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16.一年到头住在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有味儿的事情。
(小学《语文》第十册《小青石》)
例15中的“多少”和例16中的“什么”都是疑问词,但这两个句子却不是疑问句,所以不用问号。
从以上举例分析可以看出,问号是表示问句之后的停顿的。是不是问句,用不用问号,这要看是否有疑问,要不要回答或解决,是不是疑问的语气。问句是有疑而问的,要求回答或解决的,语气是疑问的。反问句虽然不一定要求回答,但它有疑问的语气,是借发问的形式来加强语意的。设问句虽然不要求别人回答,但它是用疑问的形式提出来,自己作回答的。
问号,是句子标志符号,一般放在全句的结尾,不然就会割断句子的联系。例如:
17.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
(小学《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思考·练习)
18.你怎么啦,桑娜?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穷人》)
19.你是今天就去游泳,还是星期天再去?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4》)
例17提出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承接前一个问题而来,问号用在句末。如果在第一句句尾加上问号,就会隔断句子前后的联系。例18是一个呼语(喊人的话)后置的问句,它可以变成“桑娜,你怎么啦?”在例18这个句子形式下,却不能将问号加在“啦”字后面,如果那样,也会割断前后联系。例19也提出了两个问题供“你”选择,只有合在一处才能构成这种选择,如果将问号加在“游泳”之后,就割断了“是……还是……”的联系,构不成选择了。
下面是两个问号使用不当的句子:
20.这本书是留给王辉的?马威?
21.不是王晴是谁?你说。
例20的本意是“马威,这本书是留给王辉的?”由于在“王辉的”后面用了问号,使我们读后产生了不知道这本书是留给王辉的,还是留给马威的感觉。例21的本意是“你说,不是王晴是谁?”由于问号用在“谁”后,把一个句子变成了两个句子,意思随第二句语调的变化也发生了变化。这两例都是错用问号,隔断了句内意义的联系,才造成词不达意的。
综上所述,问号是句子的标志,是句末停顿符号,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当然,我们的老师为同学批改作文,有时在一大段文字上面划了个大问号,有时在某个空白处划一个问号,表示那里有问题。这是问号在使用中的特例。
小同学在使用标点符号过程中,见到问句就加问号,也许不会有多大差错的,但也有三种常见的错用现象,要引起注意。
(1)是问句却忘了加问号。这一“忘”或使句子变得不伦不类,或改变了语气。例如:
22.我实在想不通,明明是老奶奶不小心撞着了大刘叔,为什么大刘叔还要向她陪礼,还要忙着送她到医院检查。
23.从妈妈手中接过钢笔,问“这是给弟弟买的。”妈妈摇了摇头。
例22“想不通”是有疑问,“为什么”又是疑问词,整个句子是疑问的语气,但句尾却用了句号,使句子变得不伦不类,无法上口读。正确的方法是在文尾加问号。例23的本意是问妈妈这支钢笔是不是给弟弟买的,因为它没有带疑问词,书面上又没有加问号,这个疑问句就变成了陈述句“这是给弟弟买的”,改变了句意。正确的方法是把第一个句号换成问号。
(2)位置不当。例如:
24.这头毛驴想,是先吃掉东边的那堆草呢?还是先吃掉西边的那堆菜呢?
25.已经放学了吗?这位小同学。
例24用了两个问号,这样一来就是两个问句了。其中词语“是……还是……”是表示选择的连词,说明两个句子是表示选择的问句,连词不应拆放在两个句子中。因此,第一个问号应换成逗号。例25,作者的本意是“这位小同学,已经放学了吗?”句子倒装后,问号应移放全句结尾。作者没有这么做,而是问号不移,句尾加句号,使全句一变为二,互不相联。
(3)虽有疑问词,却没有疑问语气,不属于疑问句,但有的同学也加了问号。例如:
26.王小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值得想一想的。
27.大家都在想明天春游该怎么走?这时,许收割进来说:“别想啦,春游不进行了。”
例25的错误就是见到带有疑问词,就加了问号。其实,全例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到“成绩”这里有一个小的停顿,这个停顿之前全是“想一想”的对象,不能成为独立的问句。在这个停顿处加问号就隔断了句子内部联系。应该将问号换成逗号或不加任何符号。例27虽有疑问词“怎么”,但“大家都在想明天春游该怎么走”根本没有疑问,不该加问号,应改成逗号。
以上三种错误,希望同学们在使用问号时注意避免。
问号在书写中占一个字的位置,紧跟前文书写,不可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
附问号歌:
有疑有问用问号,
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
看书见它要思考。
(三)叹号叹号,又叫感叹号、感情号,还叫惊叹号。
它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会使用叹号是小学二年级的学习任务之一,平时应用较多。凡是表示赞颂、欢喜、愤激、惊讶之情的句子和表示要求别人做或不做某件事情的句子,都可以用叹号。
(1)表示赞叹惊喜等感情强烈的句子,用叹号。例如:
1.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
2.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蜻蜓赛过飞机啦!蜻蜓赛过飞机啦!”(小学《语文》第六册《放风筝》)
例1和例2都是感情强烈的句子。例1在文章叙述了海底的景象和物产以后进行总结,赞叹海底“物产丰富”、“景色奇异”,所以句尾用了叹号。例2表达了风筝放起来了而且放得很高的喜悦心情和自豪感,所以在每个高喊的句后都用了叹号。
3.看!(小学《语文》第十二册《马踏飞燕》)
4.啊!(小学《语文》第五册《瀑布》)
5.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梅花魂》)
这三个例子都是由一个简单的感叹词构成的句子,都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所以用叹号。
6.火!
7.决口子啦!
8.多好的少年啊!
9.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小学《语文》第八册《争吵》)
例6、例7表示惊讶,例8表示赞叹,例9则表达了一种气愤之情,都用叹号。否则是无法达到表达的效果的。
10.叙利奥!你不舒服吗?(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二册《小抄写员》)
11.“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例10和例11中带有强烈感情的呼语独立成句,用叹号。
(2)表示强烈感情的反问句也可以用叹号。例如:
12.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九册《草地夜行》)
例12中“你这算什么行军啊!”是反问句,由于感情强烈,不用问号而用叹号。
(3)表示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即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等语气的句子要用叹号。例如:
13.“同志们,打手榴弹!”(小学《语文》第九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4.“连长,我掩护!”(同上)
15.“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学《语文》第七册《小珊迪》)
16.明人不做暗事,做暗事不是英雄。不许使坏!(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七册《年关》)
例13是连长下达的战斗命令,例14和例15表示请示、请求,例16的结尾是禁止。所以都用叹号。
(4)用于突出某种声音。例如:
17.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小学《语文》第七册《黄继光》)
这个例子中的“轰”是黄继光的手雷炸开敌人的暗堡发出的响声。当然这一声也给同志们带来了惊喜,但叹号在这里主要作用是突出爆炸的声音。再如:
18.突然,飞机“哗──腾!”落下又起来,跳动恐怕有两三百英尺吧。(石明《高原飞行》)
例18中的叹号,标出了飞机在恶劣的气流中摇摆、颠簸跳动时发出的声音。
(5)用于呼告,突出声音的高亢、强壮。例如:
19.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小学《语文》第七册《黄继光》)
20.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小学《语文》第九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21.为邱少云同志报仇!(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
以上三例全是口号,例19、例21写出了战士们冲锋时雄壮的喊声。例20写出了董存瑞同志托举炸药包后,向战友们发出的高亢的呼喊。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2016-08-02
来源:
作者:CSXDFMI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小学英语单词手册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16.一年到头住在一个地方,并不是什么有味儿的事情。
(小学《语文》第十册《小青石》)
例15中的“多少”和例16中的“什么”都是疑问词,但这两个句子却不是疑问句,所以不用问号。
从以上举例分析可以看出,问号是表示问句之后的停顿的。是不是问句,用不用问号,这要看是否有疑问,要不要回答或解决,是不是疑问的语气。问句是有疑而问的,要求回答或解决的,语气是疑问的。反问句虽然不一定要求回答,但它有疑问的语气,是借发问的形式来加强语意的。设问句虽然不要求别人回答,但它是用疑问的形式提出来,自己作回答的。
问号,是句子标志符号,一般放在全句的结尾,不然就会割断句子的联系。例如:
17.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
(小学《语文》第七册《古诗两首》思考·练习)
18.你怎么啦,桑娜?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穷人》)
19.你是今天就去游泳,还是星期天再去?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4》)
例17提出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承接前一个问题而来,问号用在句末。如果在第一句句尾加上问号,就会隔断句子前后的联系。例18是一个呼语(喊人的话)后置的问句,它可以变成“桑娜,你怎么啦?”在例18这个句子形式下,却不能将问号加在“啦”字后面,如果那样,也会割断前后联系。例19也提出了两个问题供“你”选择,只有合在一处才能构成这种选择,如果将问号加在“游泳”之后,就割断了“是……还是……”的联系,构不成选择了。
下面是两个问号使用不当的句子:
20.这本书是留给王辉的?马威?
21.不是王晴是谁?你说。
例20的本意是“马威,这本书是留给王辉的?”由于在“王辉的”后面用了问号,使我们读后产生了不知道这本书是留给王辉的,还是留给马威的感觉。例21的本意是“你说,不是王晴是谁?”由于问号用在“谁”后,把一个句子变成了两个句子,意思随第二句语调的变化也发生了变化。这两例都是错用问号,隔断了句内意义的联系,才造成词不达意的。
综上所述,问号是句子的标志,是句末停顿符号,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当然,我们的老师为同学批改作文,有时在一大段文字上面划了个大问号,有时在某个空白处划一个问号,表示那里有问题。这是问号在使用中的特例。
小同学在使用标点符号过程中,见到问句就加问号,也许不会有多大差错的,但也有三种常见的错用现象,要引起注意。
(1)是问句却忘了加问号。这一“忘”或使句子变得不伦不类,或改变了语气。例如:
22.我实在想不通,明明是老奶奶不小心撞着了大刘叔,为什么大刘叔还要向她陪礼,还要忙着送她到医院检查。
23.从妈妈手中接过钢笔,问“这是给弟弟买的。”妈妈摇了摇头。
例22“想不通”是有疑问,“为什么”又是疑问词,整个句子是疑问的语气,但句尾却用了句号,使句子变得不伦不类,无法上口读。正确的方法是在文尾加问号。例23的本意是问妈妈这支钢笔是不是给弟弟买的,因为它没有带疑问词,书面上又没有加问号,这个疑问句就变成了陈述句“这是给弟弟买的”,改变了句意。正确的方法是把第一个句号换成问号。
(2)位置不当。例如:
24.这头毛驴想,是先吃掉东边的那堆草呢?还是先吃掉西边的那堆菜呢?
25.已经放学了吗?这位小同学。
例24用了两个问号,这样一来就是两个问句了。其中词语“是……还是……”是表示选择的连词,说明两个句子是表示选择的问句,连词不应拆放在两个句子中。因此,第一个问号应换成逗号。例25,作者的本意是“这位小同学,已经放学了吗?”句子倒装后,问号应移放全句结尾。作者没有这么做,而是问号不移,句尾加句号,使全句一变为二,互不相联。
(3)虽有疑问词,却没有疑问语气,不属于疑问句,但有的同学也加了问号。例如:
26.王小为什么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值得想一想的。
27.大家都在想明天春游该怎么走?这时,许收割进来说:“别想啦,春游不进行了。”
例25的错误就是见到带有疑问词,就加了问号。其实,全例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到“成绩”这里有一个小的停顿,这个停顿之前全是“想一想”的对象,不能成为独立的问句。在这个停顿处加问号就隔断了句子内部联系。应该将问号换成逗号或不加任何符号。例27虽有疑问词“怎么”,但“大家都在想明天春游该怎么走”根本没有疑问,不该加问号,应改成逗号。
以上三种错误,希望同学们在使用问号时注意避免。
问号在书写中占一个字的位置,紧跟前文书写,不可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
附问号歌:
有疑有问用问号,
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
看书见它要思考。
(三)叹号叹号,又叫感叹号、感情号,还叫惊叹号。
它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会使用叹号是小学二年级的学习任务之一,平时应用较多。凡是表示赞颂、欢喜、愤激、惊讶之情的句子和表示要求别人做或不做某件事情的句子,都可以用叹号。
(1)表示赞叹惊喜等感情强烈的句子,用叹号。例如:
1.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小学《语文》第六册《海底世界》)
2.我高兴得一边拍手一边嚷:“蜻蜓赛过飞机啦!蜻蜓赛过飞机啦!”(小学《语文》第六册《放风筝》)
例1和例2都是感情强烈的句子。例1在文章叙述了海底的景象和物产以后进行总结,赞叹海底“物产丰富”、“景色奇异”,所以句尾用了叹号。例2表达了风筝放起来了而且放得很高的喜悦心情和自豪感,所以在每个高喊的句后都用了叹号。
3.看!(小学《语文》第十二册《马踏飞燕》)
4.啊!(小学《语文》第五册《瀑布》)
5.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梅花魂》)
这三个例子都是由一个简单的感叹词构成的句子,都表达了强烈的感情,所以用叹号。
6.火!
7.决口子啦!
8.多好的少年啊!
9.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小学《语文》第八册《争吵》)
例6、例7表示惊讶,例8表示赞叹,例9则表达了一种气愤之情,都用叹号。否则是无法达到表达的效果的。
10.叙利奥!你不舒服吗?(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二册《小抄写员》)
11.“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例10和例11中带有强烈感情的呼语独立成句,用叹号。
(2)表示强烈感情的反问句也可以用叹号。例如:
12.小鬼,你这算什么行军啊!照这样,三年也走不到陕北!(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九册《草地夜行》)
例12中“你这算什么行军啊!”是反问句,由于感情强烈,不用问号而用叹号。
(3)表示要求别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即表示命令、请求、希望、禁止等语气的句子要用叹号。例如:
13.“同志们,打手榴弹!”(小学《语文》第九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4.“连长,我掩护!”(同上)
15.“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学《语文》第七册《小珊迪》)
16.明人不做暗事,做暗事不是英雄。不许使坏!(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七册《年关》)
例13是连长下达的战斗命令,例14和例15表示请示、请求,例16的结尾是禁止。所以都用叹号。
(4)用于突出某种声音。例如:
17.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小学《语文》第七册《黄继光》)
这个例子中的“轰”是黄继光的手雷炸开敌人的暗堡发出的响声。当然这一声也给同志们带来了惊喜,但叹号在这里主要作用是突出爆炸的声音。再如:
18.突然,飞机“哗──腾!”落下又起来,跳动恐怕有两三百英尺吧。(石明《高原飞行》)
例18中的叹号,标出了飞机在恶劣的气流中摇摆、颠簸跳动时发出的声音。
(5)用于呼告,突出声音的高亢、强壮。例如:
19.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小学《语文》第七册《黄继光》)
20.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小学《语文》第九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21.为邱少云同志报仇!(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我的战友邱少云》)
以上三例全是口号,例19、例21写出了战士们冲锋时雄壮的喊声。例20写出了董存瑞同志托举炸药包后,向战友们发出的高亢的呼喊。
校区分布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