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9长沙考研教育学干货:教育与社会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考研是一场持久的战役,既是与他人的比拼,更是对自己的挑战。而2019考研教育学该怎么复习呢?关注基础必不可少。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遵循“低、细、全”的原则,不必做过大范围的扩展,不要好高骛远。在此,长沙新东方对2019考研教育学干货知识点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和学习。希望广大备考生笃定目标,一路前行,不畏艰辛。
2019考研教育学干货知识点:教育与社会
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在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
3、教育不但是新生一代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4、教育是永恒的社会历史范畴。
5、教育的社会性是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
6、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7、教育的生产性表现为:(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3)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8、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而表现出教育的历史性。
9、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的阶级性是教育的社会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10、教育的民族性一般指民族传统与特点在教育上的反映。
1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
1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最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具体表现在:第一,教育内容的继承;第二,教育方式的继承;第三,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
13、教育的独立性毕竟是相对的,我们既反对抹煞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独立性绝对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14、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5、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而教育正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内容之一。
16、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17、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18、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
19、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
20、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21、劳动能力是人进行劳动的能力,是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2、教育作为实现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有着自己的重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第二,它又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23、教育在生产新的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突出表现为科学创新、知识创新。
24、经济基础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
25、经济基础部分地制约教育内容。
26、教育以经济基础具有复制—强化或者削弱—消解作用。
27、在通常的情况下,教育起着复制、强化和延续社会关系的作用,它所培养出来的人通常会通过为社会服务去巩固相应的经济基础。
28、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机构。
29、学校往往是新的思想和理论的发源地和传播场所。
30、政治制度制约和决定着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31、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32、统治阶级对教育的领导权一般是通过这样几种手段实现的:首先,利用手中的国家机器控制教育的领导权;其次,利用经济力量掌握教育的领导权;最后,以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来影响教育,包括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各种读物的发行,各种活动的举办等等。
3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34、高等学校已成为政治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35、人是文化动物,这是一些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人所下的定义。
36、“人是文化产物”,无疑深刻地隐含着“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这一思想。
37、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国的教育之所以区别与别国的教育,文化差异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8、就教育内容方面而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支配作用尤为明显。教育离开了文化,就没有了传授的内容,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
39、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而言,教育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能动的要素,二者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
40、教育的文化功能有:传递—保存、传播—丰富、选择—提升、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41、教育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具有指向性的能动的教育变革过程。
42、教育的现代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一般特征:1.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2.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3.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43、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为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
44、“教育民主化”已是当前教育政策讨论的中心课题之一,已成为几乎所有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在的目标,也是全球教育系统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
45、教育民主化的先决条件是社会的民主化,尤其是经济和政治的民主化。
46、“教育主体性”有这样两层含义:一是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发展;二是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打破模式化的教育,用多样化的教育造就富于个性的一代新人。目前国内学术界讨论的教育主体性主要是这两种理解。
47、教育主体性问题的提出是我国“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思想主题的继续,是“科学”、“民主”和“个性解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新强调。
48、改革学校教育,用新的时代精神来重建学校教育体制,才是教育的真正出路。
49、全民教育是指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
50、为在全民教育中适应“学会关心”的时代要求,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人类意识(国际理解)教育;生态环境教育;人口教育;信仰教育;世界和平教育。
51、“学习化社会”是60年代富勒、赫钦斯等一批欧美学者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设想。《学会生存》一书中归纳了这一设想的主要观点。
52、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关键是实施终身教育思想,特别倡导发展非正规教育。
53、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
54、终身教育既有专业性的教育,也有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教育。
55、在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的同期,西文国家还出现了继续教育和回归教育等相近的思想观念。
56、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
57、“回归教育”,是60年代欧洲出现的思潮。它主张,教育不要一次完成。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考研是一场持久的战役,既是与他人的比拼,更是对自己的挑战。而2019考研教育学该怎么复习呢?关注基础必不可少。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遵循“低、细、全”的原则,不必做过大范围的扩展,不要好高骛远。在此,长沙新东方对2019考研教育学干货知识点进行了总结,以供参考和学习。希望广大备考生笃定目标,一路前行,不畏艰辛。
2019考研教育学干货知识点:教育与社会
1、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在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和发展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
3、教育不但是新生一代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4、教育是永恒的社会历史范畴。
5、教育的社会性是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
6、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7、教育的生产性表现为:(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3)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8、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而表现出教育的历史性。
9、在阶级社会里,教育的阶级性是教育的社会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10、教育的民族性一般指民族传统与特点在教育上的反映。
1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
1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最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具体表现在:第一,教育内容的继承;第二,教育方式的继承;第三,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
13、教育的独立性毕竟是相对的,我们既反对抹煞教育相对独立性的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独立性绝对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14、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5、劳动力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而教育正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内容之一。
16、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17、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18、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
19、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
20、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21、劳动能力是人进行劳动的能力,是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2、教育作为实现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有着自己的重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第二,它又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
23、教育在生产新的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突出表现为科学创新、知识创新。
24、经济基础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
25、经济基础部分地制约教育内容。
26、教育以经济基础具有复制—强化或者削弱—消解作用。
27、在通常的情况下,教育起着复制、强化和延续社会关系的作用,它所培养出来的人通常会通过为社会服务去巩固相应的经济基础。
28、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机构。
29、学校往往是新的思想和理论的发源地和传播场所。
30、政治制度制约和决定着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31、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32、统治阶级对教育的领导权一般是通过这样几种手段实现的:首先,利用手中的国家机器控制教育的领导权;其次,利用经济力量掌握教育的领导权;最后,以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来影响教育,包括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导向,各种读物的发行,各种活动的举办等等。
3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34、高等学校已成为政治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35、人是文化动物,这是一些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人所下的定义。
36、“人是文化产物”,无疑深刻地隐含着“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这一思想。
37、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国的教育之所以区别与别国的教育,文化差异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8、就教育内容方面而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支配作用尤为明显。教育离开了文化,就没有了传授的内容,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
39、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而言,教育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能动的要素,二者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
40、教育的文化功能有:传递—保存、传播—丰富、选择—提升、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41、教育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具有指向性的能动的教育变革过程。
42、教育的现代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一般特征:1.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2.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3.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43、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为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
44、“教育民主化”已是当前教育政策讨论的中心课题之一,已成为几乎所有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在的目标,也是全球教育系统演变的一个基本趋势。
45、教育民主化的先决条件是社会的民主化,尤其是经济和政治的民主化。
46、“教育主体性”有这样两层含义:一是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发展;二是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打破模式化的教育,用多样化的教育造就富于个性的一代新人。目前国内学术界讨论的教育主体性主要是这两种理解。
47、教育主体性问题的提出是我国“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反封建思想主题的继续,是“科学”、“民主”和“个性解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新强调。
48、改革学校教育,用新的时代精神来重建学校教育体制,才是教育的真正出路。
49、全民教育是指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
50、为在全民教育中适应“学会关心”的时代要求,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人类意识(国际理解)教育;生态环境教育;人口教育;信仰教育;世界和平教育。
51、“学习化社会”是60年代富勒、赫钦斯等一批欧美学者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教育及其相互关系的设想。《学会生存》一书中归纳了这一设想的主要观点。
52、构建学习化社会的关键是实施终身教育思想,特别倡导发展非正规教育。
53、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
54、终身教育既有专业性的教育,也有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教育。
55、在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的同期,西文国家还出现了继续教育和回归教育等相近的思想观念。
56、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
57、“回归教育”,是60年代欧洲出现的思潮。它主张,教育不要一次完成。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