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著名作家龙应台就曾说过,“努力读书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选择”。即便平庸,也能不负此生。在此,长沙新东方对其进行了整理,以供参考和学习。
01
曾经有一篇文章名为《中国式父母的4个神逻辑》,里面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主人公从小喜欢画楼房。高考后填报志愿,他的理想专业是同济大学的建筑系,可以他当时的成绩来说,完全可以填报人大法学院。
妈妈把儿子填报志愿的事说给同事听,同事们都说:“这还用选吗?肯定是去人大啊!你儿子是怎么想的,同济和人大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大学!”
于是,妈妈回家后就逼着儿子把第一志愿改成了他压根不喜欢的人大法学专业。
妈妈的理由是:“我辛辛苦苦培养你,现在有更好的选择,难道你想一辈子都平庸的活着?”
在母亲眼里,在人大读法律要比在同济读建筑更“有面子”,选择了更好的学校,孩子的人生才会更加出彩!至于孩子的兴趣、理想、爱好,不过是孩子不懂事的痴妄罢了,根本不值一提!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好,毕竟孩子是家长一生的挚爱。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免不了内心的焦虑,这种焦虑源于父母内心的害怕。
他们害怕为孩子付出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后却换来一场空;他们害怕因为自己的失败教育而毁掉孩子的一生;他们害怕在教育这条关键性道路上做出错误的选择……
所以,他们只能追随主流选择,做出看起来最正确的判断。但也因为害怕,文中的母亲看起来是如此的独断和执拗。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写了这样一番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能给你快乐。”
作为父母,面对孩子平凡的成长道路时,一定要认清自己内心的焦虑,不要被情绪裹挟,蒙蔽双眼,要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尊重孩子的选择。
02
一天晚上,享誉两岸的华文作家龙应台和二十一岁的儿子安德烈,坐在酒店的阳台上,默默地看着凌晨三点的大海。
这时儿子对龙应台说:“妈,你要清楚的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听了儿子的话,龙应台问儿子:“你哪里平庸了?平庸又是什么意思?”说出这句话时,龙应台还无法认同孩子的话。
儿子回答道:“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我应该会是一个最平庸的人。”
接着,她儿子轻轻地问:“你会失望么?”
龙应台早已忘记了当时是怎样回答的儿子。但是,她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
龙应台的观点并不一定适合于所有人,但是对于家长而言,的确应该控制自己的攀比和名利之心。孩子的快乐和幸福比任何事情都更为重要,适合孩子的路才是最好的路,父母有些时候应该允许孩子“平庸”。
03
台湾著名作家吴念真曾回忆说,他的儿子数学成绩很烂,老师曾在和家长的联络簿上写道:“数学成绩要加强!”
儿子从学校回来后,母亲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吴念真听后,赶紧把老婆拉到厨房问:“你原来读书的时候,数学好吗?”
老婆回答说:“很烂!”
吴念真说:“我也很烂!大学联考才考了10分。”
吴念真和妻子很严肃的探讨了这个问题,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为难孩子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每个人要走的路也不同,何必苛求孩子随大流,走一条世俗定义的所谓成功之路呢?在准备把孩子培养成精英之前,家长一定要看看孩子是否具备某种天赋,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并不在此,那就不要勉强孩子走这条路。
人生,并非只有一条路的精彩,每一条路都有各自的绚烂。
04
中国著名企业家王健林先生的日程表曾经在网上流传,他的一天也不过是吃饭、开会、签合同、路上奔波而已。就工作本身而言,王先生的工作平凡而乏味,并不比普通人的工作来的更有激情和趣味。
其实,即便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日常工作也一定是重复无聊的实验,翻阅艰涩无趣的学术资料。
那些世人眼里的成功者、不凡者,之所以不凡,是因为他们具备过平凡日子的能力。而那些一心想要让孩子摆脱不凡的父母,一开始就忽略了这种能力。
所谓匠人,不过是与岁月为友,日复一日的钻研与坚守,蓦然回首已华发满头;
所谓名伶:不过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吊嗓与练功,精益求精,终成名家;
所谓名导,不过纠结在一幕幕镜头的取舍和拼接,在故事里踽踽摸索……
世上哪有那么多“不凡的人”?他们只不过把平凡的事做到了极致而已。
平庸不代表失败,平凡不代表碌碌无为,择一事而从一世,在不断的坚持和努力中化寻常为特别,这就是一种成功。
延伸阅读
家庭教育心得:面对孩子的“平庸”,父母该怎么办?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著名作家龙应台就曾说过,“努力读书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选择”。即便平庸,也能不负此生。在此,长沙新东方对其进行了整理,以供参考和学习。
01
曾经有一篇文章名为《中国式父母的4个神逻辑》,里面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主人公从小喜欢画楼房。高考后填报志愿,他的理想专业是同济大学的建筑系,可以他当时的成绩来说,完全可以填报人大法学院。
妈妈把儿子填报志愿的事说给同事听,同事们都说:“这还用选吗?肯定是去人大啊!你儿子是怎么想的,同济和人大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大学!”
于是,妈妈回家后就逼着儿子把第一志愿改成了他压根不喜欢的人大法学专业。
妈妈的理由是:“我辛辛苦苦培养你,现在有更好的选择,难道你想一辈子都平庸的活着?”
在母亲眼里,在人大读法律要比在同济读建筑更“有面子”,选择了更好的学校,孩子的人生才会更加出彩!至于孩子的兴趣、理想、爱好,不过是孩子不懂事的痴妄罢了,根本不值一提!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好,毕竟孩子是家长一生的挚爱。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免不了内心的焦虑,这种焦虑源于父母内心的害怕。
他们害怕为孩子付出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后却换来一场空;他们害怕因为自己的失败教育而毁掉孩子的一生;他们害怕在教育这条关键性道路上做出错误的选择……
所以,他们只能追随主流选择,做出看起来最正确的判断。但也因为害怕,文中的母亲看起来是如此的独断和执拗。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写了这样一番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能给你快乐。”
作为父母,面对孩子平凡的成长道路时,一定要认清自己内心的焦虑,不要被情绪裹挟,蒙蔽双眼,要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尊重孩子的选择。
02
一天晚上,享誉两岸的华文作家龙应台和二十一岁的儿子安德烈,坐在酒店的阳台上,默默地看着凌晨三点的大海。
这时儿子对龙应台说:“妈,你要清楚的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听了儿子的话,龙应台问儿子:“你哪里平庸了?平庸又是什么意思?”说出这句话时,龙应台还无法认同孩子的话。
儿子回答道:“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我应该会是一个最平庸的人。”
接着,她儿子轻轻地问:“你会失望么?”
龙应台早已忘记了当时是怎样回答的儿子。但是,她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
龙应台的观点并不一定适合于所有人,但是对于家长而言,的确应该控制自己的攀比和名利之心。孩子的快乐和幸福比任何事情都更为重要,适合孩子的路才是最好的路,父母有些时候应该允许孩子“平庸”。
03
台湾著名作家吴念真曾回忆说,他的儿子数学成绩很烂,老师曾在和家长的联络簿上写道:“数学成绩要加强!”
儿子从学校回来后,母亲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吴念真听后,赶紧把老婆拉到厨房问:“你原来读书的时候,数学好吗?”
老婆回答说:“很烂!”
吴念真说:“我也很烂!大学联考才考了10分。”
吴念真和妻子很严肃的探讨了这个问题,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为难孩子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每个人要走的路也不同,何必苛求孩子随大流,走一条世俗定义的所谓成功之路呢?在准备把孩子培养成精英之前,家长一定要看看孩子是否具备某种天赋,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并不在此,那就不要勉强孩子走这条路。
人生,并非只有一条路的精彩,每一条路都有各自的绚烂。
04
中国著名企业家王健林先生的日程表曾经在网上流传,他的一天也不过是吃饭、开会、签合同、路上奔波而已。就工作本身而言,王先生的工作平凡而乏味,并不比普通人的工作来的更有激情和趣味。
其实,即便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日常工作也一定是重复无聊的实验,翻阅艰涩无趣的学术资料。
那些世人眼里的成功者、不凡者,之所以不凡,是因为他们具备过平凡日子的能力。而那些一心想要让孩子摆脱不凡的父母,一开始就忽略了这种能力。
所谓匠人,不过是与岁月为友,日复一日的钻研与坚守,蓦然回首已华发满头;
所谓名伶:不过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吊嗓与练功,精益求精,终成名家;
所谓名导,不过纠结在一幕幕镜头的取舍和拼接,在故事里踽踽摸索……
世上哪有那么多“不凡的人”?他们只不过把平凡的事做到了极致而已。
平庸不代表失败,平凡不代表碌碌无为,择一事而从一世,在不断的坚持和努力中化寻常为特别,这就是一种成功。
延伸阅读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任务。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托幼园所、学校)教育,这项教育工程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著名作家龙应台就曾说过,“努力读书不是为了成绩,而是为了选择”。即便平庸,也能不负此生。在此,长沙新东方对其进行了整理,以供参考和学习。
01
曾经有一篇文章名为《中国式父母的4个神逻辑》,里面有一个真实的例子:
主人公从小喜欢画楼房。高考后填报志愿,他的理想专业是同济大学的建筑系,可以他当时的成绩来说,完全可以填报人大法学院。
妈妈把儿子填报志愿的事说给同事听,同事们都说:“这还用选吗?肯定是去人大啊!你儿子是怎么想的,同济和人大就不是一个档次的大学!”
于是,妈妈回家后就逼着儿子把第一志愿改成了他压根不喜欢的人大法学专业。
妈妈的理由是:“我辛辛苦苦培养你,现在有更好的选择,难道你想一辈子都平庸的活着?”
在母亲眼里,在人大读法律要比在同济读建筑更“有面子”,选择了更好的学校,孩子的人生才会更加出彩!至于孩子的兴趣、理想、爱好,不过是孩子不懂事的痴妄罢了,根本不值一提!
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好,毕竟孩子是家长一生的挚爱。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免不了内心的焦虑,这种焦虑源于父母内心的害怕。
他们害怕为孩子付出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后却换来一场空;他们害怕因为自己的失败教育而毁掉孩子的一生;他们害怕在教育这条关键性道路上做出错误的选择……
所以,他们只能追随主流选择,做出看起来最正确的判断。但也因为害怕,文中的母亲看起来是如此的独断和执拗。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写了这样一番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能给你快乐。”
作为父母,面对孩子平凡的成长道路时,一定要认清自己内心的焦虑,不要被情绪裹挟,蒙蔽双眼,要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尊重孩子的选择。
02
一天晚上,享誉两岸的华文作家龙应台和二十一岁的儿子安德烈,坐在酒店的阳台上,默默地看着凌晨三点的大海。
这时儿子对龙应台说:“妈,你要清楚的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
听了儿子的话,龙应台问儿子:“你哪里平庸了?平庸又是什么意思?”说出这句话时,龙应台还无法认同孩子的话。
儿子回答道:“我觉得我将来的事业一定比不上你,也比不上爸爸——你们俩都有博士学位。我几乎可以确定我不太可能有爸爸的成就,更不可能有你的成就。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很普通的人,有很普通的学历,很普通的职业,不太有钱,也没有名。我应该会是一个最平庸的人。”
接着,她儿子轻轻地问:“你会失望么?”
龙应台早已忘记了当时是怎样回答的儿子。但是,她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千山万水走到最后,我们最终的负责对象,还是‘自己’二字。”
龙应台的观点并不一定适合于所有人,但是对于家长而言,的确应该控制自己的攀比和名利之心。孩子的快乐和幸福比任何事情都更为重要,适合孩子的路才是最好的路,父母有些时候应该允许孩子“平庸”。
03
台湾著名作家吴念真曾回忆说,他的儿子数学成绩很烂,老师曾在和家长的联络簿上写道:“数学成绩要加强!”
儿子从学校回来后,母亲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
吴念真听后,赶紧把老婆拉到厨房问:“你原来读书的时候,数学好吗?”
老婆回答说:“很烂!”
吴念真说:“我也很烂!大学联考才考了10分。”
吴念真和妻子很严肃的探讨了这个问题,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为难孩子了。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同,每个人要走的路也不同,何必苛求孩子随大流,走一条世俗定义的所谓成功之路呢?在准备把孩子培养成精英之前,家长一定要看看孩子是否具备某种天赋,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并不在此,那就不要勉强孩子走这条路。
人生,并非只有一条路的精彩,每一条路都有各自的绚烂。
04
中国著名企业家王健林先生的日程表曾经在网上流传,他的一天也不过是吃饭、开会、签合同、路上奔波而已。就工作本身而言,王先生的工作平凡而乏味,并不比普通人的工作来的更有激情和趣味。
其实,即便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日常工作也一定是重复无聊的实验,翻阅艰涩无趣的学术资料。
那些世人眼里的成功者、不凡者,之所以不凡,是因为他们具备过平凡日子的能力。而那些一心想要让孩子摆脱不凡的父母,一开始就忽略了这种能力。
所谓匠人,不过是与岁月为友,日复一日的钻研与坚守,蓦然回首已华发满头;
所谓名伶:不过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吊嗓与练功,精益求精,终成名家;
所谓名导,不过纠结在一幕幕镜头的取舍和拼接,在故事里踽踽摸索……
世上哪有那么多“不凡的人”?他们只不过把平凡的事做到了极致而已。
平庸不代表失败,平凡不代表碌碌无为,择一事而从一世,在不断的坚持和努力中化寻常为特别,这就是一种成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