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读初中生的作文(通常情况是记叙文),我们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感受:真实感越强的文章,就越读得有滋味;而真实感差的文章,不但读起来乏味,甚至你仅读了一小段,就不觉要弃它到一旁。这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记叙文写作要切合真实性的问题。有的人比喻说:真实性是记叙文的生命。
既然我们都知道,写作中的真实性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做到真实性呢?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误区一:记叙文要写真人真事。
这是很多语文老师和写作指导书中一致强调的,这一原则在语文教学中,已成为了公理、成为了不可挑战、不可撼动的权威。甚至,由它推论出了一些语文方面的定理,例如:若判定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那么,就能判定,这篇文章一定实有其人,也一定实有其事。
然而,记叙文的真实性是什么?是简单的真人真事么?绝不是。记叙文的真实,应该是文学的真实,应该是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而绝不应该等同于真实的生活。也就是说,记叙文,它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面镜子,而绝不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部照相机!
虽然记叙文要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并品味感悟生活,但这只强调了记叙文的一种特性--生活的真实性;而没有强调记叙文的另一种特性--文学性。记叙文的文学性,意味着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可以进行文学的剪裁、拼接、修补、提炼、加工、润色等处理的。这样处理,尽管使原本的生活素材面目全非;可是,这样了,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所以说,记叙文当然是要写真人和真事的,但这个真人,应该是经过文学加工过的真人,是源于真人又超越于真人,不能完全等同于本原真人的人了;而这个真事,也自然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跳出长久以来旧思维中的窠臼,挣脱束缚。
误区二:积累素材,平时要注意多观察生活。
这个观点本身倒并没有什么错,对此观点我绝对认同。平时多观察生活,确实是积累素材的主要途径。这就如同平时一粒米一粒米的积累一样,积累了,到用时才可做有米之炊。但误区在于,究竟应该怎样去观察。有的学生说了:“老师,我也注意观察了,可是我为什么大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呢?”为什么有些学生去观察生活,可他们却什么也观察不到呢?
问题的根源在于:积累文学素材的观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看,它主要依靠的是心,而绝不是眼睛。当然,说文学观察要完全不需要眼睛,那也是走上了极端;有些人、事、物,我们是需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皮肤触、用鼻子闻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感知。但关键是,眼睛、耳朵、皮肤、鼻子,都仅仅是为了积累文学素材,而去观察的手段,或外在的形式罢了,它决不是观察的本身,观察靠的是心!有的同学说了:“老师,你说的我懂,我在观察时也用心去想了,可是,我怎么还是不行呀?”其实他虽然想了,但想的程度还不够深入。用心想,是要用心灵去阅读。它包括:用心体验、用心感悟、用心思索、用心品味、用心启迪、用心发现、用心灵去升华等等。
转变了思想,积累了素材,这就为写有生活真实感的好作文铺平了道路。但这仍然不够,还要注意一下使文章具有真实性的写作要领。
(一)要注意推敲文章每个细节的合理性。
合理性就是要合情理,是指:1、要合乎情,即合乎上下文、场合氛围、人物心路历程、特定情境下的人物真情;2、要合乎理,即合乎日常事理、生活原理;3、还要合乎逻辑,包括层次、次序、因果等内在的逻辑关系。我反复地和学生讲:合乎情理的,假的也是真的;不合乎情理的,真的也是假的。当然,这样说是有些夸张了,真的怎么能成假的了呢。这样说,一方面是强调文章情节、细节的合理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确实在提示你,有时,若不推敲其合理性的话,真的有可能会“弄真成假”的。
(二)要注意选取你生活周围的题材。
例如我的家在偏僻的农村,假如一名学生,写了一篇以保护江河水资源为主旨的习作,她写的题材是黄河,假想自己是黄河中的一条鱼。试问:“你见过黄河吗?”我们没有到过黄河去看一看,也不知道这样编起来合不合乎黄河的真实现状,它的合理性必然会受到质疑。我们家就金钱河或汉江江畔,你与其凭空臆想黄河,为什么不以我们能看得见的河、江为写作题材呢?这样选自你生活周围的题材,才更容易写得合乎真实的情境。也才更具有真实感呀”。
没有去过美国的人,却以美国人的生活为写作题材;没有去过南方的北方人,却以南方为写作题材,这样的情况,都是属于偏离了你自己的生活范围,纵使你才智过人,善于编造,也无论你把情况想像得多么合情合理,终不免会贻笑大方,暴露出虚假的面目罢了。这样的文章,自然很难有真实感可言。
所以说:选你生活中的、身边的题材,也是你记叙文具有真实性的必要条件。
总之:只要我们明白了记叙文“真实”的原理、积累了大量源自真实生活的素材、掌握了使文章真实的写作要领,创作出具有“真实感”的记叙文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2018长沙中考作文指导:谈谈写作的真实性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读初中生的作文(通常情况是记叙文),我们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感受:真实感越强的文章,就越读得有滋味;而真实感差的文章,不但读起来乏味,甚至你仅读了一小段,就不觉要弃它到一旁。这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记叙文写作要切合真实性的问题。有的人比喻说:真实性是记叙文的生命。
既然我们都知道,写作中的真实性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做到真实性呢?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误区一:记叙文要写真人真事。
这是很多语文老师和写作指导书中一致强调的,这一原则在语文教学中,已成为了公理、成为了不可挑战、不可撼动的权威。甚至,由它推论出了一些语文方面的定理,例如:若判定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那么,就能判定,这篇文章一定实有其人,也一定实有其事。
然而,记叙文的真实性是什么?是简单的真人真事么?绝不是。记叙文的真实,应该是文学的真实,应该是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而绝不应该等同于真实的生活。也就是说,记叙文,它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面镜子,而绝不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部照相机!
虽然记叙文要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并品味感悟生活,但这只强调了记叙文的一种特性--生活的真实性;而没有强调记叙文的另一种特性--文学性。记叙文的文学性,意味着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可以进行文学的剪裁、拼接、修补、提炼、加工、润色等处理的。这样处理,尽管使原本的生活素材面目全非;可是,这样了,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所以说,记叙文当然是要写真人和真事的,但这个真人,应该是经过文学加工过的真人,是源于真人又超越于真人,不能完全等同于本原真人的人了;而这个真事,也自然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跳出长久以来旧思维中的窠臼,挣脱束缚。
误区二:积累素材,平时要注意多观察生活。
这个观点本身倒并没有什么错,对此观点我绝对认同。平时多观察生活,确实是积累素材的主要途径。这就如同平时一粒米一粒米的积累一样,积累了,到用时才可做有米之炊。但误区在于,究竟应该怎样去观察。有的学生说了:“老师,我也注意观察了,可是我为什么大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呢?”为什么有些学生去观察生活,可他们却什么也观察不到呢?
问题的根源在于:积累文学素材的观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看,它主要依靠的是心,而绝不是眼睛。当然,说文学观察要完全不需要眼睛,那也是走上了极端;有些人、事、物,我们是需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皮肤触、用鼻子闻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感知。但关键是,眼睛、耳朵、皮肤、鼻子,都仅仅是为了积累文学素材,而去观察的手段,或外在的形式罢了,它决不是观察的本身,观察靠的是心!有的同学说了:“老师,你说的我懂,我在观察时也用心去想了,可是,我怎么还是不行呀?”其实他虽然想了,但想的程度还不够深入。用心想,是要用心灵去阅读。它包括:用心体验、用心感悟、用心思索、用心品味、用心启迪、用心发现、用心灵去升华等等。
转变了思想,积累了素材,这就为写有生活真实感的好作文铺平了道路。但这仍然不够,还要注意一下使文章具有真实性的写作要领。
(一)要注意推敲文章每个细节的合理性。
合理性就是要合情理,是指:1、要合乎情,即合乎上下文、场合氛围、人物心路历程、特定情境下的人物真情;2、要合乎理,即合乎日常事理、生活原理;3、还要合乎逻辑,包括层次、次序、因果等内在的逻辑关系。我反复地和学生讲:合乎情理的,假的也是真的;不合乎情理的,真的也是假的。当然,这样说是有些夸张了,真的怎么能成假的了呢。这样说,一方面是强调文章情节、细节的合理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确实在提示你,有时,若不推敲其合理性的话,真的有可能会“弄真成假”的。
(二)要注意选取你生活周围的题材。
例如我的家在偏僻的农村,假如一名学生,写了一篇以保护江河水资源为主旨的习作,她写的题材是黄河,假想自己是黄河中的一条鱼。试问:“你见过黄河吗?”我们没有到过黄河去看一看,也不知道这样编起来合不合乎黄河的真实现状,它的合理性必然会受到质疑。我们家就金钱河或汉江江畔,你与其凭空臆想黄河,为什么不以我们能看得见的河、江为写作题材呢?这样选自你生活周围的题材,才更容易写得合乎真实的情境。也才更具有真实感呀”。
没有去过美国的人,却以美国人的生活为写作题材;没有去过南方的北方人,却以南方为写作题材,这样的情况,都是属于偏离了你自己的生活范围,纵使你才智过人,善于编造,也无论你把情况想像得多么合情合理,终不免会贻笑大方,暴露出虚假的面目罢了。这样的文章,自然很难有真实感可言。
所以说:选你生活中的、身边的题材,也是你记叙文具有真实性的必要条件。
总之:只要我们明白了记叙文“真实”的原理、积累了大量源自真实生活的素材、掌握了使文章真实的写作要领,创作出具有“真实感”的记叙文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读初中生的作文(通常情况是记叙文),我们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感受:真实感越强的文章,就越读得有滋味;而真实感差的文章,不但读起来乏味,甚至你仅读了一小段,就不觉要弃它到一旁。这就是我们一再强调的,记叙文写作要切合真实性的问题。有的人比喻说:真实性是记叙文的生命。
既然我们都知道,写作中的真实性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做到真实性呢?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误区一:记叙文要写真人真事。
这是很多语文老师和写作指导书中一致强调的,这一原则在语文教学中,已成为了公理、成为了不可挑战、不可撼动的权威。甚至,由它推论出了一些语文方面的定理,例如:若判定这篇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那么,就能判定,这篇文章一定实有其人,也一定实有其事。
然而,记叙文的真实性是什么?是简单的真人真事么?绝不是。记叙文的真实,应该是文学的真实,应该是符合现实生活的真实,而绝不应该等同于真实的生活。也就是说,记叙文,它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面镜子,而绝不应该是真实生活中的一部照相机!
虽然记叙文要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并品味感悟生活,但这只强调了记叙文的一种特性--生活的真实性;而没有强调记叙文的另一种特性--文学性。记叙文的文学性,意味着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可以进行文学的剪裁、拼接、修补、提炼、加工、润色等处理的。这样处理,尽管使原本的生活素材面目全非;可是,这样了,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
所以说,记叙文当然是要写真人和真事的,但这个真人,应该是经过文学加工过的真人,是源于真人又超越于真人,不能完全等同于本原真人的人了;而这个真事,也自然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跳出长久以来旧思维中的窠臼,挣脱束缚。
误区二:积累素材,平时要注意多观察生活。
这个观点本身倒并没有什么错,对此观点我绝对认同。平时多观察生活,确实是积累素材的主要途径。这就如同平时一粒米一粒米的积累一样,积累了,到用时才可做有米之炊。但误区在于,究竟应该怎样去观察。有的学生说了:“老师,我也注意观察了,可是我为什么大脑中还是一片空白呢?”为什么有些学生去观察生活,可他们却什么也观察不到呢?
问题的根源在于:积累文学素材的观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看,它主要依靠的是心,而绝不是眼睛。当然,说文学观察要完全不需要眼睛,那也是走上了极端;有些人、事、物,我们是需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皮肤触、用鼻子闻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感知。但关键是,眼睛、耳朵、皮肤、鼻子,都仅仅是为了积累文学素材,而去观察的手段,或外在的形式罢了,它决不是观察的本身,观察靠的是心!有的同学说了:“老师,你说的我懂,我在观察时也用心去想了,可是,我怎么还是不行呀?”其实他虽然想了,但想的程度还不够深入。用心想,是要用心灵去阅读。它包括:用心体验、用心感悟、用心思索、用心品味、用心启迪、用心发现、用心灵去升华等等。
转变了思想,积累了素材,这就为写有生活真实感的好作文铺平了道路。但这仍然不够,还要注意一下使文章具有真实性的写作要领。
(一)要注意推敲文章每个细节的合理性。
合理性就是要合情理,是指:1、要合乎情,即合乎上下文、场合氛围、人物心路历程、特定情境下的人物真情;2、要合乎理,即合乎日常事理、生活原理;3、还要合乎逻辑,包括层次、次序、因果等内在的逻辑关系。我反复地和学生讲:合乎情理的,假的也是真的;不合乎情理的,真的也是假的。当然,这样说是有些夸张了,真的怎么能成假的了呢。这样说,一方面是强调文章情节、细节的合理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确实在提示你,有时,若不推敲其合理性的话,真的有可能会“弄真成假”的。
(二)要注意选取你生活周围的题材。
例如我的家在偏僻的农村,假如一名学生,写了一篇以保护江河水资源为主旨的习作,她写的题材是黄河,假想自己是黄河中的一条鱼。试问:“你见过黄河吗?”我们没有到过黄河去看一看,也不知道这样编起来合不合乎黄河的真实现状,它的合理性必然会受到质疑。我们家就金钱河或汉江江畔,你与其凭空臆想黄河,为什么不以我们能看得见的河、江为写作题材呢?这样选自你生活周围的题材,才更容易写得合乎真实的情境。也才更具有真实感呀”。
没有去过美国的人,却以美国人的生活为写作题材;没有去过南方的北方人,却以南方为写作题材,这样的情况,都是属于偏离了你自己的生活范围,纵使你才智过人,善于编造,也无论你把情况想像得多么合情合理,终不免会贻笑大方,暴露出虚假的面目罢了。这样的文章,自然很难有真实感可言。
所以说:选你生活中的、身边的题材,也是你记叙文具有真实性的必要条件。
总之:只要我们明白了记叙文“真实”的原理、积累了大量源自真实生活的素材、掌握了使文章真实的写作要领,创作出具有“真实感”的记叙文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