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有这么个人,他博学,能讲授《左传》、《尚书》,他工作体面,是一线城市审计局职工。有学识、工作稳定、有社会地位,是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拥有的成功标签。然而,拥有这些标签的人,是一个流浪汉,名叫沈巍。最近,他的视频被传到网络,因其博学与身份形成巨大反差,爆红。人们好奇,好学又博学且有正式工作,他为何流落街头?近日,他的一份自述,解开了谜团,原来父亲对他管束严苛...
沈巍从小爱读文史类书籍,但父亲深恶痛绝,只能捡垃圾卖钱买书,躲在被窝看,也因此养成捡垃圾的习惯。
他想读中文或国际政治专业,但在父亲的压力下,选了审计,进了审计局。
在单位因捡垃圾被发现,被认为脑子有病,“被病假”在家,从此开始捡垃圾买书看书的流浪生活,一捡就是26年。
爸爸临终前愧疚落泪:儿子本可以在学习上有一番成就。
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为了你好,管你,把你变成我希望的样子,结果却毁了你。
01
被过分管束的孩子
没有自主性
有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深深误解,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相信孩子的自主性,认为只有按规划的道路走,孩子才会好:
孩子喜欢文史哲,偏要他学数理化;
孩子喜欢创意工作,偏要他当公务员。
甚至管孩子到了细节:
不能留长头发,学习会分心;
休息时间都要用在补习班,不能浪费;
要定更高目标,不能懈怠……
一期《少年说》,一个男孩哭诉这辈子都不想再吃苹果鸡蛋喝牛奶。因为从小学起,妈妈要他每天吃苹果,小学六年一共吃了2190个。
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需求,管着孩子跟着节奏走,等有天,没有了父母的他律,孩子也失去了自律。
前段时间有则热搜,某高校高数老师苦于学生不听课,上课时用电脑搜索“大学生上课不听讲老师怎么办”,被与电脑连接的屏幕展现给学生。
留言区有一条扎眼评论:大学生在假装上课,却好意思调侃老师。
在大学假装上课的,不只是上热搜的一小撮学生。
《某大学一次性清退22名学生:在中国,有2000万大学生正在假装学习》一文指出,我国的本专科生已有2695万人,而里面真正在努力学习的学生,乐观估计只有500万。
前一秒还在为高考发狠攻坚,后一秒就坐在大学教室里发呆睡觉。
一位老师说,很多大学生已习惯被权威、父母左右,也习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密不透风的管束,让孩子没有了内在动力,待无人管束时,孩子的自主性已然丧失。
02
被过分管束的孩子
丧失幸福感
北京大学的郑腾飞,毕业后获得麻省理工的博士学位,是别人眼里的学霸、教育成功的典范。
然而,她说决不会要求孩子以学霸为目标,因为被管出来的学霸的苦她知道。
在大学前,她一心修炼考试技能,从未思考过为什么要上大学、喜欢什么。
进了北大,对专业缺乏兴趣,学习无动力,无人管束,大量时间花在打游戏、看电影。毕业时,不知如何选择便随大流到美国读博。
读博时才发现赖以生存的考试成绩已无意义,又不具备读博所需的科研素养,在精英环绕的环境里,自信备受打击,痛苦熬到毕业。
她反思,“有卓越成就的人,无不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才是克服艰难坚持下去的动力,同时也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而我已年近三十,竟答不出喜欢什么。这种茫然令我绝望。”
像郑腾飞这样,早早被扼杀了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谈不上发展兴趣爱好和自己做选择,更不要提成就感和幸福感。
有反思,还是好的。最可怜的是,被管到麻木。
一位在投行做HR的朋友,面试过一位求职者,国内名校生兼海归,履历闪闪发光。
然而,这位万里挑一的求职者,眼里却没有光芒。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应聘时,他说,是父母要的。
完全感受不到他的自豪感和如果成功应聘的幸福感。
张德芬说:“太多条件优越的孩子,茫然地活着,感受不到幸福。”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为什么而活;
没有内在价值感,需要被夸才能确认自己是好的;
一旦工作或学习受挫,就陷入深深的迷茫……
被过分管束的孩子,从小靠外界的力量推着走,抹杀了内心真实的欲望和动力,长大后缺乏价值感和意义感,无法获得幸福感。
03
每个人的童年
都曾有过让他成为大牛的经历
很赞同一句话:精彩的人生,是摆脱他人的期待,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玩耍。
一位同学移居德国,那里的孩子大多活得肆意而精彩。她精辟地总结:每个人的童年,都曾有过让他成为大牛的经历,关键看父母怎么做。
她邻居的孩子,跟爸妈去了一次非洲后,对野生动物产生兴趣,自己琢磨研究。8岁时兴趣转到了海洋生物上,想当海洋生物学家,需要航海知识,就让爸妈报了儿童航海培训。
学了航海后,发现真正热爱的不是生物学而是造船。在不断的摸索中,孩子的目标越来越清晰,过程中,孩子还自学了中文,因为造船业最发达的国家是中国。他大学专业是造船,现在已经是造船专家。
相信孩子的主动性,不过分管束,孩子可以自我成长到成才,也活得幸福。
一次,偶遇一位美国老太太。老太太说女儿是幼儿园老师,梦想也是做老师,美国老师薪水并不高。
老太太的话让我永远难忘:女儿很爱她的工作,虽然很穷,但幸福极了。
说话时老太太一脸满足,让我十分震惊。于我,无法将孩子穷和幸福联系起来。
跟大部分中国父母一样,我大概无法做到孩子很穷,自己却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潇洒玩耍,极有可能想方设法让她换一份不穷的工作,不管她喜欢与否,幸福与否。
老太太让我想到《无声告白》: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和自由,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最热爱的道路。
知道自己要什么,活成想要的样子,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们不曾有这样的机会,但应该放开管束的手。因为,孩子值得这样的机会。
04
爱他
是如他所愿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的生长,源自于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
不过分管束孩子,不是放任不管孩子,而是:
尊重孩子发展的潜能,看见孩子的独特需求,允许孩子去探索和尝试,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和自信的人;
养育、保护孩子与逐渐放手并行,一边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明确界限,一边克服向孩子授权的恐慌和焦虑,让孩子习得责任感和能力感;
以示范代替说教,以鼓励代替惩罚,允许孩子在摸索的过程中犯错,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和孩子共同成长。
“流浪大师”沈巍身上,有着一个孩子生命潜力的倔强。即便捡破烂,也要买心爱的文史书,唯一的心愿是,有固定地方放书,不会因为带不走丢掉。
豁达坚强如他,不记恨父亲,但是遗憾:如果可以重来,会选择一份符合自己意愿的工作。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没做到,而是本可以。
当我们控制不住管束孩子的手时,不妨想想沈巍。
愿每一个父母都学会给孩子真正的爱。
爱他,如他所愿;而非,如你所愿。
延伸阅读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毁掉一个孩子,就管他,使劲管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有这么个人,他博学,能讲授《左传》、《尚书》,他工作体面,是一线城市审计局职工。有学识、工作稳定、有社会地位,是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拥有的成功标签。然而,拥有这些标签的人,是一个流浪汉,名叫沈巍。最近,他的视频被传到网络,因其博学与身份形成巨大反差,爆红。人们好奇,好学又博学且有正式工作,他为何流落街头?近日,他的一份自述,解开了谜团,原来父亲对他管束严苛...
沈巍从小爱读文史类书籍,但父亲深恶痛绝,只能捡垃圾卖钱买书,躲在被窝看,也因此养成捡垃圾的习惯。
他想读中文或国际政治专业,但在父亲的压力下,选了审计,进了审计局。
在单位因捡垃圾被发现,被认为脑子有病,“被病假”在家,从此开始捡垃圾买书看书的流浪生活,一捡就是26年。
爸爸临终前愧疚落泪:儿子本可以在学习上有一番成就。
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为了你好,管你,把你变成我希望的样子,结果却毁了你。
01
被过分管束的孩子
没有自主性
有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深深误解,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相信孩子的自主性,认为只有按规划的道路走,孩子才会好:
孩子喜欢文史哲,偏要他学数理化;
孩子喜欢创意工作,偏要他当公务员。
甚至管孩子到了细节:
不能留长头发,学习会分心;
休息时间都要用在补习班,不能浪费;
要定更高目标,不能懈怠……
一期《少年说》,一个男孩哭诉这辈子都不想再吃苹果鸡蛋喝牛奶。因为从小学起,妈妈要他每天吃苹果,小学六年一共吃了2190个。
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需求,管着孩子跟着节奏走,等有天,没有了父母的他律,孩子也失去了自律。
前段时间有则热搜,某高校高数老师苦于学生不听课,上课时用电脑搜索“大学生上课不听讲老师怎么办”,被与电脑连接的屏幕展现给学生。
留言区有一条扎眼评论:大学生在假装上课,却好意思调侃老师。
在大学假装上课的,不只是上热搜的一小撮学生。
《某大学一次性清退22名学生:在中国,有2000万大学生正在假装学习》一文指出,我国的本专科生已有2695万人,而里面真正在努力学习的学生,乐观估计只有500万。
前一秒还在为高考发狠攻坚,后一秒就坐在大学教室里发呆睡觉。
一位老师说,很多大学生已习惯被权威、父母左右,也习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密不透风的管束,让孩子没有了内在动力,待无人管束时,孩子的自主性已然丧失。
02
被过分管束的孩子
丧失幸福感
北京大学的郑腾飞,毕业后获得麻省理工的博士学位,是别人眼里的学霸、教育成功的典范。
然而,她说决不会要求孩子以学霸为目标,因为被管出来的学霸的苦她知道。
在大学前,她一心修炼考试技能,从未思考过为什么要上大学、喜欢什么。
进了北大,对专业缺乏兴趣,学习无动力,无人管束,大量时间花在打游戏、看电影。毕业时,不知如何选择便随大流到美国读博。
读博时才发现赖以生存的考试成绩已无意义,又不具备读博所需的科研素养,在精英环绕的环境里,自信备受打击,痛苦熬到毕业。
她反思,“有卓越成就的人,无不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才是克服艰难坚持下去的动力,同时也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而我已年近三十,竟答不出喜欢什么。这种茫然令我绝望。”
像郑腾飞这样,早早被扼杀了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谈不上发展兴趣爱好和自己做选择,更不要提成就感和幸福感。
有反思,还是好的。最可怜的是,被管到麻木。
一位在投行做HR的朋友,面试过一位求职者,国内名校生兼海归,履历闪闪发光。
然而,这位万里挑一的求职者,眼里却没有光芒。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应聘时,他说,是父母要的。
完全感受不到他的自豪感和如果成功应聘的幸福感。
张德芬说:“太多条件优越的孩子,茫然地活着,感受不到幸福。”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为什么而活;
没有内在价值感,需要被夸才能确认自己是好的;
一旦工作或学习受挫,就陷入深深的迷茫……
被过分管束的孩子,从小靠外界的力量推着走,抹杀了内心真实的欲望和动力,长大后缺乏价值感和意义感,无法获得幸福感。
03
每个人的童年
都曾有过让他成为大牛的经历
很赞同一句话:精彩的人生,是摆脱他人的期待,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玩耍。
一位同学移居德国,那里的孩子大多活得肆意而精彩。她精辟地总结:每个人的童年,都曾有过让他成为大牛的经历,关键看父母怎么做。
她邻居的孩子,跟爸妈去了一次非洲后,对野生动物产生兴趣,自己琢磨研究。8岁时兴趣转到了海洋生物上,想当海洋生物学家,需要航海知识,就让爸妈报了儿童航海培训。
学了航海后,发现真正热爱的不是生物学而是造船。在不断的摸索中,孩子的目标越来越清晰,过程中,孩子还自学了中文,因为造船业最发达的国家是中国。他大学专业是造船,现在已经是造船专家。
相信孩子的主动性,不过分管束,孩子可以自我成长到成才,也活得幸福。
一次,偶遇一位美国老太太。老太太说女儿是幼儿园老师,梦想也是做老师,美国老师薪水并不高。
老太太的话让我永远难忘:女儿很爱她的工作,虽然很穷,但幸福极了。
说话时老太太一脸满足,让我十分震惊。于我,无法将孩子穷和幸福联系起来。
跟大部分中国父母一样,我大概无法做到孩子很穷,自己却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潇洒玩耍,极有可能想方设法让她换一份不穷的工作,不管她喜欢与否,幸福与否。
老太太让我想到《无声告白》: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和自由,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最热爱的道路。
知道自己要什么,活成想要的样子,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们不曾有这样的机会,但应该放开管束的手。因为,孩子值得这样的机会。
04
爱他
是如他所愿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的生长,源自于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
不过分管束孩子,不是放任不管孩子,而是:
尊重孩子发展的潜能,看见孩子的独特需求,允许孩子去探索和尝试,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和自信的人;
养育、保护孩子与逐渐放手并行,一边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明确界限,一边克服向孩子授权的恐慌和焦虑,让孩子习得责任感和能力感;
以示范代替说教,以鼓励代替惩罚,允许孩子在摸索的过程中犯错,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和孩子共同成长。
“流浪大师”沈巍身上,有着一个孩子生命潜力的倔强。即便捡破烂,也要买心爱的文史书,唯一的心愿是,有固定地方放书,不会因为带不走丢掉。
豁达坚强如他,不记恨父亲,但是遗憾:如果可以重来,会选择一份符合自己意愿的工作。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没做到,而是本可以。
当我们控制不住管束孩子的手时,不妨想想沈巍。
愿每一个父母都学会给孩子真正的爱。
爱他,如他所愿;而非,如你所愿。
延伸阅读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有这么个人,他博学,能讲授《左传》、《尚书》,他工作体面,是一线城市审计局职工。有学识、工作稳定、有社会地位,是很多父母希望孩子拥有的成功标签。然而,拥有这些标签的人,是一个流浪汉,名叫沈巍。最近,他的视频被传到网络,因其博学与身份形成巨大反差,爆红。人们好奇,好学又博学且有正式工作,他为何流落街头?近日,他的一份自述,解开了谜团,原来父亲对他管束严苛...
沈巍从小爱读文史类书籍,但父亲深恶痛绝,只能捡垃圾卖钱买书,躲在被窝看,也因此养成捡垃圾的习惯。
他想读中文或国际政治专业,但在父亲的压力下,选了审计,进了审计局。
在单位因捡垃圾被发现,被认为脑子有病,“被病假”在家,从此开始捡垃圾买书看书的流浪生活,一捡就是26年。
爸爸临终前愧疚落泪:儿子本可以在学习上有一番成就。
这个世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我为了你好,管你,把你变成我希望的样子,结果却毁了你。
01
被过分管束的孩子
没有自主性
有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深深误解,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相信孩子的自主性,认为只有按规划的道路走,孩子才会好:
孩子喜欢文史哲,偏要他学数理化;
孩子喜欢创意工作,偏要他当公务员。
甚至管孩子到了细节:
不能留长头发,学习会分心;
休息时间都要用在补习班,不能浪费;
要定更高目标,不能懈怠……
一期《少年说》,一个男孩哭诉这辈子都不想再吃苹果鸡蛋喝牛奶。因为从小学起,妈妈要他每天吃苹果,小学六年一共吃了2190个。
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需求,管着孩子跟着节奏走,等有天,没有了父母的他律,孩子也失去了自律。
前段时间有则热搜,某高校高数老师苦于学生不听课,上课时用电脑搜索“大学生上课不听讲老师怎么办”,被与电脑连接的屏幕展现给学生。
留言区有一条扎眼评论:大学生在假装上课,却好意思调侃老师。
在大学假装上课的,不只是上热搜的一小撮学生。
《某大学一次性清退22名学生:在中国,有2000万大学生正在假装学习》一文指出,我国的本专科生已有2695万人,而里面真正在努力学习的学生,乐观估计只有500万。
前一秒还在为高考发狠攻坚,后一秒就坐在大学教室里发呆睡觉。
一位老师说,很多大学生已习惯被权威、父母左右,也习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密不透风的管束,让孩子没有了内在动力,待无人管束时,孩子的自主性已然丧失。
02
被过分管束的孩子
丧失幸福感
北京大学的郑腾飞,毕业后获得麻省理工的博士学位,是别人眼里的学霸、教育成功的典范。
然而,她说决不会要求孩子以学霸为目标,因为被管出来的学霸的苦她知道。
在大学前,她一心修炼考试技能,从未思考过为什么要上大学、喜欢什么。
进了北大,对专业缺乏兴趣,学习无动力,无人管束,大量时间花在打游戏、看电影。毕业时,不知如何选择便随大流到美国读博。
读博时才发现赖以生存的考试成绩已无意义,又不具备读博所需的科研素养,在精英环绕的环境里,自信备受打击,痛苦熬到毕业。
她反思,“有卓越成就的人,无不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才是克服艰难坚持下去的动力,同时也带来成就感和幸福感。而我已年近三十,竟答不出喜欢什么。这种茫然令我绝望。”
像郑腾飞这样,早早被扼杀了好奇心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谈不上发展兴趣爱好和自己做选择,更不要提成就感和幸福感。
有反思,还是好的。最可怜的是,被管到麻木。
一位在投行做HR的朋友,面试过一位求职者,国内名校生兼海归,履历闪闪发光。
然而,这位万里挑一的求职者,眼里却没有光芒。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应聘时,他说,是父母要的。
完全感受不到他的自豪感和如果成功应聘的幸福感。
张德芬说:“太多条件优越的孩子,茫然地活着,感受不到幸福。”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为什么而活;
没有内在价值感,需要被夸才能确认自己是好的;
一旦工作或学习受挫,就陷入深深的迷茫……
被过分管束的孩子,从小靠外界的力量推着走,抹杀了内心真实的欲望和动力,长大后缺乏价值感和意义感,无法获得幸福感。
03
每个人的童年
都曾有过让他成为大牛的经历
很赞同一句话:精彩的人生,是摆脱他人的期待,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玩耍。
一位同学移居德国,那里的孩子大多活得肆意而精彩。她精辟地总结:每个人的童年,都曾有过让他成为大牛的经历,关键看父母怎么做。
她邻居的孩子,跟爸妈去了一次非洲后,对野生动物产生兴趣,自己琢磨研究。8岁时兴趣转到了海洋生物上,想当海洋生物学家,需要航海知识,就让爸妈报了儿童航海培训。
学了航海后,发现真正热爱的不是生物学而是造船。在不断的摸索中,孩子的目标越来越清晰,过程中,孩子还自学了中文,因为造船业最发达的国家是中国。他大学专业是造船,现在已经是造船专家。
相信孩子的主动性,不过分管束,孩子可以自我成长到成才,也活得幸福。
一次,偶遇一位美国老太太。老太太说女儿是幼儿园老师,梦想也是做老师,美国老师薪水并不高。
老太太的话让我永远难忘:女儿很爱她的工作,虽然很穷,但幸福极了。
说话时老太太一脸满足,让我十分震惊。于我,无法将孩子穷和幸福联系起来。
跟大部分中国父母一样,我大概无法做到孩子很穷,自己却在太平洋的另一端潇洒玩耍,极有可能想方设法让她换一份不穷的工作,不管她喜欢与否,幸福与否。
老太太让我想到《无声告白》: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每个孩子都有权利和自由,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或者自己最热爱的道路。
知道自己要什么,活成想要的样子,才是真正的幸福。
我们不曾有这样的机会,但应该放开管束的手。因为,孩子值得这样的机会。
04
爱他
是如他所愿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的生长,源自于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
不过分管束孩子,不是放任不管孩子,而是:
尊重孩子发展的潜能,看见孩子的独特需求,允许孩子去探索和尝试,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和自信的人;
养育、保护孩子与逐渐放手并行,一边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明确界限,一边克服向孩子授权的恐慌和焦虑,让孩子习得责任感和能力感;
以示范代替说教,以鼓励代替惩罚,允许孩子在摸索的过程中犯错,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和孩子共同成长。
“流浪大师”沈巍身上,有着一个孩子生命潜力的倔强。即便捡破烂,也要买心爱的文史书,唯一的心愿是,有固定地方放书,不会因为带不走丢掉。
豁达坚强如他,不记恨父亲,但是遗憾:如果可以重来,会选择一份符合自己意愿的工作。
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没做到,而是本可以。
当我们控制不住管束孩子的手时,不妨想想沈巍。
愿每一个父母都学会给孩子真正的爱。
爱他,如他所愿;而非,如你所愿。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