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更不能一辈子为孩子定目标、做选择,使他们避开各种弯路,一直走在所谓正确的道路上。为人父母,一定要敢于让孩子走弯路。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在“弯路”中获得人生经验。同时,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懂得倾听孩子的意愿,并在需要时给予帮助和支持。真正的爱不是束缚和控制,而是自由和支持。在此,长沙新东方网整理了家庭教育相关的内容,以供广大家长参考和学习。
真正的爱不是束缚和控制,而是自由和支持。
昨天放学回来,儿子把鞋一踢,说:“妈妈,你是对的!”
我一愣,儿子把湿漉漉的脚丫伸到我面前:“妈妈,我应该穿皮鞋的,你看,袜子全湿了。”
原来早上,雨下得很大,我跟儿子说:“你穿皮鞋吧,运动鞋不防水。”
儿子却执意要穿那双桔色运动鞋,还不耐烦地说:“妈妈,你说了我可以自己做决定。”
我说:“没问题,我就提醒你可能的后果。”
他点点头,高高兴兴地穿着心爱的鞋子上学去了。
自从儿子懂事以后,他要穿什么衣服鞋袜,周末如何安排,我都会尊重他的选择和决定。有时候,明明孩子的选择不合理,我也不会阻拦,只是善意提醒。
朋友总是笑我心太大,其实孩子只有自己摸索、试错,才能学会独立、成长。
尼采说过:“一切笔直的,都是骗人的。”
从小没自己摸索着走过弯路的孩子,面对未来不是一脸茫然,就是走错一条又一条路。
大型青少年告白节目《少年说》的站台上,有一位高一男生罗万豪就是如此。
从小,父母就为他制定各种生活和学习目标,但是到了高中,父母不再给他定目标,习惯了父母规划的他,如今很迷茫,希望父母能继续给他设置目标。
一直靠父母牵行的孩子,父母放手之后,孩子一下子就难以把控人生了。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
“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爸爸好妈妈就应该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们会包揽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或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因而剥夺了孩子发展出对自己的信念——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起伏的机会。”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更不能一辈子为孩子定目标、做选择,使他们避开各种弯路,一直走在所谓正确的道路上。
因此,为人父母,一定要敢于让孩子走弯路。
尊重孩子的选择
让他在“弯路”中获得人生经验
去年夏初,气温30度,闺蜜8岁的女儿去公园之前,非要穿棉毛衫,那是一套可爱的斑马装。
她告诉女儿,今天很热,穿这样的衣服,会难受的。
小姑娘的嘴儿撅得老高,头倔强地扬起:“我不热!”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母亲,她淡定走开:“你开心就好。”
毫无意外,只玩耍了一会儿,女儿热得大汗淋漓,要求换衣服。
她什么也没说,耐心带她回家,帮她换了一身合适的服装。
诗人于戈说:“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他经历不到这些,他就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
高尔夫球选手杰克·尼克劳斯,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球员。
他年轻时,有一次比赛,打球之前,取了一根球杆,爸爸看见他拿的球杆可能不合适,就指着另一根球杆提醒他:“你应该选那一根。”
杰克的爸爸是个业余球手,也是他那时的搭档。
杰克听到后,既没有生气也没有顺从,而是平静地告诉爸爸:“爸爸,这是我的比赛。”
他爸爸听后,便不再说话。他带着自己选择的杆子去了比赛。
比赛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无论胜负,杰克都能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并从中得到收获。
父亲尽到了劝诫的责任,又充分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孩子虽然不打算听从父亲的建议,但他勇于表达自己,心平气和地沟通。
可见,父子俩平日里的相处,便是这样充满了爱与尊重。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说:“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管孩子容易,放手才难。
让孩子去经历挫折
让他在“弯路”中成长
朋友的儿子,前年第一次去参加夏令营,妈妈帮他准备了行李清单,让他自己一项一项清点准备,并且在家里进行了简单的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指点。
孩子漫不经心,并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行李也收拾得非常潦草,他妈妈多次提醒他核对清单,他也没有仔细去做。
朋友说,我把几项重要的东西悄悄交给了教练,其他的,他没有准备,我也就装作不知道。
结果孩子在外面吃了很大的苦头:
没有带水壶,渴了也没水喝;
路上的食物带得不够,饿得干瞪眼;
冲锋衣没带,教练“借”给他一件,条件是帮所有人叠被子;
不会熟练地绑护膝,在攀爬活动中只好任由护膝挂在小腿上
……
去年第二次去夏令营的时候,孩子早已长了教训。早早就核查清单,一项项清点得妥妥当当,把行李收拾得一丝不错,说明书上告知要提前熟悉的东西,自己很自觉地准备起来。
她很感慨地说:“以前外出旅行,每次让他收拾自己的行李,从来都是敷衍了事,丢三落四,说了多少次都教不会,如今受一次苦,跌一次跤,全都会了。
果然,挫折才是成功的练习。
有句话说:“讲一万句不如自己摔一跤,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
孩子必须要自己去感受真实、体会挫折,才能获得身心的成长。
控制孩子不走弯路
最后收获的可能是叛逆
《陪读妈妈》剧中,丁一一是个独自在加拿大上高中的孩子,却在一桩校园暴力事件中,成了施暴者。
面对可能被开除的危机,他不但不着急,反而窃喜。因为他早就不想在这里上学了。
他的妈妈得知消息,立即从国内飞来,责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干,他说:“我就是看他不顺眼,就是想打他。”
一个典型的叛逆孩子模样。
其实,丁一一并不是个坏孩子,相反,是个善良仗义的孩子。
所谓的暴力事件,是因为不满妈妈安排他出国,他和同学自导自演的恶作剧,希望被学校开除。
尤今在《殊途同归》中说:“尽管母亲在前方出尽九牛二虎之力拉孩子,可是,叛逆的孩子总有办法挣脱母亲的手,自行开路。”
他的妈妈李娜,一个精明能干的职场女性,其目标是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安排一条她认为最好的路。
丁一一怼妈妈:“这不是我想要的,是你想要的!”
李娜在儿子的房门外说:“妈妈都是为你好!”
儿子想走自己的路,妈妈却希望儿子少走弯路少吃苦,在她铺好的康庄大道幸福奔跑。结果导致儿子叛逆,母子感情破裂。
杰弗里·伯恩斯坦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书中指出,父母只有放弃掌控权,才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效果。
有些路在父母眼里是弯路
在孩子眼里是他的人生意愿
袁泉小时候,父亲给她选了一条乒乓球运动员的路,送到体校训练。但袁泉却热爱文艺,父亲没有强迫她,而是尊重她的意愿。
11岁那年,中国戏剧学院附中去袁泉所在小学选材,袁泉顺利考上。
她父母问:“你要想想清楚,是不是真的想去学习京剧?”
她说:对啊,我真的想去。
也许孩子走的是一条看不清未来的弯路,纵然心中万千担忧,父母却尊重她的选择,毫不犹豫地支持她。
在她困顿疲惫的时候,父母也没有给她泼冷水、怪她走了错路,而是给她坚定而让人心安的爱与鼓励:
“做父母的理解你,心疼你。我们绝不会在你竭尽全力仍暂时达不到目标的情况下,还要你去拼命。泉泉,切记住,在挫折面前不气馁,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振作起来吧。”
最好的父母,便是如此,尊重孩子的选择,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并寄予最深厚的爱与支持。
孩子选择的“弯路”,不一定就是错的路,有时候是探索世界、学会成长的路,有时候是孩子经过深思熟虑的人生意愿,每条路上有属于他们挫折与风雨,也有属于他们的收获与风景。
米歇尔·奥巴马在《成为》一书中告诉我们,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懂得倾听孩子的意愿,并在需要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真正的爱不是束缚和控制,而是自由和支持。
武志红说:“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当我们不信任孩子能搞定自己的人生时,觉得孩子在走“弯路”时,不妨把这个礼物,送给他。
延伸阅读
家庭教育:孩子明明走了弯路,为什么我不拦着?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更不能一辈子为孩子定目标、做选择,使他们避开各种弯路,一直走在所谓正确的道路上。为人父母,一定要敢于让孩子走弯路。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在“弯路”中获得人生经验。同时,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懂得倾听孩子的意愿,并在需要时给予帮助和支持。真正的爱不是束缚和控制,而是自由和支持。在此,长沙新东方网整理了家庭教育相关的内容,以供广大家长参考和学习。
真正的爱不是束缚和控制,而是自由和支持。
昨天放学回来,儿子把鞋一踢,说:“妈妈,你是对的!”
我一愣,儿子把湿漉漉的脚丫伸到我面前:“妈妈,我应该穿皮鞋的,你看,袜子全湿了。”
原来早上,雨下得很大,我跟儿子说:“你穿皮鞋吧,运动鞋不防水。”
儿子却执意要穿那双桔色运动鞋,还不耐烦地说:“妈妈,你说了我可以自己做决定。”
我说:“没问题,我就提醒你可能的后果。”
他点点头,高高兴兴地穿着心爱的鞋子上学去了。
自从儿子懂事以后,他要穿什么衣服鞋袜,周末如何安排,我都会尊重他的选择和决定。有时候,明明孩子的选择不合理,我也不会阻拦,只是善意提醒。
朋友总是笑我心太大,其实孩子只有自己摸索、试错,才能学会独立、成长。
尼采说过:“一切笔直的,都是骗人的。”
从小没自己摸索着走过弯路的孩子,面对未来不是一脸茫然,就是走错一条又一条路。
大型青少年告白节目《少年说》的站台上,有一位高一男生罗万豪就是如此。
从小,父母就为他制定各种生活和学习目标,但是到了高中,父母不再给他定目标,习惯了父母规划的他,如今很迷茫,希望父母能继续给他设置目标。
一直靠父母牵行的孩子,父母放手之后,孩子一下子就难以把控人生了。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
“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爸爸好妈妈就应该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们会包揽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或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因而剥夺了孩子发展出对自己的信念——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起伏的机会。”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更不能一辈子为孩子定目标、做选择,使他们避开各种弯路,一直走在所谓正确的道路上。
因此,为人父母,一定要敢于让孩子走弯路。
尊重孩子的选择
让他在“弯路”中获得人生经验
去年夏初,气温30度,闺蜜8岁的女儿去公园之前,非要穿棉毛衫,那是一套可爱的斑马装。
她告诉女儿,今天很热,穿这样的衣服,会难受的。
小姑娘的嘴儿撅得老高,头倔强地扬起:“我不热!”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母亲,她淡定走开:“你开心就好。”
毫无意外,只玩耍了一会儿,女儿热得大汗淋漓,要求换衣服。
她什么也没说,耐心带她回家,帮她换了一身合适的服装。
诗人于戈说:“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他经历不到这些,他就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
高尔夫球选手杰克·尼克劳斯,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球员。
他年轻时,有一次比赛,打球之前,取了一根球杆,爸爸看见他拿的球杆可能不合适,就指着另一根球杆提醒他:“你应该选那一根。”
杰克的爸爸是个业余球手,也是他那时的搭档。
杰克听到后,既没有生气也没有顺从,而是平静地告诉爸爸:“爸爸,这是我的比赛。”
他爸爸听后,便不再说话。他带着自己选择的杆子去了比赛。
比赛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无论胜负,杰克都能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并从中得到收获。
父亲尽到了劝诫的责任,又充分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孩子虽然不打算听从父亲的建议,但他勇于表达自己,心平气和地沟通。
可见,父子俩平日里的相处,便是这样充满了爱与尊重。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说:“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管孩子容易,放手才难。
让孩子去经历挫折
让他在“弯路”中成长
朋友的儿子,前年第一次去参加夏令营,妈妈帮他准备了行李清单,让他自己一项一项清点准备,并且在家里进行了简单的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指点。
孩子漫不经心,并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行李也收拾得非常潦草,他妈妈多次提醒他核对清单,他也没有仔细去做。
朋友说,我把几项重要的东西悄悄交给了教练,其他的,他没有准备,我也就装作不知道。
结果孩子在外面吃了很大的苦头:
没有带水壶,渴了也没水喝;
路上的食物带得不够,饿得干瞪眼;
冲锋衣没带,教练“借”给他一件,条件是帮所有人叠被子;
不会熟练地绑护膝,在攀爬活动中只好任由护膝挂在小腿上
……
去年第二次去夏令营的时候,孩子早已长了教训。早早就核查清单,一项项清点得妥妥当当,把行李收拾得一丝不错,说明书上告知要提前熟悉的东西,自己很自觉地准备起来。
她很感慨地说:“以前外出旅行,每次让他收拾自己的行李,从来都是敷衍了事,丢三落四,说了多少次都教不会,如今受一次苦,跌一次跤,全都会了。
果然,挫折才是成功的练习。
有句话说:“讲一万句不如自己摔一跤,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
孩子必须要自己去感受真实、体会挫折,才能获得身心的成长。
控制孩子不走弯路
最后收获的可能是叛逆
《陪读妈妈》剧中,丁一一是个独自在加拿大上高中的孩子,却在一桩校园暴力事件中,成了施暴者。
面对可能被开除的危机,他不但不着急,反而窃喜。因为他早就不想在这里上学了。
他的妈妈得知消息,立即从国内飞来,责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干,他说:“我就是看他不顺眼,就是想打他。”
一个典型的叛逆孩子模样。
其实,丁一一并不是个坏孩子,相反,是个善良仗义的孩子。
所谓的暴力事件,是因为不满妈妈安排他出国,他和同学自导自演的恶作剧,希望被学校开除。
尤今在《殊途同归》中说:“尽管母亲在前方出尽九牛二虎之力拉孩子,可是,叛逆的孩子总有办法挣脱母亲的手,自行开路。”
他的妈妈李娜,一个精明能干的职场女性,其目标是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安排一条她认为最好的路。
丁一一怼妈妈:“这不是我想要的,是你想要的!”
李娜在儿子的房门外说:“妈妈都是为你好!”
儿子想走自己的路,妈妈却希望儿子少走弯路少吃苦,在她铺好的康庄大道幸福奔跑。结果导致儿子叛逆,母子感情破裂。
杰弗里·伯恩斯坦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书中指出,父母只有放弃掌控权,才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效果。
有些路在父母眼里是弯路
在孩子眼里是他的人生意愿
袁泉小时候,父亲给她选了一条乒乓球运动员的路,送到体校训练。但袁泉却热爱文艺,父亲没有强迫她,而是尊重她的意愿。
11岁那年,中国戏剧学院附中去袁泉所在小学选材,袁泉顺利考上。
她父母问:“你要想想清楚,是不是真的想去学习京剧?”
她说:对啊,我真的想去。
也许孩子走的是一条看不清未来的弯路,纵然心中万千担忧,父母却尊重她的选择,毫不犹豫地支持她。
在她困顿疲惫的时候,父母也没有给她泼冷水、怪她走了错路,而是给她坚定而让人心安的爱与鼓励:
“做父母的理解你,心疼你。我们绝不会在你竭尽全力仍暂时达不到目标的情况下,还要你去拼命。泉泉,切记住,在挫折面前不气馁,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振作起来吧。”
最好的父母,便是如此,尊重孩子的选择,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并寄予最深厚的爱与支持。
孩子选择的“弯路”,不一定就是错的路,有时候是探索世界、学会成长的路,有时候是孩子经过深思熟虑的人生意愿,每条路上有属于他们挫折与风雨,也有属于他们的收获与风景。
米歇尔·奥巴马在《成为》一书中告诉我们,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懂得倾听孩子的意愿,并在需要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真正的爱不是束缚和控制,而是自由和支持。
武志红说:“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当我们不信任孩子能搞定自己的人生时,觉得孩子在走“弯路”时,不妨把这个礼物,送给他。
延伸阅读
【专项资料,点击领取】
二元一次方程强化练习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更不能一辈子为孩子定目标、做选择,使他们避开各种弯路,一直走在所谓正确的道路上。为人父母,一定要敢于让孩子走弯路。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在“弯路”中获得人生经验。同时,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懂得倾听孩子的意愿,并在需要时给予帮助和支持。真正的爱不是束缚和控制,而是自由和支持。在此,长沙新东方网整理了家庭教育相关的内容,以供广大家长参考和学习。
真正的爱不是束缚和控制,而是自由和支持。
昨天放学回来,儿子把鞋一踢,说:“妈妈,你是对的!”
我一愣,儿子把湿漉漉的脚丫伸到我面前:“妈妈,我应该穿皮鞋的,你看,袜子全湿了。”
原来早上,雨下得很大,我跟儿子说:“你穿皮鞋吧,运动鞋不防水。”
儿子却执意要穿那双桔色运动鞋,还不耐烦地说:“妈妈,你说了我可以自己做决定。”
我说:“没问题,我就提醒你可能的后果。”
他点点头,高高兴兴地穿着心爱的鞋子上学去了。
自从儿子懂事以后,他要穿什么衣服鞋袜,周末如何安排,我都会尊重他的选择和决定。有时候,明明孩子的选择不合理,我也不会阻拦,只是善意提醒。
朋友总是笑我心太大,其实孩子只有自己摸索、试错,才能学会独立、成长。
尼采说过:“一切笔直的,都是骗人的。”
从小没自己摸索着走过弯路的孩子,面对未来不是一脸茫然,就是走错一条又一条路。
大型青少年告白节目《少年说》的站台上,有一位高一男生罗万豪就是如此。
从小,父母就为他制定各种生活和学习目标,但是到了高中,父母不再给他定目标,习惯了父母规划的他,如今很迷茫,希望父母能继续给他设置目标。
一直靠父母牵行的孩子,父母放手之后,孩子一下子就难以把控人生了。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
“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爸爸好妈妈就应该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们会包揽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或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因而剥夺了孩子发展出对自己的信念——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起伏的机会。”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更不能一辈子为孩子定目标、做选择,使他们避开各种弯路,一直走在所谓正确的道路上。
因此,为人父母,一定要敢于让孩子走弯路。
尊重孩子的选择
让他在“弯路”中获得人生经验
去年夏初,气温30度,闺蜜8岁的女儿去公园之前,非要穿棉毛衫,那是一套可爱的斑马装。
她告诉女儿,今天很热,穿这样的衣服,会难受的。
小姑娘的嘴儿撅得老高,头倔强地扬起:“我不热!”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母亲,她淡定走开:“你开心就好。”
毫无意外,只玩耍了一会儿,女儿热得大汗淋漓,要求换衣服。
她什么也没说,耐心带她回家,帮她换了一身合适的服装。
诗人于戈说:“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他经历不到这些,他就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
高尔夫球选手杰克·尼克劳斯,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球员。
他年轻时,有一次比赛,打球之前,取了一根球杆,爸爸看见他拿的球杆可能不合适,就指着另一根球杆提醒他:“你应该选那一根。”
杰克的爸爸是个业余球手,也是他那时的搭档。
杰克听到后,既没有生气也没有顺从,而是平静地告诉爸爸:“爸爸,这是我的比赛。”
他爸爸听后,便不再说话。他带着自己选择的杆子去了比赛。
比赛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无论胜负,杰克都能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并从中得到收获。
父亲尽到了劝诫的责任,又充分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孩子虽然不打算听从父亲的建议,但他勇于表达自己,心平气和地沟通。
可见,父子俩平日里的相处,便是这样充满了爱与尊重。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说:“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管孩子容易,放手才难。
让孩子去经历挫折
让他在“弯路”中成长
朋友的儿子,前年第一次去参加夏令营,妈妈帮他准备了行李清单,让他自己一项一项清点准备,并且在家里进行了简单的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指点。
孩子漫不经心,并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行李也收拾得非常潦草,他妈妈多次提醒他核对清单,他也没有仔细去做。
朋友说,我把几项重要的东西悄悄交给了教练,其他的,他没有准备,我也就装作不知道。
结果孩子在外面吃了很大的苦头:
没有带水壶,渴了也没水喝;
路上的食物带得不够,饿得干瞪眼;
冲锋衣没带,教练“借”给他一件,条件是帮所有人叠被子;
不会熟练地绑护膝,在攀爬活动中只好任由护膝挂在小腿上
……
去年第二次去夏令营的时候,孩子早已长了教训。早早就核查清单,一项项清点得妥妥当当,把行李收拾得一丝不错,说明书上告知要提前熟悉的东西,自己很自觉地准备起来。
她很感慨地说:“以前外出旅行,每次让他收拾自己的行李,从来都是敷衍了事,丢三落四,说了多少次都教不会,如今受一次苦,跌一次跤,全都会了。
果然,挫折才是成功的练习。
有句话说:“讲一万句不如自己摔一跤,眼泪教你做人,后悔帮你成长,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师,人生该走的弯路,其实一米都少不了。”
孩子必须要自己去感受真实、体会挫折,才能获得身心的成长。
控制孩子不走弯路
最后收获的可能是叛逆
《陪读妈妈》剧中,丁一一是个独自在加拿大上高中的孩子,却在一桩校园暴力事件中,成了施暴者。
面对可能被开除的危机,他不但不着急,反而窃喜。因为他早就不想在这里上学了。
他的妈妈得知消息,立即从国内飞来,责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干,他说:“我就是看他不顺眼,就是想打他。”
一个典型的叛逆孩子模样。
其实,丁一一并不是个坏孩子,相反,是个善良仗义的孩子。
所谓的暴力事件,是因为不满妈妈安排他出国,他和同学自导自演的恶作剧,希望被学校开除。
尤今在《殊途同归》中说:“尽管母亲在前方出尽九牛二虎之力拉孩子,可是,叛逆的孩子总有办法挣脱母亲的手,自行开路。”
他的妈妈李娜,一个精明能干的职场女性,其目标是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安排一条她认为最好的路。
丁一一怼妈妈:“这不是我想要的,是你想要的!”
李娜在儿子的房门外说:“妈妈都是为你好!”
儿子想走自己的路,妈妈却希望儿子少走弯路少吃苦,在她铺好的康庄大道幸福奔跑。结果导致儿子叛逆,母子感情破裂。
杰弗里·伯恩斯坦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书中指出,父母只有放弃掌控权,才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效果。
有些路在父母眼里是弯路
在孩子眼里是他的人生意愿
袁泉小时候,父亲给她选了一条乒乓球运动员的路,送到体校训练。但袁泉却热爱文艺,父亲没有强迫她,而是尊重她的意愿。
11岁那年,中国戏剧学院附中去袁泉所在小学选材,袁泉顺利考上。
她父母问:“你要想想清楚,是不是真的想去学习京剧?”
她说:对啊,我真的想去。
也许孩子走的是一条看不清未来的弯路,纵然心中万千担忧,父母却尊重她的选择,毫不犹豫地支持她。
在她困顿疲惫的时候,父母也没有给她泼冷水、怪她走了错路,而是给她坚定而让人心安的爱与鼓励:
“做父母的理解你,心疼你。我们绝不会在你竭尽全力仍暂时达不到目标的情况下,还要你去拼命。泉泉,切记住,在挫折面前不气馁,要保持良好的情绪,振作起来吧。”
最好的父母,便是如此,尊重孩子的选择,放手让孩子走自己的路,并寄予最深厚的爱与支持。
孩子选择的“弯路”,不一定就是错的路,有时候是探索世界、学会成长的路,有时候是孩子经过深思熟虑的人生意愿,每条路上有属于他们挫折与风雨,也有属于他们的收获与风景。
米歇尔·奥巴马在《成为》一书中告诉我们,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懂得倾听孩子的意愿,并在需要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真正的爱不是束缚和控制,而是自由和支持。
武志红说:“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当我们不信任孩子能搞定自己的人生时,觉得孩子在走“弯路”时,不妨把这个礼物,送给他。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