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盘点(二)

2018-09-21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习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论语》中的成语典故,以供学习与参考。

  H

  39、后生可畏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0、患得患失

  【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自】:《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41、诲人不倦

  【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2、惠而不费

  【解释】: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J

  43、见义勇为

  【解释】: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4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出自】:《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45、既往不咎

  【解释】: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46、见贤思齐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7、尽善尽美

  【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 美矣,未尽善也。’”

  48、敬而远之

  【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出自】:《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49、举一反三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K

  50、侃侃訚訚(yín)

  【解释】: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

  【出自】: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 也。”

  51、空空如也

  【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出自】:《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L

  52、理屈词穷

  【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 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53、乐山乐水

  【解释】: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54、乐以忘忧

  【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55、乐在其中

  【解释】: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出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6、良师益友

  【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M

  57、苗而不秀

  【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出自】:《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58、敏而好学

  【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9、敏于事,慎于言

  【解释】: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60、鸣鼓而攻之

  【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自】:《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61、名正言顺

  【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N

  62、内省不疚

  【解释】: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出自】:《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63、能近取譬

  【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出自】:《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4、年富力强

  【解释】: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 而有待,其势可畏。

  P

  65、匹夫不可夺志

  【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自】:《论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6、披发左衽(rèn)

  【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Q

  67、轻裘肥马

  【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R

  6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9、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已:停止。担子很重,路很远,责任重大,经历长期的奋斗,死了以后才肯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延伸阅读: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盘点(三)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盘点(一)

  2018年长沙初二下册文言文:小石潭记

  2018年长沙初二下册文言文:岳阳楼记

  2018年长沙初二下册文言文:醉翁亭记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中考>初二>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正文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盘点(二)
    2018-09-21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习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论语》,一部不朽之作,影响了两千年来的中华文明。《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在此,长沙新东方整理分享了《论语》中的成语典故,以供学习与参考。

      H

      39、后生可畏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40、患得患失

      【解释】: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自】:《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41、诲人不倦

      【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2、惠而不费

      【解释】: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出自】:《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J

      43、见义勇为

      【解释】: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自】:《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4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欲:希望;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出自】:《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45、既往不咎

      【解释】:咎:责怪。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出自】:《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46、见贤思齐

      【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7、尽善尽美

      【解释】: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出自】:《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 美矣,未尽善也。’”

      48、敬而远之

      【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出自】:《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49、举一反三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K

      50、侃侃訚訚(yín)

      【解释】: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

      【出自】:语出《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 也。”

      51、空空如也

      【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出自】:《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L

      52、理屈词穷

      【解释】: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出自】:《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 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53、乐山乐水

      【解释】: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54、乐以忘忧

      【解释】: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形容非常快乐。

      【出自】:《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55、乐在其中

      【解释】: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出自】:《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56、良师益友

      【解释】: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M

      57、苗而不秀

      【解释】: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出自】:《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58、敏而好学

      【解释】: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9、敏于事,慎于言

      【解释】: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出自】:《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60、鸣鼓而攻之

      【解释】: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自】:《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61、名正言顺

      【解释】: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出自】:《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N

      62、内省不疚

      【解释】: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出自】:《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63、能近取譬

      【解释】: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出自】:《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4、年富力强

      【解释】: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自】:《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 而有待,其势可畏。

      P

      65、匹夫不可夺志

      【解释】:比喻即使对一个普通的人,也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志向,也指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出自】:《论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6、披发左衽(rèn)

      【解释】: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Q

      67、轻裘肥马

      【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造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R

      68、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释】: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9、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解释】:任:负担;道:路途。已:停止。担子很重,路很远,责任重大,经历长期的奋斗,死了以后才肯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延伸阅读: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盘点(三)

      《论语》中的成语典故盘点(一)

      2018年长沙初二下册文言文:小石潭记

      2018年长沙初二下册文言文:岳阳楼记

      2018年长沙初二下册文言文:醉翁亭记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