越下越大,岸边只剩下我一个人,在滂沱大雨中,我想起了《浪淘沙·北戴河》,并大声地朗诵起来: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此时,我茅塞顿开:我们的事业,不正如那无边的大海,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是历史上任何“英雄人物”的功绩所不可比拟的吗!

  当前语文教学“讲风”不息。一篇课文,掰开、揉碎、嚼烂喂给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一问一答的“启发”之风更是越刮越盛,一堂课“十万个为什么”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顽症;课堂上为了应试而去追求知识点的落实,把完整的课文内容“碎尸万段”,进行没完没了的分析。可悲啊!

  语文学习的规律本是“死去活来”,没有死记硬背,便无以入其堂奥。为此,我上语文课非常简单,那就是从整体训练入手,多背书,少做题,在死记硬背过程中,培养学生“日诵千言”的多读习惯,“娴熟于心”的熟读习惯,“虚心涵泳”的诵读习惯。背的东西多了,蓄积在胸,便如那老泉城,掀石为泉,掘地为井,汩汩滔滔,不可遏止。

  种庄稼,农时不可违;习母语,学时不可违。恰同学年少,应当练好死记硬背的“童子功”,这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

  学语文就是要死记硬背

  学语文的第一个难关就是“识字”, 字要熟练会写的话,还是需要抄几遍的。该背的就得背,小时候你不背,难道等长大了记忆力衰退了再背吗?

  学语文本身是要下点功夫的,尤其年纪小的时候,要下点功夫、记点东西,背点东西,学点东西。特别是诗歌、好的文章等等,更应该从小就背起来,因为节奏感在里面呀。

  写文章好的人,懂得什么样的语言读起来舒服,怎样写可以把其中的音乐感、节奏感把控好,同时,道理也能够讲清楚。

  平时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记忆非常重要,许多读到的内容,借过来借过去,就活了呀,东西越多越活,当你写文章用词的时候,这些东西自己就会跳出来了,苏东坡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你腹中没有东西,临时去想词怎么能想得出来呢?

  记忆力和创造力从不矛盾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呢?因为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以后才会有创造。

  写文章也是“创造”,本来没有这篇文章,现在创造出来,你怎么创造出来?因为看得多,记得多,词语掌握多了才写得出来,谁创造得好就是因为他积累得多。所以文学就是这么回事情——

  首先,是积累、吸收;然后,在自己脑子里编程;最后,才是吐出来表达。

  就像生孩子一样,你没有怀孕怎么生孩子?一定要先接受东西,才有可能生出来东西。

  你学一篇文章先记住它就是了,干嘛要去分析“这篇文章哪句词语好不好”呢?干嘛要成天考虑“我记得多了到底对不对”呢?

  犹太人有句话,和我们中国的学习方法很像,他说小时候应该学会一种“生吞之功”,就是你要会生吞活剥,首先你要把它吃下去,东西吃多了以后他自己学会消化。

  胡适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9岁的时候特别喜欢一句话: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我就是觉得好玩,并不是很懂。到了60岁,我还是喜欢这句话,这时候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9岁的胡适真的不理解吗?他不理解不会感到喜欢的。其实9岁也算理解,60岁也叫理解,理解程度不同罢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都这样,更复杂的话你怎么理解?很多东西小时候解释再多也理解不了,长大了,阅历到了,自然就懂了。

  所以“生吞活剥”没关系的,吞下去了,葡萄糖够了,脂肪有了,维生素也有了。

  可是如果你天天分析这里面有没有葡萄糖,有没有维生素,却没有吃东西。你说十年下来,你会瘦成什么样?

  写好作文,也需要“背”!

  其实孩子“吞下去”这么多,也是为了“吐出来”,也就是写出好作文。

  很多家长发愁,孩子写作没创意,其实关键在于,我们总是让孩子按照套路写作文,现在就算写好了,长大后就肯定也不会写。因为他的思维被放进了框里,被锁链锁住了。

  记忆是一个基础,但又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只依靠记忆力,我们要吸收记忆的是经典和值得记忆的东西,而不是记忆一些条条框框套路性的东西。

  创造力是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关键是我们不可以阻碍、压抑孩子的思考。

  你积累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的语言越丰富,你的表达就越好。

  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多读书,看多了才能提升出鉴别能力。孩子没读几篇文章我们就给他一个题目,要他创造,即便是创造出来,也是很浮在表面的东西。

  学好语文就靠这“三把钥匙”

  所谓“三把钥匙”,其实就是三个字:读、写、背。

  如果还要加三个字,那就是——多读

  延伸阅读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教育出真正“有教养”的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咋办?恭喜你,这娃是来报恩的...

  家庭教育:不读书的人生,要比你想象的辛苦百倍!

  2019中考:清华北大学生学习经验分享

  2019中考:九大错误学习方法,孩子再努力也是白搭

  中考文综不只是记忆背诵,文综如何死保A?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父母,就是输在三观太正上!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中考>学习资讯>复习方法>正文
    特级教师:练好“死记硬背”是学好语文最简单的方法!
    2018-11-19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视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互联网时代,什么都能通过搜索引擎获得,孩子还需要死记硬背吗?国内语文界三位从教数十年的著名特级教师对此的观点惊人相似:学语文,就是要记!要背!语文学习的规律本是“死去活来”。练好“死记硬背”的童子功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当然,这里所说的“死记硬背”只是强调记忆和背诵的重要性,老师们并不是提倡毫无方法的背诵。

      学语文最简单的方法

      教育界,很多人对死记硬背学语文嗤之以鼻,认为死记硬背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必然导致食而不化,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于语文教学有百害而无一利。对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

      我认为,死记硬背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学习语文最简单的方法。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情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学习语言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语言的内化,一个是内部语言的外化。外部语言的内化主要靠背诵;内部语言的外化主要是说写。学习语言,打好人生底色,是绕不过要背要记的。设想一下,一个能背出一千首诗歌、两百篇古文,读过几十部小说的人,语文素质会不高吗?这是其一。

      其二,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0岁开始的。1~3岁即有显著的发展,3~6岁其进展更为迅速,6~12岁达到一生记忆力的最高峰。12岁以前也是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最佳期,反复诵读是他们的自然喜好,背书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一首诗,一段文章,读上几遍,他们便能倒背如流。这是因为,12岁之前的儿童对声音极为敏感,只要所听者正确,即能发出正确之音。

      其三,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特别注重记和背的。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无一例外地要求学生诵读如流。在书院和私塾里,教师有声、有色、有情、有韵的范读后,便要求学生微闭双眼,轻声吟诵,要读出文气,读出感情,并且当堂背诵,下次上新课前,还要检查学生旧课背诵情况,背得不熟不开课。

      从我个人学习语文经历来说,死记硬背也是值得肯定的。

      记得小学六年级下学期,学习毛主席诗词《浪淘沙·北戴河》,当时不懂,只是背下来而已。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不断反刍,不断融会,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恍然大悟。

      有一年暑假,我去北戴河旅游。那天中午,北戴河海滨游人如织,蓝天、碧海、红帆,美极了。我正要下水游泳,让人始料不及,突然下起雨来,沙滩上的红男绿女们纷纷找地方避雨。这时,雨越下越大,岸边只剩下我一个人,在滂沱大雨中,我想起了《浪淘沙·北戴河》,并大声地朗诵起来: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此时,我茅塞顿开:我们的事业,不正如那无边的大海,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是历史上任何“英雄人物”的功绩所不可比拟的吗!

      当前语文教学“讲风”不息。一篇课文,掰开、揉碎、嚼烂喂给学生的现象屡见不鲜;一问一答的“启发”之风更是越刮越盛,一堂课“十万个为什么”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顽症;课堂上为了应试而去追求知识点的落实,把完整的课文内容“碎尸万段”,进行没完没了的分析。可悲啊!

      语文学习的规律本是“死去活来”,没有死记硬背,便无以入其堂奥。为此,我上语文课非常简单,那就是从整体训练入手,多背书,少做题,在死记硬背过程中,培养学生“日诵千言”的多读习惯,“娴熟于心”的熟读习惯,“虚心涵泳”的诵读习惯。背的东西多了,蓄积在胸,便如那老泉城,掀石为泉,掘地为井,汩汩滔滔,不可遏止。

      种庄稼,农时不可违;习母语,学时不可违。恰同学年少,应当练好死记硬背的“童子功”,这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

      学语文就是要死记硬背

      学语文的第一个难关就是“识字”, 字要熟练会写的话,还是需要抄几遍的。该背的就得背,小时候你不背,难道等长大了记忆力衰退了再背吗?

      学语文本身是要下点功夫的,尤其年纪小的时候,要下点功夫、记点东西,背点东西,学点东西。特别是诗歌、好的文章等等,更应该从小就背起来,因为节奏感在里面呀。

      写文章好的人,懂得什么样的语言读起来舒服,怎样写可以把其中的音乐感、节奏感把控好,同时,道理也能够讲清楚。

      平时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记忆非常重要,许多读到的内容,借过来借过去,就活了呀,东西越多越活,当你写文章用词的时候,这些东西自己就会跳出来了,苏东坡讲“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你腹中没有东西,临时去想词怎么能想得出来呢?

      记忆力和创造力从不矛盾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呢?因为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以后才会有创造。

      写文章也是“创造”,本来没有这篇文章,现在创造出来,你怎么创造出来?因为看得多,记得多,词语掌握多了才写得出来,谁创造得好就是因为他积累得多。所以文学就是这么回事情——

      首先,是积累、吸收;然后,在自己脑子里编程;最后,才是吐出来表达。

      就像生孩子一样,你没有怀孕怎么生孩子?一定要先接受东西,才有可能生出来东西。

      你学一篇文章先记住它就是了,干嘛要去分析“这篇文章哪句词语好不好”呢?干嘛要成天考虑“我记得多了到底对不对”呢?

      犹太人有句话,和我们中国的学习方法很像,他说小时候应该学会一种“生吞之功”,就是你要会生吞活剥,首先你要把它吃下去,东西吃多了以后他自己学会消化。

      胡适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9岁的时候特别喜欢一句话: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我就是觉得好玩,并不是很懂。到了60岁,我还是喜欢这句话,这时候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9岁的胡适真的不理解吗?他不理解不会感到喜欢的。其实9岁也算理解,60岁也叫理解,理解程度不同罢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都这样,更复杂的话你怎么理解?很多东西小时候解释再多也理解不了,长大了,阅历到了,自然就懂了。

      所以“生吞活剥”没关系的,吞下去了,葡萄糖够了,脂肪有了,维生素也有了。

      可是如果你天天分析这里面有没有葡萄糖,有没有维生素,却没有吃东西。你说十年下来,你会瘦成什么样?

      写好作文,也需要“背”!

      其实孩子“吞下去”这么多,也是为了“吐出来”,也就是写出好作文。

      很多家长发愁,孩子写作没创意,其实关键在于,我们总是让孩子按照套路写作文,现在就算写好了,长大后就肯定也不会写。因为他的思维被放进了框里,被锁链锁住了。

      记忆是一个基础,但又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只依靠记忆力,我们要吸收记忆的是经典和值得记忆的东西,而不是记忆一些条条框框套路性的东西。

      创造力是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关键是我们不可以阻碍、压抑孩子的思考。

      你积累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的语言越丰富,你的表达就越好。

      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多读书,看多了才能提升出鉴别能力。孩子没读几篇文章我们就给他一个题目,要他创造,即便是创造出来,也是很浮在表面的东西。

      学好语文就靠这“三把钥匙”

      所谓“三把钥匙”,其实就是三个字:读、写、背。

      如果还要加三个字,那就是——多读

      延伸阅读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教育出真正“有教养”的孩子?

      家庭教育:孩子不是读书的料咋办?恭喜你,这娃是来报恩的...

      家庭教育:不读书的人生,要比你想象的辛苦百倍!

      2019中考:清华北大学生学习经验分享

      2019中考:九大错误学习方法,孩子再努力也是白搭

      中考文综不只是记忆背诵,文综如何死保A?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很多父母,就是输在三观太正上!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