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歌,诗人写了“烛花”“床”“梧桐”“月光”等意象,表达了对家乡浓
浓的思念之情。
B.诗歌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缼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C.第三句写床席之月影,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
D.“凉”字是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视觉状态写触觉形象,表现出诗人内心之失落,
虚实相生,韵味悠远。
E.第四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11.“铺床凉满梧桐月”一句中的“满”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 题至15 题。
十二月,先府君即世①,母哭而濒死②者十余次,自为文祭之,凡百余言,朴婉沉痛,闻者无亲疏老
幼,皆呜咽失声。时,行年四十有三也。己巳③,有南昌老画师游鄱阳,八十余,白发垂耳,能图人状
貌。铨④延之为母写小像,因以位置景物请于母,且问:“母何以行乐?当图之以为娱。”母愀然曰:
2018年长沙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二)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歌,诗人写了“烛花”“床”“梧桐”“月光”等意象,表达了对家乡浓
浓的思念之情。
B.诗歌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缼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C.第三句写床席之月影,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
D.“凉”字是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视觉状态写触觉形象,表现出诗人内心之失落,
虚实相生,韵味悠远。
E.第四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11.“铺床凉满梧桐月”一句中的“满”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 题至15 题。
十二月,先府君即世①,母哭而濒死②者十余次,自为文祭之,凡百余言,朴婉沉痛,闻者无亲疏老
幼,皆呜咽失声。时,行年四十有三也。己巳③,有南昌老画师游鄱阳,八十余,白发垂耳,能图人状
貌。铨④延之为母写小像,因以位置景物请于母,且问:“母何以行乐?当图之以为娱。”母愀然曰: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歌,诗人写了“烛花”“床”“梧桐”“月光”等意象,表达了对家乡浓
浓的思念之情。
B.诗歌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缼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C.第三句写床席之月影,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
D.“凉”字是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视觉状态写触觉形象,表现出诗人内心之失落,
虚实相生,韵味悠远。
E.第四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11.“铺床凉满梧桐月”一句中的“满”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2 题至15 题。
十二月,先府君即世①,母哭而濒死②者十余次,自为文祭之,凡百余言,朴婉沉痛,闻者无亲疏老
幼,皆呜咽失声。时,行年四十有三也。己巳③,有南昌老画师游鄱阳,八十余,白发垂耳,能图人状
貌。铨④延之为母写小像,因以位置景物请于母,且问:“母何以行乐?当图之以为娱。”母愀然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