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对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基础

2018-11-28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终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所有孩子的天性是差不多的,区别他们成为不同人的原因,是家庭,是教育。家庭,教育的事大多因人而异,家庭之事受制于无法分割的,这会让事情变得很复杂,也改变不了什么。所有孩子的天性是差不多的,区别他们成为不同人的原因,是家庭,是教育。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性。学习习惯有很多,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当务之急最需要养成以下四种习惯:1、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习惯,2、时间观念,3、自己管理物品的习惯,4、独立做作业的习惯。

  1、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以一年级为例,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只能是20-30分钟左右,所以小学每堂课是35分钟,这是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来的。但是如果孩子经过一定训练,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拉得很长。

  注意力对听课的内容和效率有极大影响,培养专注力的方式有很多,但我想着重说说“做规矩”的问题,因为随着近年来国际教育理念的传播,不少家长会忽略“规矩”的重要性。

  我曾经带过一个班,班上有两个男孩子,他们读的幼儿园是国际教育模式的幼儿园,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力,鼓励天性发展,这很好,但有个问题是,完全没有给孩子做过“规矩”。一年级上课时,整个人坐没坐相,一堂课不停地动,手上不停地玩笔,东张西望,一节课下来基本什么都没听进去。

  我说的“规矩”不是要让孩子一动不动,一动不动是违反天性的,但既然上课,就要有一个基本规范的坐姿,不能葛优瘫或者一刻不停地动,这样是没有办法进入积极专注听课的状态的。至于转笔,可能有些家长觉得无关紧要,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一节课一刻不停地在转笔玩笔的话,这些小动作一定是会分散专注力的。

  我们把孩子的问题反馈给家长,希望家长在家一起配合给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行为规范,进而培养专注力。其中一位男生的妈妈觉得这是体制内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抑,不能接受,所以很明确地说不需要,以后会把孩子送出国。我就告诉她,国外也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不要认为国外教育有多宽松,没有好的专注力和一定的行为规范,到哪里学习都不会有好的成效。

  培养专注力的方法网上有很多,很多都是有用的,但是请记住一点——任何好习惯的建立都是需要时间的,你今天给孩子试了一个培养专注力的方法,不要指望马上就能收到效果,也可能头几天效果不错,后面好像不明显了,这时候不要急着换方法,一种方法要让孩子起码坚持28天,才有可能培养一个好习惯。

  2、时间观念

  孩子要知道在规定的时间该干什么,这段时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每年新生进来,我们都会发现,很多孩子作息是紊乱的,而且家长也不注意。不客气地说一句,很多家长自己的作息都是紊乱的,连带着孩子的作息也长时间紊乱,孩子自己也不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怎么可能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的培养,应该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建立的。幼儿园放学回来,第一事情要干嘛、第二件事情要干嘛……养成习惯,绝对和小学一年级接轨。

  那对于已经进入小学的小朋友来说,家长要帮助他建立每天放学后比较固定的作息习惯——比如,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洗手,第二件事是吃水果点心,第三件事就是老老实实独立做作业,第四件事是做完作业玩一会儿或者吃晚饭,等等。

  请注意,所谓的时间观念,是对家长说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时间观念,他是形象思维,你要让他有时间观念,就要把要求具体化,排好时间表,让他按要求去做。

  什么都要具体化的要求和任务,她就知道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让小朋友知道,每段时间该干嘛,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曾经教过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一进来就发现他的时间观念非常强。下课的时候,他和小朋友都玩游戏满头大汗,但是上课2分钟预备铃一响,他马上坐正到椅子上,迅速摆齐文具,端端正正,进入上课状态。

  我有次开家长会就问他爸爸家里以前怎么培养的,有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幼儿园时他有一次邀请几个小朋友来玩,玩好大家准备出去吃饭时,他就说,“请你们把刚才从我们家哪里拿出来的玩具要放回哪里去,不能堆在外面,我妈妈要骂的”,这就是家长从小在培养“条理、规范”的观念,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知道自己的每件物品应该放在哪里,知道应该先做什么事(整理东西)再做什么事(出去吃饭)。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或者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忌讳的就是不持之以恒,今天定了一个时间表,明天因为什么事情忘了,后天带孩子一起出去吃饭……你的作息乱,孩子的作息就乱。

  所以,有些人会说“怎么有那么优秀的孩子”,我告诉你,不是天生的,一定是父母在家里经过一定的教养训练形成的,不要光看到哪个孩子成绩好,要看到父母在后面做了哪些事。

  3、自己管理物品的习惯

  这个习惯对低年级孩子来说特别重要!

  入学以后,老师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比如今天要交一张回执单,有小朋友说没有带,我发微信给爸妈,爸妈回复说“带了呀”,那放在哪里了?“在她的书包里呀!”

  哦,我就知道了,原来书包是父母理的,你一直帮孩子理书包,难怪她不知道回执单放在哪里。

  帮孩子理书包真是个坏习惯,孩子做完作业就摊在桌子上,心想“反正大人会帮我理好的”,长此以往,就没有责任心了。

  对,你没有看错,这不仅仅是生活自理能力的问题,这是责任心的问题!

  责任心很重要,会影响学习方面的表现。

  如果你孩子很有责任心,就会表现在卷面上,非常细心,很记得住事情,搞清楚;如果他这方面比较弱,整个状态会比较差。

  同样给5分钟,让小朋友放学理书包,有些很快,有些半天没理好。其实老师教过很多整理物品的方法,比如发下来的练习本,今天用的要放到桌子里,今天不用的放到书包里,很简单吧?但有些孩子还是不擅长,因为家里太多人帮他整理,他当然就不会用心记了。

  我们班有个女生,学霸,但一点都不张扬。有次考试,我巡视到她的时候,发现她的桌肚理得非常干净,左边是书,右边是作业本,清清爽爽。东西整理得清爽,思路肯定也清爽,我当时就在想,“原来你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强,这个小学霸是正宗的,不是高分低能”。

  她现在已经在一所名校就读了,一直都很优秀。

  4、独立做作业的习惯

  一讲到这个习惯,很多家长都会问,“是指不要陪读吗?这怎么可能?”

  陪是肯定要陪的,现在陪是为了以后的不陪,我遇到过很多中学老师对我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小学没养成做作业的好习惯,到了中学全部现形。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孩子没有养成独立做作业的习惯,一二年级还看不出,因为书面作业很少甚至没有,做得再慢,八点半九点也能睡觉了。但是到了中学里,作业就是铺天盖地了,为什么有些中学生光是学校作业就做到半夜12点?很正常,因为他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一定速度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所以,小学一年级做作业家长一定要陪,帮助建立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但“陪”不是指干坐在旁边看着他做,而是提供给孩子一些方法。

  例如:每天放学回来到晚上睡觉,这当中几个小时的时间段应该怎样进行切割,规定时间段里完成哪些东西,家长要帮助规划好。

  例如:回到家先是洗手吃水果上厕所,然后坐在书桌前,那么,从这一分钟开始,没有任何理由,不要站起来找我,没有其他事情,就把作业完成!

  例如:现在小学低年级是没有书面回家作业的,但是有口头作业啊,那就要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掉。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张自己的小书桌,一个学习的小天地。

  有些家长是把门关掉让孩子安心做作业的,我的建议是把门打开做作业。

  为什么?有些家长是不是觉得大人炒菜、做事情会影响孩子专注做作业?呵呵呵呵,门一关你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在专注做作业?他光是玩笔套搓橡皮就能玩很久,明明10分钟就能做好的作业,磨蹭了一个小时,其中有50分钟是在偷偷玩,你在外面不知道。

  所以,把门打开,让孩子背对你做作业,这样他知道有人监督,不会很分心,你走来走去时眼睛瞄一眼就行了。

  有些家长苦于孩子做作业慢、磨蹭,这是很常见的现象,需要一定时间让孩子适应入学后的生活,尤其对于小一新生来说,现在才开学一个多月,有任何问题都是正常的,不要太焦虑,你可以采取些激励措施,比如贴粘纸星星榜之类,还要积极和老师联系,家校共同监督。

  做作业速度和质量哪个重要?

  这个问题也是经常被家长问起的,就以语文为例吧。

  比如写字,一开始练字就是慢的,不可能快。但所谓的慢,不是写一个字玩一会儿,而是规定时间内,老老实实地写会,掌握了技巧以后,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提速度要求了。一分钟把一面写掉。一开始慢一点,不要急,以质量为主。但是慢不等于磨蹭,这是有本质区别的。随着技巧的熟练,速度自然会拉上来。

  我知道仍有些家长会苦恼:孩子为了求质量做得慢一点,这样会不会把速度放慢?如果为了求速度,可能会有错题或者字写得潦草,老师那边都过不了关。

  网上相关的文章也很多,有一种很高的呼声是,在小学低年级速度比质量更重要,先抓速度,速度快了再抓质量。

  我很不解,干嘛非要把速度和质量对立起来呢?好像速度快了质量就会差,质量好了就一定会拉慢速度一样。你有没有想过,速度慢是什么原因?

  有些家长以为的“慢”,其实不是慢,而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有些作业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慢的,慢是正常的。比如语文的写字,一开始练字就是慢的,不可能快。但所谓的慢,不是孩子写一会儿玩一会儿,而是指在规定时间内,老老实实地写,写得不好就擦掉重写,可能写得时间会比较长,但是没关系,这点时间花下去是必要的,一定会慢慢写好、写熟练。掌握了技巧后,就可以提速度的要求了,比如一分钟把一面写掉,慢慢把速度提升了。写字这事,一开始是要慢一点,不要急,以质量为主,随着技巧的熟练,速度自然会拉上来。

  但另外一些作业速度慢、质量低的原因则不外乎这些——不会做、不熟练、一边做一边玩或者在胡思乱想。

  不会做,基本就是因为上课没听懂。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知识点本来就不多,只要上课的35分钟里专心听讲,完成作业不在话下。那为什么做作业速度慢质量差?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没听懂当然做不来。那怎么才能让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看,又回到“集中专注力”的问题上来了。

  还有一种原因是理解能力有差异。比如有些孩子平时和父母以及小伙伴交流多,理解能力强,有些孩子理解能力比较弱,上课时也很专注地听,但真的没听懂,对这类孩子来说,在学习中建议加强预习和复习。

  不熟练,可以通过操练来熟能生巧。比如1+1=?谁都会做,但如果是()-1=1,很多小朋友就愣住了,做不来,速度当然就慢了。其实也是1+1=?的变化,但如果从来没有操练过,一个班近10个会错,如果一直操练,就会转化,碰到类似题目刷刷刷就做出来了,速度不会慢。

  有家长曾经和我说,“怎么可能要求孩子35分钟时刻保持专注?我自己开个半小时的会还要刷刷微信呢!”

  对不起,那是你的问题,如果你以这种宽容来对待孩子,那也不要指望孩子的专注力能有多强。

  一般而言,幼童的专注力是15-20分钟,入学后一节课是35分钟,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可以适应的。家长要把孩子集中专注力的时间,从15、20分钟渐渐提高到35分钟、45分钟上来。

  集中专注力不是说要求孩子一动不动,你坐得一动不动但是脑子里在开小差,这不叫专注。孩子动一动,偶尔看看窗外,这些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注意力的集中。

  有个方法可以试试看,让孩子尝试做20分钟自己不喜欢的事 。比如孩子不喜欢做手工模型,就让他必须做15分钟,慢慢加到20分钟,做好了有奖励。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如坐针毡,但是没关系,就让他做,能把自己不感兴趣、不喜欢的事情坚持20分钟,他的专注力一定会有提升。

  其实做作业的速度VS质量的问题归根结底还在于提升专注力,孩子上课专注了,老师教的他都会了,做作业的质量肯定不会差,速度也不会慢。

  陪读时间要有多长?怎么做?

  关于陪读时间:

  我刚才说过,一开始肯定是要陪读的,现在陪是为了以后的不陪。一般来说,如果习惯养好了,基本半年到一年的陪读时间吧。

  我女儿是到小学三年级能基本非常自觉做作业,我只负责签字。

  比如家默写作业,女儿不会让我拿着书报单词再默写,她自己先拿书读,录下来,然后放一个默一个,全部自己解决。

  一二年级这些习惯培养好,到了三年级分水岭的时候,就见分晓了。

  陪读怎么做?

  陪读主要是为了做规矩做习惯。

  有家长问,一定要全程坐在孩子旁边陪读吗?

  也不是。

  如果孩子幼儿园独立能力已经很好了,可以自己管住自己,家长可以放手,设定好时间,“今天这个作业,妈妈给你半小时能做完吗”,规定时间内完成就可以了。

  第二天,“今天这个作业,咱们25分钟完成好吗”,试着不断提高要求,加快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速度,另一方面也提高孩子对比赛的兴趣,“妈妈觉得你20分钟完成不了,你敢不敢试试看?”,有一点游戏的形态。

  但是,对不太自觉的、好动的孩子,一定是要陪读的。孩子还小,自我管理能力肯定是弱的,最近有篇热文的标题是什么?静待花开不是撒手不管!

  你能做的就是直面孩子的缺点,不要回避。这种陪读家长确实要辛苦的,天天坐在孩子旁边,出现在他的视线里,让他知道家长在旁边,自己要老老实实做作业。这样时间长了,就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注意,陪读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玩手机看PAD,你一定是看书,“妈妈陪你学习”。

  有些家长问,“我在旁边打开电脑工作可不可以?”

  最好不要,因为孩子会认为你是在玩。所以老老实实拿本书安静专注地看起来吧。你要是实在想刷微信,那就坐在孩子背后,让他看不到你在干嘛,只知道你在背后监督着他。被人监视着的感觉当然不好,但是慢慢就习惯成自然了。

  家庭,教育的事大多因人而异,家庭之事受制于无法分割的,这会让事情变得很复杂,也改变不了什么。所有孩子的天性是差不多的,区别他们成为不同人的原因,是家庭,是教育。

  教育要是每个家长一生的必修课,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走了很多的弯路——请相信,你今天走过的坑,早就有人爬出来过,有更聪明的人用更好的方式做过你现在的事。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学习。

  延伸阅读:

  小学生各类日记写作要领及范文模板

  小学生日记怎么写?[生活日记/观察日记/随感日记写作指南]

  中科院大数据:这6种家庭的孩子最容易成为学霸

  为什么孩子很努力勤奋,成绩却依然上不去?拒绝无用功!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4则技巧

  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的8个理由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小学>产品资讯>学习规划>正文
    对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基础
    2018-11-28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终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所有孩子的天性是差不多的,区别他们成为不同人的原因,是家庭,是教育。家庭,教育的事大多因人而异,家庭之事受制于无法分割的,这会让事情变得很复杂,也改变不了什么。所有孩子的天性是差不多的,区别他们成为不同人的原因,是家庭,是教育。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与品性。学习习惯有很多,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当务之急最需要养成以下四种习惯:1、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习惯,2、时间观念,3、自己管理物品的习惯,4、独立做作业的习惯。

      1、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以一年级为例,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只能是20-30分钟左右,所以小学每堂课是35分钟,这是根据孩子年龄特点来的。但是如果孩子经过一定训练,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拉得很长。

      注意力对听课的内容和效率有极大影响,培养专注力的方式有很多,但我想着重说说“做规矩”的问题,因为随着近年来国际教育理念的传播,不少家长会忽略“规矩”的重要性。

      我曾经带过一个班,班上有两个男孩子,他们读的幼儿园是国际教育模式的幼儿园,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力,鼓励天性发展,这很好,但有个问题是,完全没有给孩子做过“规矩”。一年级上课时,整个人坐没坐相,一堂课不停地动,手上不停地玩笔,东张西望,一节课下来基本什么都没听进去。

      我说的“规矩”不是要让孩子一动不动,一动不动是违反天性的,但既然上课,就要有一个基本规范的坐姿,不能葛优瘫或者一刻不停地动,这样是没有办法进入积极专注听课的状态的。至于转笔,可能有些家长觉得无关紧要,但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一节课一刻不停地在转笔玩笔的话,这些小动作一定是会分散专注力的。

      我们把孩子的问题反馈给家长,希望家长在家一起配合给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行为规范,进而培养专注力。其中一位男生的妈妈觉得这是体制内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抑,不能接受,所以很明确地说不需要,以后会把孩子送出国。我就告诉她,国外也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不要认为国外教育有多宽松,没有好的专注力和一定的行为规范,到哪里学习都不会有好的成效。

      培养专注力的方法网上有很多,很多都是有用的,但是请记住一点——任何好习惯的建立都是需要时间的,你今天给孩子试了一个培养专注力的方法,不要指望马上就能收到效果,也可能头几天效果不错,后面好像不明显了,这时候不要急着换方法,一种方法要让孩子起码坚持28天,才有可能培养一个好习惯。

      2、时间观念

      孩子要知道在规定的时间该干什么,这段时间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每年新生进来,我们都会发现,很多孩子作息是紊乱的,而且家长也不注意。不客气地说一句,很多家长自己的作息都是紊乱的,连带着孩子的作息也长时间紊乱,孩子自己也不知道在什么时间该干什么,怎么可能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时间观念的培养,应该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建立的。幼儿园放学回来,第一事情要干嘛、第二件事情要干嘛……养成习惯,绝对和小学一年级接轨。

      那对于已经进入小学的小朋友来说,家长要帮助他建立每天放学后比较固定的作息习惯——比如,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洗手,第二件事是吃水果点心,第三件事就是老老实实独立做作业,第四件事是做完作业玩一会儿或者吃晚饭,等等。

      请注意,所谓的时间观念,是对家长说的,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时间观念,他是形象思维,你要让他有时间观念,就要把要求具体化,排好时间表,让他按要求去做。

      什么都要具体化的要求和任务,她就知道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让小朋友知道,每段时间该干嘛,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曾经教过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一进来就发现他的时间观念非常强。下课的时候,他和小朋友都玩游戏满头大汗,但是上课2分钟预备铃一响,他马上坐正到椅子上,迅速摆齐文具,端端正正,进入上课状态。

      我有次开家长会就问他爸爸家里以前怎么培养的,有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幼儿园时他有一次邀请几个小朋友来玩,玩好大家准备出去吃饭时,他就说,“请你们把刚才从我们家哪里拿出来的玩具要放回哪里去,不能堆在外面,我妈妈要骂的”,这就是家长从小在培养“条理、规范”的观念,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知道自己的每件物品应该放在哪里,知道应该先做什么事(整理东西)再做什么事(出去吃饭)。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或者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忌讳的就是不持之以恒,今天定了一个时间表,明天因为什么事情忘了,后天带孩子一起出去吃饭……你的作息乱,孩子的作息就乱。

      所以,有些人会说“怎么有那么优秀的孩子”,我告诉你,不是天生的,一定是父母在家里经过一定的教养训练形成的,不要光看到哪个孩子成绩好,要看到父母在后面做了哪些事。

      3、自己管理物品的习惯

      这个习惯对低年级孩子来说特别重要!

      入学以后,老师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比如今天要交一张回执单,有小朋友说没有带,我发微信给爸妈,爸妈回复说“带了呀”,那放在哪里了?“在她的书包里呀!”

      哦,我就知道了,原来书包是父母理的,你一直帮孩子理书包,难怪她不知道回执单放在哪里。

      帮孩子理书包真是个坏习惯,孩子做完作业就摊在桌子上,心想“反正大人会帮我理好的”,长此以往,就没有责任心了。

      对,你没有看错,这不仅仅是生活自理能力的问题,这是责任心的问题!

      责任心很重要,会影响学习方面的表现。

      如果你孩子很有责任心,就会表现在卷面上,非常细心,很记得住事情,搞清楚;如果他这方面比较弱,整个状态会比较差。

      同样给5分钟,让小朋友放学理书包,有些很快,有些半天没理好。其实老师教过很多整理物品的方法,比如发下来的练习本,今天用的要放到桌子里,今天不用的放到书包里,很简单吧?但有些孩子还是不擅长,因为家里太多人帮他整理,他当然就不会用心记了。

      我们班有个女生,学霸,但一点都不张扬。有次考试,我巡视到她的时候,发现她的桌肚理得非常干净,左边是书,右边是作业本,清清爽爽。东西整理得清爽,思路肯定也清爽,我当时就在想,“原来你的生活自理能力那么强,这个小学霸是正宗的,不是高分低能”。

      她现在已经在一所名校就读了,一直都很优秀。

      4、独立做作业的习惯

      一讲到这个习惯,很多家长都会问,“是指不要陪读吗?这怎么可能?”

      陪是肯定要陪的,现在陪是为了以后的不陪,我遇到过很多中学老师对我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小学没养成做作业的好习惯,到了中学全部现形。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孩子没有养成独立做作业的习惯,一二年级还看不出,因为书面作业很少甚至没有,做得再慢,八点半九点也能睡觉了。但是到了中学里,作业就是铺天盖地了,为什么有些中学生光是学校作业就做到半夜12点?很正常,因为他在小学阶段没有养成一定速度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所以,小学一年级做作业家长一定要陪,帮助建立良好的做作业习惯。

      但“陪”不是指干坐在旁边看着他做,而是提供给孩子一些方法。

      例如:每天放学回来到晚上睡觉,这当中几个小时的时间段应该怎样进行切割,规定时间段里完成哪些东西,家长要帮助规划好。

      例如:回到家先是洗手吃水果上厕所,然后坐在书桌前,那么,从这一分钟开始,没有任何理由,不要站起来找我,没有其他事情,就把作业完成!

      例如:现在小学低年级是没有书面回家作业的,但是有口头作业啊,那就要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掉。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张自己的小书桌,一个学习的小天地。

      有些家长是把门关掉让孩子安心做作业的,我的建议是把门打开做作业。

      为什么?有些家长是不是觉得大人炒菜、做事情会影响孩子专注做作业?呵呵呵呵,门一关你怎么知道孩子是不是在专注做作业?他光是玩笔套搓橡皮就能玩很久,明明10分钟就能做好的作业,磨蹭了一个小时,其中有50分钟是在偷偷玩,你在外面不知道。

      所以,把门打开,让孩子背对你做作业,这样他知道有人监督,不会很分心,你走来走去时眼睛瞄一眼就行了。

      有些家长苦于孩子做作业慢、磨蹭,这是很常见的现象,需要一定时间让孩子适应入学后的生活,尤其对于小一新生来说,现在才开学一个多月,有任何问题都是正常的,不要太焦虑,你可以采取些激励措施,比如贴粘纸星星榜之类,还要积极和老师联系,家校共同监督。

      做作业速度和质量哪个重要?

      这个问题也是经常被家长问起的,就以语文为例吧。

      比如写字,一开始练字就是慢的,不可能快。但所谓的慢,不是写一个字玩一会儿,而是规定时间内,老老实实地写会,掌握了技巧以后,过一段时间,就可以提速度要求了。一分钟把一面写掉。一开始慢一点,不要急,以质量为主。但是慢不等于磨蹭,这是有本质区别的。随着技巧的熟练,速度自然会拉上来。

      我知道仍有些家长会苦恼:孩子为了求质量做得慢一点,这样会不会把速度放慢?如果为了求速度,可能会有错题或者字写得潦草,老师那边都过不了关。

      网上相关的文章也很多,有一种很高的呼声是,在小学低年级速度比质量更重要,先抓速度,速度快了再抓质量。

      我很不解,干嘛非要把速度和质量对立起来呢?好像速度快了质量就会差,质量好了就一定会拉慢速度一样。你有没有想过,速度慢是什么原因?

      有些家长以为的“慢”,其实不是慢,而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有些作业一开始的时候就是慢的,慢是正常的。比如语文的写字,一开始练字就是慢的,不可能快。但所谓的慢,不是孩子写一会儿玩一会儿,而是指在规定时间内,老老实实地写,写得不好就擦掉重写,可能写得时间会比较长,但是没关系,这点时间花下去是必要的,一定会慢慢写好、写熟练。掌握了技巧后,就可以提速度的要求了,比如一分钟把一面写掉,慢慢把速度提升了。写字这事,一开始是要慢一点,不要急,以质量为主,随着技巧的熟练,速度自然会拉上来。

      但另外一些作业速度慢、质量低的原因则不外乎这些——不会做、不熟练、一边做一边玩或者在胡思乱想。

      不会做,基本就是因为上课没听懂。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来说,知识点本来就不多,只要上课的35分钟里专心听讲,完成作业不在话下。那为什么做作业速度慢质量差?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没听懂当然做不来。那怎么才能让孩子上课认真听讲?看,又回到“集中专注力”的问题上来了。

      还有一种原因是理解能力有差异。比如有些孩子平时和父母以及小伙伴交流多,理解能力强,有些孩子理解能力比较弱,上课时也很专注地听,但真的没听懂,对这类孩子来说,在学习中建议加强预习和复习。

      不熟练,可以通过操练来熟能生巧。比如1+1=?谁都会做,但如果是()-1=1,很多小朋友就愣住了,做不来,速度当然就慢了。其实也是1+1=?的变化,但如果从来没有操练过,一个班近10个会错,如果一直操练,就会转化,碰到类似题目刷刷刷就做出来了,速度不会慢。

      有家长曾经和我说,“怎么可能要求孩子35分钟时刻保持专注?我自己开个半小时的会还要刷刷微信呢!”

      对不起,那是你的问题,如果你以这种宽容来对待孩子,那也不要指望孩子的专注力能有多强。

      一般而言,幼童的专注力是15-20分钟,入学后一节课是35分钟,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可以适应的。家长要把孩子集中专注力的时间,从15、20分钟渐渐提高到35分钟、45分钟上来。

      集中专注力不是说要求孩子一动不动,你坐得一动不动但是脑子里在开小差,这不叫专注。孩子动一动,偶尔看看窗外,这些都是正常的,关键是注意力的集中。

      有个方法可以试试看,让孩子尝试做20分钟自己不喜欢的事 。比如孩子不喜欢做手工模型,就让他必须做15分钟,慢慢加到20分钟,做好了有奖励。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如坐针毡,但是没关系,就让他做,能把自己不感兴趣、不喜欢的事情坚持20分钟,他的专注力一定会有提升。

      其实做作业的速度VS质量的问题归根结底还在于提升专注力,孩子上课专注了,老师教的他都会了,做作业的质量肯定不会差,速度也不会慢。

      陪读时间要有多长?怎么做?

      关于陪读时间:

      我刚才说过,一开始肯定是要陪读的,现在陪是为了以后的不陪。一般来说,如果习惯养好了,基本半年到一年的陪读时间吧。

      我女儿是到小学三年级能基本非常自觉做作业,我只负责签字。

      比如家默写作业,女儿不会让我拿着书报单词再默写,她自己先拿书读,录下来,然后放一个默一个,全部自己解决。

      一二年级这些习惯培养好,到了三年级分水岭的时候,就见分晓了。

      陪读怎么做?

      陪读主要是为了做规矩做习惯。

      有家长问,一定要全程坐在孩子旁边陪读吗?

      也不是。

      如果孩子幼儿园独立能力已经很好了,可以自己管住自己,家长可以放手,设定好时间,“今天这个作业,妈妈给你半小时能做完吗”,规定时间内完成就可以了。

      第二天,“今天这个作业,咱们25分钟完成好吗”,试着不断提高要求,加快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速度,另一方面也提高孩子对比赛的兴趣,“妈妈觉得你20分钟完成不了,你敢不敢试试看?”,有一点游戏的形态。

      但是,对不太自觉的、好动的孩子,一定是要陪读的。孩子还小,自我管理能力肯定是弱的,最近有篇热文的标题是什么?静待花开不是撒手不管!

      你能做的就是直面孩子的缺点,不要回避。这种陪读家长确实要辛苦的,天天坐在孩子旁边,出现在他的视线里,让他知道家长在旁边,自己要老老实实做作业。这样时间长了,就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注意,陪读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玩手机看PAD,你一定是看书,“妈妈陪你学习”。

      有些家长问,“我在旁边打开电脑工作可不可以?”

      最好不要,因为孩子会认为你是在玩。所以老老实实拿本书安静专注地看起来吧。你要是实在想刷微信,那就坐在孩子背后,让他看不到你在干嘛,只知道你在背后监督着他。被人监视着的感觉当然不好,但是慢慢就习惯成自然了。

      家庭,教育的事大多因人而异,家庭之事受制于无法分割的,这会让事情变得很复杂,也改变不了什么。所有孩子的天性是差不多的,区别他们成为不同人的原因,是家庭,是教育。

      教育要是每个家长一生的必修课,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走了很多的弯路——请相信,你今天走过的坑,早就有人爬出来过,有更聪明的人用更好的方式做过你现在的事。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学习。

      延伸阅读:

      小学生各类日记写作要领及范文模板

      小学生日记怎么写?[生活日记/观察日记/随感日记写作指南]

      中科院大数据:这6种家庭的孩子最容易成为学霸

      为什么孩子很努力勤奋,成绩却依然上不去?拒绝无用功!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4则技巧

      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的8个理由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