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习,请把孩子“挂”起来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几乎所有的专家名人都会告诉大家,学习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全面发展,是身心健康。道理大家都赞同,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最现实的,或者说最重视的,都回到了学习。小编非常理解,学习是显性的,马上可以看到,关键是大家都这样评价孩子,还涉及脸面问题。而成长是隐性的,是阶段结果,任何人都很难在显性 的结果面前淡定,我们就先谈学习吧。
写下这个题目,我就知道没有任何人有灵丹妙药,或者说标准答案,我只能分享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首先需要有正确的认知。国家主席只有一个,省长只有一个,两院院士也仅仅1000多人。2017年高考报名940万人,招生735万人,清华北大每年招收的学生总数也只有7000余人,10万分之一。每一个人都先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定位与期盼,实际上绝大多数孩子成不了“牛孩”的。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最高度,如果这样看,当然是有办法的。
其中最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启动孩子的“发动机”,把他“挂”起来。
什么意思?曾经有名师总结经验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说的比较到位,让孩子一开始就习惯于优秀,让他无法容忍自己的不优秀很重要。
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经常会有一门或者几门功课比较厉害,老师同学也都会说你在这方面有天赋。但仔细想想,无非是我们因缘巧合,或是因为提前学过,或是偏巧知道了,让老师同学惊艳,赞叹,自己虚荣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于是你就不自觉地在这个学科上花了很多 时间,因为你希望一直保持这种优秀,也怕辜负老师同学的赞叹,于是就产生了无穷的动力,于是就变成了兴趣,爱好,甚至是天赋。
说穿了,实际是自己在这方面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已。久而久之,你自己都相信自己的确有这方面天赋,感觉自己没有花多少时间,但实际上,你一定比别人花的多,用心琢磨的多,只是没有察觉而已。更重要的是,时间一长,你习惯于这种崇拜,这种天赋,你都很难容忍自己不够优秀,你就会在这条路上狂奔,开挂了。
正因为此,你可以在一开始,有意识地给孩子多做一点准备。这需要根据孩子的特性特质,选择不同的领域,一般情况下,我尤其赞同在语言文学方面早学,多发展一些。
在小学阶段,语文英语数学这三科中,数学一旦开窍,容易上来,但语文英语不同,这是一个需要积累的学科,需要一些死功夫,需要大量阅读基础,不是短期可以提高的。但语文与英语往往容易获得更多表现机会。为什么不在孩子很小,还没有较大的学习负担之前让他每天学习背诵一些知识,既是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是提前的准备与铺垫。处理巧妙一些,这些东西绝不会成为负担,而是让孩子有无穷的乐趣与斗志。想提醒一点,你不必在意孩子是否真的懂了,背下来,必有喷涌的一天,就是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的道理。
等到开始孩子需要大量去学习,去背诵,感受到负担的时候,这已经成为他的兴趣与爱好,家长就不用天天敦促操心了,孩子的感受也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变被动为主动了。
记得我儿子当初回国,中文已经说不利落了,万般无奈之下,我采取了简单的激励办法:读一页中文书给1块钱。孩子就选了白话历史,或者字大行稀的唐诗宋词,尤其是宋词。久而久之,他在中文上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喜欢填词。在初三紧张的复习备考期间,他最喜欢的解压方式之一就是填首词。
有一点小窍门给大家,很多人都在教孩子三字经,唐诗宋词,你完全可以考虑让他背四书五经,这样就区别于人了。同时,扎实的文言文训练,会让孩子在思考与行文上与别人有明显区别。一旦有机会,他可能会让老师、同学惊艳,也就奠定了他最基本的开始,把他“开挂”了。
想提醒的是,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特点,特性与兴趣,千万不要做过了,弄巧成拙,让孩子一开始就觉得是负担,甚至逆反,那就适得其反了。
更想提醒的是,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走学习这条路的,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学霸的。这个伎俩,或者说办法,本质是如何撬动孩子的发动机与自信,让他自信并不断开挂前行,相信还有很多种办法,不只是学习去体现。
最后,我还想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遗传,还有教养,他的学习习惯的好坏,学习成绩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是家长决定的。你是否努力?你是否学习工作做得很好?一个努力的父母,不大可能有不努力的子女,你的言传身教是他最好的榜样与保障,而不是学校、老师。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几乎所有的专家名人都会告诉大家,学习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全面发展,是身心健康。道理大家都赞同,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最现实的,或者说最重视的,都回到了学习。小编非常理解,学习是显性的,马上可以看到,关键是大家都这样评价孩子,还涉及脸面问题。而成长是隐性的,是阶段结果,任何人都很难在显性 的结果面前淡定,我们就先谈学习吧。
写下这个题目,我就知道没有任何人有灵丹妙药,或者说标准答案,我只能分享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首先需要有正确的认知。国家主席只有一个,省长只有一个,两院院士也仅仅1000多人。2017年高考报名940万人,招生735万人,清华北大每年招收的学生总数也只有7000余人,10万分之一。每一个人都先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定位与期盼,实际上绝大多数孩子成不了“牛孩”的。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达到自己的最高度,如果这样看,当然是有办法的。
其中最有效的一个办法,就是启动孩子的“发动机”,把他“挂”起来。
什么意思?曾经有名师总结经验说,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说的比较到位,让孩子一开始就习惯于优秀,让他无法容忍自己的不优秀很重要。
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经常会有一门或者几门功课比较厉害,老师同学也都会说你在这方面有天赋。但仔细想想,无非是我们因缘巧合,或是因为提前学过,或是偏巧知道了,让老师同学惊艳,赞叹,自己虚荣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于是你就不自觉地在这个学科上花了很多 时间,因为你希望一直保持这种优秀,也怕辜负老师同学的赞叹,于是就产生了无穷的动力,于是就变成了兴趣,爱好,甚至是天赋。
说穿了,实际是自己在这方面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已。久而久之,你自己都相信自己的确有这方面天赋,感觉自己没有花多少时间,但实际上,你一定比别人花的多,用心琢磨的多,只是没有察觉而已。更重要的是,时间一长,你习惯于这种崇拜,这种天赋,你都很难容忍自己不够优秀,你就会在这条路上狂奔,开挂了。
正因为此,你可以在一开始,有意识地给孩子多做一点准备。这需要根据孩子的特性特质,选择不同的领域,一般情况下,我尤其赞同在语言文学方面早学,多发展一些。
在小学阶段,语文英语数学这三科中,数学一旦开窍,容易上来,但语文英语不同,这是一个需要积累的学科,需要一些死功夫,需要大量阅读基础,不是短期可以提高的。但语文与英语往往容易获得更多表现机会。为什么不在孩子很小,还没有较大的学习负担之前让他每天学习背诵一些知识,既是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是提前的准备与铺垫。处理巧妙一些,这些东西绝不会成为负担,而是让孩子有无穷的乐趣与斗志。想提醒一点,你不必在意孩子是否真的懂了,背下来,必有喷涌的一天,就是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的道理。
等到开始孩子需要大量去学习,去背诵,感受到负担的时候,这已经成为他的兴趣与爱好,家长就不用天天敦促操心了,孩子的感受也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变被动为主动了。
记得我儿子当初回国,中文已经说不利落了,万般无奈之下,我采取了简单的激励办法:读一页中文书给1块钱。孩子就选了白话历史,或者字大行稀的唐诗宋词,尤其是宋词。久而久之,他在中文上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喜欢填词。在初三紧张的复习备考期间,他最喜欢的解压方式之一就是填首词。
有一点小窍门给大家,很多人都在教孩子三字经,唐诗宋词,你完全可以考虑让他背四书五经,这样就区别于人了。同时,扎实的文言文训练,会让孩子在思考与行文上与别人有明显区别。一旦有机会,他可能会让老师、同学惊艳,也就奠定了他最基本的开始,把他“开挂”了。
想提醒的是,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特点,特性与兴趣,千万不要做过了,弄巧成拙,让孩子一开始就觉得是负担,甚至逆反,那就适得其反了。
更想提醒的是,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走学习这条路的,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学霸的。这个伎俩,或者说办法,本质是如何撬动孩子的发动机与自信,让他自信并不断开挂前行,相信还有很多种办法,不只是学习去体现。
最后,我还想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遗传,还有教养,他的学习习惯的好坏,学习成绩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是家长决定的。你是否努力?你是否学习工作做得很好?一个努力的父母,不大可能有不努力的子女,你的言传身教是他最好的榜样与保障,而不是学校、老师。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