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因学不会等待埋下的隐患,长大后会怎么爆发?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学会等待也是一种素质。从小被灌输“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习惯了追赶时间,那种感觉很慌乱、很奔命、很颓丧。以致现在,很多人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也一样,起床、刷牙、穿衣、吃饭、睡觉……无一不在催:快点!快点!催得自己都抓狂。我们好像一直念念不忘赶着孩子奔跑,但我们忘了,当奔跑偏离了生活应有的轨道,也就失去了奔跑的意义。生而为人,让孩子学会等待,他们在这个匆促动荡的世界,最后过上的,才会是更有掌控力的人生。
昨天,公交车上,心惊胆战看着上演了这样的一幕。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因为妈妈忘了拿自己喜爱的一个玩具出门,忽然大哭起来,嚷着立刻要下车回家拿。
妈妈安慰孩子无效,逼问司机:什么时候可以下车?司机答还没到下车的站点,所以不能停。
随着孩子情绪的失控,妈妈越来越hold不住。她一步步往司机靠近,就差没冲上去按下方向盘的节奏了。
还好,站点到了,妈妈抱着孩子下了车,猛冲到马路对面,招手上了一辆出租车。
事后我想,如果这位妈妈换了是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中的那位女乘客,会怎样?
因为一直央求司机未停车,于是先是跟公交司机大声争吵,接着手持手机击打公交司机。互殴几秒后,司机打错方向,导致车辆失控,冲上路沿,或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想想都后怕。
这样的事很多,一个小矛盾冲突不断升级,最终酿成惨剧,这源头,不正在于人都没有耐心,不能等待吗?
如果那位女乘客可以耐心等一等,如果司机可以心平气和等停车后再处理问题,那么,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或许就不会上演。
1
有一次,邻居家妈妈跟五岁的儿子约好去公园玩。吃完早餐,儿子就催着要出门。
“妈妈还要洗衣服,等洗好衣服,再去。”
儿子不答应:“不!我要立刻就去!”
“现在不洗衣服,明天就没衣服换了。等十来分钟,洗完了衣服,我们再走。”
“不,不,我现在就要去!”孩子大哭大闹起来。一栋楼都是他发脾气、踢门、尖叫的声音……
如果家里有孩子,你会发现,要他们耐心地完成一件事似乎很困难。
比如说每次你在跟他玩时,接到一个电话,孩子总是中途不耐烦地想让你挂断跟他玩;比如说在游乐场,很多人一起玩一个滑梯,孩子根本就不愿耐心排队,而是每次都插队,甚至坐在滑梯上不愿下来……
这些情况很常见。一旦孩子的愿望遭到拒绝,会非常不愉快,甚至用哭闹来表达不满。
如果家长不坚持原则的妥协,想办法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虽然换来了自己片刻的安宁,却摧毁了孩子的自制力。
《奇葩说》里马东这样比喻:那些没有自制力的孩子,就像在身体里埋下一个炸弹,你不知道哪天,它突然就炸了。
2
女友5岁的儿子一学会自行车,她就给他买了一辆顶级的童车,还配了一个电动喇叭。当孩子把车停在小区杂物房外被偷走后,她立刻又给他买了一辆新的。
同样的事还有很多。当孩子6岁生日前,对一款电动玩具爱上瘾后,她立刻就送了他四辆五颜六色的电玩小汽车,作为生日礼物。
相对于父母的慷慨和爱护,今天,这个孩子似乎对很多东西都学不来珍视。
每次到他们家,只见那些玩具被扔得支离破碎,还有一堆精美的绘本待在角落在等着当废品卖。
孩子从小就觉得一切得到太容易,所以不懂珍惜;通过哭闹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不会付出;遇到困难大人会解决,所以不愿等待。
幼年埋下的这些隐患,长大成人后终将爆发。
当下啃老族层出不穷,青年人离婚率居高不下……那些学不会等待的孩子,在与同龄人的竞赛中,只会被远远甩开。
学不会等待,又谈何成功呢?
3
孩子等不及,总有家长认为,他还小,何必计较。
刚出生的婴儿不能忍受饥饿,不能等,可以理解,也要尽量满足。
但随着长大,让孩子学会等待,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急死了也没用,这时,是在给他养料,给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在法国纪录片《阳光宝贝》里,一个十来月的日本小女孩,在玩一个游戏时没办法用手将一根小棍子慢慢穿过一个圆形的小洞,气得倒地大哭;
到了一岁多,她已经可以将一个小贴纸图案耐心地撕下,然后贴到另一张白纸上,这回她笑得可开心了。
瞧,这就是成长。等待,是礼仪,是习俗,更是一个人成长的表现。
什么事该等、什么事必须等、什么事不必等……对一件事轻重缓急的判断以及处理方式,是一个人好好生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小有意识培养出来的。
孩子蹒跚学步时,我们只需告诉他某些事情“等待是一种规则”就可以了,譬如排队、等红绿灯、等节日等。
再大一点,让他了解什么是耐心,该如何学会有耐心,耐心能带给他们什么,也不迟。
生活,总是等待合适的时机去行动。学习等待,其实也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
譬如,让孩子学会等红灯,他就会接受机场等飞机;让孩子学会排队滑梯,他就会接受排号,比如摇号买车、买房等,享受更多的社会资源;让孩子学会等别人接完电话,他就会接受给予别人充足的空间,去完成必要的一些事。
同样,学会了等人,就能理解别人等待的辛苦,让自己更有同理心,学会更守时。
4
多年前,到一所小学做问卷调查。一群四五年级的学生在一个教室做调查问卷。七八分钟过去,几位同学就完成了。
有个孩子举手示意:“我可以走了吗?”我以为那位老师会说“可以”。没想到,他说了一句至今让我难以忘记的话:“等等,学会等待也是一种素质。”
从小被灌输“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习惯了追赶时间,那种感觉很慌乱、很奔命、很颓丧。
以致现在,很多人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也一样,起床、刷牙、穿衣、吃饭、睡觉……无一不在催:快点!快点!催得自己都抓狂。
我们好像一直念念不忘赶着孩子奔跑,但我们忘了,当奔跑偏离了生活应有的轨道,也就失去了奔跑的意义。
在姐姐家,似乎有着很多的“等待”。
她会在孩子醒来后等一会儿,再给她水喝、削水果吃;会在吃饭前,让孩子乖乖等待上完菜、人到齐才动筷;会在孩子想要一个布娃娃时,让她帮忙做一个星期的家务,然后才给她买……
“等待”下的孩子似乎更有耐心,所以小表姐在需求没有立刻得到满足时,才表现得这么平静。
更奇迹的是,她一个小孩,居然就懂:任何东西,急在一时跟人抢,没半点好处。抢到了会怕再失去,玩得提心吊胆;抢不到心不平衡,会痛哭一场,连玩的兴趣都没了。
只有耐心等,在重新得到时,才会玩得心安坦然。这种不抢,为她积累了好人缘。
杨澜说:女孩更要学会克制和等待。因为克制和等待教会了她掌控生活的速度,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放下,什么时候要加快脚步,什么时候须驻足,什么时候该跃起,放慢脚步,倾听内在的声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活出最美好的生活。
想想也是,女孩子的身体、青春是那么宝贵,唯有忍耐与克制才能收获丰饶,赢得更多。
5
等待很重要,可如今,等待似乎变成了一件很难很难的事,甚至是一种奢望。
在哪,我们见到的都是人人一副急吼吼的样子,争先恐后,生怕慢了半拍就吃亏。
因为等不及而发生冲突,数不胜数。
重庆公车坠江事件,还有相比众多悲剧中的人们,我们是幸运的。
但谁也不确定,下一次,我们会不会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相似的行为品尝恶果。
要知道,当我们因为一时冲动,开始了一场冲突的时候,一旦最坏的事情发生了,追究谁对谁错,已没有任何意义。
或许,我们没有超级英雄的通天本事,但我们可以为减少这些悲剧尽一份微薄之力。
不只是为了别人,更为了自己,为了我们的孩子。
生而为人,让孩子学会等待,他们在这个匆促动荡的世界,最后过上的,才会是更有掌控力的人生。
延伸阅读:
不要用世界三大毒童话来祸害孩子了!《白雪公主》《灰姑娘》《海的女儿》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幼年因学不会等待埋下的隐患,长大后会怎么爆发?
2018-12-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长晓终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小学英语单词手册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学会等待也是一种素质。从小被灌输“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习惯了追赶时间,那种感觉很慌乱、很奔命、很颓丧。以致现在,很多人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也一样,起床、刷牙、穿衣、吃饭、睡觉……无一不在催:快点!快点!催得自己都抓狂。我们好像一直念念不忘赶着孩子奔跑,但我们忘了,当奔跑偏离了生活应有的轨道,也就失去了奔跑的意义。生而为人,让孩子学会等待,他们在这个匆促动荡的世界,最后过上的,才会是更有掌控力的人生。
昨天,公交车上,心惊胆战看着上演了这样的一幕。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因为妈妈忘了拿自己喜爱的一个玩具出门,忽然大哭起来,嚷着立刻要下车回家拿。
妈妈安慰孩子无效,逼问司机:什么时候可以下车?司机答还没到下车的站点,所以不能停。
随着孩子情绪的失控,妈妈越来越hold不住。她一步步往司机靠近,就差没冲上去按下方向盘的节奏了。
还好,站点到了,妈妈抱着孩子下了车,猛冲到马路对面,招手上了一辆出租车。
事后我想,如果这位妈妈换了是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中的那位女乘客,会怎样?
因为一直央求司机未停车,于是先是跟公交司机大声争吵,接着手持手机击打公交司机。互殴几秒后,司机打错方向,导致车辆失控,冲上路沿,或撞断护栏坠入江中……
想想都后怕。
这样的事很多,一个小矛盾冲突不断升级,最终酿成惨剧,这源头,不正在于人都没有耐心,不能等待吗?
如果那位女乘客可以耐心等一等,如果司机可以心平气和等停车后再处理问题,那么,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或许就不会上演。
1
有一次,邻居家妈妈跟五岁的儿子约好去公园玩。吃完早餐,儿子就催着要出门。
“妈妈还要洗衣服,等洗好衣服,再去。”
儿子不答应:“不!我要立刻就去!”
“现在不洗衣服,明天就没衣服换了。等十来分钟,洗完了衣服,我们再走。”
“不,不,我现在就要去!”孩子大哭大闹起来。一栋楼都是他发脾气、踢门、尖叫的声音……
如果家里有孩子,你会发现,要他们耐心地完成一件事似乎很困难。
比如说每次你在跟他玩时,接到一个电话,孩子总是中途不耐烦地想让你挂断跟他玩;比如说在游乐场,很多人一起玩一个滑梯,孩子根本就不愿耐心排队,而是每次都插队,甚至坐在滑梯上不愿下来……
这些情况很常见。一旦孩子的愿望遭到拒绝,会非常不愉快,甚至用哭闹来表达不满。
如果家长不坚持原则的妥协,想办法马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虽然换来了自己片刻的安宁,却摧毁了孩子的自制力。
《奇葩说》里马东这样比喻:那些没有自制力的孩子,就像在身体里埋下一个炸弹,你不知道哪天,它突然就炸了。
2
女友5岁的儿子一学会自行车,她就给他买了一辆顶级的童车,还配了一个电动喇叭。当孩子把车停在小区杂物房外被偷走后,她立刻又给他买了一辆新的。
同样的事还有很多。当孩子6岁生日前,对一款电动玩具爱上瘾后,她立刻就送了他四辆五颜六色的电玩小汽车,作为生日礼物。
相对于父母的慷慨和爱护,今天,这个孩子似乎对很多东西都学不来珍视。
每次到他们家,只见那些玩具被扔得支离破碎,还有一堆精美的绘本待在角落在等着当废品卖。
孩子从小就觉得一切得到太容易,所以不懂珍惜;通过哭闹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不会付出;遇到困难大人会解决,所以不愿等待。
幼年埋下的这些隐患,长大成人后终将爆发。
当下啃老族层出不穷,青年人离婚率居高不下……那些学不会等待的孩子,在与同龄人的竞赛中,只会被远远甩开。
学不会等待,又谈何成功呢?
3
孩子等不及,总有家长认为,他还小,何必计较。
刚出生的婴儿不能忍受饥饿,不能等,可以理解,也要尽量满足。
但随着长大,让孩子学会等待,知道有些事情急不得,急死了也没用,这时,是在给他养料,给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
在法国纪录片《阳光宝贝》里,一个十来月的日本小女孩,在玩一个游戏时没办法用手将一根小棍子慢慢穿过一个圆形的小洞,气得倒地大哭;
到了一岁多,她已经可以将一个小贴纸图案耐心地撕下,然后贴到另一张白纸上,这回她笑得可开心了。
瞧,这就是成长。等待,是礼仪,是习俗,更是一个人成长的表现。
什么事该等、什么事必须等、什么事不必等……对一件事轻重缓急的判断以及处理方式,是一个人好好生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小有意识培养出来的。
孩子蹒跚学步时,我们只需告诉他某些事情“等待是一种规则”就可以了,譬如排队、等红绿灯、等节日等。
再大一点,让他了解什么是耐心,该如何学会有耐心,耐心能带给他们什么,也不迟。
生活,总是等待合适的时机去行动。学习等待,其实也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
譬如,让孩子学会等红灯,他就会接受机场等飞机;让孩子学会排队滑梯,他就会接受排号,比如摇号买车、买房等,享受更多的社会资源;让孩子学会等别人接完电话,他就会接受给予别人充足的空间,去完成必要的一些事。
同样,学会了等人,就能理解别人等待的辛苦,让自己更有同理心,学会更守时。
4
多年前,到一所小学做问卷调查。一群四五年级的学生在一个教室做调查问卷。七八分钟过去,几位同学就完成了。
有个孩子举手示意:“我可以走了吗?”我以为那位老师会说“可以”。没想到,他说了一句至今让我难以忘记的话:“等等,学会等待也是一种素质。”
从小被灌输“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习惯了追赶时间,那种感觉很慌乱、很奔命、很颓丧。
以致现在,很多人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也一样,起床、刷牙、穿衣、吃饭、睡觉……无一不在催:快点!快点!催得自己都抓狂。
我们好像一直念念不忘赶着孩子奔跑,但我们忘了,当奔跑偏离了生活应有的轨道,也就失去了奔跑的意义。
在姐姐家,似乎有着很多的“等待”。
她会在孩子醒来后等一会儿,再给她水喝、削水果吃;会在吃饭前,让孩子乖乖等待上完菜、人到齐才动筷;会在孩子想要一个布娃娃时,让她帮忙做一个星期的家务,然后才给她买……
“等待”下的孩子似乎更有耐心,所以小表姐在需求没有立刻得到满足时,才表现得这么平静。
更奇迹的是,她一个小孩,居然就懂:任何东西,急在一时跟人抢,没半点好处。抢到了会怕再失去,玩得提心吊胆;抢不到心不平衡,会痛哭一场,连玩的兴趣都没了。
只有耐心等,在重新得到时,才会玩得心安坦然。这种不抢,为她积累了好人缘。
杨澜说:女孩更要学会克制和等待。因为克制和等待教会了她掌控生活的速度,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放下,什么时候要加快脚步,什么时候须驻足,什么时候该跃起,放慢脚步,倾听内在的声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活出最美好的生活。
想想也是,女孩子的身体、青春是那么宝贵,唯有忍耐与克制才能收获丰饶,赢得更多。
5
等待很重要,可如今,等待似乎变成了一件很难很难的事,甚至是一种奢望。
在哪,我们见到的都是人人一副急吼吼的样子,争先恐后,生怕慢了半拍就吃亏。
因为等不及而发生冲突,数不胜数。
重庆公车坠江事件,还有相比众多悲剧中的人们,我们是幸运的。
但谁也不确定,下一次,我们会不会因为自己,或者与自己相似的行为品尝恶果。
要知道,当我们因为一时冲动,开始了一场冲突的时候,一旦最坏的事情发生了,追究谁对谁错,已没有任何意义。
或许,我们没有超级英雄的通天本事,但我们可以为减少这些悲剧尽一份微薄之力。
不只是为了别人,更为了自己,为了我们的孩子。
生而为人,让孩子学会等待,他们在这个匆促动荡的世界,最后过上的,才会是更有掌控力的人生。
延伸阅读:
校区分布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