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亦持续攀升并呈低龄化趋势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近年来,全球总体近视患病率持续上升,目前约有1/4人口是近视眼,约达到20亿人,已成为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其中东亚和东南亚是重灾区,体现为17-18岁青少年近视率高达80%-90%,北美、澳大利亚、欧洲和中东地区等地区近视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如无有效干预,2050年全球约有47.6亿近视人口(49.8%)。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亦持续攀升并呈低龄化趋势。根据调研数据,目前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5.7%、初中生为74.4%、高中生83.3%、大学生为86.4%,其中85%—90%为近视眼,估计目前全国近视眼中小学生超过1亿人。青少年近视率排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前列,而近视人数高居第一。
近视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学习、生活质量和未来择业,还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经济损失。而且,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黄斑病变已成为我国发达地区成人视力损伤和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城市高中毕业生中10?—20%已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眼,至2020年我国高度近视总人口将超过4000万。近视形势给国家战略安全也带来隐患,2018年非特殊兵种征兵裸眼视力标准已放宽到0.3、0.4。
因此,亟待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源头入手,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使近视“不发生、晚发生、发展慢、后果轻”。
然而,目前青少年近视防控存在巨大困难和挑战:一是近视防控协同工作体系尚未建立,我国眼初级保健和眼视光医疗服务资源仍然不足。二是未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合理分类防治。三是重治轻防,近视危险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四是近视防控信息平台和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建立,面向公众的信息化服务有限。五是公众意识和技能有待提升,健康宣教方法和模式有待创新。六是考评机制不完善,社会支持性环境有待改善。
新时代,为达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目标要求,我们认为,要预防为主,防治并举,“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分级分类全程精准防控”,切实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和高度近视率。
一是建立“医教结合、医防融合”等工作机制,促进各项防控措施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学校以及社会有关机构的全面落实。推行家校联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二是以建立眼健康档案为基础,分级分类精准防控。预防关口需提前至学龄前儿童,根据视力屈光档案,将个体屈光分为正常视力屈光发育、近视高危、低中度近视、高度近视四类进行管理,并根据不同年龄段有侧重地实施健康教育与促进、危险因素监测干预、低浓度阿托品药物或中西医医学干预、眼底定期监测等不同级别措施。三是严密控制近视危险因素。通过校内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和校外家庭户外活动作业等确保每天2小时以上。开发针对户外活动、近距离用眼、读写坐姿、电子产品使用等智能监测评估工具,实施量化监测和反馈指导,促进自主眼健康管理。四是建立全程化的儿童眼健康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公共卫生和眼视光诊疗数据互联互通,卫生与教育部门共享信息,充分利用“互联网+眼健康”为学生家长提供智慧化、个性化全程眼健康服务。五是大力开展健康宣教。充分发挥媒体和社会公众人物等作用,投放覆盖面广的护眼公益宣传;编制核心防控知识和建立权威科普资源平台;开发系列近视防治读物、宣教视频;努力创新健康宣教方法和模式。六是建设良好的考评和社会支持环境。将视力健康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将日常护眼行为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加强近视防控产品广告和社会视力保健机构监管。
近年来,上海市连续三轮开展聚焦青少年近视的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建成覆盖全市4—18岁青少年的屈光发育档案体系,分类管理,早期预警、发现和矫治近视,纳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至今建档覆盖177万人、筛查327万人次,服务全程信息化,建立互联网+“明眸”APP眼健康服务平台。2016年起,在全市8个区16所学校试点推行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以降低近视发生率的干预模式,并创新性开展“目”浴阳光预防近视系列健康促进公益大行动。2018年起启动高度近视儿童青少年定期眼底监测试点。初步构建形成“政府主导、市—区—社区三级眼病防治网络组织、医教结合、医防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孙晓东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近年来,全球总体近视患病率持续上升,目前约有1/4人口是近视眼,约达到20亿人,已成为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其中东亚和东南亚是重灾区,体现为17-18岁青少年近视率高达80%-90%,北美、澳大利亚、欧洲和中东地区等地区近视发病率也在持续上升。如无有效干预,2050年全球约有47.6亿近视人口(49.8%)。
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亦持续攀升并呈低龄化趋势。根据调研数据,目前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为45.7%、初中生为74.4%、高中生83.3%、大学生为86.4%,其中85%—90%为近视眼,估计目前全国近视眼中小学生超过1亿人。青少年近视率排在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前列,而近视人数高居第一。
近视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学习、生活质量和未来择业,还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和经济损失。而且,高度近视导致的眼底黄斑病变已成为我国发达地区成人视力损伤和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城市高中毕业生中10?—20%已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眼,至2020年我国高度近视总人口将超过4000万。近视形势给国家战略安全也带来隐患,2018年非特殊兵种征兵裸眼视力标准已放宽到0.3、0.4。
因此,亟待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源头入手,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使近视“不发生、晚发生、发展慢、后果轻”。
然而,目前青少年近视防控存在巨大困难和挑战:一是近视防控协同工作体系尚未建立,我国眼初级保健和眼视光医疗服务资源仍然不足。二是未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合理分类防治。三是重治轻防,近视危险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四是近视防控信息平台和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尚未建立,面向公众的信息化服务有限。五是公众意识和技能有待提升,健康宣教方法和模式有待创新。六是考评机制不完善,社会支持性环境有待改善。
新时代,为达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目标要求,我们认为,要预防为主,防治并举,“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分级分类全程精准防控”,切实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和高度近视率。
一是建立“医教结合、医防融合”等工作机制,促进各项防控措施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学校以及社会有关机构的全面落实。推行家校联合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二是以建立眼健康档案为基础,分级分类精准防控。预防关口需提前至学龄前儿童,根据视力屈光档案,将个体屈光分为正常视力屈光发育、近视高危、低中度近视、高度近视四类进行管理,并根据不同年龄段有侧重地实施健康教育与促进、危险因素监测干预、低浓度阿托品药物或中西医医学干预、眼底定期监测等不同级别措施。三是严密控制近视危险因素。通过校内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和校外家庭户外活动作业等确保每天2小时以上。开发针对户外活动、近距离用眼、读写坐姿、电子产品使用等智能监测评估工具,实施量化监测和反馈指导,促进自主眼健康管理。四是建立全程化的儿童眼健康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公共卫生和眼视光诊疗数据互联互通,卫生与教育部门共享信息,充分利用“互联网+眼健康”为学生家长提供智慧化、个性化全程眼健康服务。五是大力开展健康宣教。充分发挥媒体和社会公众人物等作用,投放覆盖面广的护眼公益宣传;编制核心防控知识和建立权威科普资源平台;开发系列近视防治读物、宣教视频;努力创新健康宣教方法和模式。六是建设良好的考评和社会支持环境。将视力健康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评估体系,将日常护眼行为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加强近视防控产品广告和社会视力保健机构监管。
近年来,上海市连续三轮开展聚焦青少年近视的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建成覆盖全市4—18岁青少年的屈光发育档案体系,分类管理,早期预警、发现和矫治近视,纳入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至今建档覆盖177万人、筛查327万人次,服务全程信息化,建立互联网+“明眸”APP眼健康服务平台。2016年起,在全市8个区16所学校试点推行增加学生户外活动时间以降低近视发生率的干预模式,并创新性开展“目”浴阳光预防近视系列健康促进公益大行动。2018年起启动高度近视儿童青少年定期眼底监测试点。初步构建形成“政府主导、市—区—社区三级眼病防治网络组织、医教结合、医防融合、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孙晓东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