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高中选文还是选理?湖南2021届新高考选科数据出炉!(附选科建议)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见的固定句式

2018-11-20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野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繁杂的变式句等,还有一种是容易被忽视的——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是由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显文言文”一条说“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繁杂的变式句等,还有一种是容易被忽视的——固定句式。说是固定句式,其实应为一些文言词语在文言文里的固定用法,是比较固定的结构形式,有其比较固定的意义。认识并熟悉这些固定句式,对阅读理解浅显文言文,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都是很有必要的。

  固定句式通常比较繁杂零乱,不易发现其规律性的东西,因此,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不过,它们的构成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虚词连用或关联使用,因而,从用法和作用分析入手,大致可以分出几个类型来。

  1、表示某种语气的固定句式

  虚词的语法作用最常见的就是表明语气,一般来说,虚词的连用或关联使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语气的加强,因而,表示某种语气是固定句式的常见形式。

  1 表判断语气

  常见的有“无以”“所以”或“者…也”等。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②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

  “无以”相当于“没有用来…的办法”。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所以”相当于“是用来…的”。

  ④亚父者,范增也。——司马迁《鸿门宴》

  ⑤非我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者…也”表判断是常见的,还有“者也”连用等,例句很多,不再赘述。

  2 表疑问语气

  表疑问语气的固定句式比较多,常见的有“如何”“何如”“若何”“奈何”“何也”“何为”或“如…何”“如之…何”等。

  ①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

  “如何”相当于“为什么”。

  ② 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何如”相当于“怎么样呢”。

  ③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将奈何?——《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奈何”相当于“怎么样”。

  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何也”相当于“为什么呢”。

  ⑤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赤壁赋》

  “何为”是宾语前置句式,也就是“为何”,相当于“为什么…”。

  3 表反问语气

  往往由疑问词和语气词两部分构成,一般为前面是疑问代词,最后是语气助词。常见的有“何…为”“奚以…为”“何…之有”“不亦…乎”“安…哉”“庸…乎”等。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何…为”相当于“何必…呢”。

  ②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班固《苏武传》

  “何以汝为见”即“何以见汝为”,“何…为”相当于“…干什么呢”。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庄周《逍遥游》

  “奚以…为”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

  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庸…乎”相当于“哪里…呢”。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其…乎”相当于“难道…吗”。

  ⑥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何…之有”相当于“有…呢”。通常用在疑问句宾语前置句中。

  ⑦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

  “安…哉”相当于“哪里…呢”。

  4 表感叹语气

  常见的有“何其”“焉哉”等。

  ①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焉哉”相当于“吧”。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何其”应用比较广泛,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等,相当于“是那样的…”,目前课文中未见此例。

  5 表强调语气

  常见的有“已矣”“而已”“而已矣”“焉耳矣”等,用在句末,都相当于“…罢了”。

  ①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周《逍遥游》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周《逍遥游》

  ④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

  2、表示特殊作用的固定句式

  在文言句式里,虚词的连用不是为了表明一种语气,而是代表着一种特殊作用,这种固定形式也比较常见。

  1 表比较作用

  常见有“孰与”“无如”“何…于…”等。

  ①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与”相当于“跟…相比谁更…”

  ③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无如”相当于“没有像…”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何…于…”相当于“跟…比…”。

  2 表被动作用

  常见有“为所”“为…所…”“见…于…”等。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 表某种原因

  常见的是“所以…”,相当于“…的原因”。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 表认定作用

  常见的有“于是”“然也”。

  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贾谊《过秦论》

  “于是”相当于“在这时候”。

  3、表示某种关联的固定句式

  这类固定句式相当于文言文中的关联词语,常常起到关联作用,只不过它们有的是虚词连用,只有在翻译时,才显出其作为关联词语的固定意义。

  1 表并列关系

  这类固定句式容易判断,跟现代汉语的表并列的关联词语相似,如“载…载…”“且…且…”等,通常翻译为“一边…一边”或“又…又”等。

  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

  ②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诗经·采薇》

  2 表因果关系

  常见有“所以”“是以”“是故”“以故”等。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②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③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所以”相当于“…的原因”。

  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是以”也就是“以是”,是一种宾语前置的用法,相当于“因此”。“以”表原因,“是”就是“这”。

  ⑤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是故”相当于“因此”。

  ⑦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故”相当于“因为这个原因”、“因此”。

  3 表假设关系

  常见“虽然”“然则”等。

  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苏洵《六国论》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然则”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可以视为“然”相当于“这样”,“则”相当于“那么”。

  4、其他常见的固定句式

  1 “以为”

  “以为”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把…当做…”;二是与现代汉语语意相同,即“认为”。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这是第一种用法。本句可以翻译为——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来客)的主人。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贾谊《过秦论》

  也是第一种用法。

  ③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贾谊《过秦论》

  这是第二种用法。

  2 “于是”

  “于是”也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二是相当于现在汉语里的连词“于是”。

  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这是第一种用法。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

  这是第二种用法。

  ③“所以”。

  “所以”通常也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的原因”,二是“是用来…的”或“…的凭借”。

  第一种用法在上文已经说过,不再赘述。第二种用法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延伸阅读:

  2019年高考文言文鉴赏:文言常见文体

  2019年高考文言文鉴赏:文言文选文特点及做题策略

  2019年高考文言文鉴赏:必备古文化常识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8个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实词推断十三种方法

  2018年长沙高中期中、第三次月考指南

  2019全国各省市高考报名信息不断更新中……

  2018年寒假免费公开课预约通道

  • 相关推荐
  • 免费申请学习规划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升学那些事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经营许可证编号: 京ICP备05067667号-32 | 京ICP证060601号| 京网文(2016)5762-750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790号

    Copyright © 2011-2020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体平台资质审核电话:010-60908000-8941

    咨询 微博 课程 校区 建议
    新东方网>长沙新东方学校>高考>高考备考>知识点>语文>正文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见的固定句式
    2018-11-20 来源: 网络整理 作者: 长晓野

    找资料、找老师、找方法?

    即刻定制你的学习方法!

    我要定制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繁杂的变式句等,还有一种是容易被忽视的——固定句式。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是由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显文言文”一条说“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繁杂的变式句等,还有一种是容易被忽视的——固定句式。说是固定句式,其实应为一些文言词语在文言文里的固定用法,是比较固定的结构形式,有其比较固定的意义。认识并熟悉这些固定句式,对阅读理解浅显文言文,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都是很有必要的。

      固定句式通常比较繁杂零乱,不易发现其规律性的东西,因此,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不过,它们的构成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虚词连用或关联使用,因而,从用法和作用分析入手,大致可以分出几个类型来。

      1、表示某种语气的固定句式

      虚词的语法作用最常见的就是表明语气,一般来说,虚词的连用或关联使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语气的加强,因而,表示某种语气是固定句式的常见形式。

      1 表判断语气

      常见的有“无以”“所以”或“者…也”等。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②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

      “无以”相当于“没有用来…的办法”。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所以”相当于“是用来…的”。

      ④亚父者,范增也。——司马迁《鸿门宴》

      ⑤非我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者…也”表判断是常见的,还有“者也”连用等,例句很多,不再赘述。

      2 表疑问语气

      表疑问语气的固定句式比较多,常见的有“如何”“何如”“若何”“奈何”“何也”“何为”或“如…何”“如之…何”等。

      ①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

      “如何”相当于“为什么”。

      ② 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何如”相当于“怎么样呢”。

      ③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

      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将奈何?——《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奈何”相当于“怎么样”。

      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何也”相当于“为什么呢”。

      ⑤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赤壁赋》

      “何为”是宾语前置句式,也就是“为何”,相当于“为什么…”。

      3 表反问语气

      往往由疑问词和语气词两部分构成,一般为前面是疑问代词,最后是语气助词。常见的有“何…为”“奚以…为”“何…之有”“不亦…乎”“安…哉”“庸…乎”等。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何…为”相当于“何必…呢”。

      ②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班固《苏武传》

      “何以汝为见”即“何以见汝为”,“何…为”相当于“…干什么呢”。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庄周《逍遥游》

      “奚以…为”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

      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

      “庸…乎”相当于“哪里…呢”。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其…乎”相当于“难道…吗”。

      ⑥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何…之有”相当于“有…呢”。通常用在疑问句宾语前置句中。

      ⑦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

      “安…哉”相当于“哪里…呢”。

      4 表感叹语气

      常见的有“何其”“焉哉”等。

      ①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

      “焉哉”相当于“吧”。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欧阳修《伶官传序》

      “何其”应用比较广泛,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等,相当于“是那样的…”,目前课文中未见此例。

      5 表强调语气

      常见的有“已矣”“而已”“而已矣”“焉耳矣”等,用在句末,都相当于“…罢了”。

      ①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周《逍遥游》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周《逍遥游》

      ④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

      2、表示特殊作用的固定句式

      在文言句式里,虚词的连用不是为了表明一种语气,而是代表着一种特殊作用,这种固定形式也比较常见。

      1 表比较作用

      常见有“孰与”“无如”“何…于…”等。

      ①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孰与”相当于“跟…相比谁更…”

      ③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无如”相当于“没有像…”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何…于…”相当于“跟…比…”。

      2 表被动作用

      常见有“为所”“为…所…”“见…于…”等。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 表某种原因

      常见的是“所以…”,相当于“…的原因”。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 表认定作用

      常见的有“于是”“然也”。

      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贾谊《过秦论》

      “于是”相当于“在这时候”。

      3、表示某种关联的固定句式

      这类固定句式相当于文言文中的关联词语,常常起到关联作用,只不过它们有的是虚词连用,只有在翻译时,才显出其作为关联词语的固定意义。

      1 表并列关系

      这类固定句式容易判断,跟现代汉语的表并列的关联词语相似,如“载…载…”“且…且…”等,通常翻译为“一边…一边”或“又…又”等。

      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

      ②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③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诗经·采薇》

      2 表因果关系

      常见有“所以”“是以”“是故”“以故”等。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②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③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所以”相当于“…的原因”。

      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是以”也就是“以是”,是一种宾语前置的用法,相当于“因此”。“以”表原因,“是”就是“这”。

      ⑤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

      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是故”相当于“因此”。

      ⑦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故”相当于“因为这个原因”、“因此”。

      3 表假设关系

      常见“虽然”“然则”等。

      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苏洵《六国论》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然则”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可以视为“然”相当于“这样”,“则”相当于“那么”。

      4、其他常见的固定句式

      1 “以为”

      “以为”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把…当做…”;二是与现代汉语语意相同,即“认为”。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这是第一种用法。本句可以翻译为——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来客)的主人。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贾谊《过秦论》

      也是第一种用法。

      ③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贾谊《过秦论》

      这是第二种用法。

      2 “于是”

      “于是”也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二是相当于现在汉语里的连词“于是”。

      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

      这是第一种用法。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

      这是第二种用法。

      ③“所以”。

      “所以”通常也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的原因”,二是“是用来…的”或“…的凭借”。

      第一种用法在上文已经说过,不再赘述。第二种用法例如: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延伸阅读:

      2019年高考文言文鉴赏:文言常见文体

      2019年高考文言文鉴赏:文言文选文特点及做题策略

      2019年高考文言文鉴赏:必备古文化常识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8个文言虚词的具体用法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2019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实词推断十三种方法

      2018年长沙高中期中、第三次月考指南

      2019全国各省市高考报名信息不断更新中……

      2018年寒假免费公开课预约通道

    展开本页剩余
    免费定制专属学习方案
    姓名
    电话
    年级
    我要定制

    高中工具箱

    学习资讯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语文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语文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高考语文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数学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高二数学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英语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高二英语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高考英语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物理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高二物理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高考物理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班级名称 课程介绍 课程咨询
    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高二化学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高考化学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附近校区展示
    浏城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二段99号东成大厦
    0731-84885588
    东塘北教学区
    长沙市韶山北路438号杂技团4楼
    0731-84887360
    沁园春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金荣科技园M1组团B座五楼
    0731-84887325
    湘江世纪城教学区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福城路98号顺天黄金海岸酒店3楼
    0731-84887333
    雨花家园教学区
    长沙市万家丽仁和雨花家园38栋101房2楼
    0731-84887313
    长沙新东方官微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关注扫描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11-2021 Neworiental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