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盘点(三)

2018-09-21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习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S

  70、三复斯言

  【解释】: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出自】:《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71、三十而立

  【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72、三月不知肉味

  【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73、杀身成仁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4、色厉内荏

  【解释】: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出自】:《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75、善贾而沽

  【解释】: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出自】:《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76、生荣死哀

  【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出自】:《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77、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出自】:《论语-颜渊》:“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78、升堂入室

  【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出自】:《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79、手足无措

  【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自】:《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80、是可忍,孰不可忍

  【解释】: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自】:《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1、食无求饱

  【解释】: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

  【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82、逝者如斯

  【解释】: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3、述而不作

  【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4、死而后已

  【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5、驷不及舌

  【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86、四海之内皆兄弟

  【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8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88、斯文扫地

  【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出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W

  89、温故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90、文质彬彬

  【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1、无为而治

  【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X

  92、小德出入

  【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出自】:《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93、血气方刚

  【解释】: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出自】:《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94、学而优则仕

  【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95、循序渐进

  【解释】: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 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96、循循善诱

  【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Y

  97、言必信,行必果

  【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98、言必有中

  【解释】: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自】:《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99、言不及义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自】:《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00、言而有信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0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102、一言以蔽之

  【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03、一以贯之

  【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 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04、以德报怨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

  105、以直报怨

  【解释】: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出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06、因人废言

  【解释】因为那个人不好或地位低下,就把他正确的言论也否定了。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07、用行舍藏

  【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08、有教无类

  【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109、欲罢不能

  【解释】: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10、愚不可及

  【解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出自】:《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11、怨天尤人

  【解释】: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Z

  112、择善而从

  【解释】: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3、知之为知之

  【解释】:为: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女:同“汝”,你。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4、众星拱辰

  【解释】:比喻众人拥护,围绕着一个他们所敬仰的人

  【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115、中庸之道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延伸阅读: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盘点(二)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盘点(一)

  2018年长沙初二下册文言文:小石潭记

  2018年长沙初二下册文言文:岳阳楼记

  2018年长沙初二下册文言文:醉翁亭记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中考>初二>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正文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盘点(三)
    2018-09-21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习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S

      70、三复斯言

      【解释】: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出自】:《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71、三十而立

      【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72、三月不知肉味

      【解释】: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73、杀身成仁

      【解释】: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4、色厉内荏

      【解释】: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出自】:《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75、善贾而沽

      【解释】:贾:通“价”。善贾:好价钱;沽:出卖。等好价钱卖出。比喻怀才不遇,等有的赏识的人再出来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职。

      【出自】:《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

      76、生荣死哀

      【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出自】:《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77、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解释】:旧时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常用作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之意。

      【出自】:《论语-颜渊》:“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78、升堂入室

      【解释】: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出自】:《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79、手足无措

      【解释】: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自】:《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80、是可忍,孰不可忍

      【解释】: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出自】:《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1、食无求饱

      【解释】: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节制。

      【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82、逝者如斯

      【解释】: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3、述而不作

      【解释】: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出自】:《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84、死而后已

      【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5、驷不及舌

      【解释】:驷:古时由四匹马拉的车;舌:指说的话。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86、四海之内皆兄弟

      【解释】: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出自】:《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87、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出自】:《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88、斯文扫地

      【解释】: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比喻名誉、信用、地位等完全丧失。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出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清·徐坷《清稗类钞·三十四》:“巡检作巡抚,一步登天;监生作监临,斯文扫地。”

      W

      89、温故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90、文质彬彬

      【解释】: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1、无为而治

      【解释】: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出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X

      92、小德出入

      【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出自】:《论语·子张》:“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93、血气方刚

      【解释】: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出自】:《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94、学而优则仕

      【解释】: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95、循序渐进

      【解释】: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朱熹 注:“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96、循循善诱

      【解释】: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Y

      97、言必信,行必果

      【解释】: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98、言必有中

      【解释】: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出自】:《论语·先进》:“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99、言不及义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出自】:《论语·魏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00、言而有信

      【解释】: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出自】:《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0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出自】:《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102、一言以蔽之

      【解释】:蔽:遮,引伸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自】:《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03、一以贯之

      【解释】: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 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04、以德报怨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

      105、以直报怨

      【解释】: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出自】:《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06、因人废言

      【解释】因为那个人不好或地位低下,就把他正确的言论也否定了。

      【出处】《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07、用行舍藏

      【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08、有教无类

      【解释】: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109、欲罢不能

      【解释】: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10、愚不可及

      【解释】: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出自】:《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11、怨天尤人

      【解释】: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自】:《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Z

      112、择善而从

      【解释】: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3、知之为知之

      【解释】:为: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女:同“汝”,你。

      【出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4、众星拱辰

      【解释】:比喻众人拥护,围绕着一个他们所敬仰的人

      【出处】:《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115、中庸之道

      【解释】: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延伸阅读: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盘点(二)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盘点(一)

      2018年长沙初二下册文言文:小石潭记

      2018年长沙初二下册文言文:岳阳楼记

      2018年长沙初二下册文言文:醉翁亭记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