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孩子身上的“三年级现象”?

2018-09-14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终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三年级现象”已经说了很多年,但我看到,多数议论也只是就“现象”说“现象”,现象来现象去,最后这个“三年级现象”还是年复一年成为许多家长梦魇一般的现象。具有哪些认知特征、心理特质的孩子,对“三年级现象”具有强大的免疫力?作者认为有三个特点:第一,效率;第二,习惯;第三,专注。其实孩子的专注品质与生俱来。作为父母,既无须干涉,也不必评判。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如实看见。一句话,平静的心乃是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第一道曙光。

  去年,我朋友的孩子毫无征兆地离家出走了。

  孩子在杭城的一所民办中学念初二,成绩在整个年段中不溜秋。

  从没想过,离家出走这样的事儿竟然砸到自己头上。父母急得,手足无措,一筹莫展,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

  他们一定是走投无路了,否则,绝不会以这样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将所谓的“家丑”告诉我——凌晨三点,把我从梦中叫醒。

  这孩子的脾性我知道,当然,这对父母的脾性我也知道。我告诉他们,谁也别找,哪儿也别找,回家去老老实实待着,该干吗还干吗。

  孩子咋办?

  气消了,自然就回家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孩子就回来了。

  今年初三毕业模拟考,孩子一跃进入年段前二十名。

  窥斑见豹,落叶知秋,其实,这个孩子的离家出走,几乎就是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共同寓言。

  问题千奇百怪,病根只有一个。

  在家庭教育上,我是阿德勒的铁粉。我出自本能的坚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父母有自己的命运,孩子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要为自己的命运负责,每个人也只能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可惜,坚信这一理念、而能知行合一的父母,在当代中国,不说屈指可数,至少也是为数不多的。

  壹

  就从“三年级现象”说起。

  “三年级现象”已经说了很多年,但我看到,多数议论也只是就“现象”说“现象”,现象来现象去,最后这个“三年级现象”还是年复一年成为许多家长梦魇一般的现象。

  读二年级常考100分的,怎么一下子就跌到80分了?

  以前对我们从来都是言听计从的,怎么现在都敢顶嘴了?

  明明给他报了培训班,怎么作业错误率还是这么高?

  本来还挺爱阅读的,怎么如今连课外书都懒得看了?

  别人家的孩子早放学了,怎么我家孩子还被留着补作业?

  早没注意他有多粗心,怎么现在总是丢三落四?

  ……

  要罗列孩子在三年级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一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对“三年级现象”,各路专家纷纷出手,或把脉,或望诊,或痛批,或建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专家认为,学前期的“超前教育”是“三年级现象”的万恶之源。超前学拼音,超前学汉字,超前学英语,超前学数学,日久生厌,麻木不仁,“三年级现象”成了最早的现世报。

  有专家认为,“课程编排难”是“三年级现象”的罪魁祸首。一二年级的课程,无论语文还是数学,读读、算算、记记、背背,几乎没什么思维含量,孩子很容易摘金夺银;但三年级简直就是学习生涯中一个陡峭的山道,荆棘丛生,陷阱密布。

  先说语文。阅读,开始需要联系语境解读涵义了,牵涉思维的广度、深度、敏捷度;作文,开始片段练写了,虽说是片段,其实就是篇章的胚胎,立意、选材、布局、逻辑、修辞、文法,一样都不能少。

  再说数学。计算,开始迈入小数、多位数乘除,步骤与结果明显繁杂;统计出现了,图形语言需要理解,图形思维需要运用;几何出现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等几何概念需要掌握;问题解决,由一步而两步而多步,思维难度明显加大,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更是令不少孩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样的课程编排,不出现两极分化才怪呢。

  也有专家认为,“身心转折期”才是“三年级现象”的元凶巨恶。三年级是个坎,它是儿童成长为少年的过渡期。说是过渡期,实质是冲突期。儿童期的被动与少年期的主动开始冲突,儿童期的依赖与少年期的独立开始冲突,儿童期的游戏为主与少年期的学习为主冲突加剧且无路可退,儿童期的直觉感性思维与少年期的逻辑理性思维在混沌中寻求一种秩序。总之,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迈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迷茫与焦虑中。

  所谓“三年级现象”,不过是身心内在冲突的一种外在投射。如果不是基于内因的地崩山裂,焉能出现外在的风云突变?

  专家的分析都有道理,但根本的原因可能更为复杂,也更为简单。

  贰

  先说复杂。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在学前期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孩子,并未遭遇所谓的“三年级现象”。相反,这些孩子依然优势明显、潜力十足。

  “课程编排难”并非针对某个孩子或某类孩子,而是针对所有孩子。但感染学名为“三年级现象”这一病毒的,毕竟只是小部分孩子。

  对于“身心转折期”一说,有一定道理,但也经不起检验。如果身心转折一定导致“三年级现象”,那么,人的一生还存在多个阶段的身心转折,如:“六个月”左右的婴儿向幼儿的转折期、“三岁”左右幼儿向儿童的转折期、“十二岁”左右少年向青年的转折期等,也必然导致明显的两极分化吗?事实是否定的。

  因此,“三年级现象”不太可能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更大的可能,是多种因素错综在一起,导致这个令许多家长谈“三”色变的结果。

  这就是“三年级现象”的复杂性。

  再说简单。

  我们可以逆向思考。即:具有哪些认知特征、心理特质的孩子,对“三年级现象”具有强大的免疫力。

  很简单,三个特点:第一,效率;第二,习惯;第三,专注。

  这三个特点,貌似跟智商无关,其实深刻影响智商;不仅影响智商,同时影响情商;不仅影响智商、情商,同时影响逆商(抗挫能力);不仅影响智商、情商、逆商,同时影响心商(保持良好心态能力)。

  孩子倘若拥有其中的一个品质,“三年级现象”一定跟他绝缘;拥有其中的两个品质,学习优秀一定是他的常态;一旦拥有全部三个品质,则孩子必定是学霸无疑(本人反感“学霸”一词,但“状元”违规、“学魁”生僻、“翘楚”复古,一时竟有“语词被抽干”的惨淡。无可奈何之际,只能以“学霸”应急)。

  简媜在《下午茶》中这样写道“有时,生活没什么惊天动地的目的,只化约到还活着这么个简单的念头。”

  其实,“三年级现象”往深处进一步细究,还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根源。要说化约,大概也可以化约到“专心致志”——专注品质上。

  叁

  效率和习惯当然是重要的。

  其实,效率本身就是一种良好习惯。

  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这样一个问题——

  您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道:“是在幼儿园。”

  记者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

  老人如数家珍地说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卡皮察的回答代表了聚会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普遍看法。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小时候家长和老师们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在所有的习惯中,对学习而言,“专注”实在是最最重要的习惯。我们甚至还可以反过来说,所有习惯的养成,都必定伴随心无旁骛、持之以恒的专注。倘若没有专注的护航,任何一种习惯都不可能被塑造。

  这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荀子早把这个道理讲透了——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那么,现实中,中国孩子的专注品质究竟如何呢?看看以下触目惊心的调查数据,足以让每位家长和教师揪心。

  2006年《中国青少年注意力调查报告》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注意力调查。

  2007年,济南市公安局民警心理训练中心通过多年犯罪心理研究调查表明:75%以上的青少年犯罪与专注力缺失有关。

  2011年,中国教育学会专注力课题组对2846名中小学生进行专注力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专注力优秀的只占0.5%,良好占5.2%,一般占31.3%,较差占43.8%,很差占19.2%。

  2015年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注意力(专注)问题占65%。虽然在青春期,部分孩子的注意力问题会得到改善,但仍有30%的孩子问题会伴随终身,影响其未来的工作、社交,乃至恋爱、婚姻和家庭。

  肆

  我以为,“三年级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专注”问题。

  凡是在三年级学习中退步明显、跌落谷底的,一定是专注出了问题。

  “课程编排难”一定影响专注。此时,专注品质弱的,自然就先发病、先枯萎;“身心转折期”确实是道坎,专注能量足的,往往能顺利迈过;反之,则可能磕磕碰碰、起起落落,甚至可能坠入深渊、万劫不复。

  有人痛批学前期的“超前教育”。其实,超前教育有利也有弊。如果,因为幼儿提前学了拼音、学了识字、学了数学、学了英语,导致他在进入小学低段时,因为提前学过而对内容失去兴趣,注意分散、专注丧失,且一旦形成习惯,则害莫大焉。

  反之,适度的超前学习,也可能在进入小学低段时,因为有基础、有积累、有经历、有体验,而使孩子在学习上较早树起一种自信、养成一种效率,并因此引发对后续学习的兴趣,则其专注品质不但不会受到损害,相反,可能愈磨愈锋利、愈吹愈芬芳。

  这个道理,可以用来审视诸多家庭教育现象。

  譬如,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技艺班。有些过分的家长,让孩子一周连上10几个班:奥数班、写作班、古筝版、主持人班、拉丁舞班、游泳班等等。也有孩子都能学好,但毕竟是极少数。多数孩子,往往学一项、怨一项,技能、技巧、技艺是有长进,但兴趣、专注、热情则往往呈负相关、负增长。长此以往,孩子受到损伤的是可持续学力更为关键的因素——兴趣和专注。

  当然,也有可能,孩子在某个兴趣班的学习中,不仅习得了知识技能,也塑造了专心致志、用心不二的良好品质。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认为,“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

  清代学者曾世霖强调,“学问尚精专,研摩贵纯一。”

  学习一旦丧失了兴趣和专注,就必定转化为压力;压力持续发酵,就必定转化为厌学;厌学发展到极致,就必定转化为厌恶、厌倦、厌弃生命。

  请问,这是父母想要的最终结局吗?

  伍

  专注问题,病在孩子身上,根往往在父母身上。

  其实,任何一个正常孩子,都有专注天赋。有的可能落在数理逻辑方面,有的可能落在言语表达方面,有的可能落在空间想象方面,有的可能落在身体运动方面,有的可能落在音乐表现方面,有的可能落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的可能落在内省觉知方面,有的可能落在自然探索方面,有的可能落在沉思存在方面。

  某个方面的天赋,一定表现为某个方面的专注。这话也可以反着说,某个方面的专注,通常表现为某个方面的天赋。

  问题在于,做父母的往往看不见孩子的专注。

  表现一,就是忽视孩子某个方面的专注。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父亲显然忽视了达尔文在自然探索方面的专注天赋。

  表现二,就是干预孩子的专注。一代围棋大师吴清源幼时酷爱下棋,但家贫,生计常无着落。舅舅要他学一技之长,他不干。舅舅很生气:下棋能当饭吃吗?这是对吴清源在数理逻辑方面的专注天赋的干预。

  其实,孩子的专注品质与生俱来。作为父母,既无须干涉,也不必评判。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如实看见。

  任何外加的干预和评判,对孩子的专注都是一种污染和伤害。

  一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言:“对于这件事,你可以看,可以观察,但不要试图改变它、引导它,不要说什么‘不应该这样’或‘必须那样’或‘帮我克服它’,只要观察就好了。你改变不了那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那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的快速流淌,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但如果观察后你说‘那座山没有我昨天看到的美’,则说明你根本没有欣赏,你只是在比较而已。”

  为什么那么多父母看不见孩子的专注?

  普遍的原因来自父母自身的焦虑和恐惧。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新奇的实验。

  首先,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引导下,这10个人都成功了。

  然后,打开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原来,地面是个大水池,池里有十几条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没有人回答。半晌,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竟趴在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趴了下去,再也不敢移动。

  心理学家又打开另外几盏灯,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由于网线颜色极浅,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还愿意通过这座木桥?”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剩下的2位为何不愿意?他们共同担心——“这张网牢固吗?”

  看!正是焦虑和恐惧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反应和行动质量。

  因为焦虑和恐惧,父母看不见孩子盯着蚂蚁爬行时的那份专注;

  因为焦虑和恐惧,父母看不见孩子拆装玩具时的那份静心;

  因为焦虑和恐惧,父母看不见孩子随意涂鸦时的那份凝神;

  因为焦虑和恐惧,父母看不见孩子玩家家扮角色时的那份笃定;

  因为焦虑和恐惧,父母看不见孩子望着蓝天不声不响时的那份出神;

  因为焦虑和恐惧,父母看不见孩子躲在角落里看图画书时的那份安宁;

  ……

  父母的焦虑和恐惧因何而生?

  爱!

  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语出《资治通鉴》)

  因为爱他,心生期待;因为期待,担心失望;因为失望,催生焦虑;累积焦虑,终成恐惧。

  而真正的家庭教育,是从认识自己开始,最终迈向自我实现。认识自己的焦虑,认识自己的恐惧,认识自己的依赖,认识自己的冲动和欲望……

  孩子,既不是你梦想的替代品,也不是你失败的替罪羊,更不是你人生哲学的替身演员。

  要看见孩子的专注,就要清除自己的恐惧;要清除自己的恐惧,就要稀释内心的焦虑;要稀释内心的焦虑,就要降低甚至放弃心心念念的期待。放弃期待,不是放弃爱,而是以道爱之。

  以道爱之,从清除妄念开始——

  为人父母,必须清除“孩子是我的”妄念;

  为人父母,必须清除“我为你活,你为我活”的妄念;

  为人父母,必须清除“你我不分,我们是一体的”妄念;

  为人父母,必须清除“我的梦想都寄托在你身上”的妄念;

  为人父母,必须清除“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妄念;

  为人父母,必须清除“你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的妄念。

  清除妄念的直接效果,就是离家出走的孩子回来了;清除妄念的后续效应,就是初三毕业模拟考,孩子成绩上升了。

  有人问,万一孩子不回来呢?这说明,父母内心还有更多更深的妄念需要清除;又有人问,万一孩子成绩没有上升,反而下滑了呢?这份担心,只会进一步催生你的焦虑,进一步放大你的恐惧。

  一句话,平静的心乃是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第一道曙光。

  延伸阅读:

  如何化解孩子身上的“三年级现象”?

  乔布斯临终说对女儿太亏欠:父亲的宽厚与温暖,才是给孩子最好的财产

  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

  哪些举动表明他是不靠谱的爸爸?怎么解决?

  孩子成绩好坏跟智商有多大关系?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顶部

如何化解孩子身上的“三年级现象”?

2018-09-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长晓终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三年级现象”已经说了很多年,但我看到,多数议论也只是就“现象”说“现象”,现象来现象去,最后这个“三年级现象”还是年复一年成为许多家长梦魇一般的现象。具有哪些认知特征、心理特质的孩子,对“三年级现象”具有强大的免疫力?作者认为有三个特点:第一,效率;第二,习惯;第三,专注。其实孩子的专注品质与生俱来。作为父母,既无须干涉,也不必评判。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如实看见。一句话,平静的心乃是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第一道曙光。

  去年,我朋友的孩子毫无征兆地离家出走了。

  孩子在杭城的一所民办中学念初二,成绩在整个年段中不溜秋。

  从没想过,离家出走这样的事儿竟然砸到自己头上。父母急得,手足无措,一筹莫展,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

  他们一定是走投无路了,否则,绝不会以这样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将所谓的“家丑”告诉我——凌晨三点,把我从梦中叫醒。

  这孩子的脾性我知道,当然,这对父母的脾性我也知道。我告诉他们,谁也别找,哪儿也别找,回家去老老实实待着,该干吗还干吗。

  孩子咋办?

  气消了,自然就回家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大早,孩子就回来了。

  今年初三毕业模拟考,孩子一跃进入年段前二十名。

  窥斑见豹,落叶知秋,其实,这个孩子的离家出走,几乎就是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共同寓言。

  问题千奇百怪,病根只有一个。

  在家庭教育上,我是阿德勒的铁粉。我出自本能的坚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父母有自己的命运,孩子有自己的命运。每个人要为自己的命运负责,每个人也只能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可惜,坚信这一理念、而能知行合一的父母,在当代中国,不说屈指可数,至少也是为数不多的。

  壹

  就从“三年级现象”说起。

  “三年级现象”已经说了很多年,但我看到,多数议论也只是就“现象”说“现象”,现象来现象去,最后这个“三年级现象”还是年复一年成为许多家长梦魇一般的现象。

  读二年级常考100分的,怎么一下子就跌到80分了?

  以前对我们从来都是言听计从的,怎么现在都敢顶嘴了?

  明明给他报了培训班,怎么作业错误率还是这么高?

  本来还挺爱阅读的,怎么如今连课外书都懒得看了?

  别人家的孩子早放学了,怎么我家孩子还被留着补作业?

  早没注意他有多粗心,怎么现在总是丢三落四?

  ……

  要罗列孩子在三年级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一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对“三年级现象”,各路专家纷纷出手,或把脉,或望诊,或痛批,或建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专家认为,学前期的“超前教育”是“三年级现象”的万恶之源。超前学拼音,超前学汉字,超前学英语,超前学数学,日久生厌,麻木不仁,“三年级现象”成了最早的现世报。

  有专家认为,“课程编排难”是“三年级现象”的罪魁祸首。一二年级的课程,无论语文还是数学,读读、算算、记记、背背,几乎没什么思维含量,孩子很容易摘金夺银;但三年级简直就是学习生涯中一个陡峭的山道,荆棘丛生,陷阱密布。

  先说语文。阅读,开始需要联系语境解读涵义了,牵涉思维的广度、深度、敏捷度;作文,开始片段练写了,虽说是片段,其实就是篇章的胚胎,立意、选材、布局、逻辑、修辞、文法,一样都不能少。

  再说数学。计算,开始迈入小数、多位数乘除,步骤与结果明显繁杂;统计出现了,图形语言需要理解,图形思维需要运用;几何出现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等几何概念需要掌握;问题解决,由一步而两步而多步,思维难度明显加大,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转换更是令不少孩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样的课程编排,不出现两极分化才怪呢。

  也有专家认为,“身心转折期”才是“三年级现象”的元凶巨恶。三年级是个坎,它是儿童成长为少年的过渡期。说是过渡期,实质是冲突期。儿童期的被动与少年期的主动开始冲突,儿童期的依赖与少年期的独立开始冲突,儿童期的游戏为主与少年期的学习为主冲突加剧且无路可退,儿童期的直觉感性思维与少年期的逻辑理性思维在混沌中寻求一种秩序。总之,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迈入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迷茫与焦虑中。

  所谓“三年级现象”,不过是身心内在冲突的一种外在投射。如果不是基于内因的地崩山裂,焉能出现外在的风云突变?

  专家的分析都有道理,但根本的原因可能更为复杂,也更为简单。

  贰

  先说复杂。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在学前期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孩子,并未遭遇所谓的“三年级现象”。相反,这些孩子依然优势明显、潜力十足。

  “课程编排难”并非针对某个孩子或某类孩子,而是针对所有孩子。但感染学名为“三年级现象”这一病毒的,毕竟只是小部分孩子。

  对于“身心转折期”一说,有一定道理,但也经不起检验。如果身心转折一定导致“三年级现象”,那么,人的一生还存在多个阶段的身心转折,如:“六个月”左右的婴儿向幼儿的转折期、“三岁”左右幼儿向儿童的转折期、“十二岁”左右少年向青年的转折期等,也必然导致明显的两极分化吗?事实是否定的。

  因此,“三年级现象”不太可能是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的。更大的可能,是多种因素错综在一起,导致这个令许多家长谈“三”色变的结果。

  这就是“三年级现象”的复杂性。

  再说简单。

  我们可以逆向思考。即:具有哪些认知特征、心理特质的孩子,对“三年级现象”具有强大的免疫力。

  很简单,三个特点:第一,效率;第二,习惯;第三,专注。

  这三个特点,貌似跟智商无关,其实深刻影响智商;不仅影响智商,同时影响情商;不仅影响智商、情商,同时影响逆商(抗挫能力);不仅影响智商、情商、逆商,同时影响心商(保持良好心态能力)。

  孩子倘若拥有其中的一个品质,“三年级现象”一定跟他绝缘;拥有其中的两个品质,学习优秀一定是他的常态;一旦拥有全部三个品质,则孩子必定是学霸无疑(本人反感“学霸”一词,但“状元”违规、“学魁”生僻、“翘楚”复古,一时竟有“语词被抽干”的惨淡。无可奈何之际,只能以“学霸”应急)。

  简媜在《下午茶》中这样写道“有时,生活没什么惊天动地的目的,只化约到还活着这么个简单的念头。”

  其实,“三年级现象”往深处进一步细究,还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根源。要说化约,大概也可以化约到“专心致志”——专注品质上。

  叁

  效率和习惯当然是重要的。

  其实,效率本身就是一种良好习惯。

  197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有记者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这样一个问题——

  您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

  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道:“是在幼儿园。”

  记者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

  老人如数家珍地说道:“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卡皮察的回答代表了聚会的诺贝尔奖得主的普遍看法。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小时候家长和老师们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在所有的习惯中,对学习而言,“专注”实在是最最重要的习惯。我们甚至还可以反过来说,所有习惯的养成,都必定伴随心无旁骛、持之以恒的专注。倘若没有专注的护航,任何一种习惯都不可能被塑造。

  这就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荀子早把这个道理讲透了——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那么,现实中,中国孩子的专注品质究竟如何呢?看看以下触目惊心的调查数据,足以让每位家长和教师揪心。

  2006年《中国青少年注意力调查报告》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这是我国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注意力调查。

  2007年,济南市公安局民警心理训练中心通过多年犯罪心理研究调查表明:75%以上的青少年犯罪与专注力缺失有关。

  2011年,中国教育学会专注力课题组对2846名中小学生进行专注力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专注力优秀的只占0.5%,良好占5.2%,一般占31.3%,较差占43.8%,很差占19.2%。

  2015年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注意力(专注)问题占65%。虽然在青春期,部分孩子的注意力问题会得到改善,但仍有30%的孩子问题会伴随终身,影响其未来的工作、社交,乃至恋爱、婚姻和家庭。

  肆

  我以为,“三年级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专注”问题。

  凡是在三年级学习中退步明显、跌落谷底的,一定是专注出了问题。

  “课程编排难”一定影响专注。此时,专注品质弱的,自然就先发病、先枯萎;“身心转折期”确实是道坎,专注能量足的,往往能顺利迈过;反之,则可能磕磕碰碰、起起落落,甚至可能坠入深渊、万劫不复。

  有人痛批学前期的“超前教育”。其实,超前教育有利也有弊。如果,因为幼儿提前学了拼音、学了识字、学了数学、学了英语,导致他在进入小学低段时,因为提前学过而对内容失去兴趣,注意分散、专注丧失,且一旦形成习惯,则害莫大焉。

  反之,适度的超前学习,也可能在进入小学低段时,因为有基础、有积累、有经历、有体验,而使孩子在学习上较早树起一种自信、养成一种效率,并因此引发对后续学习的兴趣,则其专注品质不但不会受到损害,相反,可能愈磨愈锋利、愈吹愈芬芳。

  这个道理,可以用来审视诸多家庭教育现象。

  譬如,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补习班、技艺班。有些过分的家长,让孩子一周连上10几个班:奥数班、写作班、古筝版、主持人班、拉丁舞班、游泳班等等。也有孩子都能学好,但毕竟是极少数。多数孩子,往往学一项、怨一项,技能、技巧、技艺是有长进,但兴趣、专注、热情则往往呈负相关、负增长。长此以往,孩子受到损伤的是可持续学力更为关键的因素——兴趣和专注。

  当然,也有可能,孩子在某个兴趣班的学习中,不仅习得了知识技能,也塑造了专心致志、用心不二的良好品质。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认为,“天才,首先是注意力。”

  唐太宗李世民说过,“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

  清代学者曾世霖强调,“学问尚精专,研摩贵纯一。”

  学习一旦丧失了兴趣和专注,就必定转化为压力;压力持续发酵,就必定转化为厌学;厌学发展到极致,就必定转化为厌恶、厌倦、厌弃生命。

  请问,这是父母想要的最终结局吗?

  伍

  专注问题,病在孩子身上,根往往在父母身上。

  其实,任何一个正常孩子,都有专注天赋。有的可能落在数理逻辑方面,有的可能落在言语表达方面,有的可能落在空间想象方面,有的可能落在身体运动方面,有的可能落在音乐表现方面,有的可能落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的可能落在内省觉知方面,有的可能落在自然探索方面,有的可能落在沉思存在方面。

  某个方面的天赋,一定表现为某个方面的专注。这话也可以反着说,某个方面的专注,通常表现为某个方面的天赋。

  问题在于,做父母的往往看不见孩子的专注。

  表现一,就是忽视孩子某个方面的专注。发表《进化论》的达尔文,当年决定放弃行医时,遭到父亲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父亲显然忽视了达尔文在自然探索方面的专注天赋。

  表现二,就是干预孩子的专注。一代围棋大师吴清源幼时酷爱下棋,但家贫,生计常无着落。舅舅要他学一技之长,他不干。舅舅很生气:下棋能当饭吃吗?这是对吴清源在数理逻辑方面的专注天赋的干预。

  其实,孩子的专注品质与生俱来。作为父母,既无须干涉,也不必评判。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如实看见。

  任何外加的干预和评判,对孩子的专注都是一种污染和伤害。

  一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言:“对于这件事,你可以看,可以观察,但不要试图改变它、引导它,不要说什么‘不应该这样’或‘必须那样’或‘帮我克服它’,只要观察就好了。你改变不了那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那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的快速流淌,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但如果观察后你说‘那座山没有我昨天看到的美’,则说明你根本没有欣赏,你只是在比较而已。”

  为什么那么多父母看不见孩子的专注?

  普遍的原因来自父母自身的焦虑和恐惧。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新奇的实验。

  首先,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引导下,这10个人都成功了。

  然后,打开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原来,地面是个大水池,池里有十几条鳄鱼,水池上方搭着一座窄窄的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没有人回答。半晌,有3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小木桥,走到一半,竟趴在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趴了下去,再也不敢移动。

  心理学家又打开另外几盏灯,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由于网线颜色极浅,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还愿意通过这座木桥?”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剩下的2位为何不愿意?他们共同担心——“这张网牢固吗?”

  看!正是焦虑和恐惧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反应和行动质量。

  因为焦虑和恐惧,父母看不见孩子盯着蚂蚁爬行时的那份专注;

  因为焦虑和恐惧,父母看不见孩子拆装玩具时的那份静心;

  因为焦虑和恐惧,父母看不见孩子随意涂鸦时的那份凝神;

  因为焦虑和恐惧,父母看不见孩子玩家家扮角色时的那份笃定;

  因为焦虑和恐惧,父母看不见孩子望着蓝天不声不响时的那份出神;

  因为焦虑和恐惧,父母看不见孩子躲在角落里看图画书时的那份安宁;

  ……

  父母的焦虑和恐惧因何而生?

  爱!

  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语出《资治通鉴》)

  因为爱他,心生期待;因为期待,担心失望;因为失望,催生焦虑;累积焦虑,终成恐惧。

  而真正的家庭教育,是从认识自己开始,最终迈向自我实现。认识自己的焦虑,认识自己的恐惧,认识自己的依赖,认识自己的冲动和欲望……

  孩子,既不是你梦想的替代品,也不是你失败的替罪羊,更不是你人生哲学的替身演员。

  要看见孩子的专注,就要清除自己的恐惧;要清除自己的恐惧,就要稀释内心的焦虑;要稀释内心的焦虑,就要降低甚至放弃心心念念的期待。放弃期待,不是放弃爱,而是以道爱之。

  以道爱之,从清除妄念开始——

  为人父母,必须清除“孩子是我的”妄念;

  为人父母,必须清除“我为你活,你为我活”的妄念;

  为人父母,必须清除“你我不分,我们是一体的”妄念;

  为人父母,必须清除“我的梦想都寄托在你身上”的妄念;

  为人父母,必须清除“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妄念;

  为人父母,必须清除“你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的妄念。

  清除妄念的直接效果,就是离家出走的孩子回来了;清除妄念的后续效应,就是初三毕业模拟考,孩子成绩上升了。

  有人问,万一孩子不回来呢?这说明,父母内心还有更多更深的妄念需要清除;又有人问,万一孩子成绩没有上升,反而下滑了呢?这份担心,只会进一步催生你的焦虑,进一步放大你的恐惧。

  一句话,平静的心乃是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第一道曙光。

  延伸阅读:

  如何化解孩子身上的“三年级现象”?

  乔布斯临终说对女儿太亏欠:父亲的宽厚与温暖,才是给孩子最好的财产

  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

  哪些举动表明他是不靠谱的爸爸?怎么解决?

  孩子成绩好坏跟智商有多大关系?

展开本页剩余

新东方课程优惠申请

我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条款》《隐私政策》

小学工具箱

热门课程

  • 语文
  • 数学
  • 英语
班级名称 班级介绍 课程咨询
一年级语文 新东方小学语文注重学生语文基础,培养学生读写能力
提升学生五项素养——语言建构、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
咨询 >
报班 >
二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
四年级语文
五年级语文
六年级语文

校区分布

  •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 八方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茶子山路八方小区二期C区S11栋二楼
    0731-84885588
  • 井湾子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友谊路56号2楼
    0731-84885588
  • 梅溪湖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沐风路弘德西街2楼
    0731-84885588
  • 星沙悦和城教学区
    星沙望仙路中建悦和城二楼
    0731-84887369
  • 御溪国际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迎新路499号御溪国际1栋二楼
    0731-84885588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课程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