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为什么孩子很努力勤奋,成绩却依然上不去?拒绝无用功!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相信大多数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很多别人家的孩子看起来明明吊儿郎当不怎么学习,而自己家的孩子每天看书背书努力的要命忙的要死,结果一考试,成绩反而不如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些没努力学习的同学,反而成绩比我好?这个时候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我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笨。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往下看,你会得到一个很意外的答案。
经常有人问:
明明我努力做了那么多,可是为什么还是得不到好的结果?
为什么那些没努力学习的同学,反而成绩比我好?
我天天自习、挑灯夜战,却对成绩的提高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别人吊儿郎当、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学习起来却毫不费力。为什么我那样的努力却换不来更好的结果?
对这类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有人鼓励鞭策,有人灌输鸡汤,有人循循善诱,有人冷嘲热讽。
“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是最好的回答。
一、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在这里,天天自习、挑灯夜战看似很努力地学习,可以先暂定为“战术上的勤奋”;
努力认真学习的结果却依旧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那就是战略上的懒惰。
大家都清楚的一点是,学习最好的人从来都不是一天到晚苦哈哈学习的人,而往往是那些把生活安排得多姿多彩的人——
他们智商与情商皆高,往往懂得所谓努力并非流于表面;
而那些貌似学习很刻苦的人,其实效率并不高。
天天自习、挑灯夜战、头悬梁锥刺股对你的最大意义,只不过是营造了一个“苦苦努力”的幻象,换取对自己的心灵安慰罢了。
是不是有很多人都这样:
你每天熬夜学习,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玩手机。
你每天早早去上课,但大多数时候是在课堂上补昨晚的觉。
你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但真的就只是坐了一天。
你每天都在做题,但总没有真正掌握过一道题。
在我们身边:
总有一些笔记记的很认真的人,但是考试成绩不理想;
也总有那些学习成绩非常好,但看起来并不怎么认真的人。
很多人把他们定义为聪明,而我认为,他们只是在学习的时候,摒弃了诱惑一心一意的在努力,那些努力没有让别人看到,那段时间也没有其他的干扰,在玩儿的也用心的在玩。
这些“伪勤奋”和“真勤奋”的例子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这些例子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如果不在开始努力之前就设定一个目标,你的努力就很容易陷入“我这么努力有什么用”的自怨自艾中。
如果你的努力不和结果挂钩,那么你就只能沉浸在“我已经很努力了”的幻想当中,并错把受苦的体验当成努力的过程。
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你自以为“已经很努力了”,却“没有任何实质的进展”,导致你反过头来质疑“应不应该努力”这件事,甚至把问题引向了拷问社会的公平性问题,这对你的人生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在努力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先问问自己:
“我努力的目标是什么?
我现在所付出的努力和我的目标有因果关系吗?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真的需要我埋头学习八小时吗?
这八小时里我已经全力以赴了吗?”
因为毕竟,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给别人看的,这些努力,是否真正到达了内心,变成了你的能力。没有目标的努力,没有计划的奋斗,都只是作秀。
你的生活,和别人看你的生活,是否是一样的;那些所谓的努力时光,是真的头脑风暴了,还是,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人生不应该是充满痛苦疲劳的拉锯战,而应该是有的放矢地走走停停。
如果您的孩子有类似的疑问,您可以把这篇文章给他看看,让他真正明白什么才是努力,而不要让他们觉得:我好笨,我怎么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所以,孩子马上停止“伪勤奋”吧!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勤奋,一定是用对了地方,用对了方法,这才可能是真正的勤奋!
二、这样做,带给你真正的勤奋
从现在开始,拒绝“伪勤奋”,请你记住这几件事:
1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王同学是特别用功的女生。她每天学习到凌晨1点,题海战术一轮又一轮,可成绩就是不见提高。她恰恰就是学习缺乏合理规划的“伪勤奋”。
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定制了针对性的学习计划,短短3个月,她总分提高了70分。
2活用逻辑思维导图
高同学曾听话懂事,成绩很好。可开学第一次考试,他成绩一落千丈,数学竟考了92分(满分150)。
他的问题在于没有衔接没做好,大脑中的知识不成体系。使用了思维导图来学习之后,平稳地度过了适应期。
3建立自己的错题本
李同学非常刻苦,卷子整套整套地做,但是很多基础题仍是错了又错。
这是因为,她只做题却不去分析题目中的知识点,典型的“做题不用脑子”。在做题本的帮助下,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提升成绩。
4为了你的目标,坚持下去
生活从来不是公平的,有些人的起点高一些,有些人就要低一些。可是啊,生活还是会对勤奋努力的人好一点。
因为勤奋的人虽未必成功,但不勤奋的人必定不成功!
所以,孩子们,从现在开始,用真正的勤奋来让自己学习吧。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相信大多数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很多别人家的孩子看起来明明吊儿郎当不怎么学习,而自己家的孩子每天看书背书努力的要命忙的要死,结果一考试,成绩反而不如那些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那些没努力学习的同学,反而成绩比我好?这个时候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我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笨。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往下看,你会得到一个很意外的答案。
经常有人问:
明明我努力做了那么多,可是为什么还是得不到好的结果?
为什么那些没努力学习的同学,反而成绩比我好?
我天天自习、挑灯夜战,却对成绩的提高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别人吊儿郎当、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学习起来却毫不费力。为什么我那样的努力却换不来更好的结果?
对这类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有人鼓励鞭策,有人灌输鸡汤,有人循循善诱,有人冷嘲热讽。
“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是最好的回答。
一、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在这里,天天自习、挑灯夜战看似很努力地学习,可以先暂定为“战术上的勤奋”;
努力认真学习的结果却依旧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那就是战略上的懒惰。
大家都清楚的一点是,学习最好的人从来都不是一天到晚苦哈哈学习的人,而往往是那些把生活安排得多姿多彩的人——
他们智商与情商皆高,往往懂得所谓努力并非流于表面;
而那些貌似学习很刻苦的人,其实效率并不高。
天天自习、挑灯夜战、头悬梁锥刺股对你的最大意义,只不过是营造了一个“苦苦努力”的幻象,换取对自己的心灵安慰罢了。
是不是有很多人都这样:
你每天熬夜学习,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玩手机。
你每天早早去上课,但大多数时候是在课堂上补昨晚的觉。
你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天,但真的就只是坐了一天。
你每天都在做题,但总没有真正掌握过一道题。
在我们身边:
总有一些笔记记的很认真的人,但是考试成绩不理想;
也总有那些学习成绩非常好,但看起来并不怎么认真的人。
很多人把他们定义为聪明,而我认为,他们只是在学习的时候,摒弃了诱惑一心一意的在努力,那些努力没有让别人看到,那段时间也没有其他的干扰,在玩儿的也用心的在玩。
这些“伪勤奋”和“真勤奋”的例子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这些例子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如果不在开始努力之前就设定一个目标,你的努力就很容易陷入“我这么努力有什么用”的自怨自艾中。
如果你的努力不和结果挂钩,那么你就只能沉浸在“我已经很努力了”的幻想当中,并错把受苦的体验当成努力的过程。
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你自以为“已经很努力了”,却“没有任何实质的进展”,导致你反过头来质疑“应不应该努力”这件事,甚至把问题引向了拷问社会的公平性问题,这对你的人生其实没有任何意义。
因此在努力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先问问自己:
“我努力的目标是什么?
我现在所付出的努力和我的目标有因果关系吗?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真的需要我埋头学习八小时吗?
这八小时里我已经全力以赴了吗?”
因为毕竟,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给别人看的,这些努力,是否真正到达了内心,变成了你的能力。没有目标的努力,没有计划的奋斗,都只是作秀。
你的生活,和别人看你的生活,是否是一样的;那些所谓的努力时光,是真的头脑风暴了,还是,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人生不应该是充满痛苦疲劳的拉锯战,而应该是有的放矢地走走停停。
如果您的孩子有类似的疑问,您可以把这篇文章给他看看,让他真正明白什么才是努力,而不要让他们觉得:我好笨,我怎么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所以,孩子马上停止“伪勤奋”吧!我们的努力、我们的勤奋,一定是用对了地方,用对了方法,这才可能是真正的勤奋!
二、这样做,带给你真正的勤奋
从现在开始,拒绝“伪勤奋”,请你记住这几件事:
1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
王同学是特别用功的女生。她每天学习到凌晨1点,题海战术一轮又一轮,可成绩就是不见提高。她恰恰就是学习缺乏合理规划的“伪勤奋”。
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定制了针对性的学习计划,短短3个月,她总分提高了70分。
2活用逻辑思维导图
高同学曾听话懂事,成绩很好。可开学第一次考试,他成绩一落千丈,数学竟考了92分(满分150)。
他的问题在于没有衔接没做好,大脑中的知识不成体系。使用了思维导图来学习之后,平稳地度过了适应期。
3建立自己的错题本
李同学非常刻苦,卷子整套整套地做,但是很多基础题仍是错了又错。
这是因为,她只做题却不去分析题目中的知识点,典型的“做题不用脑子”。在做题本的帮助下,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提升成绩。
4为了你的目标,坚持下去
生活从来不是公平的,有些人的起点高一些,有些人就要低一些。可是啊,生活还是会对勤奋努力的人好一点。
因为勤奋的人虽未必成功,但不勤奋的人必定不成功!
所以,孩子们,从现在开始,用真正的勤奋来让自己学习吧。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