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小学语文简单实用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附训练题及答案)

2020-08-20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终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语文三大难,阅读、文言文和作文。其中阅读是最大的难题:难得分,更难得满分。每次做语文试题,阅读题就是一场噩梦,吭哧半天也不知道如何下笔。做阅读题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技巧?今天,长沙新东方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小学语文答题技巧,分分钟提高语文成绩10分。赶紧收藏起来吧!

  第一部分:词语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二、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第二部分:句子

  一、句子分析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修辞的分析: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

  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B、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C、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E、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F、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G、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三、仿写句子

  公式:

  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第三部分:段、篇词语

  一、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二、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

  A、开篇点题(照应文章标题)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引起下文

  D、渲染气氛

  E、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F、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上文,总领下文。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

  A、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C、照应题目

  D、照应开头

  E、照应全文

  F、引人深思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第四部分:写作方法

  一、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二、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三、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四、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五、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六、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七、巧设悬念

  公式: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八、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九、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 ……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十、称谓变化

  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练习一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⒈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 )的月光 ( )的翡翠 ( )的交响曲

  ( )的山野 ( )的柿子 ( )的水墨画

  ⒉ 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⑴ 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

  ⑵ 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

  ⑶ 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

  ⑷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 )

  ⒊ 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各一句)

  比喻句:

  拟人句:

  排比句:

  ⒋ 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⒌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⒍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⒈(柔和)的月光 (碧绿)的翡翠 (绝无伦比)的交响曲

  (空旷)的山野 (沉甸甸)的柿子 (美丽)的水墨画

  ⒉⑴不甘示弱 ⑵垂涎欲滴 ⑶载歌载舞 ⑷一望无际

  ⒊(略)

  ⒋田野是翡翠。

  ⒌详见第5自然段。

  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秋夜的一种喜爱和赞美之情。

  练习二

  《青蛙和大雁》

  一只大雁和一只青蛙在水平如镜的湖面同住了很久,他们相亲相爱,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后来天旱,湖水干枯没水了,大雁想飞到有水的地方,但舍不得把青蛙留下来。

  “怎么办?”大雁和青蛙商量着说。

  青蛙想了想说:“用一根小绳子,你衔着两头,我衔在当中,我们一起飞到有水的地方去。”大雁同意了。

  他们在空中飞了起来,飞过几个蒙古包的时候,有人看见了,人们惊讶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真有办法!”青蛙心想,这是我想的办法。

  又飞到了有很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的人看见了。人们齐声赞美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谁想出这么好的办法!”青蛙更得意了,它差一点喊出来:“这是我想的办法呀!”

  又往飞到了更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更多的人看见了。人们赞不绝口:“大雁带青蛙飞行,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聪明。”青蛙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青蛙从空中掉下来,活活地摔死了。有谁知道青蛙摔死的原因了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惊讶——

  (2)赞不绝口——

  2.前两次,青蛙听到人们称赞为什么不张口?第三次为什么忍不住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干枯——( ) 聪明——( ) 赞美——( )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参考答案:

  1.(1)惊讶:惊奇,奇怪。

  (2)赞不绝口:不停地称赞。

  2.因为它知道自己一张口就会掉下去。因为夸奖的人更多了,青蛙太得意了,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3.湿润、愚蠢、批评

  4.略。

  延伸阅读:

  长沙中小学生如何在考试中拿作文高分?结尾技巧很重要!

  如何写好作文开头结尾?长沙名师点评6个案例教你写作技巧

  长沙小学语文作文辅导6大技巧

  2020长沙小学生暑假应该怎么安排?附《暑假》作文范文5篇

  小学好句好段作文素材汇总&《有你真好》作文范文5篇

  2020开学第一课节目简介以及作文范文6篇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小学>产品资讯>学习规划>正文
    小学语文简单实用的阅读理解答题技巧(附训练题及答案)
    2020-08-20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终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语文三大难,阅读、文言文和作文。其中阅读是最大的难题:难得分,更难得满分。每次做语文试题,阅读题就是一场噩梦,吭哧半天也不知道如何下笔。做阅读题需要注意什么?有什么技巧?今天,长沙新东方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小学语文答题技巧,分分钟提高语文成绩10分。赶紧收藏起来吧!

      第一部分:词语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二、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第二部分:句子

      一、句子分析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修辞的分析: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

      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B、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C、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E、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F、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G、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三、仿写句子

      公式:

      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第三部分:段、篇词语

      一、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二、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

      A、开篇点题(照应文章标题)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引起下文

      D、渲染气氛

      E、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F、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总结上文,总领下文。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

      A、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C、照应题目

      D、照应开头

      E、照应全文

      F、引人深思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公式:

      ①写人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这篇文章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这篇文章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④游记:这篇文章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⑤议论文:这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

      第四部分:写作方法

      一、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

      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二、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三、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四、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

      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

      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

      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五、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

      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

      六、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

      1、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2、……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七、巧设悬念

      公式:

      1、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2、……,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八、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九、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 ……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十、称谓变化

      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2、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练习一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⒈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 )的月光 ( )的翡翠 ( )的交响曲

      ( )的山野 ( )的柿子 ( )的水墨画

      ⒉ 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⑴ 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

      ⑵ 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

      ⑶ 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

      ⑷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 )

      ⒊ 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各一句)

      比喻句:

      拟人句:

      排比句:

      ⒋ 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⒌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⒍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⒈(柔和)的月光 (碧绿)的翡翠 (绝无伦比)的交响曲

      (空旷)的山野 (沉甸甸)的柿子 (美丽)的水墨画

      ⒉⑴不甘示弱 ⑵垂涎欲滴 ⑶载歌载舞 ⑷一望无际

      ⒊(略)

      ⒋田野是翡翠。

      ⒌详见第5自然段。

      ⒍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秋夜的一种喜爱和赞美之情。

      练习二

      《青蛙和大雁》

      一只大雁和一只青蛙在水平如镜的湖面同住了很久,他们相亲相爱,就像是一家人一样。后来天旱,湖水干枯没水了,大雁想飞到有水的地方,但舍不得把青蛙留下来。

      “怎么办?”大雁和青蛙商量着说。

      青蛙想了想说:“用一根小绳子,你衔着两头,我衔在当中,我们一起飞到有水的地方去。”大雁同意了。

      他们在空中飞了起来,飞过几个蒙古包的时候,有人看见了,人们惊讶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真有办法!”青蛙心想,这是我想的办法。

      又飞到了有很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的人看见了。人们齐声赞美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谁想出这么好的办法!”青蛙更得意了,它差一点喊出来:“这是我想的办法呀!”

      又往飞到了更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更多的人看见了。人们赞不绝口:“大雁带青蛙飞行,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聪明。”青蛙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青蛙从空中掉下来,活活地摔死了。有谁知道青蛙摔死的原因了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惊讶——

      (2)赞不绝口——

      2.前两次,青蛙听到人们称赞为什么不张口?第三次为什么忍不住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干枯——( ) 聪明——( ) 赞美——( )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参考答案:

      1.(1)惊讶:惊奇,奇怪。

      (2)赞不绝口:不停地称赞。

      2.因为它知道自己一张口就会掉下去。因为夸奖的人更多了,青蛙太得意了,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3.湿润、愚蠢、批评

      4.略。

      延伸阅读:

      长沙中小学生如何在考试中拿作文高分?结尾技巧很重要!

      如何写好作文开头结尾?长沙名师点评6个案例教你写作技巧

      长沙小学语文作文辅导6大技巧

      2020长沙小学生暑假应该怎么安排?附《暑假》作文范文5篇

      小学好句好段作文素材汇总&《有你真好》作文范文5篇

      2020开学第一课节目简介以及作文范文6篇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