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8长沙初二历史上册期末试题(一)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21.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是( )
A.平津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22.1945年8月,毛泽东应邀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是( )
A.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B.深入虎穴获取敌人的信息,为主力决战做准备
C.直接组织、领导国统区的反内战运动
D.联合蒋介石,共同抗击日本,完成中国统一大业
23.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东北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
24.“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开始 B.《双十协定》签订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千里跃进大别山
25.“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是毛泽东下列哪次战役后抒写?(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6.我国当代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共“一大”召开 ③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④蒋家王朝的灭亡 ⑤30万军民惨遭日本侵略者屠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7.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你可以得到以下哪个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 )
A.邓世昌 B.张謇 C.李鸿章 D.詹天佑
28.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
②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③民族工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9.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看《申报》、休闲时看电影
30.作为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的梦想是“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学成回国后,他用京张铁路圆了自己的梦.这里的“他”应是( )
A.詹天佑 B.张謇 C.严复 D.侯德榜
延伸阅读
2018长沙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21.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是( )
A.平津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淮海战役
22.1945年8月,毛泽东应邀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是( )
A.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B.深入虎穴获取敌人的信息,为主力决战做准备
C.直接组织、领导国统区的反内战运动
D.联合蒋介石,共同抗击日本,完成中国统一大业
23.全面内战开始于国民党军队进攻( )
A.东北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山东解放区 D.中原解放区
24.“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重庆谈判开始 B.《双十协定》签订
C.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千里跃进大别山
25.“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是毛泽东下列哪次战役后抒写?(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6.我国当代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南京古城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是( )
①中华民国成立 ②中共“一大”召开 ③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④蒋家王朝的灭亡 ⑤30万军民惨遭日本侵略者屠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7.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下列关键词“状元、实业救国、大生纱厂”.你可以得到以下哪个历史人物的相关资料( )
A.邓世昌 B.张謇 C.李鸿章 D.詹天佑
28.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
②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③民族工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9.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看《申报》、休闲时看电影
30.作为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的梦想是“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学成回国后,他用京张铁路圆了自己的梦.这里的“他”应是( )
A.詹天佑 B.张謇 C.严复 D.侯德榜
延伸阅读
2018长沙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