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部编版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在初三历史学科的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练习、测试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从而提高复习效率。但练习题和测试题必须精选,练习量必须合理,而不是搞题海战术,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同时,历史作为文科型学科,记忆甚至背诵必不可少,熟练程度越高,考场上翻阅资料的时间越短。因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与汇总,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十六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新中国成立
(1)筹备: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①内容A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C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D建人民英雄纪念碑②作用: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当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2)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②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最大的意义是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新”体现在:A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B中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C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成就巨大,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A代表着屈辱的近代史结束,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列强侵略和奴役的命运,成了国家的主人B中国人民摆脱了国民党政权的残暴统治C中国从此屹立在世界东方,迎来了建设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契机D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新中国成立的启示:①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的革命精神,刻苦学习,建设祖国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是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诞生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③中国革命的胜利,说明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正确的,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
3抗美援朝战争
①背景:美国干涉朝鲜战争,它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②为保家卫国,1950年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③英雄:A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B邱少云在一次潜伏任务中,严守纪律,纹丝不动,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⑤1953年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⑥意义:A国内意义:保卫了中国的安全,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最重要的意义)B国际意义: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土地改革和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1)原因: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范围:新解放区
(3)时间:1950—1952年底
(4)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依据),决定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实质上仍是土地私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都属于私有制,其最大的区别是是否存在剥削)
(5)策略: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6)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7)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8)意义:①政治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②经济意义: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9)性质:反封建的民主改革(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
(10)启示:①农业关系国计民生,要重视三农问题②制定国策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③一定要维护广大人民利益
5近代促进中国封建制度瓦解的三件大事
①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②新文化运动使人们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启发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③土地改革在经济上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6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贡献
①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了农村革命道路②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指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③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④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⑤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7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③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8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
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在初三历史学科的复习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练习、测试强化记忆、熟练地掌握知识、找出存在的问题、弥补薄弱环节,从而提高复习效率。但练习题和测试题必须精选,练习量必须合理,而不是搞题海战术,浪费精力和时间却达不到复习的目的。同时,历史作为文科型学科,记忆甚至背诵必不可少,熟练程度越高,考场上翻阅资料的时间越短。因此,长沙新东方整理了部编版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与汇总,以供参考和学习。
第十六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新中国成立
(1)筹备: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①内容A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C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D建人民英雄纪念碑②作用: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当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2)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②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最大的意义是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新”体现在:A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B中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C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发展,成就巨大,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A代表着屈辱的近代史结束,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列强侵略和奴役的命运,成了国家的主人B中国人民摆脱了国民党政权的残暴统治C中国从此屹立在世界东方,迎来了建设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契机D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新中国成立的启示:①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的革命精神,刻苦学习,建设祖国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中国是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诞生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更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③中国革命的胜利,说明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正确的,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
3抗美援朝战争
①背景:美国干涉朝鲜战争,它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②为保家卫国,1950年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
③英雄:A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B邱少云在一次潜伏任务中,严守纪律,纹丝不动,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⑤1953年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标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⑥意义:A国内意义:保卫了中国的安全,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最重要的意义)B国际意义: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土地改革和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1)原因:①根本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②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范围:新解放区
(3)时间:1950—1952年底
(4)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依据),决定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实质上仍是土地私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都属于私有制,其最大的区别是是否存在剥削)
(5)策略:经济上,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
(6)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7)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8)意义:①政治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②经济意义: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9)性质:反封建的民主改革(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
(10)启示:①农业关系国计民生,要重视三农问题②制定国策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③一定要维护广大人民利益
5近代促进中国封建制度瓦解的三件大事
①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②新文化运动使人们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启发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③土地改革在经济上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6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贡献
①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了农村革命道路②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著作,指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③遵义会议后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④1945年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⑤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7近现代史上社会性质的三次转变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由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③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8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
和平解放西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