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9长沙考研教育学干货:教育目的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2018考研步步逼近,在教育学考研的过程中,专业复习的关键在于注意寻找考试重点、把握命题规律、定准复习方向。除此之外,做到“适当兼顾”也很重要。对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考试过程中,尤其是选题上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看哪道题做起来更顺手,不要机械地去做联系性强的学科的那道题,否则会影响自己的成绩。在此,长沙新东方对2019考研教育学干货知识点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和学习。
2019考研教育学干货知识点:教育目的
1、人的全部活动所表现出业煌主要的和基本的特征是,(在实践活动之先,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就已经在人的头脑中预先存在了)。
2、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人通过自己的(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而创造的一种新型进化形式,它不同于通过生物进化而实现的基因种族遗传,而是一种社会性的“遗传”,它的不可替代性就在于(它不受个体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亲缘关系的限制)。
教育者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可以传给自己的直系后代,而且可以传给社会的其他成员,从而缩短了个体成长的过程,加快了社会进步的步伐。
4、(教育目的)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
5、物质生产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绝对条件和永恒基础)。
6、(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7、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由(体力、智力、文化知识、劳动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等因素共同构成的。
8、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9、教育目的是一个体系,是一个(以总的教育目的为核心,以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各级各类课程目标一直到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具体内容构成的内在和谐的)有机整体。
10、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目的的制定产生(直接的)影响。
11、生产力对教育目的的的直接影响是随着(现代工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
这一现代化的进程给予教育的影响就在于孕育和产生了(普及的)、(社会化的)、(与现代工业相结合的现代教育)这一崭新的教育形态。
12、现代教育的教育目的直接受到(现代生产发展)的影响。
13、(经济科学、管理科学、法律科学)等方面人才的培养也开始成为现代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
14、教育的现代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教育的普及化)。
15、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学说同以往种种有关人的发展的学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以往一切有关人的发展学说或者是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对立的社会基础上解决人的发展问题,或者是把人看做抽象的、脱离具体历史条件的、脱离其所处的经济地位的个体,抽去了人的发展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从分析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预言了在生产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的社会制度中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16、马克思讲的人的本质包含了两种含义:一是指(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它不是来自神,不是来自绝对精神,也不是人固有的,而是来自“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是指(它的根本属性不是抽象的理性,也不是自然性,而是现实性、社会性)。
17、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8、马克思的在《资本论》中,人的发展领域包括一两个方面:(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
19、马克思(把人的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主要内容,把(能否实现人的发展)看成是区别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准。
20、(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发展的个人的唯一方法。
21、马克思以其敏锐的油察力提示,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已经在(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未来教育的特征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2、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个人发展应该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
23、在我国,(1902)年以前并没有确定的全国统一的教育目的。(梁启超)(1902)年发表的《(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首先提出了制定和贯彻全国一体的教育目的的必要性。
清朝政府开始以国家的名义制定和颁布教育目的。这些教育目的充分体现了清末统治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精神,反映了清末政治经济对教育的要求。
24、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从1958年正式提出教育方针以来就一直坚持的一个基本点。
25、正确理解劳动者这一概念是正确理解教育目的的前提。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2018考研步步逼近,在教育学考研的过程中,专业复习的关键在于注意寻找考试重点、把握命题规律、定准复习方向。除此之外,做到“适当兼顾”也很重要。对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考试过程中,尤其是选题上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看哪道题做起来更顺手,不要机械地去做联系性强的学科的那道题,否则会影响自己的成绩。在此,长沙新东方对2019考研教育学干货知识点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和学习。
2019考研教育学干货知识点:教育目的
1、人的全部活动所表现出业煌主要的和基本的特征是,(在实践活动之先,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就已经在人的头脑中预先存在了)。
2、教育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人通过自己的(有目的的对象性活动)而创造的一种新型进化形式,它不同于通过生物进化而实现的基因种族遗传,而是一种社会性的“遗传”,它的不可替代性就在于(它不受个体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亲缘关系的限制)。
教育者的知识和经验不仅可以传给自己的直系后代,而且可以传给社会的其他成员,从而缩短了个体成长的过程,加快了社会进步的步伐。
4、(教育目的)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
5、物质生产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绝对条件和永恒基础)。
6、(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7、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由(体力、智力、文化知识、劳动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等因素共同构成的。
8、一定社会的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9、教育目的是一个体系,是一个(以总的教育目的为核心,以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各级各类课程目标一直到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具体内容构成的内在和谐的)有机整体。
10、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目的的制定产生(直接的)影响。
11、生产力对教育目的的的直接影响是随着(现代工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
这一现代化的进程给予教育的影响就在于孕育和产生了(普及的)、(社会化的)、(与现代工业相结合的现代教育)这一崭新的教育形态。
12、现代教育的教育目的直接受到(现代生产发展)的影响。
13、(经济科学、管理科学、法律科学)等方面人才的培养也开始成为现代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
14、教育的现代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教育的普及化)。
15、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发展学说同以往种种有关人的发展的学说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以往一切有关人的发展学说或者是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对立的社会基础上解决人的发展问题,或者是把人看做抽象的、脱离具体历史条件的、脱离其所处的经济地位的个体,抽去了人的发展的基本前提。
马克思从分析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预言了在生产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在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的社会制度中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16、马克思讲的人的本质包含了两种含义:一是指(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它不是来自神,不是来自绝对精神,也不是人固有的,而是来自“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是指(它的根本属性不是抽象的理性,也不是自然性,而是现实性、社会性)。
17、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8、马克思的在《资本论》中,人的发展领域包括一两个方面:(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
19、马克思(把人的发展)看成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主要内容,把(能否实现人的发展)看成是区别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准。
20、(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发展的个人的唯一方法。
21、马克思以其敏锐的油察力提示,未来社会发展的教育已经在(工厂制度)中萌发出来,未来教育的特征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2、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个人发展应该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
23、在我国,(1902)年以前并没有确定的全国统一的教育目的。(梁启超)(1902)年发表的《(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首先提出了制定和贯彻全国一体的教育目的的必要性。
清朝政府开始以国家的名义制定和颁布教育目的。这些教育目的充分体现了清末统治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精神,反映了清末政治经济对教育的要求。
24、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从1958年正式提出教育方针以来就一直坚持的一个基本点。
25、正确理解劳动者这一概念是正确理解教育目的的前提。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