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

2018-12-04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视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我们在咨询中见过大量的个案。父母一管,这个孩子就完蛋了;父母不管的地方,孩子倒是蓬勃发展。如果父母知道这一点,就可以只是给孩子一个烘托的氛围。如果你没有知识,没有特别好的部分,你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保护、支持的环境就行了。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切忌表现焦虑,不要给孩子传递出“你不如我”的信息。

  Q

  如果父母没有成人,该如何培养一个能成人的孩子呢?

  A

  与其控制,不如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我不太喜欢“教育”这个词,特别是“教”这个词。这里有一个主导的问题,我们需要引导、诱发出孩子的潜能。如果是“教”,就好像我已经知道一切,所以我教你。如果父母水平低,就别总想着去教孩子,知道自己水平有限,就让孩子自由发展。

  我们在咨询中见过大量的个案。父母一管,这个孩子就完蛋了;父母不管的地方,孩子倒是蓬勃发展。如果父母知道这一点,就可以只是给孩子一个烘托的氛围。如果你没有知识,没有特别好的部分,你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保护、支持的环境就行了。

  我有个朋友描述得比较严重,作为不成熟人格的人,总是想去控制,所以就断了孩子的手脚。不如让孩子像藤一样生长,孩子的空间就大了很多。

  Q

  有一些家长,最焦虑的就是人家上两个辅导班,我才上一个,然后到处找人咨询我是不是应该上两个三个,怎么面对这种焦虑的家长?

  A

  父母的逼迫,导致孩子“恨”的表达

  我想讲一个我朋友的故事。我朋友本来有很多兴趣爱好,但在他妈妈的督促下,在辅导班的摧残下,每样事情只学了一点点,没有任何一样出类拔萃,因为妈妈的控制欲太强了。

  我听过很多这样的故事,孩子正在练书法或做作业,爸妈看见做得不对,直接把孩子的东西就撕了。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无法专注,因为总担心被父母给打击一下,所以他的注意力就没办法集中。

  还有一个更经典的故事。广东一个音乐家有一儿一女,都拉小提琴。父母非常变态地用打骂孩子这种残酷的方式,逼迫孩子去练小提琴,结果是虽然两个孩子的小提琴水平很高,但等孩子长大了,其中一个孩子再也不碰小提琴了,因为他恨小提琴。另一个孩子还拉小提琴,但跟父母绝交了。这个恨肯定是要表达的,一个孩子恨小提琴,跟父母保持关系;另一个孩子喜欢小提琴,却恨父母,跟父母断绝了关系。所以当我们严重攻击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恨的,这个恨要么去攻击那件事,那件事就做不好,要么恨父母,要么恨自己。

  父母的焦虑,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不如我”

  前不久一个爷爷带着他的孙子来找我咨询,是从我的农村老家来的。他说孩子不能考第一,我问孩子到底成绩怎样,他说班里前五名。他说,咱们村出来这么多大学生,就你是第一名,你上的北大,你出来过得很好。村里有上百个普通大学毕业生,最后他们高不成低不就,既不能在城市里很好地工作,回到农村又不愿意做农村的事。所以他说,只有第一名才能生存。

  我说我在小学的时候都是考前五名,到最后才考了个第一。他说这还不是证明第一才行?我当时觉得一股怒火升起。

  后来我就在想,其实这个爷爷在构建这么一种感觉——我最牛逼,你们都不如我。你看爷爷在村里很多方面是第一名,你看你,你怎么这么差!

  很多父母所谓的焦虑,所谓的要让孩子变得更好,其实对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不如我,我觉得这在中国非常普遍。

  我们很多时候借着打击孩子来构建一种感觉——在家里我是国王,我是王后,我最厉害,所以你们都得听我的。

  很多父母为孩子焦虑,其实是在行使权力的感觉,我权力最大,你们都不如我。

  孩子做过分的事情,是在表达自我意识

  我建议找到真正让孩子热爱的事情。可以从很小的事情开始,比如花怎么摆。青少年有时候会做些比较过分的叛逆性的事情,这也是可以的。因为对青少年来讲,用试错甚至故意犯错这种方式来显示,这是我的领土,这是我的世界,我要按照我的方式来。孩子可以做些有点过分但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的事情来表达自我意识。

  对年轻人来讲,先找准一个点,从某一件你热爱的事情上做起,比如摄影或者画画。

  把所有其他人的影响都扔到一边去,按照你自己的感觉来做。你要做好准备,用两年三年甚至五年的时间,在一件事上先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热情去展现它,把它当作一个实验。

  Q

  许多中等城市的家长比大城市的家长还焦虑,他们常常说,孩子差一点没进前五名,差一点没当上第一名。父母当年进了二本,留在二线城市工作,于是希望孩子考第一名,能进大城市,觉得这样孩子就会活得比他们好。这成为一个动力,反过来也会成为压力。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

  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想法来,对孩子是一种侵略甚至毁灭。

  从宏观层面讲,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当下中国家长这么焦虑,是因为目前在中国社会跨越阶层比较容易。而在英国和美国,阶层固化很严重,跨越阶层都很难,在中国跨越阶层的可能性更大。

  我觉得很多家长提起别人家的孩子,透着一种兴奋感,自己不行就传递给孩子这些“你比较差”的信念。

  这里面有两套人际关系,一套是权力,一套是珍惜。权力,就是你按照我的来;珍惜,就是我尊重你本来的样子。

  很多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就是在中国做皇帝特别简单,生个孩子就行了,因为孩子各方面都不如你,各方面都依赖你,然后整个文化鼓励孩子要听话孝顺,所以中国的父母获得一种生杀予夺的大权,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权力欲望完全释放。

  哪怕是你的孩子,你也没有资格要求他按照你的想法来,你这样做对他是一种侵略甚至是毁灭。你做得越严重,就越是一种毁灭。虽然中国的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成才方式,但是中国仍然缺少创造力,而创造力只能来自于——“我选择”。

  我深刻地感觉到,当我找到喜欢的事情之后,我热爱得不得了,根本就不愿意休息,觉得休息是浪费,每天都在思考,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提升自己的技能。我晚上睡得很晚,一大早就起来了,这哪里需要教,哪里需要父母督促呢。

  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当他带着自己的热情画画,即使到半夜两点,他也不会累,第二天早上仍然充满兴奋,所有的反抗都没有了。而如果孩子带着压力,学到十一点就累得不行了,家长也累。

  父母要成为容器,允许孩子的活力自由流动

  一个精神分析师说过,父母的一个功能是成为容器。这个容器首先要把孩子的活力容纳进来,允许孩子去展现他的活力。

  这里面有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孩子把事情做好了,你认可他;孩子遇到挫折了,你支持他。注意是支持,而不是去教他或者控制他。

  第二,允许孩子的活力自由流动。让孩子感觉他的活力和热情可以在容器里肆无忌惮地去表达。

  第三,容器没有被毁坏,孩子自己没有被毁坏。孩子感觉自己的生命力是被祝福的。

  延伸阅读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好孩子,是一种投资

  家庭教育:每天6个“一分钟”,教育要从小做起

  2019中考经验分享:名初普娃4A2B惨败中考

  2019中考:长郡中学20个学霸独家学习秘诀分享

  2019中考:12月需关注的长沙升学事件汇总

  就近入学不等于最近入学,“学区房”该了解的事!

  2019中考:长沙21所高中真实住宿情况介绍汇总

  2019中考:长沙四大名校到底是如何招生的?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中考>学习资讯>小道消息>正文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
    2018-12-04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视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我们在咨询中见过大量的个案。父母一管,这个孩子就完蛋了;父母不管的地方,孩子倒是蓬勃发展。如果父母知道这一点,就可以只是给孩子一个烘托的氛围。如果你没有知识,没有特别好的部分,你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保护、支持的环境就行了。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切忌表现焦虑,不要给孩子传递出“你不如我”的信息。

      Q

      如果父母没有成人,该如何培养一个能成人的孩子呢?

      A

      与其控制,不如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我不太喜欢“教育”这个词,特别是“教”这个词。这里有一个主导的问题,我们需要引导、诱发出孩子的潜能。如果是“教”,就好像我已经知道一切,所以我教你。如果父母水平低,就别总想着去教孩子,知道自己水平有限,就让孩子自由发展。

      我们在咨询中见过大量的个案。父母一管,这个孩子就完蛋了;父母不管的地方,孩子倒是蓬勃发展。如果父母知道这一点,就可以只是给孩子一个烘托的氛围。如果你没有知识,没有特别好的部分,你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保护、支持的环境就行了。

      我有个朋友描述得比较严重,作为不成熟人格的人,总是想去控制,所以就断了孩子的手脚。不如让孩子像藤一样生长,孩子的空间就大了很多。

      Q

      有一些家长,最焦虑的就是人家上两个辅导班,我才上一个,然后到处找人咨询我是不是应该上两个三个,怎么面对这种焦虑的家长?

      A

      父母的逼迫,导致孩子“恨”的表达

      我想讲一个我朋友的故事。我朋友本来有很多兴趣爱好,但在他妈妈的督促下,在辅导班的摧残下,每样事情只学了一点点,没有任何一样出类拔萃,因为妈妈的控制欲太强了。

      我听过很多这样的故事,孩子正在练书法或做作业,爸妈看见做得不对,直接把孩子的东西就撕了。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无法专注,因为总担心被父母给打击一下,所以他的注意力就没办法集中。

      还有一个更经典的故事。广东一个音乐家有一儿一女,都拉小提琴。父母非常变态地用打骂孩子这种残酷的方式,逼迫孩子去练小提琴,结果是虽然两个孩子的小提琴水平很高,但等孩子长大了,其中一个孩子再也不碰小提琴了,因为他恨小提琴。另一个孩子还拉小提琴,但跟父母绝交了。这个恨肯定是要表达的,一个孩子恨小提琴,跟父母保持关系;另一个孩子喜欢小提琴,却恨父母,跟父母断绝了关系。所以当我们严重攻击孩子的时候,孩子会恨的,这个恨要么去攻击那件事,那件事就做不好,要么恨父母,要么恨自己。

      父母的焦虑,给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不如我”

      前不久一个爷爷带着他的孙子来找我咨询,是从我的农村老家来的。他说孩子不能考第一,我问孩子到底成绩怎样,他说班里前五名。他说,咱们村出来这么多大学生,就你是第一名,你上的北大,你出来过得很好。村里有上百个普通大学毕业生,最后他们高不成低不就,既不能在城市里很好地工作,回到农村又不愿意做农村的事。所以他说,只有第一名才能生存。

      我说我在小学的时候都是考前五名,到最后才考了个第一。他说这还不是证明第一才行?我当时觉得一股怒火升起。

      后来我就在想,其实这个爷爷在构建这么一种感觉——我最牛逼,你们都不如我。你看爷爷在村里很多方面是第一名,你看你,你怎么这么差!

      很多父母所谓的焦虑,所谓的要让孩子变得更好,其实对孩子传递的信息是,你不如我,我觉得这在中国非常普遍。

      我们很多时候借着打击孩子来构建一种感觉——在家里我是国王,我是王后,我最厉害,所以你们都得听我的。

      很多父母为孩子焦虑,其实是在行使权力的感觉,我权力最大,你们都不如我。

      孩子做过分的事情,是在表达自我意识

      我建议找到真正让孩子热爱的事情。可以从很小的事情开始,比如花怎么摆。青少年有时候会做些比较过分的叛逆性的事情,这也是可以的。因为对青少年来讲,用试错甚至故意犯错这种方式来显示,这是我的领土,这是我的世界,我要按照我的方式来。孩子可以做些有点过分但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的事情来表达自我意识。

      对年轻人来讲,先找准一个点,从某一件你热爱的事情上做起,比如摄影或者画画。

      把所有其他人的影响都扔到一边去,按照你自己的感觉来做。你要做好准备,用两年三年甚至五年的时间,在一件事上先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热情去展现它,把它当作一个实验。

      Q

      许多中等城市的家长比大城市的家长还焦虑,他们常常说,孩子差一点没进前五名,差一点没当上第一名。父母当年进了二本,留在二线城市工作,于是希望孩子考第一名,能进大城市,觉得这样孩子就会活得比他们好。这成为一个动力,反过来也会成为压力。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

      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想法来,对孩子是一种侵略甚至毁灭。

      从宏观层面讲,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当下中国家长这么焦虑,是因为目前在中国社会跨越阶层比较容易。而在英国和美国,阶层固化很严重,跨越阶层都很难,在中国跨越阶层的可能性更大。

      我觉得很多家长提起别人家的孩子,透着一种兴奋感,自己不行就传递给孩子这些“你比较差”的信念。

      这里面有两套人际关系,一套是权力,一套是珍惜。权力,就是你按照我的来;珍惜,就是我尊重你本来的样子。

      很多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就是在中国做皇帝特别简单,生个孩子就行了,因为孩子各方面都不如你,各方面都依赖你,然后整个文化鼓励孩子要听话孝顺,所以中国的父母获得一种生杀予夺的大权,在孩子面前肆无忌惮,权力欲望完全释放。

      哪怕是你的孩子,你也没有资格要求他按照你的想法来,你这样做对他是一种侵略甚至是毁灭。你做得越严重,就越是一种毁灭。虽然中国的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成才方式,但是中国仍然缺少创造力,而创造力只能来自于——“我选择”。

      我深刻地感觉到,当我找到喜欢的事情之后,我热爱得不得了,根本就不愿意休息,觉得休息是浪费,每天都在思考,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提升自己的技能。我晚上睡得很晚,一大早就起来了,这哪里需要教,哪里需要父母督促呢。

      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当他带着自己的热情画画,即使到半夜两点,他也不会累,第二天早上仍然充满兴奋,所有的反抗都没有了。而如果孩子带着压力,学到十一点就累得不行了,家长也累。

      父母要成为容器,允许孩子的活力自由流动

      一个精神分析师说过,父母的一个功能是成为容器。这个容器首先要把孩子的活力容纳进来,允许孩子去展现他的活力。

      这里面有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孩子把事情做好了,你认可他;孩子遇到挫折了,你支持他。注意是支持,而不是去教他或者控制他。

      第二,允许孩子的活力自由流动。让孩子感觉他的活力和热情可以在容器里肆无忌惮地去表达。

      第三,容器没有被毁坏,孩子自己没有被毁坏。孩子感觉自己的生命力是被祝福的。

      延伸阅读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好孩子,是一种投资

      家庭教育:每天6个“一分钟”,教育要从小做起

      2019中考经验分享:名初普娃4A2B惨败中考

      2019中考:长郡中学20个学霸独家学习秘诀分享

      2019中考:12月需关注的长沙升学事件汇总

      就近入学不等于最近入学,“学区房”该了解的事!

      2019中考:长沙21所高中真实住宿情况介绍汇总

      2019中考:长沙四大名校到底是如何招生的?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