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你幸福吗?知道怎么才能更容易幸福吗?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具备什么呢?而作为教育者来讲,教育到底是什么呢?教育者到底该做什么?在此,长沙新东方网整理了长沙市第十一中学聂庭芳校长的看法和言论,以供参考和学习。据悉,在学校时有这些特征的孩子,毕业十年后,更容易幸福!希望广大学生及家长注意查看。
未来需要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
研究发现,大学毕业10年后,过得幸福、事业发展得好的人,普遍具有以下5个特征:
一是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二是家长理解支持学校,和学校关系处理得好的学生;三是积极向上、热情待人,家庭教育比较民主的学生;四是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集体活动及社团活动,对学习有兴趣,主动学习,而且有一门体育特长的学生;五是热爱生活,以学为乐,且有一门艺术特长的学生。
相反,大学毕业10年后,发展较差、生活过得不怎么幸福的学生,在中学期间往往有如下4种共性:节假日补习文化课多,缺乏自主、自学和自治的能力;没有其他兴趣爱好;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懂得感恩;不会分享和合作,不会处理人与人关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改变在不断改变,需要不同的素养、不同的核心竞争力。80年代,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勇气。90年代,人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的理性。21世纪,人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艺术修养、审美品质,且有知识的理性,即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这一类人在21世纪更容易成功。
不能只赌注中高考
今天的初一学生,大学本科毕业是2029年。10年后,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需要怎样的人才?具有机器学习和知识迁移功能的AlphaGo Zero已经告诉我们:未来,狭隘的知识学习可以被机器取代,在这方面留给孩子的机会越来越少。
随着国家经济供给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组合的人工智能与社会各方面的融合,孩子们需要新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新的知识视野和新的知识素养,才能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
孩子们更加需要问题解决的技能,收集数据的技能和利用数据沟通的技能。
孩子们更加需要强烈的好奇心和人工智能伦理道德。孩子们更加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自律自己等个性品质。
教育应该是超现实性的。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有足够的素养应对将来的社会环境。如果教育的目标局限在考大学上,我们就不可能给予孩子一生的幸福人生。
因此,如果关心孩子的命运和未来一生的幸福,不能把赌注只放在传统的中考、高考竞争上,而要押在将来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上,押在未来需要的自信心、智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育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变得更加不同
设想一个能让毎粒种子都萌发的方法。很多人的答案是选最好的土壤,勤浇水,勤施肥,并将种子放到有阳光的地方培育。
这样能让每类种子都萌发吗?
答案是否定的。
洋葱、番茄为嫌光种子,避光才合适。油菜花的萌发点是0-3度,黄麻种子需25度才萌发。不同样的种子各有独特的天性。培育植物只有了解和尊重其天性,才能确保种子萌发。即使有最合适的条件,有的种子发芽慢,有的按时发芽,有的由于先天条件好,就是发芽提前。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因此,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果不了解、不尊重孩子的天性,往往我们做得越多可能对孩子的伤害越大。
教育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复杂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的、发展程度不一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孩子。让不同的学生变得更加不同,让不同的学校变得更加不同,让不同的教师变得更加不同,这才是教育。
如何让孩子变得不同?我们要给孩子梦想、激情、路径和人性的四维合一。
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要帮他确定一个能实现的目标,给孩子装一台自主成长的发动机。让孩子充满这个年龄段的激情。我们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但教育者和家长有责任为学生画一张图,给孩子在迷茫时以正确的指引。人的本性不可能止于“人之初,性本善”,还应该有“玉不琢不成器”。所以遵循天性并不等于顺其自然,这其中还包括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知识不是孩子的起跑线
知识不是孩子的起跑线。一味地把分数作为孩子成长的唯一评价内容,那是捡了知识的芝麻,丢了孩子人生幸福和持续发展的大西瓜。
孩子的起跑线究竟是什么呢?
一是健康的身体,并形成陪伴终身的锻炼习惯;二是较好的艺术审美能力,否则会制约人的创造力开发与社会的和谐进步;三是日益坚定的理想信念,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和创造发展;四是能与他人合作分享,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时间;五是保护好学习的内在兴趣,培养终身学习习惯与能力。
这些才是孩子的真正的起跑线,教育应该在这些起跑线上给孩子机会和平台,让他能幸福地走向人生的终点。
延伸阅读
在学校时有这些特征的孩子,毕业十年后,更容易幸福...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你幸福吗?知道怎么才能更容易幸福吗?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具备什么呢?而作为教育者来讲,教育到底是什么呢?教育者到底该做什么?在此,长沙新东方网整理了长沙市第十一中学聂庭芳校长的看法和言论,以供参考和学习。据悉,在学校时有这些特征的孩子,毕业十年后,更容易幸福!希望广大学生及家长注意查看。
未来需要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
研究发现,大学毕业10年后,过得幸福、事业发展得好的人,普遍具有以下5个特征:
一是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二是家长理解支持学校,和学校关系处理得好的学生;三是积极向上、热情待人,家庭教育比较民主的学生;四是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集体活动及社团活动,对学习有兴趣,主动学习,而且有一门体育特长的学生;五是热爱生活,以学为乐,且有一门艺术特长的学生。
相反,大学毕业10年后,发展较差、生活过得不怎么幸福的学生,在中学期间往往有如下4种共性:节假日补习文化课多,缺乏自主、自学和自治的能力;没有其他兴趣爱好;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懂得感恩;不会分享和合作,不会处理人与人关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改变在不断改变,需要不同的素养、不同的核心竞争力。80年代,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勇气。90年代,人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的理性。21世纪,人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艺术修养、审美品质,且有知识的理性,即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这一类人在21世纪更容易成功。
不能只赌注中高考
今天的初一学生,大学本科毕业是2029年。10年后,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需要怎样的人才?具有机器学习和知识迁移功能的AlphaGo Zero已经告诉我们:未来,狭隘的知识学习可以被机器取代,在这方面留给孩子的机会越来越少。
随着国家经济供给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组合的人工智能与社会各方面的融合,孩子们需要新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新的知识视野和新的知识素养,才能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
孩子们更加需要问题解决的技能,收集数据的技能和利用数据沟通的技能。
孩子们更加需要强烈的好奇心和人工智能伦理道德。孩子们更加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自律自己等个性品质。
教育应该是超现实性的。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有足够的素养应对将来的社会环境。如果教育的目标局限在考大学上,我们就不可能给予孩子一生的幸福人生。
因此,如果关心孩子的命运和未来一生的幸福,不能把赌注只放在传统的中考、高考竞争上,而要押在将来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上,押在未来需要的自信心、智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育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变得更加不同
设想一个能让毎粒种子都萌发的方法。很多人的答案是选最好的土壤,勤浇水,勤施肥,并将种子放到有阳光的地方培育。
这样能让每类种子都萌发吗?
答案是否定的。
洋葱、番茄为嫌光种子,避光才合适。油菜花的萌发点是0-3度,黄麻种子需25度才萌发。不同样的种子各有独特的天性。培育植物只有了解和尊重其天性,才能确保种子萌发。即使有最合适的条件,有的种子发芽慢,有的按时发芽,有的由于先天条件好,就是发芽提前。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因此,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果不了解、不尊重孩子的天性,往往我们做得越多可能对孩子的伤害越大。
教育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复杂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的、发展程度不一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孩子。让不同的学生变得更加不同,让不同的学校变得更加不同,让不同的教师变得更加不同,这才是教育。
如何让孩子变得不同?我们要给孩子梦想、激情、路径和人性的四维合一。
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要帮他确定一个能实现的目标,给孩子装一台自主成长的发动机。让孩子充满这个年龄段的激情。我们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但教育者和家长有责任为学生画一张图,给孩子在迷茫时以正确的指引。人的本性不可能止于“人之初,性本善”,还应该有“玉不琢不成器”。所以遵循天性并不等于顺其自然,这其中还包括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知识不是孩子的起跑线
知识不是孩子的起跑线。一味地把分数作为孩子成长的唯一评价内容,那是捡了知识的芝麻,丢了孩子人生幸福和持续发展的大西瓜。
孩子的起跑线究竟是什么呢?
一是健康的身体,并形成陪伴终身的锻炼习惯;二是较好的艺术审美能力,否则会制约人的创造力开发与社会的和谐进步;三是日益坚定的理想信念,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和创造发展;四是能与他人合作分享,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时间;五是保护好学习的内在兴趣,培养终身学习习惯与能力。
这些才是孩子的真正的起跑线,教育应该在这些起跑线上给孩子机会和平台,让他能幸福地走向人生的终点。
延伸阅读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你幸福吗?知道怎么才能更容易幸福吗?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作为学生的我们该具备什么呢?而作为教育者来讲,教育到底是什么呢?教育者到底该做什么?在此,长沙新东方网整理了长沙市第十一中学聂庭芳校长的看法和言论,以供参考和学习。据悉,在学校时有这些特征的孩子,毕业十年后,更容易幸福!希望广大学生及家长注意查看。
未来需要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
研究发现,大学毕业10年后,过得幸福、事业发展得好的人,普遍具有以下5个特征:
一是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二是家长理解支持学校,和学校关系处理得好的学生;三是积极向上、热情待人,家庭教育比较民主的学生;四是积极参加学校和班集体活动及社团活动,对学习有兴趣,主动学习,而且有一门体育特长的学生;五是热爱生活,以学为乐,且有一门艺术特长的学生。
相反,大学毕业10年后,发展较差、生活过得不怎么幸福的学生,在中学期间往往有如下4种共性:节假日补习文化课多,缺乏自主、自学和自治的能力;没有其他兴趣爱好;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懂得感恩;不会分享和合作,不会处理人与人关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改变在不断改变,需要不同的素养、不同的核心竞争力。80年代,人的核心竞争力是勇气。90年代,人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的理性。21世纪,人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艺术修养、审美品质,且有知识的理性,即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这一类人在21世纪更容易成功。
不能只赌注中高考
今天的初一学生,大学本科毕业是2029年。10年后,我们面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需要怎样的人才?具有机器学习和知识迁移功能的AlphaGo Zero已经告诉我们:未来,狭隘的知识学习可以被机器取代,在这方面留给孩子的机会越来越少。
随着国家经济供给侧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组合的人工智能与社会各方面的融合,孩子们需要新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新的知识视野和新的知识素养,才能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
孩子们更加需要问题解决的技能,收集数据的技能和利用数据沟通的技能。
孩子们更加需要强烈的好奇心和人工智能伦理道德。孩子们更加需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自律自己等个性品质。
教育应该是超现实性的。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有足够的素养应对将来的社会环境。如果教育的目标局限在考大学上,我们就不可能给予孩子一生的幸福人生。
因此,如果关心孩子的命运和未来一生的幸福,不能把赌注只放在传统的中考、高考竞争上,而要押在将来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上,押在未来需要的自信心、智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育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变得更加不同
设想一个能让毎粒种子都萌发的方法。很多人的答案是选最好的土壤,勤浇水,勤施肥,并将种子放到有阳光的地方培育。
这样能让每类种子都萌发吗?
答案是否定的。
洋葱、番茄为嫌光种子,避光才合适。油菜花的萌发点是0-3度,黄麻种子需25度才萌发。不同样的种子各有独特的天性。培育植物只有了解和尊重其天性,才能确保种子萌发。即使有最合适的条件,有的种子发芽慢,有的按时发芽,有的由于先天条件好,就是发芽提前。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因此,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果不了解、不尊重孩子的天性,往往我们做得越多可能对孩子的伤害越大。
教育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就是遵循教育规律,复杂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的、发展程度不一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孩子。让不同的学生变得更加不同,让不同的学校变得更加不同,让不同的教师变得更加不同,这才是教育。
如何让孩子变得不同?我们要给孩子梦想、激情、路径和人性的四维合一。
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要帮他确定一个能实现的目标,给孩子装一台自主成长的发动机。让孩子充满这个年龄段的激情。我们不能代替孩子走他的人生路,但教育者和家长有责任为学生画一张图,给孩子在迷茫时以正确的指引。人的本性不可能止于“人之初,性本善”,还应该有“玉不琢不成器”。所以遵循天性并不等于顺其自然,这其中还包括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知识不是孩子的起跑线
知识不是孩子的起跑线。一味地把分数作为孩子成长的唯一评价内容,那是捡了知识的芝麻,丢了孩子人生幸福和持续发展的大西瓜。
孩子的起跑线究竟是什么呢?
一是健康的身体,并形成陪伴终身的锻炼习惯;二是较好的艺术审美能力,否则会制约人的创造力开发与社会的和谐进步;三是日益坚定的理想信念,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和创造发展;四是能与他人合作分享,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时间;五是保护好学习的内在兴趣,培养终身学习习惯与能力。
这些才是孩子的真正的起跑线,教育应该在这些起跑线上给孩子机会和平台,让他能幸福地走向人生的终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