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导读:2021湖南高考报名考生共57.49万人,除保送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师范生等考生外,实际考生近40.02万人,其中普通高考考生37.22万人(历史类考生16.58万人,占44.55%;物理类考生20.64万,占55.45%)。
一、单科选考分析
以下为新高考改革第三批实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届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的本届高三学生)的各科选考数据,从整体来看各省选科占比相对比较均衡,最受欢迎的科目是生物。
↑表格来源:自主选拔在线,非官方数据仅供参考
1、两个首选科目差距不大,偏文科人数较往年有所上涨
首先从首选的物理、历史两个科目来看,总体来说选考两科的比例很接近。而首选历史或物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考生的偏文理程度,我们通过对比2019年其中六个省份的文科生占比情况(见下表)发现,大部分省份的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
说明:表中2019文科占比数据是基于2019年各省发布的一分一段表文理人数计算而来,艺术类考生暂未计入。
2、生物成热门,政治受冷落
为方便大家直观的看出各科目选考比例,我们将这届七省选考数据转换成柱状图:
从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生物的选考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物理和地理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其次就是历史、化学。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为何屡屡上演?如何预防治理校园欺凌?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校园欺凌案件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所谓欺凌,一般来说是指强势个体对弱势个体持续施行的、故意的攻击性行为。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不仅包括推搡、敲打等“身体欺凌”,也包括恶意取笑、起侮辱性外号等“言语欺凌”,还包括通过恶意造谣和社会排斥等形式使受害者处于不利处境的“关系欺凌”。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校园欺凌行为屡屡上演?如何才能有效治理此类现象?让我们一起看看专业人士的见解。
“法”字当先是国际通行做法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在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13年度的调查数据表明,有21.5%的在校学生曾有被欺凌的经历。在日本,2015年颁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愈演愈烈,长达6年的跟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经遭遇校园欺凌。在我国,由于社会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小学校中的欺凌事件也时有发生。上海、天津、广东等地的一些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率趋高,暴力程度有所增加,通过各类媒介的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校园欺凌行为通常具有非均衡性、隐蔽性、持续性的特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往往难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遭受欺凌,或是低估了其发生率及危害,从而影响了对欺凌行为的积极干预。特别是当前社会文化中存在对青少年“过度保护”的倾向,使得学校和社会对于少数学生的欺凌行为缺乏必要的反制措施,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的严峻性。欺凌行为不仅危害学生身心健康,还对学校纪律和秩序造成不良影响。为保护学生人身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应当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消除日益多发的校园欺凌现象。
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涉及学生个体及其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预防和消除校园欺凌需要整个社会通力合作,从政策和立法、管理和教育等方面作出努力。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履行行政立法职能,研究制定反对校园欺凌法的法规,就校园欺凌行为的性质和范围,学校、社区、家庭在消除校园欺凌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法律制度等内容作出规定,为消除校园欺凌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比如在英国,1994年开始制定出整体性的反校园欺凌政策,随后又经历了多次修订。2007年,英国政府通过了《反欺凌行动宣言》,提出了反欺凌的五个行动策略。同年,英国政府还公布了《安全学习:学校反欺凌任务》的政策文件,规定了学校与地方政府在反欺凌行动中的责任与角色,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全校性反欺凌政策。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是一种促使人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本身应当具有规范性。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违纪和越轨行为,教师应当履行必要的引导和规范义务。教育立法应当赋予校长和教师必要的惩戒权利,通过他律机制,引导和规范学生发展,预防、消除可能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在日本,根据法律,学校认为欺凌行为可能构成犯罪的应通报于当地警察,并配合警察采取有关措施。校长及教师对正在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有权实施合理、必要的惩戒。
预防、消除校园欺凌,还应加强有关理论和实践工作,深化对这类现象的认识。此外,还应在中小学校开展普遍的反对校园欺凌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实践行动,培养和提高师生处置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意识和能力。在英国,政府针对各种类型的欺凌问题分别制定了专门的反欺凌政策执行要领。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反对校园欺凌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各种类型的欺凌行为都有深入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内容非常详细的学校反欺凌指导手册,确保了政策的实效性。
延伸阅读:
更多一手课程报名优惠
请扫描关注
新东方长沙学校官方微信
升初名校真题
中考历年真题
一键扫描获取!!!
扫码关注“长沙升学那些事”公众号
带你了解更多升学信息
导读: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校园欺凌案件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所谓欺凌,一般来说是指强势个体对弱势个体持续施行的、故意的攻击性行为。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不仅包括推搡、敲打等“身体欺凌”,也包括恶意取笑、起侮辱性外号等“言语欺凌”,还包括通过恶意造谣和社会排斥等形式使受害者处于不利处境的“关系欺凌”。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校园欺凌行为屡屡上演?如何才能有效治理此类现象?让我们一起看看专业人士的见解。
“法”字当先是国际通行做法
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在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13年度的调查数据表明,有21.5%的在校学生曾有被欺凌的经历。在日本,2015年颁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愈演愈烈,长达6年的跟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经遭遇校园欺凌。在我国,由于社会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小学校中的欺凌事件也时有发生。上海、天津、广东等地的一些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率趋高,暴力程度有所增加,通过各类媒介的传播,在社会上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校园欺凌行为通常具有非均衡性、隐蔽性、持续性的特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往往难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遭受欺凌,或是低估了其发生率及危害,从而影响了对欺凌行为的积极干预。特别是当前社会文化中存在对青少年“过度保护”的倾向,使得学校和社会对于少数学生的欺凌行为缺乏必要的反制措施,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的严峻性。欺凌行为不仅危害学生身心健康,还对学校纪律和秩序造成不良影响。为保护学生人身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应当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消除日益多发的校园欺凌现象。
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涉及学生个体及其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预防和消除校园欺凌需要整个社会通力合作,从政策和立法、管理和教育等方面作出努力。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履行行政立法职能,研究制定反对校园欺凌法的法规,就校园欺凌行为的性质和范围,学校、社区、家庭在消除校园欺凌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与之相关的各项法律制度等内容作出规定,为消除校园欺凌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比如在英国,1994年开始制定出整体性的反校园欺凌政策,随后又经历了多次修订。2007年,英国政府通过了《反欺凌行动宣言》,提出了反欺凌的五个行动策略。同年,英国政府还公布了《安全学习:学校反欺凌任务》的政策文件,规定了学校与地方政府在反欺凌行动中的责任与角色,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全校性反欺凌政策。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是一种促使人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本身应当具有规范性。针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违纪和越轨行为,教师应当履行必要的引导和规范义务。教育立法应当赋予校长和教师必要的惩戒权利,通过他律机制,引导和规范学生发展,预防、消除可能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在日本,根据法律,学校认为欺凌行为可能构成犯罪的应通报于当地警察,并配合警察采取有关措施。校长及教师对正在实施欺凌行为的学生,有权实施合理、必要的惩戒。
预防、消除校园欺凌,还应加强有关理论和实践工作,深化对这类现象的认识。此外,还应在中小学校开展普遍的反对校园欺凌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实践行动,培养和提高师生处置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意识和能力。在英国,政府针对各种类型的欺凌问题分别制定了专门的反欺凌政策执行要领。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反对校园欺凌的研究和实践,对于各种类型的欺凌行为都有深入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内容非常详细的学校反欺凌指导手册,确保了政策的实效性。
延伸阅读: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语文 | 理解高一语文知识重难点,制定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语文 | 夯实高一基础,理解实记高二知识点 | |
高考语文 | 高度总结高考语文重难点,梳理知识脉络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数学 | 讲解高一知识重难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
高二数学 | 高二典型试题知识详解,传授高二学习方法 | |
高考数学 | 提炼难题知识点,脉络知识梳理冲刺高考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英语 | 高一英语知识详解,传授高中英语学习方法 | |
高二英语 | 提炼归纳英语重难点,规划高二学习计划 | |
高考英语 | 深入渗透高中英语知识,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物理 | 重难点详解,培养高中物理学习素养 | |
高二物理 | 突破高二知识难点,独到中学生服务体系 | |
高考物理 | 主讲高考知识点及难题,梳理知识体系 |
班级名称 | 课程介绍 | 课程咨询 |
---|---|---|
高一化学 | 高一化学重难点详解,规划高中学习计划 | |
高二化学 | 典型例题及知识点解读,梳理学习脉络 | |
高考化学 | 巩固复习高中化学知识点,冲刺高考 |