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8考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注意(一)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心理学导论本身属于基础理论科目,是复习其他科目的基础,需要记忆、背诵的东西也多。要通读几本教材,读透一本教材。总体来说,心理学导论的复习要“求全求精”。长沙新东方在此提醒考研的各位同学,不论你什么时候开始你的复习计划,都不要忽略专业课的复习,要贯穿整个复习阶段。下面为大家带来考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知识点小结:注意(一),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Stroot效应
视觉选择性注意,研究者进行过大量的研究。Stroop效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该效应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而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要慢。
Stroop(1935)最早证明了这种效应。他发现,人们命名100个冲突词的墨水颜色,平均要花110称的时间。相比之下,命名100个实心彩色正方形的墨水颜色,平均只需63秒。二者之间47秒的差异代表Stroop干扰量或Stroop效应量。
同年青人相比,老年人有较大的Stroop干扰效应。
Stroop干扰量已经被用作估计抑制系统效能的一种指标。干扰量越大,抑制效能越低。
二、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
自动加工主要用在容易的、涉及高度熟悉项目的任务中;
控制加工主要用在困难的或涉及不熟悉项目的任务中;
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容易时,人倾向于使用自动加工。练习和自动加工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大量练习的任务倾向于主要要求自动加工,而练习得不够的任务主要要求控制加工。
三、特征整合理论
特征整合理论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分散注意,人利用平行加工,自动地对特征进行登记。即在分散注意阶段,人自动地加工孤立的特征。无关项目较多时,被试的目标觉察速度,和刺激显示中只包含3个项目,因此无关项目较少时的一样快。结果说明,特征登记或编码是自动的。这样,在特征整合理论中,分散注意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粗略地等同于自动加工。这种加工几乎不需要努力,以至于我们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发生。
第二个阶段为集中注意,主要进行系列加工,即一次只识别一个客体。粗略地等同于控制加工。
特征整合理论实质上认为,尽管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错觉性结合是指特征的不恰当的结合。注意超负荷或人们分心时,特别是对注意的要求很高时,会出现这种情况。
记忆依赖于注意。我们只能记住我们所注意到的东西。
四、有关选择性注意的早期理论
Welford(1952)通过实验证明,当相继快速呈现两个信号,而且被试必须对两个信号都作快速反应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时间,依赖于从第一个刺激开始呈现到第二个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差,即刺激呈现差异,简称SOA。同长SOA相比,当SOA非常短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要慢。Welford将这种短SOA条件下,被试对第二个刺激反应的延迟,称作心理不应期。
早期的关于注意的实验,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是双耳分听。在这种范式中,主试通过耳机,向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听觉刺激。通常,到达两耳的是不同的刺激。然后,要求被试完成一些任务。在分散注意实验中,研究者要求被试同时注意两个信息。然后,在选择性注意实验中,指导语告诉被试注意呈现给一只耳朵的信息,忽视同时呈现给另一只耳朵的其他信息。在实验条件下,研究者可以向人的同一只耳朵呈现两个听觉刺激。这两个刺激可以以不同的声音出现,也可以相同的声音出现。因为两个听觉刺激到达的是同一只耳朵,因此刺激的空间位置相同。此外研究者也可以向人的两只耳朵呈现上述刺激。一些研究显示,声音之间物理的声学差异和位置的物理分离,均有助于信息选择,其中,最有效的线索是位置的物理分离。这些结果表明,听者能够选择性地注意具备某些普通物理特征的刺激,同时能够拒绝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刺激。
五、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
在Broadbent看来,象通讯系统一样,整个神经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信息传速速度有限的单一通道。出于经济考虑,在神经系统的容量有限部分之前,需要有一个选择性的过滤器或者开关,这种开关保护系统避免超载,他只准许少量的被选择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所有其他信息则受到阻挡。此外,在选择性的过滤器之前,有必要假设一个缓冲器。这种缓冲器是一个暂时的记忆存储,未被选择的信息能够在其中短暂保留。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
六、衰减作用模型
Treisman假设,过滤器并不是像Broadbent所说的那样,遵循全或无的操作原则,他指出,过滤器的作用不是阻挡所有不符合注意选择标准的信息,而使衰减或减弱非注意通道的强度。该理论被称为衰减作用模型。如果到来的信息不是全部被阻挡,那么与当前与其相一致的部分信息,或与个体相关的部分信息,都可能足以提高那些词的激活,使之超越意识阈限。
l 早期与晚期理论之争
为探讨瓶颈在哪一位置,平行加工停止,系列加工开始,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这些实验的基本逻辑是,如果非追随耳中的信息能够加工到较高的语义水平,那么,说明注意选择发生在相对靠后的阶段。
考察追随(注意)信息与非追随(非注意)信息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被试的追随成绩。他呈现给被试非注意耳中的词,与追随信息或者语义相关,或者有联想关系,或者完全无关。结果发现,尽管被试不能记住呈现在非注意耳中的任何词,但是,当注意耳与非注意耳中所呈现的词有语义关系时,被试说出追随词所花的时间更长。这说明,非追随耳中的词得到了无意识的语义加工。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心理学导论本身属于基础理论科目,是复习其他科目的基础,需要记忆、背诵的东西也多。要通读几本教材,读透一本教材。总体来说,心理学导论的复习要“求全求精”。长沙新东方在此提醒考研的各位同学,不论你什么时候开始你的复习计划,都不要忽略专业课的复习,要贯穿整个复习阶段。下面为大家带来考研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知识点小结:注意(一),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Stroot效应
视觉选择性注意,研究者进行过大量的研究。Stroop效应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视觉任务。该效应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而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要慢。
Stroop(1935)最早证明了这种效应。他发现,人们命名100个冲突词的墨水颜色,平均要花110称的时间。相比之下,命名100个实心彩色正方形的墨水颜色,平均只需63秒。二者之间47秒的差异代表Stroop干扰量或Stroop效应量。
同年青人相比,老年人有较大的Stroop干扰效应。
Stroop干扰量已经被用作估计抑制系统效能的一种指标。干扰量越大,抑制效能越低。
二、自动加工与控制加工
自动加工主要用在容易的、涉及高度熟悉项目的任务中;
控制加工主要用在困难的或涉及不熟悉项目的任务中;
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容易时,人倾向于使用自动加工。练习和自动加工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大量练习的任务倾向于主要要求自动加工,而练习得不够的任务主要要求控制加工。
三、特征整合理论
特征整合理论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分散注意,人利用平行加工,自动地对特征进行登记。即在分散注意阶段,人自动地加工孤立的特征。无关项目较多时,被试的目标觉察速度,和刺激显示中只包含3个项目,因此无关项目较少时的一样快。结果说明,特征登记或编码是自动的。这样,在特征整合理论中,分散注意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粗略地等同于自动加工。这种加工几乎不需要努力,以至于我们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发生。
第二个阶段为集中注意,主要进行系列加工,即一次只识别一个客体。粗略地等同于控制加工。
特征整合理论实质上认为,尽管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
错觉性结合是指特征的不恰当的结合。注意超负荷或人们分心时,特别是对注意的要求很高时,会出现这种情况。
记忆依赖于注意。我们只能记住我们所注意到的东西。
四、有关选择性注意的早期理论
Welford(1952)通过实验证明,当相继快速呈现两个信号,而且被试必须对两个信号都作快速反应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时间,依赖于从第一个刺激开始呈现到第二个刺激开始呈现之间的时间差,即刺激呈现差异,简称SOA。同长SOA相比,当SOA非常短时,被试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要慢。Welford将这种短SOA条件下,被试对第二个刺激反应的延迟,称作心理不应期。
早期的关于注意的实验,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是双耳分听。在这种范式中,主试通过耳机,向被试的两耳同时呈现听觉刺激。通常,到达两耳的是不同的刺激。然后,要求被试完成一些任务。在分散注意实验中,研究者要求被试同时注意两个信息。然后,在选择性注意实验中,指导语告诉被试注意呈现给一只耳朵的信息,忽视同时呈现给另一只耳朵的其他信息。在实验条件下,研究者可以向人的同一只耳朵呈现两个听觉刺激。这两个刺激可以以不同的声音出现,也可以相同的声音出现。因为两个听觉刺激到达的是同一只耳朵,因此刺激的空间位置相同。此外研究者也可以向人的两只耳朵呈现上述刺激。一些研究显示,声音之间物理的声学差异和位置的物理分离,均有助于信息选择,其中,最有效的线索是位置的物理分离。这些结果表明,听者能够选择性地注意具备某些普通物理特征的刺激,同时能够拒绝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刺激。
五、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
在Broadbent看来,象通讯系统一样,整个神经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信息传速速度有限的单一通道。出于经济考虑,在神经系统的容量有限部分之前,需要有一个选择性的过滤器或者开关,这种开关保护系统避免超载,他只准许少量的被选择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所有其他信息则受到阻挡。此外,在选择性的过滤器之前,有必要假设一个缓冲器。这种缓冲器是一个暂时的记忆存储,未被选择的信息能够在其中短暂保留。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
六、衰减作用模型
Treisman假设,过滤器并不是像Broadbent所说的那样,遵循全或无的操作原则,他指出,过滤器的作用不是阻挡所有不符合注意选择标准的信息,而使衰减或减弱非注意通道的强度。该理论被称为衰减作用模型。如果到来的信息不是全部被阻挡,那么与当前与其相一致的部分信息,或与个体相关的部分信息,都可能足以提高那些词的激活,使之超越意识阈限。
l 早期与晚期理论之争
为探讨瓶颈在哪一位置,平行加工停止,系列加工开始,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这些实验的基本逻辑是,如果非追随耳中的信息能够加工到较高的语义水平,那么,说明注意选择发生在相对靠后的阶段。
考察追随(注意)信息与非追随(非注意)信息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被试的追随成绩。他呈现给被试非注意耳中的词,与追随信息或者语义相关,或者有联想关系,或者完全无关。结果发现,尽管被试不能记住呈现在非注意耳中的任何词,但是,当注意耳与非注意耳中所呈现的词有语义关系时,被试说出追随词所花的时间更长。这说明,非追随耳中的词得到了无意识的语义加工。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