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5A1B上名高!在长沙公办初中就读3年的心得体会!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中考家长写的好文,详细记录在公办初中就读三年的点点滴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有不同的花期,但是从他人的经验中,我们也能有不一样的收获。本人小孩小升初时未考上任何民办,最终5A1B,从入口看出口也比较满意,特发文与众多公办初中孩子家长共勉:陪伴孩子,持续努力,永不言弃。
初一:抓紧适应初中节奏!
进入初中,最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说就两点:老师上课认真听,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做好。先让孩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再说。
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对于孩子的心理定位、老师同学对孩子的印象都非常重要,要重视,但也没必要过分紧张。我孩子的第一次月考,班上前三名的确是高手,直到现在班上前三名也都基本由三位同学坐庄,其他同学只能偶尔插进去一下。但是4-10名中目前已有几名同学跌到二十名外了。所以说世事无绝对,努力最重要。
第一次期中考试是集团联考,家长可以向老师询问孩子的集团排名,老师一般都会告诉家长的。这是家长第一次知道孩子的集团定位,但是要知道这只是初中生涯的起点,以后的变数还很多,所以客观看待即可,无需过度解读。
这个学期已经有七门课,而且第一次期末考试也是考七门。有的家长可能会有疑问,是不是七门课都要花大功夫?实际并不需要如此紧张,初一相对来说是最宽松的,时间一定要用来换能力,要尽早把三门主科的学科能力提高到拔尖水平,副科相对不落下就可以了。初二之后,各科都上了难度,又有生地会考等,想要在主科上花大功夫就紧张了。
物理,八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科普知识,考试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陷阱,我孩子就属于见坑就跳的,所以物理总考不了高分。到八年级下册力学部分,受力分析之类思辨性的内容就多了,这就特别需要孩子有清晰的分析思路,而不是只了解个知识点就能答题。
初二下学期一开始,学校就把生地会考放上了日程,下发了复习资料,安排了每一天晚上的生地学习任务,月考也减掉了史政,只考语数英物+生地。差生在早自习和下午自习课集中背诵(好像是开学一段时间后实行的)。不过,上课还是正常的,也没有额外给生地加课。
期中考试后,对生地抓的更紧了。首先是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生地老师又详细讲解了生地资料的用法,要求家长做好督促。其次是增加了生地周考,对于每次考试,学校讲解完毕后,老师还会把讲解视频发到家长群,便于学生复习错题。
最后是各班的举措,有的班级在中考前一个月让家长到学校抽查学生背诵(每天1小时),据说是学习某民办的做法。最终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班上大概有40人都达到了平均分90以上的水准。
家长的督促很重要。我们班是走读班,不像寄宿班那样有老师管晚自习,一开始同学们在家的落实情况是非常差的,老师在学校的抽测结果很不好,说了很多次情况才好转。有的家长总强调要让孩子自主学习,殊不知自主学习也得需要相应的能力,在孩子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能力时,家长的督促是必不可少的。
还要注意的是,这学期的数学和物理内容也非常重要。数学是二次函数,物理是力学,都是重难点内容。所以我还经常提醒孩子少花点时间复习生地,多做点数学物理。生地考试结束后过两周就是期末考试,语数英物+史政。有的孩子可能史政也丢了一学期,以至于成绩不佳。我孩子还算是复习到位,考出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总之,通过生地会考,孩子们第一次体会到“全面复习”的感觉。班主任强调,生地会考结束后,家长就应该和孩子好好讨论一下自己的中考目标了,什么等级能上什么样的学校,通过这两年来的初中学习,家长和孩子都非常清楚了,接下来的暑假就是冲刺的开始。我孩子以前的假期基本是半玩半学度过的,这次还没放暑假就主动跟我说,这个暑假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学习。我很高兴看到她的成熟和懂事,期待她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初三上学期:陡然紧张起来的学习气氛!
周一到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辅导班,按照课后托管收费。周六上课,下午大概四点半放学。平时的作业量也增加了,孩子每天回家就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差不多十点半该睡觉了。数学和物理都进入了最难的部分。相对来说,化学虽然是新开科目,但是难度并不大。
孩子有几个玩得好的初三朋友,这次中考都没考好。有两个孩子都是理科强文科弱,中考前拼命补文科,反而在理科上翻船,一个4A2B去了雅礼洋湖实验班,另一个5A1B去了麓山。还有一个孩子平时是文科特别强,这次考得不好,干脆不告诉我孩子他去了哪个学校。孩子这下知道了中考的残酷性,学习上也更加努力了,基本上不需要我管。
这学期的两次月考和期中考都考得比较好,偏偏到了期末考砸了。班主任后来告诉我,出成绩的那天,孩子在学校哭了两节课。这大概是她第一次为了成绩而哭吧,我也有些心酸。这也是成长所必须经历的吧,你希望了,努力了,但是结果并不会如期而至。学习如何对待失落感,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初三下学期:忙而不乱,升学考验接踵而至!
因为疫情原因,过了个超长的寒假,还体验了网课从早上到晚的感受。网课的效果确实没有地面课好,孩子说很容易走神,经常要回放才能听懂,效率比较低。终于等到开学,依然是周一到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辅导班,按照课后托管收费。周六上课,下午大概四点半放学。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中考家长写的好文,详细记录在公办初中就读三年的点点滴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有不同的花期,但是从他人的经验中,我们也能有不一样的收获。本人小孩小升初时未考上任何民办,最终5A1B,从入口看出口也比较满意,特发文与众多公办初中孩子家长共勉:陪伴孩子,持续努力,永不言弃。
初一:抓紧适应初中节奏!
进入初中,最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说就两点:老师上课认真听,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做好。先让孩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再说。
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对于孩子的心理定位、老师同学对孩子的印象都非常重要,要重视,但也没必要过分紧张。我孩子的第一次月考,班上前三名的确是高手,直到现在班上前三名也都基本由三位同学坐庄,其他同学只能偶尔插进去一下。但是4-10名中目前已有几名同学跌到二十名外了。所以说世事无绝对,努力最重要。
第一次期中考试是集团联考,家长可以向老师询问孩子的集团排名,老师一般都会告诉家长的。这是家长第一次知道孩子的集团定位,但是要知道这只是初中生涯的起点,以后的变数还很多,所以客观看待即可,无需过度解读。
这个学期已经有七门课,而且第一次期末考试也是考七门。有的家长可能会有疑问,是不是七门课都要花大功夫?实际并不需要如此紧张,初一相对来说是最宽松的,时间一定要用来换能力,要尽早把三门主科的学科能力提高到拔尖水平,副科相对不落下就可以了。初二之后,各科都上了难度,又有生地会考等,想要在主科上花大功夫就紧张了。
物理,八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科普知识,考试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些陷阱,我孩子就属于见坑就跳的,所以物理总考不了高分。到八年级下册力学部分,受力分析之类思辨性的内容就多了,这就特别需要孩子有清晰的分析思路,而不是只了解个知识点就能答题。
初二下学期一开始,学校就把生地会考放上了日程,下发了复习资料,安排了每一天晚上的生地学习任务,月考也减掉了史政,只考语数英物+生地。差生在早自习和下午自习课集中背诵(好像是开学一段时间后实行的)。不过,上课还是正常的,也没有额外给生地加课。
期中考试后,对生地抓的更紧了。首先是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生地老师又详细讲解了生地资料的用法,要求家长做好督促。其次是增加了生地周考,对于每次考试,学校讲解完毕后,老师还会把讲解视频发到家长群,便于学生复习错题。
最后是各班的举措,有的班级在中考前一个月让家长到学校抽查学生背诵(每天1小时),据说是学习某民办的做法。最终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班上大概有40人都达到了平均分90以上的水准。
家长的督促很重要。我们班是走读班,不像寄宿班那样有老师管晚自习,一开始同学们在家的落实情况是非常差的,老师在学校的抽测结果很不好,说了很多次情况才好转。有的家长总强调要让孩子自主学习,殊不知自主学习也得需要相应的能力,在孩子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能力时,家长的督促是必不可少的。
还要注意的是,这学期的数学和物理内容也非常重要。数学是二次函数,物理是力学,都是重难点内容。所以我还经常提醒孩子少花点时间复习生地,多做点数学物理。生地考试结束后过两周就是期末考试,语数英物+史政。有的孩子可能史政也丢了一学期,以至于成绩不佳。我孩子还算是复习到位,考出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总之,通过生地会考,孩子们第一次体会到“全面复习”的感觉。班主任强调,生地会考结束后,家长就应该和孩子好好讨论一下自己的中考目标了,什么等级能上什么样的学校,通过这两年来的初中学习,家长和孩子都非常清楚了,接下来的暑假就是冲刺的开始。我孩子以前的假期基本是半玩半学度过的,这次还没放暑假就主动跟我说,这个暑假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学习。我很高兴看到她的成熟和懂事,期待她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初三上学期:陡然紧张起来的学习气氛!
周一到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辅导班,按照课后托管收费。周六上课,下午大概四点半放学。平时的作业量也增加了,孩子每天回家就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差不多十点半该睡觉了。数学和物理都进入了最难的部分。相对来说,化学虽然是新开科目,但是难度并不大。
孩子有几个玩得好的初三朋友,这次中考都没考好。有两个孩子都是理科强文科弱,中考前拼命补文科,反而在理科上翻船,一个4A2B去了雅礼洋湖实验班,另一个5A1B去了麓山。还有一个孩子平时是文科特别强,这次考得不好,干脆不告诉我孩子他去了哪个学校。孩子这下知道了中考的残酷性,学习上也更加努力了,基本上不需要我管。
这学期的两次月考和期中考都考得比较好,偏偏到了期末考砸了。班主任后来告诉我,出成绩的那天,孩子在学校哭了两节课。这大概是她第一次为了成绩而哭吧,我也有些心酸。这也是成长所必须经历的吧,你希望了,努力了,但是结果并不会如期而至。学习如何对待失落感,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初三下学期:忙而不乱,升学考验接踵而至!
因为疫情原因,过了个超长的寒假,还体验了网课从早上到晚的感受。网课的效果确实没有地面课好,孩子说很容易走神,经常要回放才能听懂,效率比较低。终于等到开学,依然是周一到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辅导班,按照课后托管收费。周六上课,下午大概四点半放学。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